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健身私教行業奠基人——黃慎堅

2021-01-14 健與美

說起國內體適能、私人教練培訓,「亞體」可能是人們想到的第一個關鍵詞。「亞體」全稱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這所學院自1992年在香港創立,至今已經26年了。在這26年的風風雨雨中,創始人黃慎堅把它從香港開到了內地,也把私人教練及體適能的概念帶入內地,伴隨中國健身行業一起發展,讓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在中國健身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美國啟蒙,在澳大利亞發芽,在中國開花結果

上世紀 90 年代初,一個從澳大利亞回港的年輕人開始了他在健身行業的探索。他擔任過美國奧運田徑隊的研究員、管理過海外大型連鎖俱樂部、開過一間紅及全香港的時尚俱樂部、還創辦了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Asian Academy for Sports & Fitness Professional,以下簡稱 AASFP),他把體適能及私人教練的概念帶到了內地。他就是黃慎堅,一個擁有無限活力的健身人。

美國篇:積基樹本

黃慎堅出生在香港,但是從小就和家人去了美國,在美國完成了中學和大學的學業。從小就熱愛運動的黃慎堅還曾參加過全美中學生羽毛球比賽,並且獲得了全美排名第四的成績。由於在羽毛球上的優異表現,黃慎堅拿到了俄勒岡大學的體育全額獎學金,他是這所學校第一個獲得全額體育獎學金的華人。

由於種種原因,黃慎堅在讀本科時不得不放棄自己喜歡的運動相關專業,轉而攻讀市場管理。但事情在他大學畢業那年出現了轉機,俄勒岡大學在這一年新開展了一個關於運動及體適能管理的碩士研究生項目(據悉,俄勒岡大學是全美國第一家開設該項目的院校)。有管理學背景優勢的黃慎堅順利地申請到了這個項目。

(黃慎堅Kenny 俄勒岡大學畢業照)

體適能管理專業雖然歸屬於健康與運動學院,但它所教授的內容與傳統意義上運動學院的基礎課程完全不同,它更像是醫學院的課程,不是教你如何跑步、如何打球這樣的運動技能,而是教你人體解剖,讓你學習人體肌肉構成。「從這裡就能感受到『專業』這兩個字,」黃慎堅強調,「不得不說美國人對待任何事物都非常專業。」

(黃慎堅Kenny 俄勒岡大學畢業照)

在研究生學習階段,讓黃慎堅印象最深刻的一門課程是 technicalrelaxation(放鬆技術)。看到這門課程的名字,黃慎堅和大部分人一樣,覺得只要躺在那裡,學習一下如何放鬆就好,但情況恰恰相反。一本拳頭那麼厚的書,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講如何放鬆,其他都在講理論,講人體的神經系統。「他們認為,你要學,就要先把理論弄清,就要從大腦開始,了解你的大腦如何控制身體、如何指揮神經系統讓身體放鬆。這些理論知識就好比我們說的基本功,基本功打的紮實,以後學跑步、健身等等就變得很容易。現在很多人都只是在學習動作的表面,只知道這個動作練胸,那個動作練肱二頭肌。但是我們學的不一樣,我們是從源頭學起,學習身體裡的每一塊肌肉是如何工作的,一個動作是通過哪些肌肉協同工作做出來的。」美國對於運動的專業態度,給黃慎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在未來的工作中深深地影響著他。

(黃慎堅Kenny 俄勒岡大學畢業照)

在取得運動及體適能管理學碩士學位後,黃慎堅隨即應邀擔任美國奧林匹克田徑隊技術專項研究員。在任職的四年時間裡,黃慎堅隸屬於技術支持團隊,「不是說教你跑步,你就能跑得更快。美國體育運動之所以那麼發達是因為他們有科學的訓練方法,這是通過大量數據分析研究出來的。當時我們為美國奧運田徑隊的很多奧運冠軍都做過提升運動表現的測試和數據分析,分析結果對他們的最終表現可能就只有一點點提升,但是這個一點點的區別可能就是奧運金牌和銀牌的差別。那時候我們所做的事情真的很有意義、也很有意思。」

「訓練不僅僅是運動員自己的事情,美國每一個運動員背後都是一個超級大的團隊,有教練團隊、物理治療師、醫生、營養師、心理治療師等等。這個團隊的工作就是為這些運動員提供支持,保障他們在奧運賽場拿到最好的成績。所以從那個時候起,我就堅定地認為,無論做什麼,一定要打好基礎。如果沒有良好的基礎,無論你怎麼做,都永遠不會有所提升。」

黃慎堅坦言,他很幸運,美國給了他很多機會,讓他看到並了解到了很多國際級高水平運動員的訓練模式,而這些經歷讓他對運動及體適能、健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在他以後職業道路的選擇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澳大利亞篇:新徵程,新挑戰

「我覺得我可以有一些新的挑戰。」在結束了一個奧運周期的工作後,黃慎堅來到了澳大利亞,開始了一段人生的新徵程。

初到澳大利亞的黃慎堅感慨於澳大利亞和美國的不一樣。「珀斯是澳大利亞西邊最大的城市,雖然非常漂亮,但也真的非常無聊。澳大利亞比美國人口更少,因為人少,那時澳大利亞所有的商店、餐廳在下午5點鐘就打烊了,所有的店鋪5點以後都沒人了!」

(澳大利亞工作)

黃慎堅在澳大利亞生活了差不多5年,不同於在美國時與健身行業間接接觸,這五年他在澳大利亞是真正進入了健身行業。黃慎堅在澳大利亞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珀斯最大的一間連鎖俱樂部裡做前臺。「還記得當時是老闆對我進行的面試,他看了我簡歷上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後問我是否願意從前臺開始做,我當時想都沒想就說可以,當時他還非常驚訝,又問了我一遍,我還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他很驚訝地問我為什麼,因為在他的印象中從來沒有人擁有這麼漂亮的履歷卻願意從最基礎的職位做起。」黃慎堅認為到一個新的地方,從低做起有很多好處,可以了解最基層人員真實的工作狀態,各個部門的運作模式。面試結束前黃慎堅還曾和老闆立下志願 :「雖然從前臺做起,但我可以肯定,在三個月內,我一定可以成為你這個俱樂部的經理。如果三個月沒有做到的話,一代表我的能力不夠,二有可能你不會欣賞我。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留下來就沒有意義。」於是,黃慎堅第二天就入職了。

(澳大利亞工作)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黃慎堅所預想的一樣,3個月不到他就成為了這間俱樂部的經理,不到一年就做到這個連鎖俱樂部的區域經理,一年後晉升為整個公司的培訓部主管。老闆經常和員工、客戶講黃慎堅的故事,當時在所有面試的人裡,黃慎堅是各方麵條件最好的一個,但他也是惟一一個願意從前臺做起的人。「我現在看到很多人大學畢業找工作就要求,我就一定要做一個什麼樣的職位,我一定要多少薪資,我應該是管理層,我要……其實這些東西都沒有意義,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

黃慎堅工作的這個連鎖俱樂部一共有8家分店,每間分店都有100名以上的員工。「我的工作就是做全集團的培訓主管,要設計很多不同的課程、培訓,最重要的是給教練進行系統化培訓。」在這5年多的工作中,黃慎堅一點一點地積累工作經驗,為後來開辦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健身學院埋下了伏筆。

中國篇:厚積薄發,開花結果

上世紀80年代末,黃慎堅受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邀請回到香港做顧問,幫該公司做俱樂部的相關項目。「他們要做的不是普通健身俱樂部,而是超高檔的。我需要幫他們規劃,幫他們做藝術設計,幫他們培訓員工,所有的一切要一步一步幫他們去做。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不一樣的挑戰。」

(上世紀90年代,在香港接受媒體訪問)

1990年前後,黃慎堅結束了俱樂部顧問的工作,和朋友一起在香港中環開了一家一千多平方米的健身房——THE GYM。作為香港第一家商業健身房,THE GYM在當時絕對是一個新事物,完全不同於香港以前的傳統健身房——鐵館,它讓香港市民第一次知道原來健身也可以這麼時尚。當時的香港媒體就報導過,如果你想看型男靚女,不是去酒吧、不是去咖啡廳,而是去THE GYM。THE GYM可以說是當時香港的時尚代名詞。

THE GYM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採用全進口器械,並聘請了在國外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練。當時THE GYM的目標客戶群是海歸及社會中上層人士,因為留學回來的人,大部分已經養成了健身的習慣,並且他們不習慣當時香港的「鐵館」。「中環那時沒有正規的專業俱樂部,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所以就在中環這個市中心地帶開了一家。」黃慎堅始終認為做生意要賺錢,但是做生意絕不僅僅是為了賺錢。因為熱愛這個行業,所以有激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全力去做這件事情。一說起THE GYM,黃慎堅表現得十分興奮,他總是在說,當時的THE GYM並不僅僅是一家企業,它更像是一個大家庭。THE GYM的會員,對於黃慎堅來說,也不僅是會員,更是朋友。

整個俱樂部,不論是前臺人員還是老闆黃慎堅,都可以在會員到店的第一時間準確叫出會員的名字,還會熱情地打招呼,讓會員有被尊重的感受,而這種感受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服務可以比擬的。細緻周到的服務,帶給俱樂部的是巨大的會員忠誠度。俱樂部經常聚餐,但聚餐的發起人卻不是俱樂部或俱樂部的工作人員,而是會員。情況往往是這樣,當會員結束一天訓練後,會招呼一聲「今天誰吃飯?」然後大家就會相約一起去吃飯。「會員首先是客人,之後慢慢成為了朋友,成為了一家人。」黃慎堅反覆提及「一家人」,他認為俱樂部是服務行業,所以就應該以服務為本。如果會員每天精神飽滿地來,面對的卻是毫無反應的前臺、冷漠的教練和敷衍的工作人員,那麼,會員就會慢慢對這個俱樂部失去興趣,不會再來了。

「當時有很多明星都是我們的會員,如楊紫瓊、吳君如等。」黃慎堅回憶道,「因為以前在美國田徑奧運隊時,每天都能見到頂級的體育明星,我非常明白明星的苦惱,他們在聚光燈之外更願意有自己的一方空間,所以對於THE GYM的明星會員,我並沒有當他們是明星,到了THE GYM,他們就是一個普通的會員,他們有自己的空間可以做真正的自己。」

在當時的香港,THE GYM可以說是一個潮流指標。如果你是很潮、很in的年輕人,你要去 THE GYM,因為這代表你的格調;如果你要社交,你要去 THE GYM,因為你在這裡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整面整面的窗戶讓整個俱樂部的運動區域灑滿陽光,隨處可見的綠植又為俱樂部帶來了無限的活力,THE GYM就是這樣一個時尚的聚集地。

THE GYM在當時可以說是甲冠全港,但開了沒幾年卻停業了。說起停業的原因,黃慎堅也不勝唏噓, 「停業這個決定是我和我的合伙人一起做的,原因有很多。香港的租金真的非常高,當時俱樂部做了好幾年,所有人都認為我們做得非常好、很成功,但是租金不斷上漲,我們賺到的大部分錢都用來付了房租,既然這樣還做來幹什麼,所以就停下了。香港有很多行業做不下去的原因都是租金太高。」

「俱樂部停業到現在已經 20 年了,回到香港,當時的會員們還有聚會。」黃慎堅講到這裡身子微微前傾。「他們問我為什麼不再開一家俱樂部,我的回答是,我覺得人一生的每個階段都要做不同的事情。因為現在我要做好這個學院,就要保持專注、保持激情、全力投入,不貪多。You believe what you do and you are happy what you do, You are passion what you do and you have the heart to do it.我覺得任何人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都需要這樣。」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就是那顆飄香十裡的果兒

在開辦學院之前,黃慎堅曾為了解香港的健身市場,親自走訪過香港幾乎所有的健身房,去和健身房的專業人士交流。他發現當時香港的健身房的數量其實並不少,但是幾乎所有俱樂部都面臨同一個問題——找不到專業的健身教練。那時候的香港沒有關於健身人才的專業標準,都是老闆發現有人肌肉結實就把他招來做教練,所以當時的教練基本都是一些看起來肌肉發達的退役運動員。

(THE GYM團隊合影)

「我們做俱樂部時有很多專業人才,我覺得我們這個行業其他人也需要這樣的專業健身教練,但是他們並沒有,也不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從發現這點開始,黃慎堅就堅信健身行業在當時的香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還是需要提升這個行業的民眾認知度、擴大這個行業的規模。但是在此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給健身行業定一個行業標準。就這樣,在1992年黃慎堅成立了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學院。

說起學院的名字還有一個小故事。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的英文Asian Academy for Sports & Fitness Professional, 簡稱AASFP,當時有很多朋友問黃慎堅,為什麼第一個A是 Asian而不是 American,畢竟黃慎堅在美國長大,在美國求學,所有的知識都是在美國學習得到的,叫American Academy for Sports & Fitness Professional也很合適,而且American在當時會給人一種洋氣、高端的感覺。但是黃慎堅卻很堅定地選擇了Asian。「我自己雖然在國外長大,但我是一個中國人。所有人都覺得美國是最好的,我認為亞洲人可以做得更好,中國人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的學院要叫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這個意義對我來講是很重要的。」黃慎堅說起學院名字的由來時很堅定。「還有叫亞洲,是因為我們學院的目標就是亞洲區,因為每一個行業在每一個國家、地區、城市的發展、歷史及表現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所以人們的接受程度、接受內容都不一樣,沒有一個東西是適用於全世界的,所以我們叫亞洲,而不叫世界。」「我們是全亞洲第一個,到現在也是惟一一個為健身教練提供體適能培訓的學院。」

(上世紀90年代香港健身俱樂部)

1992的AASFP只有一個課程,因為當時在香港沒有私人教練的概念,所以當時的這個課程就給私人教練定下了一個專業標準。在AASFP剛成立時,是全英文授課,教材也是從國外引進的原版英文教材。但是經過了 1~2 年的培訓後,黃慎堅發現如果想要普及健身教練的專業培訓,就需要把培訓課程本土化,而本土化的第一條就是要用母語教學。自此開始,黃慎堅就決定要翻譯教材、培訓中文講師。在AASFP開辦了大約2年左右,黃慎堅對於香港的健身行業、健身市場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並且對於市場需求有了更準確的把握。健身學院不僅要培訓健身教練,更重要的是看學員畢業後能不能用他在學院所學到的知識,幫助他的老闆提高俱樂部的服務水平、服務質量,並且由此帶來俱樂部收入的提升。黃慎堅很關注學員們畢業後在俱樂部的工作反饋,並且和俱樂部保持著密切聯繫,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及時了解俱樂部真正的需求,才能根據需求調整、新增課程。「我們的學院不是簡單的提供一個A餐、B餐、C餐來讓學員選擇,而是要真的了解這個市場、了解俱樂部的要求,之後才有針對性地設置課程。」

(上世紀90年代香港健身俱樂部)

到2017年,AASFP已經成立 25年,在亞洲,包括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已經有超過50個城市設有培訓課程,超過20萬學生學成畢業,「單單是亞洲,就需要我們認真了解每一個設有培訓課程的城市,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國家、地區、

城市來設計課程。」黃慎堅認為,在現今及未來,中國都是亞洲健身市場中最大的一個。因為中國不僅地大物博、人口充裕,而且現在中國經濟騰飛,政府倡導全民健身,所以中國未來在健身及其相關行業的發展會勢如破竹。

我們要做行業領導者,引領行業發展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學院在2002年進入內地也是機緣巧合之下發生的。2001年,黃慎堅因為在美國奧運田徑隊的經歷,受邀到北京體育大學舉辦講座。黃慎堅分享的關於科學訓練的理念和經驗引來學生們陣陣掌聲。這次北京之行,黃慎堅接觸到了中國運動科學學會。「他們覺得我做的事情對內地健身行業也很有意義,因為那時候內地還沒有人聽說過私人教練,也沒有人聽說過體適能。」可以說私人教練、體適能,這兩個概念是黃慎堅和AASFP帶到內地的。

(2001年,北京體育大學公開課 )

2002年的內地,健身市場就是一張白紙,它就像10年前的香港一樣,健身行業剛剛起步,但是內地的市場比香港大了幾百倍。也就是在這一年AASFP在內地安家落戶。

在2002年的香港,有80%的俱樂部都在僱傭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學院畢業的教練,在其他地方如新加坡的俱樂部也是一樣。但是在內地,AASFP 只是一個剛剛開始起步的學院,不論在其他地方有多成功,但是在內地這個新的市場,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這就像是我在澳大利亞的第一份工作,從低做起,從頭開始。其實,不怕重頭再來的心態是很好的,這就是我的性格。」剛進入內地的時候,黃慎堅只是在京溫大廈租了一間只有 20 平方米的小辦公室。這個辦公室只能擺下兩張桌子。當時黃慎堅的團隊有四個人,只能一個出去,一個再進來。

2002年北京第一期專業體適能教練課程

進入內地的第一年黃慎堅就遇到了挑戰。當時進入內地的第一個課程是和中國健美操協會及中國運動科學學會一起合辦的,只有二十幾位學員,但最後通過考試拿到證書的學員不到一半。為此黃慎堅接到了很多投訴,學員們認為黃慎堅就是過來騙錢的。「他們說,在全中國都是交錢就給證書,雖然我不太了解當時的內地,但是我認為做學院,就是要培訓學員,只有達到一定標準才可以頒發證書,這也是我們堅持了20多年沒有變過的一個標準。」一年過後,黃慎堅卻開始不斷接到俱樂部打來的電話,俱樂部主動聯繫要求推薦已經畢業的學員去俱樂部任職。之後就如雨後春筍般,每一天都會接到許多俱樂部的聯繫電話。黃慎堅很好奇,就回電詢問。俱樂部回答說,他們請過一個亞體畢業的學員,他和其他教練完全不一樣,非常專業並且服務意識非常強,希望多一些這樣專業的教練。「之後越來越多的俱樂部主動和我們聯繫,也是從那時開始,很多俱樂部開始派他們的教練來學院學習。」黃慎堅說到這裡很自豪。

(2005學院照片)

內地的健身行業、健身市場和香港有很大不同,因此,黃慎堅為兩個市場安排了不同的培訓課程。行業和市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AASFP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改善自我,教材從 1992年到2018年,這26年的時間裡由黑白到彩色,已經經歷了15次改版。其中,2016年推出的PFT 2.0,更是重新調整了教學邏輯,更改為場景式教學。「每一個細節都在改進,每一個課程都在不斷更新,剛開始我們只有一個項目,但是到現在我們已經有了 30 多個不同的項目。培訓體系越來越細化,因為市場越來越細化。十多年前都沒有聽說過普拉提,但是現在很流行普拉提。這個行業每年都在變,如果你不變就會被淘汰。我們要引領行業去改變,而不是被動去改變,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2016年學院照片)

和競爭對手共享這塊有中國特色的健身「大蛋糕」

黃慎堅認為授課、考試、拿證僅僅是學院的一部分。學員拿到證書,這僅是一個開始。從學員踏進這個行業開始,學院如何一直支持他們在這個行業裡發展,這才是更重要的。因此,黃慎堅從2004年開始舉辦AFEEXA交流會,邀請國際講師分享最新的訓練方法,最新的訓練理念。最終目標就是為學員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不論這個學員是否畢業,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交流並且獲得新的知識。

(AFEEXA交流會)

為了幫助學員學成之後能有更好的發展,一方面AASFP通過與不同的國際專業培訓機構合作,提高證書的國際認可度;另一方面,AASFP通過了國際註冊體適能專業教練聯合會(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Registers for Exercise Professionals,ICREPs)的嚴格審核,被委任為亞洲區「惟一認可培訓機構」。現在,所有AASFP高級私人體適能教練都有資格成為國際「註冊體適能專業教練(REP)」。

黃慎堅認為,作為學院支持健身行業的健康發展是必要任務。他發現在中國沒有機構統計目前中國的行業數據,所以從 2005 年開始,AASFP 每年都會做一份行業報告。讓人們清晰地了解健身行業的發展狀況。

2007 年是中國健身行業一次井噴式的發展。黃慎堅認為在2007年之前,只是一個市場的過渡期,因為私人教練沒有教學經驗,俱樂部沒有管理經驗。但在2007年之後,俱樂部可以清楚感受到私人教練服務所帶來的額外收入,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俱樂部希望有私人教練存在。現在,在大城市,健身行業已經發展得十分成熟了。但是在二三線城市,健身行業還在發展、適應階段。

(AFEEXA交流會)

隨著健身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健身學院相繼成立。黃慎堅卻認為競爭其實是好事,尤其是在有實力的時候,有競爭才能明晰不足,才能進步。「我們現在每個月課程都是滿的,因為中國這個市場超級大,無論有多少個競爭對手,其實這個市場都做不完。但你對市場的未來要非常敏感,知道這個市場以後發展的方向。這個市場不是我們能夠預計的到的,很多人以為第一年是10%,接著第二年就是20%,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第二年可能就100% 暴增,這就是中國特色。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大,經濟越來越好。當所有人都想做一件事情時,就會突然一下增長許多。單是2015~2016 年的報告,中國就增長了 30%。30% 很多人以為很多,我肯定今年有可能會超過 50%~60%。北京有超過90個俱樂部開業,上海有超過 100 個俱樂部開業,杭州有超過150個俱樂部開業。當我看完這些數據後都在驚嘆。健身行業的成長超出我們的想像,然而,這一切都在真實地發生著。這行業很刺激,但我希望將來這個行業會更專業、更規範、更有標準。」

與美國「私教之父」的高德曼博士

2007年,黃慎堅IHRS亞太論壇 演講

(2009年,黃慎堅獲中國時代新聞人物影響中國第九屆中國十大傑出成就獎)

(2009年,中國健身產業風雲榜)

2017年黃慎堅回訪母校美國俄勒岡大學

2017年,在俄勒岡與Tinker Hatfield(Air Jordon總設計師)合影

2017年,黃慎堅回訪母校,與碩士導師Dr. Lois Youngen重逢

相關焦點

  • EPTC南京分院成立 聯手AASFP打造最強私教培訓聯盟
    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職業技能鑑定管理部主任羅軍,青鳥體育董事長、中體鼎新基金、冠軍VC創始人卞光明,EPTC精英林(北京)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胡聖杭、AASFP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創辦人黃慎堅、CTF健身翟強為開幕慶典剪彩,共同見證EPTC開端了新的徵程。
  • 健身行業「重啟」,私教們何去何從
    ■馬亞會 文/攝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申城各大健身房陸續開放,健身行業按下了「重啟鍵」。當全民健身意識悄然覺醒,健身私教們是否也度過了「寒冬」呢?連日來,記者走訪了上海多家健身企業發現,在被迫閉店的日子裡,健身私教這一群體也在謀求轉型。有的因為門店歇業轉行做了微商,在朋友圈售賣蛋白粉;有的轉戰線上,變身健身主播;也有的私教在平臺助力下忙起了公益配送,一天20節課不停歇。疫情下的健身私教行業正呈現出一番全新的景象。
  • 健身成傷身 健身私教行業門檻為啥這麼低
    6月14日下午,家住淄川的司繼磊在向記者講述自己的遭遇時,顯得既氣憤又無奈,一次看似平常的健身經歷,卻令他對目前的健身行業心生種種質疑。  走訪中記者發現,目前健身行業的教練資質證書名字稱號五花八門,例如,中國健美健身獨立培訓師證書、社會體育指導員證(健身教練)、高級私人體適能教練證書、私人健身教練職業技能培訓證書、諾亞第肩頸功能訓練結業證書、SSC運動科學課程證書、中國健美協會專業健身指導員證書、全能私人教練專家證書等。
  • 體察港式健身,感受港人體育文化
    感謝來到《私教雜誌》捧場,這裡是專門為私教提供個案分析、銷售溝通、客戶體驗等乾貨的專業公眾號。每天一篇文章,解決一個問題,今天我們繼續與大家分享: 「香港式的健身文化,看看到底與內地有什麼不同。」此次行程要特別感謝論壇承辦方之一,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創辦人及院長黃慎堅和總監餘洛施的大力協調。
  • 健身行業新物種輕健:「輕裝上陣」打破「私教與年卡」潛規則
    點擊上方「知頓」關注我們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19年原本就進入洗牌期的健身行業雪上加霜,加速優勝劣汰與重塑行業格局已是必然。   但作為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健身行業對無數人來說,是一個充滿著巨大吸引力的市場。如何去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礎上,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正成為數十萬健身從業者的新挑戰,自然,這樣的過程本身也孕育著新的機會。
  • 亞洲健身學院「私教小工具課」重慶站啟動
    為了,凱健國際聯合亞洲健身學院於11月在重慶啟動「私教小工具」課程!此課程將成為山城各健身/健康會所、教練以及健身愛好者的福音!、健身愛好者、高校師生亞洲健身學院(以下簡稱AFA)提供的此次課程培訓有別於市場類似培訓課程。市場上的其它相似培訓,主要以教授小工具如何使用,以及使用原理為主。
  • 私教專業性或將成為疫情後健身行業去寒還暖的良藥
    因此,古德菲力推出鯊魚健身培訓基地(以下簡稱「鯊魚學院」),從國內健身教練培訓、認證、持續教育等為切入點來解決上述行業痛點。  健身服務=(教練+健身房)×專業性  林溢崇,健身連鎖品牌古德菲力的專業私教,就如何提升健身服務這一話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幫助學員實現健身「易容」,作為學員健身的引路人,私教需打磨自身硬實力。」
  • 健身私教該咋選?
    某健身私教會所負責人張勇說,這兩年,我市私教健身工作室增加了10家左右,「這些機構專門為健身人士提供專屬的『私人訂製』,針對性更強」。 售課痕跡重、先上崗後培訓 私教行業問題也不少 不管是私教工作室,還是傳統的健身場館私教課,都體現了人們對健身質量的需求。但健身私教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有的甚至備受詬病。
  • 太原健身全能私教培訓
    太原健身全能私教培訓健身教練職業資格證書的建立和意義,2007年11月,太原健身全能私教培訓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准,「健身教練」被正式作為新增設的社會體育指導員考核鑑定項目納入職業資格管理序列,2008年開始進行健身教練職業資格考核認證工作。
  • 更換私教引發的健身官司
    經反覆權衡,陳某最後決定到離家較近的棲霞區金勳健身中心(以下簡稱「健身中心」)聘請私教。相關資料顯示,這家健身中心成立於2017年12月,經營範圍包括健身服務、預包裝食品、保健食品銷售等。為了系統制定健身計劃,控制訓練強度,規範健身動作,陳某也決定找一個專業健身教練指導自己健身。 後經與健身中心商量,在2018年9月27日起至12月18日期間,陳某又陸續與健身中心籤訂數份《私人教練練習協定》(以下簡稱「協定」),約定陳某從健身中心購買增肌課程。在數份協定的「備註信息」處均手寫註明:課程不轉不退,課程教練全體私教。
  • 健身私教動手爆錘會員,私教運動格言:自律給我自由?
    健身私教將會員拉到一個沒有監控的地方對其下手,但是萬萬沒想到會員並不答應,健身私教也終於忍不住對其下手,開始瘋狂暴打,發生的這一切都被監控記錄下來了。根據監控顯示,會員整個過程都是處於一個被打的狀態,毫無還手之力。
  • 健身房私教行業亂象調查:聘請主要看顏值身材
    女孩小李就是在這家舒適堡健身中心猝死■不少人懷疑私教訓練安排不合理,運動過量引發悲劇■舒適堡回應:私教有證,正與家屬協商賠償事宜■私教行業亂象調查:聘請私教主要「看顏值和身材
  • 怦怦健身《我的好私教》開機儀式暨全國海選正式啟動!
    怦怦健身創始人及CEO周江華、怦怦健身董事長蕭何、廣東廣播電視臺副臺長楊卓興、珠江頻道總監倪卓宏、《我的好私教》節目總導演黃健、七樂康石榴雲醫董事長石振洋、黃金時代科技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高炎、亞洲健美大師楊新民、OneFit健身培訓學院創始人陳蘊、廣東省健美協會會長黃勇、怦怦健身商學院副院長李汶澤等,共同出席並見證儀式啟動。
  • 【專家訪談】打造亞洲健身王國---應充明老師專訪
    樂觀開朗的Jimmy老師給中國實戰派學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此,活躍CLUB6月份臺灣商旅考察行特請Jimmy作為帶隊老師,帶領活躍CLUB學員了解臺灣健身會所及臺灣健身行業的發展。我們一起來聽聽Jimmy老師的個人經歷以及他對整個健身行業、私教行業的獨特見解吧。
  • 賽普健身培訓基地Sai Pu-CPT(8.0版)課程助力國內私教行業職業發展
    國內健身行業發展時間相對發達國家要晚很多,而發展速度卻非常快。2016年,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國內健身市場對私教的需求量達到了200萬,而且每年增長量為20%。
  • 關於健身到底需不需要私教?
    今天董小姐來和你們聊一下關於健身到底需不需要私教?如果需要該怎麼選擇健身私教? 可能由於國內健身行業一些不好風氣的原因,大家對於健身私教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不信任.當然國內也確實存在很多教練不負責任的現象,和一些混水摸魚的教練帶壞健身行業風氣,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所有行業在發展之前都會有畸形發展趨勢,這個是市場決定的,當然隨著市場的發展,慢慢也就會趨於穩定和標準化.這個我們就不講那麼多了.
  • Hey Heroes健身獲千萬級融資,私教健身這門生意能「大而美」嗎?
    據《2018美團點評健身行業白皮書》報告顯示,健身俱樂部數量有限,一線城市中門店數量是4225家,私教工作室數量龐大,一線城市中門店數量達9411家,是健身俱樂部的2.2倍之多。然而,體量如此之大的私教健身市場卻一直缺少頭部品牌,如今資本的加入將加速私教健身領域的發展。2015年第一家Hey Heroes在號稱「工作室一條街」的望京開張。
  • 合肥專業健身教練培訓機構— —黛蒙健身學院私教營銷課程
    私教營銷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有了不同的健身需求,我們的教練員也不僅僅需要專業的知識,更需要語言溝通的能力以及營銷技巧,其實我認為私教營銷就是展現專業技能的一種方式和方法了解我們運動過程當中會員可能發生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進行良好的處理即可完成。
  • 疫情後健身行業大洗牌私教專業性或將成為最強王炸
    因此,古德菲力推出鯊魚健身培訓基地(以下簡稱「鯊魚學院」),從國內健身教練培訓、認證、持續教育等為切入點來解決上述行業痛點。  健身服務=(教練+健身房)×專業性  林溢崇,健身連鎖品牌古德菲力的專業私教,就如何提升健身服務這一話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幫助學員實現健身「易容」,作為學員健身的引路人,私教需打磨自身硬實力。」
  • 《我的好私教》重磅首映!看完它,健身flag可以立起來了
    聯合打造的——《我的好私教》健身私教真人秀節目 終於要和大家見面啦~ 》節目總導演黃健先生、易健科技商學院院長及《我的好私教》項目總負責人李汶澤先生、微克科技董事長陳梓鵬先生、鼎龍集團董事局主席助理及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俞康先生、CBBA國家級裁判王浩淼女士、WFF世界健美冠軍張德強先生、清波健身學院創始人姚清波先生、GDS精準私教營銷創始人焦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