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明真的存在嗎?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或許能告訴你答案!

2020-12-23 名成軟裝設計室
太陽神鳥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為商州時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於金沙村,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整體為圓形薄片,外徑12.5釐米,內徑5.29釐米,厚度0.02釐米,重20克。圖案分內外兩層,內層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目前被國家文物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其本身亦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聽說最近金價又上漲了。看著玻璃罩中的金沙國寶,不禁想伸手觸摸!就見保潔阿姨跟著後面一頓擦……話說這3000多年前的古蜀金飾,造型奇美,工藝精湛,更是透著無盡的神秘氣息。喜愛文物歷史的旅友,來成都一定要給金沙遺址博物館留足一天的時間,因為這裡的文物魔力太重,讓人挪不動步!可以說太陽神鳥是我心中的逆天文物。

金沙遺址博物館裡的太陽神鳥本物

金沙遺址和三星堆一脈相承,都是古蜀國文明的輝煌象徵。古蜀國大約也延續到商周時期了,所以工藝水準不低,太陽神鳥金箔堪稱中國文物中最美的設計圖形,令人意外的是,金沙遺址的石器玉器選料相當講究,不看設計,光看石質,就覺得賞心悅目。金沙還有良渚的玉琮,不知是交流過來的,還是戰利品,又或者這裡也是良渚的延續。

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首先,從直觀上就形象地顯示出古蜀人崇拜太陽等宗教崇拜的象徵意義和神話色彩。圖案內層的中心是一個順時針定轉的漩渦狀造型,並且帶有12條弧形齒狀物,中心的這個漩渦既象一個旋轉的火球,又象一個正在運轉著的太陽;它的12條弧形齒狀物,既象12道燃燒著的火苗,也象太陽發出的12道光芒。「太陽神鳥」的中心噴射出一道道火苗旋轉著的太陽,表現的正是古蜀人對太陽和太陽神的崇拜和謳歌。

從「太陽神鳥」的造型上看,「太陽神鳥」外層的4隻飛鳥,一方面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鳥圖騰崇拜」的延續,「鳥」的造型和圖案在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土的考古材料比比皆是,尤其是其中數目眾多、形態各異的「青銅鳥」,都是古蜀人崇拜鳥的遺蹟。另一方面,也與《山海經》等文獻中記載的「使四鳥」等神話傳說以及太陽神鳥的崇拜有關。結合文獻和考古發現,說明「太陽神鳥」所反映的鳥崇拜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的鳥圖騰崇拜的繼承和發展。

可以說太陽神鳥的出土坐實了三星堆文化的存在。

在成都,除了到處可見的熊貓標誌,太陽神鳥的標誌更是滲透到成都社會的各個角落了。

或許,在那時,古蜀國都是高高的樹,樹上的每一朵花裡都站著一隻會唱歌的鳥。古蜀人會靜靜地站在村口的一棵大樹下,聆聽著世界所有的天籟之音與夢境。 中國自古崇拜月亮與太陽,金沙遺址有太陽神鳥,三星堆遺址有石蟾蜍。我們可以想像,那時候,古蜀國的人們相信自己的靈魂可以像一隻只鳥一樣飛向太陽,可以像一隻只蟾蜍一樣仰望月亮。他們活得自由而舒展,他們可以在一片片草堆上輕輕地做夢。

相關焦點

  • 金沙遺址中的太陽神鳥金飾,為何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前言:中國文化遺產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為保護保存在中國境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歷史遺址、藝術形式而啟動的計劃。如果熟悉的人,或許能夠記得它的標誌的造型,其中間的太陽神鳥,讓人的印象深刻。這個圖案是誰設計的,有著怎樣的含義,又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呢?
  • 金沙遺址——撥開古蜀文明的迷霧
    車體外側的圖案則精心繪製出重影效果,當列車駛過站臺時,畫面將呈現出立體效果,讓車站候車的乘客也能一秒「穿越」到金沙王國。雖然金沙專列備受乘客好評但是他背後的「金沙王國」你是否了解呢?但是幾乎所有人都不認為這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國度,再加上關於古蜀國文獻基本都已經被神話,使之可信度進一步降低。直到1929年一位四川廣漢的農民一鋤頭鋤出一個「三星堆文化」,終於使人相信在巴蜀之地曾存在一個古蜀國。2001年春天,一家房地產公司在成都蘇坡鄉金沙村進行蜀風花園城小區道路工程作業時,因挖出的泥土中混雜有大量的象牙碎片和玉石器物,由此揭開了金沙遺址這一考古大發現的序幕。
  • 「名人大講堂」在四川省圖書館開講 太陽神鳥好美的名字
    講堂中,傅小凡從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入手,講述了古蜀文明的精神世界。他認為,古蜀文明,產生於四川盆地,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源頭和分支。其中,金沙文化是三星堆文化的延續,它們都屬於古蜀文明。公元前316年,蜀國被秦國打敗,成為秦國的蜀郡。但是古蜀文明並沒有消失,它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延續至今。
  • 三星堆橫空出世,神話被證實,山海經記載的到底是不是華夏文明?
    而如果真正讀進去了《山海經》,你就會發現書中的那些神話傳說,跟如今我們華夏文明的神話體系還是有一定的出入的,反而跟另外一個存在於西南地區的古文明以後很多共通之處,那個文明正是神秘的三星堆文明
  • 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nbsp&nbsp新華社記者童芳&nbsp&nbsp&nbsp&nbsp它來自三千年前的古蜀,從泥土中一波三折地被翻找出來,它被選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它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
  • 為什麼不挖三星堆遺址?
    上世紀代以後,三星堆遺址被多次發掘,從出土文物來看,三星堆遺址的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商時期。1986~在廣漢中發現了5處三星堆文化遺址……………………。三星堆遺址位於鴨子河,橫跨馬牧河,總面積約12平方公裡。
  • 三星堆特展亮相上海大學
    太陽神鳥金飾。高校博物館首個三星堆專題展  上海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劉昌勝介紹,「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不僅是上海大學與四川省文博單位在展覽方面的首度合作,也是國內高校博物館辦的首個三星堆專題展。「今天,長江上遊的三星堆文化、長江下遊的越文化相聚上海大學,為全校師生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 聽文物講故事|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它來自三千年前的古蜀,從泥土中一波三折地被翻找出來,它被選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它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成都金沙遺址是21世紀我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太陽神鳥金飾就是從金沙遺址出土的「國寶重器」,被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只有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才能欣賞到這件獨一無二的國寶。它不過手掌大小,整體呈圓形,上面的圖案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由四隻首尾相連的飛鳥構成,朝逆時針方向飛行。
  • 三星堆特展來到上海大學博物館,帶來的國家一級文物多達8件
    展覽以16件(套)文物概覽式展示長江上遊地區先秦時期古蜀文明成就的傑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與輝煌,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多達8件,也有5件三星堆出土典型器物的複製品。這些展品包括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玉器、金器及石器,其中三星堆博物館藏的青銅戴冠縱目面具、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以及金沙遺址博物館藏的太陽神鳥金飾都難得一見。
  • 令人疑惑的三星堆竟與山海經有關聯?三星文明來自何處?至今不解
    雙魚玉佩是否連接著另外一個未知的世界,因為從當地人口中以及實驗中都發現仿佛有著這個所謂的「另一個未知世界」,他們看見另外一個十分真實的「自己」,這能夠證實雙魚玉佩就是連接另外一個世界的通道嗎?但事實上「雙魚玉佩」只是一個白玉圓雕,這樣普普通通的玉佩真的擁有神力嗎?一直到今天這也無法用科學解釋清楚!
  • 「三星堆」來到了上海,古蜀「人與神」呈現上大博物館
    從「青銅縱目面具」到「太陽神鳥」回到上海大學的現場,展覽以三星堆文明與古埃及、西亞、印度同時期文明的時間表開啟,從中依稀可以了解「三星堆」所處時代的世界文明的格局。展覽以公眾最為熟悉的青銅立人像文物圖片帶公眾走進「三星堆」。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亮相上大博物館
    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王蔚)由上海大學和四川省文旅廳共同指導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昨天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上大黨委副書記段勇說,這也是上大博物館今年的壓軸展覽。四川省文旅廳副廳長、四川省文物局局長王毅說,三千年前的萬裡長江第一城是三星堆,而中國長江未來發展的方向、引領長江文化的城市是上海,今天上遊之城與下遊之城借展覽而相聚。
  • 了解成都,來天府廣場看「太陽神鳥」!
    廣場西面的皇城清真寺年輕而又古老,因為在廣場修建之前早已存在了數百年。廣場北面是四川美術館;正北是四川展覽館;廣場東面的錦城藝術宮曾經是西南最大的藝術殿堂。緊鄰的人民商場是全國著名商場之一。附近的天座商城是一座地下商城,從鹽市口向北穿越蜀都大道一直延伸到玉帶橋附近。從太陽神鳥到太極圖在天府廣場的中央有一個呈圓柱形的太陽神鳥雕塑主體。
  • 成都西門的神秘遺址,曾發現眾多頂級國寶,門票70元也是人氣不減
    跟著歷史去旅行 第197站:四川·成都 金沙遺址博物館(西周)!眾所周知,成都和四川地區是古蜀文明的發祥地,不過蜀文化一直撲朔迷離,直到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發現,才讓真實的古蜀文明重見天日,尤其是這處金沙遺址,更是將成都的建城史推進到了3000多年前。
  • 震驚世界的超級文明,四川「三星堆」13大未解之謎……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顴面突出、闊嘴大耳,耳朵上還有穿孔,不像中國人倒像是「老外」。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長陳德安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三星堆人有可能來自其他大陸,三星堆文明可能是「雜交文明」。 未解之謎二:古蜀國是如何消失的?
  • 三星堆特展亮相上海大學玉璧等8件國寶約會長江尾
    太陽神鳥(複製品)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今天相聚在此,只緣三星堆。」11月21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段勇如此說道。上海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劉昌勝介紹,「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不僅是上海大學與四川省文博單位在展覽方面的首度合作,也是國內高校博物館辦的首個三星堆專題展。「今天,長江上遊的三星堆文化、長江下遊的越文化相聚上海大學,為全校師生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 三星堆青銅神樹有啥用,原來山海經中早有記載,難怪禁止出國展覽
    導言青銅神樹,1986年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收藏於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神樹的下部懸著一條龍,龍的頭朝下,尾在上,夭矯多姿。大神樹的一旁,有一條蜿蜒盤桓的龍,神樹與神龍的一體形象,使神樹顯示出非凡的魅力與深厚的象徵意義。
  • 從彝族畢摩文化視角解讀三星堆和金沙遺址青銅立人像的差異性
    從彝族畢摩文化視角解讀三星堆和金沙遺址青銅立人像的差異性作者:勒巫吉布內容摘要: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青銅立人像,給與世界主流學界的專家和學者一個非常困惑的差異性問題。筆者根據考古成果等資料推斷,三星堆和金沙遺址青銅立人像是兩個不同族群(亞族群)的王者(最高統治者)形象;根據考古成果和彝族畢摩文化等資料推斷,三星堆青銅立人像是被祭祀的王者(最高統治者)形象,金沙遺址青銅立人像是被詛咒的王者(最高統治者)形象,三星堆青銅神樹是彝族畢摩文化「尼木措畢」即送靈歸祖儀式中生育繁衍樹的最初最高形式。
  • 神秘三星堆遺址文化
    自從上世紀我國發現三星堆古遺址,才挖了不到一半,就不敢再挖了,外界也不再流傳關於三星堆古遺址的考古消息了。考古學家是在掩飾什麼?還是刻意隱瞞什麼?還是在挖掘三星堆的過程中發生了詭異事件?據說發現外星人在7000年前曾入侵地球的證據。
  • 太空衣、鞋拔子、火鍋盆……金沙遺址的文物有多「穿越」?
    2001年初,金沙遺址的驚世發現開啟了成都考古發現的「黃金時代」,金面具、太陽神鳥金箔、各類玉器……構建了一個神奇、充滿想像力、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被譽為本世紀初中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網絡時代,這些數千年前就存在的文物也有成為「網紅」的潛質,前有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太陽輪「撞臉」大巴車方向盤,後有安徽博物院內的雲紋銅五柱器酷似路由器,現在金沙遺址博物館也有三件神器,仿佛古蜀人穿越製造的太空服、鞋拔子、火鍋盆!今(7)日,紅星新聞記者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金牌講解員姚凱的帶領下,見到了這三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