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一個好人,可是他不具備當皇帝的素質

2021-01-08 夢裡蓬山路論說歷史

在三國時期,曹操是個奸雄,不是正面人物。而劉備是正面人物,講仁義道德的劉皇叔。可是劉備不具備當皇帝的素質。

金庸先生說過, 成大事者,必須具備三樣東西,就是對敵人的殘忍,對自己的堅忍,還有容人之忍。這三樣曹操都具備,但劉備不具備。

劉備做錯了一件事,這件事非常不符合政治家的素質。這就是劉備太講感情了,他非常喜歡他的結義兄弟關羽。諸葛亮提出聯合東吳抗曹,可是劉備不同意。劉備要先打東吳。因為東吳殺害了他的好兄弟關羽。結果劉備兵敗,得了重病,臨終前託孤白帝城。

劉備看他的兄弟關羽比他的江山更重要。可是作為一個皇帝不能有感情。 皇帝無所謂恩仇,只在意他的江山。

張繡殺了曹操的長子曹昂, 可是曹操卻原諒了張繡,招降了張繡。而朱鮪建議更始帝殺了劉秀的哥哥,可是劉秀也沒有把此人殺掉報仇,還給他封了官。

劉秀和曹操都具備當皇帝的素質,因為在他們心裡感情不重要,江山才重要。而劉備註重的就是感情,忽略了江山。劉備看二弟關羽比他的江山更重要。

成功的政客是不能有感情的,皇帝更不應該有。感情對於皇帝來說是個奢侈的東西。可是劉備卻擁有感情這樣東西。

劉備是個好人, 他太注重兄弟之情了,所以他不具備當皇帝的素質。我們看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真沒有幾個好人。皇帝不但不注重感情,而且為了江山還殺兄屠弟,連孩子都殺。但也許這就是當皇帝的需要。 自古帝王家無情無義。

想當好人,就不要當皇帝。打江山時講究感情,更不利於江山。劉備因為仁義,收穫了天下人之心,也讓他的兄弟們臣子對他死心塌地,生死相隨,無論他在富貴還是忠難。可是劉備又因太仁義,太重兄弟之情,所以沒有採取好的對策打敗曹魏。

但也許就是因為劉備講仁義和兄弟之情,才由一個賣草鞋的窮人成為主公皇帝。可是劉備待兄弟太好了,所以優點也是缺點,他不具備當皇帝的狠心,所以不具備當皇帝的素質。

相關焦點

  • 劉備文不及臥龍鳳雛,武不及關張趙,當上皇帝全靠於他有這些優勢
    劉備雖然自身沒有多少的資源可以利用,但劉備有一副好頭顱,夠聰明,而且還能能屈能伸,為了達到自己統一天下的願望劉備忍辱負重,廣交英雄豪傑,這也就是他為什麼能從一名草根逆襲的原因,劉備是個有野心的人,所以一般跟人交往時他是不會跟人計較一時的得失與榮辱,因為一個雄心壯志的人是有一個寬廣的胸懷的。
  • 以當時的外交和軍事條件來說,劉備伐吳完全不具備徹底勝利的可能
    就當時的外交和軍事條件來說,劉備伐吳完全不具備徹底勝利的可能。這並不是說劉備不能取得一定的軍事勝利然後勝利凱旋,而是說劉備完全不具備滅吳的可能。按照很多人所想像的、劉備伐吳成功就要滅吳的情況,劉備必須要在夷陵之戰中給予吳軍主力殲滅性打擊,然後才有可能繼續前進。
  • 劉備若沒有劉禪,他的皇帝之位會不會傳給義子劉封
    只能這麼說 , 如果劉備沒有親生兒子的話,他的皇帝之位肯定會傳給義子劉封 。 《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劉邦和劉備很相似,為何劉備是仁義之君,劉邦卻成「流氓皇帝」?
    而站在風口浪尖的是兩個人,一個是劉備,一個是諸葛亮!這時別的朝代所沒有的現象!正因如此,劉備就成了漢朝的另類帝王,你說他是開國之君呢,還是復興之主呢?說他是開國之君,估計劉備都會從地下跳起來拼命,因為他這一輩子的目標,就是復興漢室!且更好玩之處在於,他跟老祖宗,漢朝的開國帝王劉邦,相似度非常高。
  • 明英宗朱祁鎮:身世離奇,不是一個好皇帝,卻是一個好人
    可是,歷史上的朱祁鎮卻與此大相逕庭。他寵幸奸佞小人,面對朝廷大人的諂媚,宦官王振的專橫,他都視而不見,反而認為王振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最終導致自己被北方的瓦剌部所俘。
  • 劉備和孫權答應嗎
    漢獻帝雖說一直都是傀儡皇帝,可是他所統治的時代,的確延續了漢王朝31年。要不你算算兩漢總共407年,沒有他這31年,根本就湊不到400年。不過天下割據的局勢,這是無法逆轉的,誰都想要在亂世中爭奪天下。如果曹操把權力還給漢獻帝,那麼他能否一統天下呢?需要看曹操在什麼時候交權了。
  • 後世王朝認可劉備皇帝的身份嗎?
    劉備的皇帝身份實際上還是一波三折的。劉備稱帝於三國鼎立時期,三方並不承認,承認劉備是皇帝的地區基本上就只局限於益州和漢中等地。等到蜀漢被鄧艾鍾會等人滅亡後,蜀漢的皇統就被徹底推翻。等到晉朝建立後,由於晉朝繼承的是曹魏的法統,所以蜀漢孫吳都是偽政府。
  • 劉備一直以恢復漢室為目標,忠於漢室的荀彧為何不去輔佐劉備?
    首先,中山靖王劉勝已經被貶為庶民,不具備皇室血統,且劉勝多淫,子女數百人,後代更是不計其數,很難考證出具體的血緣,所以劉備自稱劉勝後代這是很難鑑別清楚的。匡扶漢室只是劉備的政治口號而已,漢獻帝衣帶詔事件也涉及和授權給劉備,允許其反曹。與其說劉備輔助漢室,更不如說是劉備打著扶助漢室的旗號反曹罷了。
  • 如果劉備義子劉封當皇帝會怎樣?
    劉封心胸狹窄,頭腦簡單,缺少謀略,卻膨脹得狠,看不起手下的人,沒有帝王胸懷,他當皇帝,當皇帝的話,還不如劉禪。劉封不是義子,是養子。當年劉備娶了好幾個老婆,卻一直沒有生孩子,懷疑自己生育能力有問題,眼看自己40多歲了,沒有子嗣,挺鬱悶的。
  • 劉備未成大業時,糜芳一直堅定相隨,為何劉備稱帝後他卻背叛了?
    劉備在還沒有事業成功的時候,有很多英雄豪傑伴其身後。在他稱帝後,自然也是十分重用這些人才,劉備也算是個愛惜人才的君主。有一個人在劉備一無所有的時候就開始忠心的跟隨,但是反而在劉備功成名就的時候就離開了,這個人就是糜芳。
  • 劉備為何不隨劉表而去?劉備:不要鬧,我可是興復漢室的人
    而劉備呢,一直以復興漢室為己任,那麼他為什麼在當時不直接帶著關羽張飛投靠袁紹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劉備打的旗號是什麼呢,是復興漢室啊。他是漢室之後,復興漢室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也正是因為他在東漢末年,權臣當道,漢室衰微的時刻,一直打的復興漢室的旗號,和他皇室正統的身份,讓他收穫了許多的支持者。但袁紹呢?
  • 劉備手下亂抓人,睿智的簡雍急中生智,靠一個段子讓劉備放人
    《三國志》中記載劉備家裡有一棵大樹,茂盛的樹枝蓋住了劉備的家,遠遠看過去就像皇帝的車架一樣,再加上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的後代,劉備和小夥伴玩耍的時候總會說自己就是皇帝,你們就是我的謀臣武將,聽我指揮一起打天下。隨著簡雍長大,他發現劉備非常獨特的人格魅力,號召力很大,身邊常年跟著一群無所事事的年輕人,靠著保護各地商人賺佣金討生活。
  • 若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劉備,他能否統一天下,能否興復漢室
    做大事的人都知道想得天下,就必須大量招攬人才,曹操能夠成功,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利用了皇帝的名義招攬了大量的人才,曹操先後數次以皇帝名義發布求賢令,這是典型的用公家的名義為私人辦事,而且還名正言順,曹操就是利用荀彧和漢獻帝所組成的朝廷,大量招攬天下人才,對天下人才形成一個向心力,這也是曹操成功的一個原因。
  • 劉備就是一個小商販,自稱靖王之後,為啥
    劉備就是一個小商販,自稱靖王之後,為啥沒人拆穿他?蜀漢開國皇帝劉備登上了至高無上的寶座,大放異彩,但誰會想到,早年,他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日子過得十分清苦,靠賣草鞋謀生,就只是一個小商販而已,養家餬口都很困難,這次,我們不談劉備皇帝的功過,我們只想談談劉備的出身。劉備一直自稱中山靖王之後,而且在許多史料中,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也僅此一句而已!
  • 蜀漢開國皇帝,先生劉備,仁德多被世人稱讚
    蜀漢開國皇帝,先生劉備,仁德多被世人稱讚話說漢朝真的是一個非常多磨難的朝代,不僅僅的是經歷了高祖劉邦,在這以後還經歷了東漢,還有三國時期的漢朝,所以說是一個命途多舛的朝代,很多的人想讓他滅亡,又很多的人想要把他重新建立起來,所以就在這種情況下的存在了很多年,也是因為這樣,所以他就有了好幾個開國皇帝
  • 《三國演義》劉備是個仁義的人,可是歷史上你知道他是什麼人嗎?
    所以說,我們不能通過一個小事情就來說大事情,這樣是不對的。對於這個兩個觀點都是我的想法,參考就可以了。他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呢?他說自己是現在皇子的叔叔,這個出身是不一樣的,其實他還是有一個出身,其實他還是以前是一個賣鞋子的一個百姓。他也有好的條件的,可是他現在還是不一樣的。
  • 劉備和劉秀有本質區別嗎?如果他一統江山,漢獻帝會有什麼下場
    這個時候要想延續大漢朝,就必須要扶植一個皇帝出來。就當是那情況,還有誰比劉備更合適的?其實劉備和劉秀是一個情況,大家都是漢景帝的後代,都跟正統皇帝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關係,都是從基層做大。只是劉秀成功了,所以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都說他是正統,而劉備失敗了,所以大家都瞧不起他,說他是亂賊。僅此而已,沒有那麼多大道理。
  • 劉備是正統的說法,創始人是十六國的漢國皇帝匈奴人劉元海
    耳熟能詳的劉備是正統、曹操是奸賊、司馬懿是個大壞蛋,其始創者,是晉朝時代的匈奴人劉元海。匈奴人劉元海割據并州,建立漢國,先當漢王,後當漢國皇帝,劉元海全力貶低一曹氏父子、司馬家族,全力抬舉劉備父子,並把劉備當成正統。從此以後,晉朝逆賊匈奴人劉元海的這個觀點,最終被明、清小說家繼承,並流傳正今。
  • 漢末劉備、劉璋、劉表,三人實力分別如何?劉備為何能成為皇帝
    不過劉表的後代中沒有一個爭氣的,曹操進攻時,盡然不反抗直接將劉表辛苦積攢一生的荊州拱手送人。2、劉璋劉璋一生中都是軟弱並不能說無能,原因是劉備兵臨城下的時候並沒有選擇反抗,那樣只會給百姓帶來更大的災難,並且都是漢室宗親,劉備無情自己不能無義,這就是劉璋的處事態度,最終投降後劉備賜給劉璋很多的錢財,讓他去荊州安享晚年,這也算是做了一個善事了。3、劉備
  • 白帝城託孤,劉備真的想過殺掉諸葛亮?三國志裡一個字道出真相
    在史書中,也能找到許多證據能夠證明劉備並非偽君子。空口無憑,下面筆者就舉白帝託孤這個典型例子來證明。 關羽、張飛先後身死,夷陵之戰又遭遇慘敗,劉備心力交瘁下,病倒在白帝城,臨終之前託孤於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如果我兒子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