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推是最常見的也是最經典的訓練動作,它能夠全面的刺激胸大肌,從而增大其體積,讓訓練者看起來更加強壯厚實,但臥推是一種多關節動作,其看似簡單,實則很難掌握,這也導致了很多人一直在做畸形深蹲,訓練效果比較差,胸肌的進步緩慢,肩膀卻總是先力竭,甚至會出現肩關節疼痛,下面就介紹兩種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打開胸腔
隨著科技的進步,大多數人的日常工作都是依靠電腦來完成的,而如果沒有良好的坐姿習慣,再加上手機的興起,勢必會導致體態的變化,從而變得圓肩駝背,這不僅會影響你的外表,還會使訓練效果大打折扣,但很多人都對此不以為意,即使在健身訓練過程中,也沒有時刻提醒自己挺胸抬頭,臥推時胸肌得不到很好的刺激與此也有很大的關係。
很多人在將要進行臥推時,會軟綿綿地躺在臥推凳上,就像接下來將要做的不是訓練而是休息,這往往會讓整個背部與臥推凳緊緊的貼合在一起,再加上平時雙肩向前內扣,更容易讓胸肌處於低位,而三角肌處於高位,錯誤的位置關係也會讓三角肌前束首當其衝,承受最大的壓力,這就是很多人臥推時胸肌發力感不強,肩膀卻容易疼痛或者力竭的原因。
標準動作應是腰背部肌群主動收縮發力,肩胛骨向後收攏,就像要夾住一根鉛筆一樣,這時背部會向上拱起,一方面,這會給胸肌穩定的支撐,減少晃動;另一方面,此時的胸肌處於高位,三角肌處於低位,從而避免了三角肌前束的過多參與,以讓胸肌承受大部分壓力。然而,由於嚴重的圓肩駝背往往會阻礙你實現這一動作,這就需要單獨的訓練來矯正,並且也能夠恢復良好的體態。
泡沫軸拉伸
準備一個長度約為頭部到臀部的泡沫軸或者其他支撐物,使其與身體平行放置,平躺在泡沫軸上,這時的頭部和臀部會貼合在泡沫軸上,肩胛骨向後收縮,儘量擠壓在一起,雙腳踩住地面,形成比較穩固的四點支撐,但上半身的活動度依然較大。接著將雙臂向兩側以及頭頂舉起,就像投降的手勢一樣,並且要讓前臂緊貼地面運動,此時的肩膀處於外展的狀態,之後再將雙手放於身體兩側,每組20-30次即可。當有足夠的力量時,也可以手握啞鈴進行。
改善神經肌肉活動
接下來的動作是強調胸肌的主動性,從而讓其在臥推訓練中主動承擔更多的壓力,對此,《力量與調節研究雜誌》也曾做過實驗,即使是職業運動員,也可以藉此動作將胸肌的活動能力提高22%
首先,我們要了解胸肌的作用:水平內收,即將手臂拉向胸肌中縫的作用,在做臥推時,就是手臂的水平內收激活了胸肌。而站姿時胸肌對手臂的水平內收作用最明顯,坐姿時較差,臥姿時最差,這就需要我們通過訓練來控制臥推時讓胸肌主導水平內收作用。
首先,將一側手臂水平平舉,同時肩胛骨向後收縮夾緊,A點為肱二頭肌,B點為胸肌中縫。
之後讓A點儘量接近B點,即手臂以肩膀為軸做水平圓弧運動,直到其處於前平舉的位置,要注意肩膀不要向前移動,肩胛骨向後夾緊的目的就是固定肩膀。之後再重複動作,一組20-30次。
等掌握技巧後,可以手握彈力帶進行,以增加動作難度,從而提高對胸肌的控制能力。
將此動作應用到臥推上時,可以先採用空手的方式來熟悉,在保持腰背發力的同時,將注意力集中到A點拉到B點的過程上,而不是只在意訓練重量,之後再逐漸增加重量。
臥推訓練看似簡單易行,但實則也需要技巧,否則只會產生代償動作,使訓練效果大打折扣,同時還會損傷身體。所以,在日常健身訓練中,我們不能一味的盲目模仿,而是要不斷的總結學習,才能不斷的進步!喜歡博浩的文章請點讚,分享!也可在評論區留言哦!堅持日更!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