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色人」到「榮譽白人」再到「黑人」,南非華人的身份變遷史

2021-01-19 老吳雜話

南非作為一個多種族的國家,雖然在廢除種族隔離制度之後一直以「彩虹之國」自居,但其種族矛盾至今都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而南非的華人作為這個多族群社會中的一個最小群體,一直在白人與黑人之間的夾縫中生存。

01、南非華人的由來

中國與南非在很早之前就有了淵源,甚至還要遠遠早於歐洲的那群殖民瘋子。1320年元朝地理學家朱思本就已經在其繪製的《輿地圖》中標出了非洲大陸。明朝的時候,「航海狂人」鄭和曾於1405年至1433年七下西洋,據傳抵達過南非班得,並與當地人進行過瓷器交易,因為在辛巴威與南非都發現了宋朝時期的瓷器碎片。而歐洲人第一次抵達南非已經是好幾十年後,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於1488年2月3日到達了今天南非的伊莉莎白港。

甚至還有研究指出,南非的土著居民科伊桑人有中國人的血統,他們的皮膚呈黃褐色,五官更像是亞洲人,語言中的一些發音也與中國話有相似之處,在他們的巖畫中還有帶著尖頂中國式鬥笠的人物形象。當然,這個大家看看就好,不必當真,畢竟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科伊桑人的身子裡流著咱中國人的血。

納米比亞境內的桑人,南非境內的桑人已經基本滅絕了

不過,有史料記載的第一個踏上南非土地的中國人名叫萬超,被荷蘭人以犯人的名義於1660年送到開普服刑。此後,陸陸續續有中國犯人被送過來服刑。據史料記載,17 世紀後期被放逐到南非的華人囚犯年均約1至2人。服刑期滿後有些人回了中國或者東南亞,有些人則留在了南非成了小商小販 , 或者在當地從事一些手工藝勞動等。不過犯人的死亡率很高 , 在一份1727年名冊記載的17名中國犯人中 , 兩年之內就死了4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南非金礦業飛速發展,大量缺乏廉價勞動力。當時的清政府眼紅每輸出一名華人勞工便可抽稅三塊銀元的利益,陸續向南非輸送了六萬多名華人契約勞工。不過,當地的歐洲移民對殖民政府的華工引進措施表示出強烈的不滿,同時竭盡所能地詆毀華人。比如,奧蘭治《自由邦之友報》曾寫道:

「250 名華人平安地到達南非,下等華人汙穢、骯髒,他們是可怕的慣偷。他們的奸詐我已領教數次。他們基本上人人吸食鴉片,個個都是大賭徒。對於他們,絞刑根本不起作用,他們只怕砍頭……」

後來因為南非排華政策的出爐,除了少部分逃走的華人勞工之外,剩餘的華人勞工在契約期滿之後大都被送回了中國。除了契約勞工之外,還有一少部分的華人作為自由移民來到南非,在南非的金礦做苦力或者在當地做點小本生意為生。

儘管一直遭受白人的歧視,但華人憑藉著吃苦耐勞以及節儉能幹的優良傳統,很快就在南非小有所成。那群好吃懶做、習慣了靠壓榨和剝削其他種族而掙錢的白人移民頓時感受到了威脅,甚至還派代表向殖民政府請願,要求殖民政府限制華人的商業活動。1885年的時候,南非殖民者就已經頒發了登記註冊和納稅等相關規則以限制亞洲人包括華人移民南非。

因此,在17至19世紀,南非的華人數量一直非常稀少。20世紀上半葉,南非經歷了兩次華人自由移民潮。一次是民國初年因中國內亂所導致的難民潮;一次是由於日本侵華所導致的難民外流。1936年,南非華人人數為2944人,到1946年,南非華人已達4340人。

02、種族隔離時代的華人

種族隔離政策在南非由來已久,但是正式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卻是在1948年南非國民黨上臺之後,因此我們習慣於將1948年至1994年的這段時期稱為南非種族隔離時期。

華人最初被劃分為有色人。1905年的時候,南非殖民者又將南非居民分為四等:白人、混血人、黑人、亞洲人,其中華人被劃分在亞洲人一類。1950年,南非《人口登記法案》正式將人口分為兩大類:白人和非白人。其中非白人又分為:有色人種、印度人和黑人。其中有色人種指混血人種和其他少數族群,比如馬來人、華人等等。

此時的華人處在一個上不上下不下的尷尬境地,在黑人與白人的夾縫中兩面受氣。比如,南非大部分的公共設施被劃歸為白人或者黑人專用,這就出現了華人在很多時候什麼都不能用的情況。伊莉莎白港的一名華人在接受採訪時曾說道:

「小時候父親的商店就在郵局旁邊,去買票的時候需要排隊。有兩支隊伍,一隊是白人,一隊是黑人,當他站到白人隊伍時,白人賣票人員衝他喊叫他去另一邊,當他站到黑人一隊時,黑人賣票員吼他去另一邊,最後他不得不求助於別人幫買。」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臺灣和香港的經濟開始騰飛,對外投資的力度加大。而南非此時為了發展經濟,也出臺了大量的投資優惠政策,吸引了大批中國臺灣、香港和東南亞華人前往南非「淘金」。1984年,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訪問南非,南非就勢宣布華人為「榮譽白人」,從此,華人在政治與社會地位上享有同白人一樣的待遇。

03、從「榮譽白人」再到「黑人」

1994 年,以黑人為主的「非洲人國民大會黨」獲得選舉勝利,取得南非執政權,曼德拉當選總統,結束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種族隔離狀態。華人也第一次獲得了選舉權,他們歡呼雀躍,為南非終於實現了種族平等而高興。

然而,華人們似乎高興得早了一點。

為了實現民主、平等,南非於1998年頒布了《就業平等法案》和《黑人經濟授權法案》,旨在就業和經濟方面給黑人、印度人、有色人種等受壓迫的族群優先發展的權利和機會。在這兩個法案中有著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概念「黑人」。這裡的「黑人」並非簡簡單單的從膚色上定義,它代表著「歷史上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群體」,說白了就是除白人以外的其他群體,包括非洲黑人、印度人和有色人種。

法案規定南非各企業必須優先考慮將工作機會給予黑人、有色人、印度人、然後才輪到白人。還規定企業必須依據公司人數僱傭相當比例的「黑人」,即「黑人」在企業的各管理層中,必須達到五到七成,而在董事會成員中,必須達到五成。

這些法案的頒發看起來似乎對華人很有利,但南非種族多元化的事實使得如何劃分「黑人」與「白人」成為一個問題。再加上華人在南非人口中佔比極少,很多政策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都將華人排除在外。

在種族隔離期間,華人在成為「榮譽白人」之前,被劃分為有色人種,與黑人一樣遭受到歧視和壓迫。廢除種族隔離之後,華人理所應當是「黑人」。但是《就業平等法案》和《黑人經濟授權法案》兩部法律都沒有特別提到華人,華人群體因沒有明確的成分歸屬,在就業時和過去一樣面臨諸多困難。再加上南非華人在整個南非經濟水平處於中等偏上,因此有一部分黑人認為,華人不應該享受經濟扶貧法所帶來的權益。

這使得南非的僱主和政府官員在對待華人群體時全憑自己的心情,心情好的時候將華人視作「黑人」,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將華人視作「白人」。

南非政府的不作為引起了華人社群的不滿與鬥爭。南非各大華人社群團都團結起來,採取各種行動以爭取和維護自己的權利。再加上1998年我國與南非正式建交,開始全面發展各方面關係,大量中國人湧入南非投資。特別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十年(2008-2017),中國與南非的外交關係從戰略夥伴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成為了南非最大的貿易夥伴,南非也成為了中國在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

南非華人的持續鬥爭以及中國和南非關係的不斷改善,使得南非華人的命運再一次被改變。2008 年 6 月,普利托利亞高等法庭做出裁決,承認南非華人的「黑人」身份,享受到了與「黑人」同等的補償權利。

幾個世紀以來,南非的華人在飽受壓迫與剝削之後,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全文完,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覺得喜歡就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榮譽白人」政策,南非種族隔離時的奇葩操作
    1948年南非普選時,「種族隔離」開始成為正式的政策,政府將居民分為四個種族:黑人、白人、有色人種及印度人,而有色人種及印度人又有更細的分類,黑人受到了極大的歧視。但是咱們也知道,凡事也有例外,對於當時的南非政府來說,當然是把白人當基本盤,視黑人為草芥,不過呢?
  • 黑人執政後,南非原來的上層白人都去哪了?他們的現狀很慘嗎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是一個受到全世界尊重偉人,他一生坎坷,曾經在監獄裡服刑長達27年。90年代初,南非的白人政權開始尋求與黑人的和解,曼德拉也終於迎來他人生的高光時刻,在各方勢力的支持下,他最終當選和解後的第一任南非總統,並被南非人稱為「國父」,更是獲得1993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榮譽。
  • 西方的價值觀為南非黑人挑戰白人權威提供了思想武器
    甚至是那些反對西方影響的黑人民族主義者也不拒絕西方的價值觀。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非洲人後來挑戰白人權威提供了思想武器。那些受過教育的黑人大多能夠接受西方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他們已部分地西方化,然而,已西化的黑人的價值觀不是與南非白人的主流價值觀接近,而是與歐洲文化主流價值觀相接近。他們有選擇地接受普世主義、成就、自由、個人主義和平等觀念,反對白人種族主義的毒瘤。
  • 白人被歧視的國家,南非是怎麼「顛倒黑白」的
    只有班圖黑人,頑強的抵抗,才沒有使民族像北美印第安人一樣被滅絕,不僅未被滅絕,而且人口一直在南非中佔絕大多數。遷徙到南非腹地的布爾人,於1867年無意間發現鑽石,引來了無數淘金客,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看上了這裡。
  • 南非,一個以黑人為主,擁有三個首都的「黃金之國」
    我們都知道歐洲人所發起的大航海時代,在歐洲人並未發現非洲之前,南非是沒有國家形態的,而是散居著無數個黑人部落,後來在1650年,荷蘭人來到了南非,並且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修建港口,這就是開普敦的由來。開普敦在當時可以說是海上航線的一條要道,歐洲通往印度、中國,海上繞著非洲走開普敦,是最近的一條航線,否則只能先跨越大西洋去美洲,再跨越太平洋來到亞洲,花費大量時間。
  • 南非民眾抗議歧視黑人,卻出現了白人的身影,讓人不理解
    他們舉著各種各樣的標語,拿著各種各樣的符號,出現在開普敦、約翰尼斯堡以及普利托利亞等城市,到美國駐南非使館和領事館門前進行抗議。他們來到美國人面前,希望能夠表達對美國歧視黑人的抗議。他們的抗議很有儀式感,很多人都面向領事館或大使館,手裡拿著各種標語和符號,單膝下跪9分鐘,用來紀念死亡黑人弗洛伊德最後無法呼吸的8分46秒。但是有一點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在這些抗議人群中,竟然也出現了不少白人群體,他們和黑人一樣,參加遊行和活動,表達自己對歧視黑人行為的憤怒。
  • 種族隔離制度廢除之後,南非白人遭到了屠殺?黑人挑起內戰爆發
    包圍了法院 南非黑人針對白人農民的大規模暴力和謀殺問題是一個非常緊急的問題,同時又掩蓋了南非的問題。佔該國西部人口最多的非洲黑人,將這些事件視為對白人的「秘密種族滅絕」,而黑人左翼活動家則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聲稱這是「種族隔離的報應」。同時,南非當局一直在無視所發生的事情,一遍又一遍地警告人們不要將「純粹的刑事問題」視為種族問題。世界媒體對南非的局勢也保持沉默,在西方主流媒體中提出南非白人遭到屠殺問題時候,會被扣上「種族主義」。
  • 南非種族隔離下的易與不易,從黑與白的鬥爭,到女性權利運動!
    上世紀:誰會注意黑人女性在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中的角色?從幕後到前臺的默默奉獻!很多人在談及上個世紀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以及黑人權利運動時候,將主要的目光聚焦於南非黑色人種與白色人種之間的社會權力鬥爭。雖然這一鬥爭是南非種族隔離運動主要方面。但卻並不僅僅是在那個動蕩的社會下唯一的社會運動。
  • 南非,曾經的非洲經濟、軍事強國,為何逐漸沉淪,白人怎麼了?
    當時的南非由白人掌握主要權利,即便沒有正式地被國際列為發達國家,但當時的生活水平便已說明了它具備這一資格。但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白人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一直在實施著"種族隔離政策"。將本國全體人民劃分成了白人、有色人種、印度人和黑人四個等級。而在這等級制度當中,黑人的社會最低,受到歧視。即便是坐公交車都只能站在最後面,更別說在一些國家要事上的決策。
  • 南非是怎麼崩潰的,原來的上層白人都到哪裡去了?真相揭開,讓人不敢...
    南非是怎麼崩潰的,原來的上層白人都到哪裡去了? 除了南非,還有辛巴威,基本都是一個套路。總結起來就是,先前白人治理時,雖然不公平但還算富裕,黑人上位後,缺乏治理經驗和能力,一通胡搞,經濟一下子就跨了,社會治安也差,愛滋病泛濫。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到美國的華人通過他們的辛勤勞動和智慧為當地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幵礦築路、墾荒種田、農場工人、搬運工等等,華人活躍在各種需要體力勞動的行業裡。但是,正如《海外排華百年史》的序中所寫,「海外華人的處境十分特殊。華人在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大的集團,然而到了海外,除了新加坡等少數國家和地區之外,他們就成了少數集團了。
  • 南非為什麼會崩潰的,原來的上層白人都到哪裡去了?
    1993年是南非歷史上一個具有決定作用的轉折點。在1993年之前,南非的政權掌握在白人手中,這些白人相比黑人受到過更高層次的教育,對當時南非的國情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但是由於白人政府所推行的一種「種族隔離政策」,這個政策引起了當時佔南非大多數人口的黑人的不滿。這是一種典型的民族壓迫民族歧視政策,這樣的政策長時間的推行會導致處於社會底層的黑人的強烈不滿。
  • 南非是怎麼崩潰的,原來的上層白人都到哪裡去了?
    所謂南非的崩潰,說白了就是白人的生活差了。 黑人並不一定比以前過的不幸福。 以前國家富裕,黑人兄弟有多少過上的富足生活,有多少在貧困人口, 現在黑人做主了。就大說南非崩潰,的確有失偏頗。
  • 白人的定義標準是什麼?白人與白種人有什麼不同?應該如何區分?
    美國白人成少數民族啦!美國快完了!」伴隨著種族結構的變化,美國國內的撕裂也越來越嚴重。但是有很多人注意到,很多西班牙裔的美國人,並不是有色人種。甚至西班牙本土的白人移民到美國,也算西班牙裔。並不是一些人強調的,只有拉美混血兒才算西班牙裔,西班牙人自己也算。
  • 南非黑人瘋狂作案,白人接連慘遭虐殺,無奈抗議:白人的命也是命
    當全世界的黑人都為種族歧視同仇敵愾,掀起一波又一波聲勢浩大的抗議遊行時,有這麼一個地方呈現出完全相反的景象:黑人高高在上,白人境遇悽慘,不但在政治上成為毫無地位的被歧視對象,很多下層白人甚至不得不為生存權利奔走呼號,這裡就是曾經的發達國家之一:南非。
  • 美國黑人活動家承認自己是白人:我利用了並不屬於我的黑人身份
    【環球時報記者 甄 翔】近日,美國連續出現白人被爆裝作黑人的事件,最新一起竟是印第安納州組織黑人權益運動的活動家。據《紐約郵報》19日報導,美國印第安納州45歲的社區組織者薩秋·科爾近期在社交媒體上承認自己是白人,但多年來卻一直假扮黑人搞「黑人的命也是命」(BLM)社會運動。
  • 黑人如何毀掉南非的
    再加上豐富的鑽石儲藏,南非理應相當富饒才是。 其實家中有礦的南非也曾闊過,上世紀90年代以前,南非一度經濟空前繁榮,工業蓬勃發展,成為非洲大陸唯一的發達國家。 既然如此,在廢除種族隔,黑人當家作主後,為何南非的經濟就此一蹶不振了呢?昔日治理南非井井有條的白人們,又去了哪裡呢?
  • 被黑人毀掉的發達國家,白人被驅趕到貧民窟,經濟在瘋狂衰退
    黑人在我們的印象中都不是很好,其中雖然有小部分還算善良,但是大部分心裡都有著相當暴力的基因,以至於造成無休止的動亂。基本上黑人出沒的地方,治安都很差,當地警察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假如任由黑人這麼泛濫下去會發生什麼呢?看看南非就知道了,已經徹底被毀掉了,經濟瘋狂衰退。
  • 一個美國藏著兩個靈魂:倒懸的南非,無法脫身的大英帝國
    1961年5月31日,南非退出大英國協,成立了南非共和國。無論白人的勢力如何變幻,南非的居民主體,一直是黑人。南非有5700萬人,分黑人、有色人、白人和亞裔四大種族,其中黑人佔80%左右。主要有祖魯人、科薩人、斯威士人、茨瓦納人、索託人等;白人佔比9%左右,主要為荷蘭和英國血統;有色人種是混血,佔比也在9%左右。亞裔主要為印度人和華人。從種族看,南非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黑人國家。黑人是原住民,白人是殖民者。但是美國不一樣。
  • 神奇黑人與白人救世主
    馬修·修伊認為,「白人救世主」是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一種形象,其中包含白人角色拯救有色人種角色的劇情範式。這類白人角色往往在生活中受困或遭遇危險,但仍承擔起領導、指引有色人種角色的職責,並拯救他們或幫助他們獲得道德上的救贖。赫南·維拉和安德魯·喬丹認為此類形象的本質是一種「心理補償式的幻想」。的確,在《綠皮書》中,託尼本人也深陷失業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