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重機槍手,彈盡糧絕奮戰7天7夜,戰鬥結束吃了12塊壓縮餅乾

2021-01-14 燎原視角

"衝啊,殺啊",我小時候經常會在夜裡聽到父親在睡夢中喊出這樣的話,儘管那時候父親已經退伍回家5個年頭了。

這是志願軍老兵肖芳連的小女兒,成長記憶中的父親。雖然僅是一個小小的陳述,可卻能令聞者心中為之一振。想必這就是崢嶸歲月裡,曾經浴血奮戰過的軍人們,無論多久都無法忘懷的記憶吧!

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是能推動停戰談判,並且讓中朝擁有更多談判籌碼的一戰。2020年再憶,儘管該戰已經過去了67個年頭,在此戰中榮立集體一等功的肖芳連也已經91歲高齡,可他依舊記得戰場上的緊張情景,每每給人講起時都忍不住淚目。

肖連芳1953年入伍,同年5月份入朝隨軍開赴朝鮮,60多個春夏秋冬過去後,他也仍舊記得他所屬的54軍135師404團1營3連是個"英雄連",號稱"猛虎團"。

他雖然入朝晚,但金城戰役中他先後參加了多次戰鬥,攻打轎巖山、十字架山等,他都表現優異。其中最讓他記憶猶新,且每每追憶都忍不住哽咽的是打了7天7夜的梨船洞反覆爭奪戰。

在將敵人趕到梨船洞後,肖芳連所在連隊迅速展開猛攻,以最快的速度在陣地上插上了我軍軍旗。不過敵軍不甘一退再退,便調集大量兵力、戰機、大炮來,於是雙方的火力就在小小的梨船洞進行反覆爭奪。

由於敵軍有更有優勢的制空權,所以為了保存實力,志願軍在白天時基本都會退而求次,退到相對安全地帶,然後等到夜幕降臨時後發起猛攻,奪取陣地。

肖芳連說戰況很激烈,敵軍飛機一來就是十好幾架,火炮也沒完沒了地朝著我軍陣地傾瀉。"那你當時怕不怕?"肖芳連說,打紅了眼後,心裡只會越憋越火大,之後也就顧不得怕不怕了。

確實,肖芳連是2連的重機槍手,一旦戰鬥打響他也就顧不上其他。當時他所使用的重機槍一帶子彈為250發,由於機槍極限擺在那裡,只要打上3帶子彈就必須要換槍管,所以戰鬥途中的他不是在向敵人開槍,就是在更換槍管和上子彈帶上。

忙碌中他連自己何時受了傷,受了幾次傷,傷口有多深都記不清,也顧不了。7天7夜的浴血奮戰後,他的額頭上、腿部、背部、臀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傷。戰場上槍林彈雨無眼,流彈四濺,比起功勳章和回憶,這些傷才是最能銘記老英雄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

此次陣地拉鋸戰,肖芳連所在的連隊原本有近180人,可7天7夜後僅剩下了40多個人,也都受了不同程度傷,好些人愣是從鬼門關走回來的。

7天7夜的戰鬥中,梨船洞一直在下雨,這讓本身就困於後勤運輸的志願軍雪上加霜。再加上敵軍飛機對我軍後方交通路線的封鎖,肖芳連所在部隊陷入了彈盡糧絕之境。

他說他一輩子都忘不了喝雨水的日子,更忘不了那帶著血腥味、硝煙味的味道。別看戰鬥時大家都能在腹中無食的狀態下戰鬥意識高昂,可真正等到戰鬥結束時,大家連下山都只能滑下去了。

肖芳連說以前吃壓縮餅乾,他最多吃一塊半,可餓了這麼多天之後的他,竟然一口氣吃了12塊。他說他現在都還記得餅乾在肚子裡發開後,他撐得站都沒法站,大家來看他時的"囧樣"!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

如今已是91歲高齡的肖芳連依舊記得那首戰歌,每每唱起來都把人帶回那艱難的戰爭歲月。致敬英雄,致敬中國人民志願軍!

相關焦點

  • 死鷹嶺上的5天5夜,是整個長津湖戰役的縮影,志願軍消失的番號!
    在進攻第二道防線時,1營突擊隊採用手榴彈連續爆破的戰術,僅用時十幾分鐘,就打下了美軍4挺重機槍布防的主峰陣地,守敵除少量逃竄外,大部被殲。 戰鬥進行到第5天,企圖南逃的陸戰1師越來越瘋狂,其各打散的殘部也陸續在死鷹嶺下集結,加入進攻隊伍。在戰鬥最緊張的階段,志願軍戰士已經跳出了戰壕,和衝到山頂的美軍進行肉搏戰。刺刀、槍託、拳頭,已經演變成了一場人類最為原始的戰爭。
  • 志願軍38軍血戰白馬山,卻因一叛徒功虧一簣,無奈吞下一場敗仗
    志願軍38軍與42軍換防後,剛剛升為38軍主官的副軍長江擁輝在志願軍大規模秋季戰術反擊中,準備先拿白馬山之敵開刀,先前42軍就曾在這裡吃過大虧,他們曾經幾次攻打白馬山都沒有成功,並且傷亡慘重。
  • 志願軍追擊逃竄的敵人,戰鬥結束時都樂了:感謝敵人的新年禮物
    到達村口後,王有根立即命令戰士們架起60門槍和重機槍,準備戰鬥。然後派偵察兵偵察敵情,自己進行實地觀察。過了一會兒,偵察員回來報告說,村子裡沒有發現敵人。王有根非常驚訝。他徑直跑到村子裡,看到滿地都是敵人丟棄的雜物和斷電線。村南有炮兵陣地,大量炮彈還沒有拉走。我們怎麼能肯定敵人已經逃跑了呢?因為路面的積雪上殘留著汽車輪胎痕跡。
  • 89式12.7大口徑重機槍,國產現役最輕的重機槍
    今天給為網友介紹一款國產的重機槍,這款重機槍是目前我軍現役最輕的一款重機槍「89式12.7毫米」,有效射程1500米,它是在1995年定型,是全世界現役12.7毫米大口徑機槍中最輕的一款,整體重量為26.5千克,槍身僅重17.5千克。
  • 抗美援朝志願軍吃什麼?周總理親手為戰士做炒麵!
    1950年12月23日,在二次戰役即將勝利之際,為了繼續準備打第三次戰役,彭總讓洪學智代他起草了一份給中央軍委和東北軍區的報告,報告中指出:「所有部隊對於東北送來前方之炒麵頗為感謝。請今後再送以黃豆、大米加鹽制的炒麵。」從志願軍入朝到1951年6月,共前運此類乾糧3萬餘噸,基本滿足了志願軍的急需。
  • 志願軍戰鬥英雄手榴彈快過機槍,2個連沒拿下的陣地,1個排攻下
    由於在第一階段未能大量殲滅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有生力量,志願軍在第二階段將主要打擊對象對準了南朝鮮部隊。我12軍35師103團在第二階段的任務就是突擊南朝鮮軍的堅固防守據點加裡山。加裡山山腳下的洪揚公路,是一條橫穿朝鮮半島的主要交通線,敵軍在加裡山不但有重兵把守,而且還構築了堅固的工事,並且得到後方炮兵、裝甲兵的支援,整個防禦體系堪稱堅不可摧。
  • 「謎一樣的東方精神」——志願軍的戰鬥精神永不過時
    1952年10月14日,美國為扭轉戰場上的被動局面,謀求在談判中的有利地位,在第8集團軍司令範佛裡特親自指揮下,對志願軍第15軍45師防守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起猛烈進攻,著名的上甘嶺戰役由此打響。敵我雙方在3.7平方公裡的兩個高地上,先後投入10萬餘兵力,進行了43晝夜的反覆爭奪,戰鬥空前激烈。
  • 上甘嶺戰役結束後,志願軍又和美軍打了一仗,意義重大卻鮮有人知
    戰前,範弗裡特豪言只需6天就可以結束戰鬥,並預估美軍會有200人左右的傷亡。很明顯,範弗裡特高估了自己,歷史早已多次證明,自大的人一般都不會有好結果,這次也不例外。英勇的志願軍將士頂著美軍飛機和炮火的轟炸,在上甘嶺上和敵人血戰了整整43個晝夜,美韓聯軍付出了25000多人的傷亡代價,最終卻以慘敗收場。
  • 朝鮮爆發大洪災,志願軍即將彈盡糧絕,金日成緊急送來五萬噸糧食
    另一方面派出大量飛機轟炸志願軍後勤線,切斷志願軍補給和後路,揚言要炸掉志願軍每一條道路上的每一輛卡車和每一座橋梁。1951年7月-9月,美軍空中力量在原有1680架飛機的基礎上,又從日本調入4個聯隊外加一個中隊,這些飛機在1951年7月-1952年6月期間,70%以上都被用於轟炸志願軍後方補給線。
  • 50軍傷亡2.1萬,與25萬美軍血戰7天,拯救了幾十萬志願軍
    《決戰朝鮮》中說,李奇微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讓美軍將吉普車的遮擋帆布全部取掉,他的意思很明白:既然志願軍可以受罪,你們也必須可以,否則還不如撤回美國。第三次戰役是李奇微一手策劃的三十六計,誘敵深入。志願軍八天推進四百公裡,橫掃漢城和水原市一線,幾乎上演了一九五零年七月北朝鮮軍將美軍逼到釜山的東方敦刻爾克。但李奇微不是麥克阿瑟,菸斗將軍傲慢,李奇微卻精明。
  • 體現志願軍鋼鐵意志的不單單只有上甘嶺 長津湖戰役同樣是難以忘卻...
    1950年11月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第20軍、第26軍和第27軍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和第3、第7步兵師,以及韓國第1軍團,在長津湖畔展開了為期17天的激戰。志願軍雖然在人數佔據了優勢,但是無論在武器裝備還是在穿著夥食上,根本無法和財大氣粗工業雄厚的美軍相比。
  • 國產新一代12.7毫米口徑重機槍曝光,中美歐競相研發火力支援武器
    根據軍事愛好者所做的分析,這款新型重機槍很可能就是傳聞已久的國產新一代12.7毫米口徑重機槍,是我國下一代班組支援武器系統研發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幾年前的珠海航展現場,就有關於國產新一代班組支援武器的視頻和圖片流出,當時流出的圖片就有國產新一代12.7毫米口徑重機槍。而和此次軍媒曝光的12.7毫米口徑重機槍相比,當時曝光的重機槍很可能只是初級產品,該型重機槍已經根據試驗結果進行了改進。
  • 1個重病號刺死6個美軍,抓了7個俘虜,被評為一級戰鬥英雄
    70年前的硝煙如今早已散去,在那場偉大的戰爭中,無數志願軍指戰員前赴後繼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去捍衛祖國和人民。湧現了很多戰鬥英雄,黃繼光、邱少雲等已經家喻戶曉,但是還有很多戰鬥英雄卻不為人所知。今天介紹的戰鬥英雄崔建國,他拖著病體,在拼刺刀中一人刺死6名美軍,俘虜7人,被評為特等功,榮獲一級戰鬥英雄。
  • 「志願軍特等神射手」張桃芳和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珍藏的這支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飽經戰火,它的主人是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4軍第72師第214團4連的特等射手張桃芳。在志願軍開展的冷槍冷炮狙擊作戰中,張桃芳用這支槍在狙擊點位上戰鬥32天,用436發子彈擊斃敵人214名,創下志願軍冷槍狙擊殺敵的最高紀錄。
  • 主席五菜一湯招待,志願軍特等功臣不提自己:光榮屬於集體
    5連疾行12小時,敵後穿插30多公裡,遭遇戰13次,第二天天亮前搶佔了五馬峙。 穿插中解決了500多韓軍,俘虜20多人,還有3個美國顧問。繳獲汽車70多輛、榴彈炮7門,還有大批軍用物資。毛張苗記一等功,一級戰鬥英雄。
  • 志願軍傳奇戰士:絕境中的戰士,二戰後有一件事令人難以置信
    ——喬萬尼奧裡(意)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1651,閱讀約4分鐘1953年7月15日,志願軍第68軍180師538團奉命攻克烏雲土嶺和白巖山兩個陣地。一場非常慘烈的戰鬥就這樣開始了。正南方向的818.9高地由志願軍第538團第2營第2營第6連第2排駐守。他們受到的打擊最大。從七月十五日開始,敵人派出了比第二排多十倍的兵力。他們憑藉人數和武器上的巨大優勢,發動了數十次猛攻,但都沒能成功。
  • 志願軍彈盡援絕,卻用三種不可思議的「武器」擊退了美軍!
    李樹森帶著司號員來到1排陣地,發現那裡只剩下兩名戰士,其他人都已經壯烈犧牲,更不妙的是重機槍已經打光了子彈。 「司號員,馬上跑步到3排陣地,讓3排長把7班調到1排這個山頭上來!」李樹森知道,1排陣地不能丟,必須分兵把守。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裝備的前後對比
    根據1950年9月的部隊戰鬥實力統計,39軍共裝備38式步槍7320支,79步槍1512支,美制春田式步槍2408支,美制衝鋒鎗3058支,捷克式輕機槍790挺,美制M1918式輕機槍168挺,英制布倫式輕機槍117挺,美制M1917式重機槍155挺,日制92式重機槍7挺,60毫米迫擊炮260門,81毫米迫擊炮82門,82毫米迫擊炮15門,120毫米迫擊炮12門
  • 志願軍一級英雄,復員甘於平凡,因救人而殉職,年僅56歲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繳獲了該槍以及大批彈藥,由於可以輕重兩用,志願軍也非常喜歡】 6月9日,第五次戰役二階段即將結束,美軍開始集結部隊向志願軍反撲,餘新發所在的7連奉命前往千佛山地區阻擊美軍進攻金化。到達千佛山地區後,餘新發率先將機槍掩體設定在了千佛山主峰左側的制高點,這樣機槍可以控制通往金化城的公路大橋。
  • 美軍重機槍被志願軍用活了,機槍手一邊拉痢疾,一邊數百米開外狙殺...
    1951年6月9日,志願軍9兵團20軍58師175團7連奉命在千佛山阻擊敵軍。機槍連排長餘新發是個神人,他可以把重機槍當作狙擊槍遠距離狙殺敵人,但今天他的狀態不佳,因為他患上了嚴重的痢疾,昨天一天他拉了20多次,現在腳步還有點虛浮,扶著機槍都直喘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