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拿下3個殼公司後,換來的是40億債務和200多億市值蒸發,國家一級作家趙銳勇和他的長城系正在自吞苦果。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首發
作者:韓江雪
編輯:陳澗
設計:甄開心
實習生:何慕丹
「你想想,天目藥業(600671.SH)一個空殼,要價10個億,誰買啊?」談及 「長城系」資本困局,一位知情的殼掮客笑道。
從277億總市值到46億,5年不過南柯一夢。
趙銳勇旗下3家上市公司,每一家都泥足深陷,10個月內,他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總計24次被司法輪候凍結。
13個月的自救旅程,沒有曙光。
一個個救星來了又走了,留下的是3.5億元借款糾紛,還有越來越艱難的3家上市公司。
但在資本的幻夢裡摘取過虛幻果實的國家一級作家,身為編劇的趙銳勇,他的資本美夢未醒。
深陷40億債務一年多後,趙銳勇和「長城系」依舊未找到出路。
10月14日晚間,根據長城影視(002071.SZ)發布的公告,2018年最後一個季度虧掉7個季度的淨利後,2019年前3個季度公司繼續虧損逾4000萬元。次日,長城影視股價收跌3個點,市值僅剩下16.6億元,只有高光時期的十分之一。
3天前,「長城系」上市公司長城動漫發布公告,因涉嫌虛增利潤、隱瞞關聯交易和重大到期債務,公司與趙銳勇等人被四川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在長城集團深陷40億債務泥潭的這13個月,這家公司的市值已經蒸發至13.1億元。
同樣困難重重的,還有長城系的天目藥業,曾經的中藥第一股。
與監管處罰、持續虧損相伴的是,長城集團被多家金融機構起訴。10月15日晚間,長城動漫再發公告,因為控股股東長城集團部分股份質押存在違約情況,國海證券、天風證券等已向法院提起訴訟。
危機爆發13個月,5度求援,結果是在泥潭中越陷越深,趙銳勇和他的長城系還能等到白馬騎士嗎?
3年時間火速拿下3家上市公司,但趙銳勇最核心的資產,依然是長城影視。首先要保住的,也是長城影視,但能保得住嗎?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3個月內,趙銳勇3度成為失信被執行人。
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長城集團持有的1.7億長城影視股份仍處於質押狀態,佔其持股比例的87.2%,這意味著長城集團很難再通過質押股份獲得現金流以解燃眉之急。
2019年9月16日,長城影視公告稱,控股股東長城集團89.23%的長城影視股份被輪候凍結,佔公司總股本的 32.37%;此外,因被強制平倉,趙銳勇所持股份在8月遭遇被動減持。
違約、強平、「老賴」,籠罩在趙銳勇與「長城系」頭上的陰雲久久無法消散。
即便想竭力保住長城影視,但在2018年債務危機爆發之前,趙銳勇已經卸任長城影視法人代表,由其兄弟趙銳均接任,長城影視董事長一職也被轉給趙銳均。但與趙銳勇退居二線相伴的,是長城影視董事長趙銳均的不斷低位減持。
據長城影視7月29日晚公告,其現任董事長趙銳均在2019年2月11日到2月15日之間,累計減持股份120萬股,幾乎賣光了手裡的無限售條件股,減持均價不到4.2元。
危難時刻,親兄弟拆臺,知曉內情的長城影視董事長也認為公司難以拯救了?
手裡3家上市公司,無一不被長城集團的債務風波席捲。
16.48億元,這是天目藥業的最新市值,「中藥第一股」的風光俱往矣。這個數字,與2016年1月11日高點45.89億相比,縮水30億元,甚至遠低於2016年初趙銳勇入場時的20多億元。
在「長城系」陷入債務危機後,賣掉天目藥業和長城動漫,保住長城影視,這是趙銳勇的自救之路。
知情人士透露,他賣掉天目藥業和長城動漫(000835.SZ)的盤算,2017年便開始了,他的求救之舉,遠早於外界所看到的。
「17年我們當初和老趙談賣殼的時候,他希望把天目藥業和長城動漫都賣了。」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當時天目藥業的股份按照10億出售,長城動漫按照12-15億出售,以降低他們家的負債。」
在2014年-2016年那個瘋狂炒殼的年代,趙銳勇高歌猛進,以高明的手段先後拿下江蘇宏寶(後更名為「長城影視」)、四川聖達(現「長城動漫」)和天目藥業三個殼。
但他卻沒有好資產裝進去,無論是天目藥業還是長城動漫,都沒有給他帶來多少收益,反倒讓他背上巨額債務,為長城系爆雷埋下伏筆。
「天目藥業他也沒有什麼資產可以裝進來,他想玩資本運作也沒有成功,老趙自己買不到好的資產,非要搞個鐵皮石斛,結果也是一地雞毛。」一位與之打過交道的金融界人士透露,2016年入主天目藥業後,因陷入與匯隆華澤的上市公司控制權爭奪戰,耗了他不少錢,據公開報導,他拿下天目藥業的成本在8億左右。
在長城集團深陷資金鍊問題時,為了保住長城影視,他只得將天目藥業和長城動漫出手。
但時移世易,屬於「殼」的瘋狂年代已經落幕,無論是天目藥業還是長城動漫,都早已沒那麼值錢了。他為所持天目藥業股份開出10億的加碼,結果是找不到接盤者。
「現在好殼也就6億到10億的價格,創業板也可以操盤借殼,殼價格大幅下滑。
像天目藥業這種純殼,基本上沒有人買了。」上述知情人士解釋道,「上市公司沒有什麼資產,一旦裝不進去新資產殼就砸手裡了。」
直到2018年長城影視文化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城集團」)爆雷,這兩個殼也沒能賣出去。
2018年9月,長城集團終於宣布引入戰略投資者青島全球財富中心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青島全球財富中心」),後者計劃給予長城集團13.5億,代價是天目藥業的實際控制權。
但短短3個月後,雙方對簿公堂,讓趙銳勇與長城系陷入3.5億元的債務擔保糾紛,天目藥業賣身以失敗告終。
這次求援失敗後,長城集團在官網宣布,與之江新實業將引入多項資金為長城影視文化集團及旗下子公司紓困,之江新實業設立於2018年11月,註冊資本500億元。但之江新實業與浙江省轉型升級產業基金等共同出資100億元、組建浙江省上市公司穩健發展支持基金,馳援「長城系」亦無果。
直到2019年3月17日,天目藥業等「長城系」上市公司公告,長城集團第二次引入外援永新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永新華」),原定後者對長城集團增資擴股不低於15億元,籌碼依然是天目藥業與長城動漫的股權。
這一次,在收到交易所的問詢函後,再無結果;一個月後的4月21日,長城集團向科諾森(北京)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科諾森」)尋求股權合作和15億資金援助,儘管長城集團表示當時不打算轉讓天目藥業的控制權,但並未披露確切的計劃。
當月,科諾森頻繁進行信息變更,股東、法人代表以及管理層均大變,此後「長城系」再未公布雙方合作進展。
6月20日,四度求救無果後,長城集團旗下3家上市公司又一次發布公告,擬引入上海桓蘋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桓蘋醫科」)開展股權合作,對長城集團進行不低於15億元增資擴股。
值得一提的是,15億元,這個數字和長城集團在引入橫琴三元、科諾森等救援方時的完全一致。工商信息顯示,桓蘋醫科成立於2019年3月28日,註冊資本僅1000萬元,兩名自然人股東劉成久和謝滔分別認繳950萬元和50萬元。
4個月來,雙方的合作進展再無消息,天目藥業和長城動漫仍然握在趙銳勇手裡,只是,這是兩個巨大的負擔,2019年的10個月內,天目藥業的股份9次被司法輪候凍結,長城系三家上市公司股權總計24次被司法輪候凍結。
「你想啊,他們家出事兒也不是最近的事,2017年的時候就已經很難了。」上述知情的金融界人士表示,「所以你覺得真的會有人來救他嗎?」
與趙銳勇入主後的高光時期相比,天目藥業市值縮水逾30億,長城影視市值蒸發超過143億,加上長城動漫,三家上市公司市值消失了231億元。
版權聲明
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首發,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