"衝啊,殺啊",我小時候經常會在夜裡聽到父親在睡夢中喊出這樣的話,儘管那時候父親已經退伍回家5個年頭了。
這是志願軍老兵肖芳連的小女兒,成長記憶中的父親。雖然僅是一個小小的陳述,可卻能令聞者心中為之一振。想必這就是崢嶸歲月裡,曾經浴血奮戰過的軍人們,無論多久都無法忘懷的記憶吧!
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是能推動停戰談判,並且讓中朝擁有更多談判籌碼的一戰。2020年再憶,儘管該戰已經過去了67個年頭,在此戰中榮立集體一等功的肖芳連也已經91歲高齡,可他依舊記得戰場上的緊張情景,每每給人講起時都忍不住淚目。
肖連芳1953年入伍,同年5月份入朝隨軍開赴朝鮮,60多個春夏秋冬過去後,他也仍舊記得他所屬的54軍135師404團1營3連是個"英雄連",號稱"猛虎團"。
他雖然入朝晚,但金城戰役中他先後參加了多次戰鬥,攻打轎巖山、十字架山等,他都表現優異。其中最讓他記憶猶新,且每每追憶都忍不住哽咽的是打了7天7夜的梨船洞反覆爭奪戰。
在將敵人趕到梨船洞後,肖芳連所在連隊迅速展開猛攻,以最快的速度在陣地上插上了我軍軍旗。不過敵軍不甘一退再退,便調集大量兵力、戰機、大炮來,於是雙方的火力就在小小的梨船洞進行反覆爭奪。
由於敵軍有更有優勢的制空權,所以為了保存實力,志願軍在白天時基本都會退而求次,退到相對安全地帶,然後等到夜幕降臨時後發起猛攻,奪取陣地。
肖芳連說戰況很激烈,敵軍飛機一來就是十好幾架,火炮也沒完沒了地朝著我軍陣地傾瀉。"那你當時怕不怕?"肖芳連說,打紅了眼後,心裡只會越憋越火大,之後也就顧不得怕不怕了。
確實,肖芳連是2連的重機槍手,一旦戰鬥打響他也就顧不上其他。當時他所使用的重機槍一帶子彈為250發,由於機槍極限擺在那裡,只要打上3帶子彈就必須要換槍管,所以戰鬥途中的他不是在向敵人開槍,就是在更換槍管和上子彈帶上。
忙碌中他連自己何時受了傷,受了幾次傷,傷口有多深都記不清,也顧不了。7天7夜的浴血奮戰後,他的額頭上、腿部、背部、臀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傷。戰場上槍林彈雨無眼,流彈四濺,比起功勳章和回憶,這些傷才是最能銘記老英雄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
此次陣地拉鋸戰,肖芳連所在的連隊原本有近180人,可7天7夜後僅剩下了40多個人,也都受了不同程度傷,好些人愣是從鬼門關走回來的。
7天7夜的戰鬥中,梨船洞一直在下雨,這讓本身就困於後勤運輸的志願軍雪上加霜。再加上敵軍飛機對我軍後方交通路線的封鎖,肖芳連所在部隊陷入了彈盡糧絕之境。
他說他一輩子都忘不了喝雨水的日子,更忘不了那帶著血腥味、硝煙味的味道。別看戰鬥時大家都能在腹中無食的狀態下戰鬥意識高昂,可真正等到戰鬥結束時,大家連下山都只能滑下去了。
肖芳連說以前吃壓縮餅乾,他最多吃一塊半,可餓了這麼多天之後的他,竟然一口氣吃了12塊。他說他現在都還記得餅乾在肚子裡發開後,他撐得站都沒法站,大家來看他時的"囧樣"!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
如今已是91歲高齡的肖芳連依舊記得那首戰歌,每每唱起來都把人帶回那艱難的戰爭歲月。致敬英雄,致敬中國人民志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