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好轉,生活日漸恢復,跑步,也開始加強訓練。畢竟2、3月份已經讓身體橫向發展了一二十斤,再不抓緊跑步練習,只怕下半年也不敢參加馬拉鬆了。身體長胖,跑步斷開1個多月,如今才開始加強跑步的我,想要短時間恢復以往的跑步能力,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在一邊不斷努力,一邊又想要快速進步,這過程中的痛苦真是不好受。相信很多像我一樣的業餘跑者,也會深有感觸。但是不管怎樣,唯有靠自己的意志與堅持,去克服訓練中的苦痛,才能有所突破,提升跑步能力,才能跑出好成績。
1、跑得越來越累
這幾次的10公裡跑,基本都用了快1小時,今天是59分49秒,實在是太令人生氣了,簡直快要崩潰了。去年10公裡基本都是49分左右時間,而且進步提升的空間很大。看著如今的10公裡成績,心都涼涼了。雖然已經開始在加強訓練了,但是卻總感到力不從心,越跑越累。
跑得越來越累的情況,基本可以分為兩種:呼吸疲態與肌肉酸痛。但尷尬的是,每次開跑後總能遇上其中一種。沒跑多久,要麼很快就喘,呼吸不均,跑得很累;要麼感覺腿腳酸痛,無法輕鬆有力地邁向前邁步。最慘的是兩者都有,一開跑就腿腳酸痛,緊接著越跑越喘,完全使不上力,根本跑不動。
2、跑得肌肉酸痛
這次疫情,斷開跑步一個多月,體重上升10幾斤,本以為對跑步不會有影響。殊不知,身體長胖,脂肪增多,肌肉退化,跑步能力是大大下降。當我恢復跑步,開始第一次跑時,每跑1公裡,就感覺到越來越累,雖然最後我堅持跑完了10公裡,但是過後的我,渾身肌肉酸痛。
從跟腱、小腿前側、小腿後側,到大腿前側、大腿內側、臀部肌肉,再到下腰背、側腹部,都感覺到隱隱的酸痛,而且持續了好幾天。這才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原來跑步牽動到了腰背、腹部、臀部以及大小腿的肌肉群力量,幾乎每個部位細節的肌肉,都會影響著跑步。
3、跑得控制不了
在這段跑步訓練中,最控制不了的就是這三個方面:配速、呼吸與成績。跑步退步後,肯定跑得越來越慢了,但是想要進步,跑得快一點,就得提升配速。由於耐力不夠,往往提升一下配速,沒堅持一會就跑不動了。
提升的過程中,也跟呼吸有關。呼吸沒辦法保持均衡的話,也容易喘氣,容易跑不動。當然,我們在堅持的過程中,還是能看到進步的。只是會變成這樣的情況,有時跑的成績很好,進步很大;有時跑的成績一落千丈,退回原點。
4、跑得心態崩了
提升跑步訓練過程中,至關重要的還有一點,就是心態。特別是堅持一段時間後,卻始終看不到進步的狀況,更是打擊自信心,更沒有動力堅持跑,心態簡直都要崩了。如果此時過於消極的話,很容易就會放棄跑步。所以當我們的堅持處於失敗時,心態就尤為重要。
可以休息兩三天,再開跑;可以聽聽音樂,放鬆一下心情;可以找個好朋友陪跑,學習經驗;可以看看那些身邊自律的人,成功的人,他們是如何堅持的。去發現一些可以給自己動力的影響因素,讓自己受到鼓勵,保持積極的心態,才能繼續堅持,向前奔跑,進步 ,就在下一次。
在提升跑步的堅持中,我們會碰到多種困難與苦痛,我們也都知道跑步,肯定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但是,我們似乎還忽略了一點,能不能跑得好,其實是身體說了算。當我們在加強訓練,身體會不斷消耗,自然也會出現疲態,過度的話,還會引起肌肉酸痛,甚至膝蓋關節損傷。這時候, 最重要的就是讓身體好好休息。可能沒辦法按原計劃執行跑步訓練,但是休息好了,身體才富有精力,這樣才能更有力量地發揮跑步能力。
退步,確實會讓人難受。想要進步,就必須努力堅持到底,但也必須懂得休息。休息,有時也是快速進步的關鍵。今天跑步10公裡,用了59分49秒。去年的10公裡,平均只用了49分左右。我知道這個成績是超級業餘的水平,但只有不斷堅持努力,才能一點一點進步。你呢,在堅持跑步中是否也經歷痛苦?你的10公裡,跑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