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萌:「我信你」,駐村七年才懂它的重量

2021-01-09 瀟湘晨報

王萌萌(左二)在田間地頭調研。資料圖片

王萌萌

王萌萌,1988年生,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現任十三屆全國青聯副主席,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委委員、定遠縣婦聯副主席(兼職),定遠縣吳圩鎮西孔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定遠縣吳圩鎮皖圩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

駐村7年,我早已不是那個初來乍到、動不動就哭鼻子的小姑娘,卻會為了一句「我信你」而熱淚盈眶。

安徽省脫貧攻堅調查工作開始了。一天,我跟著工作隊一起來到隔壁吳圩村進行入戶調查工作。進村沒多久,就被一個老奶奶拉住了。她說:「小姑娘,你們是來檢查的?我想反映個情況,村裡不給我辦低保!」

老人不認識我,以為我們是鎮上來的檢查組。雖然此行時間很緊,但她口中的辦低保是村民心裡一等一的大事,我有心聽一聽。原來,老人已是村裡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還有一份環衛工的工作,並不符合辦低保的條件,但她不懂政策,只覺得是自己哪裡得罪過村幹部,所以辦不成。

「奶奶,您雖不符合辦低保的條件,但您有村裡給貧困戶的補貼,能享受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何況您身體還硬朗,環衛工作幹得不錯,子女也能照顧著,這日子還愁過不好嘛!」我安慰著老人,這類情況,讓老百姓想通了、安心了最重要。

但老人眉頭仍皺著,顯然對我的話心有疑慮,不待我多說便問道:「你是哪個檢查組的?」我一笑,只好自報家門,說我叫王萌萌,是隔壁西孔村的第一書記,來做脫貧調查的。

沒想到,老人的眉眼立即舒展開來,說了一句讓我意想不到的話——「哎呀,你就是王萌萌啊!那你說的,我就信了!」

你是王萌萌,所以我信你!接下來的幾天,來自一位素不相識的村民的這一句話,在我的心中縈繞不散。我在村裡做事,苦辣酸甜都自己消化,從不求什麼回報。但能讓遠近鄉親都認可我的工作,認可我這個人,這是多大的榮幸啊!這句話講出的那一瞬間,便已化作一股熱流,滌蕩了我的身心,也慰藉了我7年的駐村歲月。

7年前,我放棄在省會城市合肥的工作機會,沉到西孔村來當「村官」。那時候,村民們也會看著我說「你就是王萌萌啊」,潛臺詞不是信任,而是打量、懷疑——你就是那個剛畢業的小丫頭啊,估計是來鍍金的,待不了多久。

那時候我常常哭鼻子。村裡人不信我、不聽我的,只好晚上回家偷偷抹眼淚,然後對自己更「狠」。7年,我一點一滴地,為腳下的鄉土注入新鮮的血液。我帶頭貸款搞種植,吸引村民跟著我一起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創立皖圩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社員100多人,發展種養循環經濟,戶均年增收2萬餘元。當選人大代表後,我還對鄉村人才引進、發展數位化農業等多次提出建議。西孔村從「落後村」,變成「明星村」,大家都看在眼裡。

7年了,身邊的大學生村官有的轉編,有的改行,只有我一頭扎在村裡。我深知,脫貧攻堅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壯舉,把青春獻給最需要年輕人的鄉村,是我對祖國、對黨和人民最深情的告白!

我或許錯過了繁華的風景,但誰說我沒有別樣的收穫?基層實打實的歷練,讓我從一個只會哭鼻子的小姑娘,蛻變成一名敢想敢做的女幹部。更重要的是,我相信沒有人會比我更懂一句「我信你」的重量,它足以讓我永遠熱淚盈眶。(王萌萌 李丹陽)

【來源:光明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晚播出|【榜樣】王萌萌:大學生村官:我在村裡這七年
    在安徽定遠縣的西孔村,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王萌萌正在田間地頭走訪、調研,忙碌個不停。疫情發生後,一些村民無法外出務工,他們的生活保障成了王萌萌最牽掛的事情。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時,她更多地是在想如何讓村民們增收。
  • 王萌萌:讓更多鄉親在家門口致富
    不僅西孔村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落後村」,變為產業興旺的「明星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升,周邊鄉鎮的村民也在她的帶動下種植蔬菜瓜果5000多畝,戶均年增收20000餘元。  「農村工作大有可為,我想讓更多鄉親在家門口致富,讓他們在家鄉創業也能過上好日子。」王萌萌從不後悔選擇回鄉發展,她說,要在最美好的年華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今年,32歲的王萌萌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 這一刻,我就是我的中國
    圖片為新華社發「我信你」,駐村七年才懂它的重量王萌萌,1988年生,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現任十三屆全國青聯副主席,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委委員、定遠縣婦聯副主席(兼職),定遠縣吳圩鎮西孔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定遠縣吳圩鎮皖圩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王萌萌(左二)在田間地頭調研。
  • 全國人大代表王萌萌:產業興旺讓鄉村振興更有底氣
    ↑王萌萌(左)在安徽滁州西孔村的農戶家中走訪(5月8日攝)。今年32歲的全國人大代表王萌萌是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吳圩鎮西孔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大學畢業後,王萌萌放棄了在省會城市合肥的工作機會,通過公開招考,成為西孔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幹部。
  • 全國人大代表王萌萌:將青春書寫在農村大地上
    新華網合肥5月21日電(記者 張紫贇)大學畢業後紮根鄉村7年,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滁州市西孔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王萌萌全心全意帶領村民「自主脫貧致富」,讓西孔村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落後村」,漸漸成了產業興旺的「明星村」,並帶動周邊鄉鎮農戶種植蔬菜瓜果5000多畝,戶均年增收20000餘元。
  • ——記永定區旅外局駐村幫扶工作隊
    天泉山村由原七年寨村和茶莊村合併組建,位於永定區西部邊緣高寒地區,全村版圖面積18.5平方公裡,轄19個村民小組,653戶1470人,建檔立卡戶108戶381人,境內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山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歷史上民風彪悍著稱,民眾思想相對落後、不開化,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 駐村生活|駐村,我贏來「女漢子」的桂冠
    駐村生活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中,女隊員少之又少,所以,我剛來到村子時,沒等走訪完就發現部分貧困戶對我的到來表示出明顯的疏離感,而且,村裡快速傳開「工作隊來了一個女的」,那言語間透露出「小瞧」的意思。其實,我心裡明白,他們會覺得,女隊員能踏踏實實在這土山溝裡待下去嗎,能吃得了農村工作、生活的「苦」嗎,能像那些男隊員一樣進村入戶拉家常、蹲在田間地頭幫村民琢磨幹實事兒嗎?所以,我理解那份「小瞧」,但我也告訴自己必須用行動作出回答。其實,女隊員駐村工作確實要比男隊員承受更多。2018年10月22日,我第一次踏入輝南縣金川鎮坦平村。
  • 「一線故事」「爸爸,我想等你回家好好吃頓飯」 一封給駐村扶貧5年...
    這封信出自曲靖市第二小學四年級學生秦政陽之手,爸爸駐村五年來,他將對爸爸的思念融入字裡行間,期盼他早日回家。親愛的爸爸:時光如箭,一轉眼,您下鄉已經5年了,在這5年間,您獲得了許多榮譽!「學習強國」上有您的名字,宣威市委給您頒發了獎章,您也帶領塘子村脫貧了,這都是您用汗水換來的。我非常敬佩您,但也含著一絲絲孤單。
  • 【駐村故事】王靜雅的村與家
    就這樣,儘管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和難受,她還是背上行囊匆匆告別了家人,來到了離家400公裡外的駐村點,放下行李,駐村之帆正式起航。巴合提別克滿意地對王靜雅說:「看得出來,你是真心實意為我辦事的,沒有把我的事推來推去,謝謝你!」 感激的言辭雖然不多,但凝結著巴合提別克對駐村工作隊和王靜雅的認可和信任。忍住悲傷,舍小家,為大家5月中旬開始,王靜雅的朋友圈裡的話語起了微妙的變化,她開始躲在房間裡默默的流淚。
  • 「感恩新時代 奮進你我他——誇誇我的幫扶人」駐村工作隊帶來了好...
    2016年,得益於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在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通過增強技能、外出務工,成功脫貧。人說「平陸不平溝三千」,要說起我家的脫貧故事,就像這綿延的山塬溝壑,三天三夜講不完。我這個人沒什麼文化,因為缺技術也沒有什麼致富動力,一家4口一直住在父親結婚時建造的地窨院裡。
  • 創富路上 | 虞城縣人民法院駐城郊鄉土坷垃村工作隊員馮尚文的駐村故事
    導語      馮尚文是虞城縣人民法院駐城郊鄉土坷垃村的一名工作隊員,自駐村幫扶以來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工作法,一戶一戶走訪、一戶一戶摸排、一戶一戶記錄,一戶一戶的幫,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做,在走訪摸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走訪摸排的過程當做宣傳黨的扶貧政策、讓百姓了解政策的過程,共幫扶了土坷垃兩個自然村的15戶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蔡明洋:駐村讓我成長
    我叫蔡明洋,是甕安縣銀盞鎮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10月我來到魚河社區對門寨組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工作。  楊正明是我的網格戶,一家5口人,妻子袁眾榮患有小兒麻痺,兩兒一女都在讀書。常年靠務農為生的家庭在三個孩子上大學後,讓原本窮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 「我的扶貧故事」兩洋村裡的「駐村人」丨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
    我叫趙仕平,是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是種養殖業、進城務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把駐村的一點一滴都記在了筆記本中。  作為第一書記,我積極團結兩洋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組成員,戮力同心,抓薄弱環節,抓主要矛盾,不等不靠,主動對接,落實國家扶貧各項方針政策,多方爭取項目和資金等。通過不厭其煩地宣傳和引導,2017年爭取並獲得了全村整組易地扶貧搬遷,全村有60戶282人成功搬出了兩洋村地質災害隱患地段,落戶雷山縣城成了城關鎮的「新居民」。
  • 幹部學習會·我的駐村故事|駐村「詩」話:一次「長徵」和4條朋
    這是2019年8月11日我發的一條朋友圈。駐村工作不久,下小峰村便在前期大旱之後又經歷了百年不遇的颱風「利奇馬」引發的特大洪澇災害。2019年8月10日,下午在村加班加點起草完駐村兩年幫包規劃後,我返回沂源老家探望在家獨守的父親。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駐村 用情幫扶|盤州市民主鎮李子樹村駐村...
    我叫黃後銀,是六盤水市水務局工作人員,2017年4月,單位說要派駐一名駐村幹部到盤州市民主鎮李子樹村,根據局黨組織的安排,我義無反顧地投身於脫貧攻堅的戰場。出身於水城農村的我做事接地氣,了解群眾的想法,很快適應了駐村幹部的工作任務和李子樹村的工作環境,迅速進入了戰鬥狀態,深入了解各家各戶的實際情況。李子樹村人口並不多,但是群眾矛盾突出,基礎設施薄弱。我和村支兩委狠抓基礎建設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中的戰鬥堡壘作用,排查矛盾糾紛,完善基礎設施。
  • 「我的扶貧故事」六年駐村,用真心換真情|從江縣貫洞鎮八洛村駐村...
    人生總是充滿著驚喜和意外,沒有想到大學師範專業畢業的我,有一天會從教師隊伍加入到農村基層駐村隊伍中,從此開啟了我的駐村生活。我叫鍾南,是從江縣貫洞鎮八洛村的一名駐村幹部。2014年6月,經過組織批准,我從威寧縣教育局調到了從江縣貫洞鎮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結束了6年的教師生涯,正式加入全國農村基層駐村工作隊。我所駐的村是貫洞鎮八洛村,從2014年以來,村裡一直沒有村文書,我自然而然地兼顧了5年的村級文書,負責幫助村裡及要辦事的群眾書寫材料,比如幫助不會寫字的貧困戶群眾寫農村低保申請書等。
  • 強村富民 駐村路上時刻把群眾冷暖放心上——記全國勞動模範羅布頓珠
    面對這樣惡劣艱苦的環境,中國電信西藏公司駐村工作隊副總隊長、日喀則市仲巴縣霍爾巴鄉貢桑村工作隊隊長兼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羅布頓珠說:「作為一名黨員,就應該像流動的旗幟,讓這裡的老百姓穩定脫貧致富。每次看到老百姓淳樸、滿意的笑容,我都會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也更加堅定了堅守的決心。」
  • 「我的扶貧故事」做村民的「小百科全書」|羅甸縣沫陽鎮大井村駐村...
    我叫張雪雪,是羅甸縣沫陽鎮大井村駐村工作隊員。  為積極響應組織號召,我主動投身到脫貧攻堅戰中,2018年2月23日,我提著行囊,來到了美麗的沫陽鎮大井村,開始了我的駐村工作。來到大井村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小井組村民羅秀黎的一個問題問懵了,她說:「請問你是大井村新來的駐村幹部吧,來駐村的幹部是不是啥都懂,我家在小井公路邊,我也想像其他家一樣開辦個農家樂,賺點生活費,但是我不知道開辦農家樂需要哪些程序,哪些證件,不知道怎麼開,你能教教我嗎?」
  • ...加勉鄉是我的第二故鄉丨貴州橋梁建設集團駐村工作隊負責人周成明
    我叫周成明,是一名90後扶貧幹部。2016年10月,因為脫貧攻堅我第一次走進月亮山、來到加勉鄉,如今已是4年有餘。當時,我負責聯絡的黨翁、加模兩村貧困發生率在52%左右。為儘快掌握數字背後每個貧困家庭的情況,我開始一家家入戶走訪。
  • 「我的扶貧故事」三年的駐村幫扶,值了丨正安縣格林鎮春雷村駐村...
    三年前,我接到領導的電話:「組織希望你去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總結基層工作經驗,你考慮一下?」  我短暫猶豫一下:「我服從組織的安排,願意下村鍛鍊。」  到村後,支部書記給我介紹了村裡面的基本情況,帶著我到村裡面大致走了一圈,記得他當時說:「唉,我們村交通條件太落後了,群眾到鎮裡買點東西,孩子們到鎮裡面讀書,都要得走幾小時的山路,尤其是下雨天,在泥漓不堪的路上艱難前行,真有種說不出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