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漸成新生代農民工提升自我、改變生活新方式

2021-02-13 全民健身設施

在全民健身熱情迸發的氛圍下,不少農民工也越來越重視體育運動,紛紛加入健身隊伍。他們有人通過健身提升自我,更加自信;也有人通過健身改變命運,使其成為謀生的方式,並將其發展成熱愛的事業。

一提到運動健身,仿佛更多是都市男女的專屬,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也在展現新的活力,運動健身逐漸成為他們提升自我、改變生活的新方式。對此,《工人日報》記者採訪了三位農民工,了解他們的運動健身經歷,以及為他們帶來的改變。

32歲的黎慧根老家在廣東省雲浮市羅定市船步鎮,之前在北京工作了5年,今年年初來到深圳,曾經做珠寶雕刻工的他後來通過培訓成為一名軟體業務員。這幾年,他的工作地點在變,工作內容在變,但一顆熱愛運動的心從未改變,因為「健身能改變一個人的精氣神」。

「俗語說,人老先從腿上老,跑步能讓我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黎慧根認為,跑步是一種見效最快、鍛鍊最全面的健身運動。

在北京打工期間,黎慧根租住在後海附近,每天工作再忙,都會抽出時間跑步,經常繞著後海跑步5到10公裡。「公司每年12月都舉辦運動會,其中參與者最多的項目就是賽跑。」黎慧根說。

來到深圳後,受疫情影響,黎慧根很多業務無法開展,如何把業務從線下搬到線上,成為困擾他的難題,「那段時間,我思考問題都是在深圳市人才公園跑步中度過的,既是一種情緒的發洩,同時也為我帶來不少靈感。」

即便是受傷的時候,黎慧根也會堅持鍛鍊。一次,黎慧根得了足膜炎,他就通過觀看視頻做一些徒手項目。「健身已經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運動會讓我全身不舒服。」

在黎慧根看來,運動不分年紀,只要下決心邁開腿,就能收穫到運動帶來的好處,相比於同齡人,無論從身材和精氣神上,他都對自己顯得信心滿滿。

對於25歲的高希賓來說,健身不僅是一種興趣愛好,還一度成為他的謀生方式。天生好動的高希賓上學時最喜歡的就是體育課。8年前,還是一名汽車維修工的他偶然在網上看到了北京一家健身學院的廣告,他便帶著兩萬元,從河北滄州來到北京報名參加培訓。學院為零基礎的學員們制定了一周的適應課程,一些學員吃不了苦回家了,高希賓卻如魚得水。之後的4個月中,他白天學習拉伸、放鬆、康復學、營養學、肌肉解剖等課程,晚上鍛鍊。「既是學習,也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2013年,高希賓成為北京朝陽區一家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教練,學員多的時候一天要上十幾節課,月收入一度達到兩萬元。「運動就會產生損傷,正確的姿勢能最大程度的減少損傷,不正確的運動不如不運動。」高希賓對健身動作的正確性要求極高,體重較重的人,他不建議一開始跑步,可以遊泳、走路、快走、慢跑,每周3~4次比較適合初學者。「健身不是為了練成8塊腹肌、虎背熊腰,而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正確的運動模式,在生活中能最大可能避免受傷。」高希賓認為,健身動作其實是模仿人們在生活中的動作,健身來源於生活,也回饋於生活。2018年,高希賓離開北京來到山東淄博,開了一家汽車維修店,遵從父母意願,安家立業。大環境和時間因素讓他很少能去健身房,但每天仍然堅持做無器械項目。「大城市機遇多,小城市則更加安逸,我不會忘記在北京當健身教練的日子,那是我人生中燦爛的色彩。」高希賓說。

和高希賓一樣,健身也改變了靳生有的命運。

32歲的靳生有是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大莊子村人,從小喜愛運動。2012年,考入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他開啟了健身之路。

起初,靳生有自己摸索著練,於2014年接受系統性訓練後,成為了一名健身教練,主要負責團操、搏擊操、踏板操、單車等團體項目。

「那時在酒泉還沒有私教的概念,收入也不高。」靳生有透露,每個月的工資只有2300元,而房貸則有2200元,為了生計,他選擇去工地做鋼筋工。

然而,靳生有對健身的熱愛沒有磨滅,每天在工地10個小時,下班後他仍堅持去健身房鍛鍊,夢想是去北京當健身教練。在甘肅省第三屆健美錦標賽上,靳生有拿到70公斤級別健美第4名的成績。

2015年7月,靳生有來到北京,先後在什剎海體校、青藤私教健身工作室擔任健身教練。靳生有表示:「現在我國的健身場館設備及公共運動資源越來豐富,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健身也逐漸成為保持身心健康和減壓的有效方式。」如今,健身人群對教練專業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靳生有也努力用科學的健身指導幫助會員完成健身目標,針對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和飲食計劃。為此,靳生有每年都要去青島4S培訓機構參加培訓,不斷豐富理論知識。

早上7點,靳生有來到工作室給器械消毒,平均每天要上八九節課,有時一整天都在工作室中度過。即便如此,他仍堅持每天在附近的健身房鍛鍊一個半小時。

「目前,工作室的學員以已婚女性居多,建議男士也要多鍛鍊,增肌能讓人血流量增大,心肌供血足,人就有精神,注意力也會集中。」靳生有表示,自己正是堅持每天鍛鍊,才能輕鬆完成高強度的工作。

「鍛鍊和不鍛鍊是有區別的,堅持健身的人普遍有自信,說話也鏗鏘有力。」對於大多數時間都在工作的靳生有來說,健身更是排解孤獨的方式,工作不順心,找不到人聊天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訓練排解鬱悶的心情。

在靳生有看來,北京的全民健身環境很好,成為教練後,雖然健身時間減少了,但興趣也增加了。「以前把健身當作工作,而現在是一份事業,是我的夢想。」靳生有堅定地說。

相關焦點

  • 港報:新生代農民工「拖家帶口」凸顯希望與無奈
    中新網8月10日電 香港《大公報》10日刊文說,隨著80後、90後農民工逐漸走進城市,他們更希望能融入城市,但事實有時並不如願。新生代農民工「拖家帶口」的無奈不僅限於社會地位的問題,一些現實狀況也讓他們產生很大壓力。譬如子女的初中後教育問題、生活成本上漲、居住環境差等。
  • 居家健身從滿足剛需到自我提升——網絡賽事:點燃居家健身熱情
    居家健身從滿足剛需到自我提升——網絡賽事:點燃居家健身熱情 發布時間:2020-12-23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馮蕾 軋學超
  • 90後少年成為新生代街健之王,通過健身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街頭極限健身(Street Workout)也叫街頭戶外健身,簡稱:街健。這項運動的祖師爺是街健之王漢尼拔,如今街健發展迅速,全球出現多位街健大咖,而這位90後少年是新生代街健之王!他通過健身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居家健身從滿足剛需到自我提升——居家健身促進大眾自我提升
    居家健身從滿足剛需到自我提升——居家健身促進大眾自我提升 發布時間:2020-12-23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王燦 字體:
  • 100句健身/運動/瑜伽文案,運動是一種生活方式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1.自律給我自由 2.掌控自己身體的絕對自由 3.運動是一種生活方式 4.把運動,練到家 5.女性的力量,溫柔又強悍 6.即使在最黑的夜,
  • 基於佛山市L鎮新生代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的階層分化調研-虎嗅網
    這啟示對新生代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問題的研究要突破已有的城鄉二元框架,未來針對新生代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治理及政策要考慮階層分化的影響。一、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 新冠疫情改變健身方式,學生族、上班族和銀髮族都意識到這一點
    疫情衝擊下的體壇京報體育年終專稿  回顧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會成為集體的回憶。疫情深刻地影響著、改變著所有人的生活節奏。那麼在運動健身方面有什麼樣的變化呢?通過記者的調查與走訪,發現從學生族、上班族到銀髮族,健身成了人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 運動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運動是最天然的保養秘籍,也是鍛鍊身材的最佳方式,更是給身體帶來健康的良藥。我們時常會一邊羨慕別人好身材,好身體,一邊又久坐而不運動,誰都希望永葆青春,誰都希望自己的身體棒棒的,但是總怠於行動,是時候運動起來了,在不運動,可就真的老了!
  • 健身健美操,最健美的運動方式
    健身健美操已成為目前最受人們歡迎的一種運動方式,經常參加運動,對增進人體健康很有益處。經常參加這些運動的鍛鍊,可有效提高關節的靈活性,使肌肉的力量增強,韌帶、肌腱等結締組織的柔韌性不斷提高,使心肺系統的耐力水平得到提升。
  • 堅持運動是一種很有品的態度,改變身心,也改變你的外部世界
    堅持健身四年,最終戰勝了癌症病魔。在運動中,一個人會學到如何逐步設定目標,並且按計劃去完成自己的目標,這非常有利於提升人們的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自信是自我效能感高的表現)。堅持運動會增強一個人的自我控制感,通過控制自己的身體,進而控制自己的行為和生活。它會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力,耐力,培養出一種不斷迎接挑戰,超越自我的運動精神。
  • 向2.9億農民工群體致敬——訪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
    不僅是此次疫情期間,農民工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可歌可泣、可圈可點,進入新時代大量新生代農民工投身家庭服務、快遞、外賣、網約車服務等新業態,大批優秀農民工技工正在成長為新工匠,「五有」農民工返鄉創業催生新「城歸」。  農民工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哪些卓越貢獻?新生代農民工與老一代農民工相比,自身有哪些特點?新時代農民工發展有哪些特色?
  • 全民健身,運動改變你我他
    12年來,倡導健身理念、引領健身行動,「全民健身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長沙,全民健身的熱潮逐年高漲,長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民健身工作,「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比賽」,參加體育活動、比賽成為越來越多的市民的日常生活。「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越來越多的長沙人理解和接受這句口號,運動,正在改變身邊你我他。
  • 運動,改變成都
    過去產業單一、發展之後的片區按照公園城市的理念重新打造,集產業、生態、生活、城市功能於一體,成為市民居家生活的首選。東西城市軸線、成自宜高鐵、天府國際機場高速、成資快速路和軌道交通18號線等重大項目建設,為大運會的成功舉辦提供通達的交通,但城市發展更長遠的意義來看,這些都是推動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構建城市循環體系的重要一步。
  • 健康小貼士丨體育健身與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體育健身對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增強幸福感、滿足感和愉悅感,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一、體育健身對改善生活方式的作用(一)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社會亞健康狀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20世紀60年代後期以來,許多國家國民醫療保健費用急劇增長,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 疫情之下,民眾嘗試健身新方式
    回顧即將過去的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疫情之下,如何通過健身提升身體素質、增強防病抗病能力成為人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近來,記者通過走訪發現,民眾的健身意識普遍有所提升,同時也在尋找並嘗試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 疫情催生新生活方式,健身行業共克時艱,行動起來
    導語: 安徽一健身房被發現有確診人員,影響到上海 疫情改寫了中國人本該熱鬧的春節假期, 但催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如 春節返工第一天遠程辦公成為首選;
  • 從「強身健體」到「健康生活」——新疆全民健身版本升級
    新追求——  享受運動成為生活一部分  體育鍛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不僅是老百姓生活質量變化後的一種表現,也體現了人們對小康生活、健康生活的新追求。隨著時代的進步,文明生活、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人們更加注重健身,更加注重體育運動帶來的精神享受。  新時尚——  個性化健身「妙招」頻出  新疆自然資源稟賦天成,垂釣湖邊、攀登高山、行走曠野、攀爬峭壁、騎行戶外、自駕飛馳……各種個性化的運動,在這裡都可以實現。
  • 第二屆川籍農民工運動會逾23萬人參賽
    本屆農民工運動會採用創新的線上形式展開,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超過23萬名川籍農民工參與比賽。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本屆川籍農民工運動會採用線上的方式進行。在項目設置方面,本次運動會集趣味性、娛樂性、協作性和競爭性於一體,共設置了象棋、跳繩、體能、健身路徑、運動創意秀、健身跑、雲騎行、健步走8個大項、18個小項和「愛健康、樂運動」主題宣攝活動。
  • 推動全民健身蓬勃開展 海南省居家健身「雲動匯」倡導健康生活新...
    「雲動匯」以發動、徵集群眾居家健身運動短視頻在電視、網絡和新媒體平臺展播為主要形式,倡導居家健康生活新風尚,呼籲大家積極參與居家健身運動,把居家健身好方法和經驗共享出來,影響更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運動的行列,更好地促進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不斷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高度融合,同時展現海南人民面對疫情團結進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風採。
  • 林恩自我提升:改變生活的八個好習慣
    對我受益良多的生活好習慣。自從養成這些習慣之後呢,我覺得我的生活變得更高效,更積極,更健康了。因此我想把這八點也傳遞給大家。那就讓我們開始吧。1.分配的方式沒有什麼硬性標準,可以根據自己的食量或者是生活習慣做出適當的調整。3.午休/閉眼30min,注意不要超過30min我原本是一個起床不睡回籠覺,白天也從不睡午覺的人,因為害怕晚上會睡不著。後來我發現這不但對我的夜間睡眠沒有幫助,反而讓我更容易在日間反應遲鈍,工作效率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