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遺址中的太陽神鳥金飾,為何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2020-12-23 文化星河

前言:中國文化遺產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為保護保存在中國境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歷史遺址、藝術形式而啟動的計劃。如果熟悉的人,或許能夠記得它的標誌的造型,其中間的太陽神鳥,讓人的印象深刻。這個圖案是誰設計的,有著怎樣的含義,又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呢?

一、商周太陽神鳥金飾

這樣一件極具現代感的文物,很難想像是先民製作於商周時期,發現於成都的金沙遺址。它動感而簡潔,有著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現在一般認為,太陽神鳥金飾能夠顯示出古蜀人對太陽的崇拜和象徵意義。太陽神鳥噴射出的光芒所寓意出的一個旋轉的太陽,表達著古代蜀人對太陽的熱愛。結合以往的考古發現,太陽神鳥是古蜀人對三星堆文化鳥崇拜的繼承與進一步發展。所以可以看到,太陽神鳥的周圍,環繞著四隻飛鳥。而飛鳥和太陽紋飾的數目分別是四和十二,顯示著古蜀人的智慧,也象徵著四季的輪迴。歲月的流逝。

二、中國文化遺產的發展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類別十分齊全的文化遺產,也是自然和文化遺產擁有的比較多的國家之一。而中國文明5000年的發展歷史,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1985年,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之一。1987年,中國正式加入並有越來越多的文化遺產得到了世界的認同。2006年開始,我國設立文化遺產日。

三、古蜀國的圖騰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的原因

古代蜀國歷史悠久,發源於黃帝之子昌意,而以往的考古發現證實,成都平原存在著與中原地區風格迥異的三星堆文化,其中的青銅面具,青銅樹,代表著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而繼承三星堆文化的,是春秋早期的十二橋文化,其中十二橋文化的代表,就是震驚世界的金沙遺址。而金沙遺址中出土的這一個小型的金飾,十分的袖珍,卻無不顯示著古蜀文明的高超技藝。金沙遺址的發現,是中華文明的又一大重大的發現,其中蘊含著繼往開來的精神,以及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等代表著中華文明的特質。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目前被國家文物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其本身亦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小結: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盡艱險,飽受滄桑。但也在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中國人傳承下,堅強地屹立於民族世界民族之林。保護好中國文化遺產,既是中國的責任,更需要全世界的合作。金沙遺址的發現,有著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寓意,而做一枚小小的金飾,正飽含著對中國文化遺產的珍視與期望,希望它成為中國文化的窗口,讓世界知道中國文化之美。

相關焦點

  • 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nbsp&nbsp&nbsp&nbsp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成都8月3日電題: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nbsp&nbsp
  • 聽文物講故事|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它來自三千年前的古蜀,從泥土中一波三折地被翻找出來,它被選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它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成都金沙遺址是21世紀我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太陽神鳥金飾就是從金沙遺址出土的「國寶重器」,被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只有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才能欣賞到這件獨一無二的國寶。它不過手掌大小,整體呈圓形,上面的圖案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由四隻首尾相連的飛鳥構成,朝逆時針方向飛行。
  • 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太陽神鳥金箔:照耀古今的光芒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件文物,就與祖國的文化遺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2005年,她從1600餘件候選圖案中脫穎而出,被選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成為數以萬計的中國文化遺產的代表和象徵。她,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太陽神鳥金箔!
  • 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或許能告訴你答案!
    太陽神鳥商周太陽神鳥金飾為商州時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於金沙村,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整體為圓形薄片,外徑12.5釐米,內徑5.29釐米,厚度0.02釐米,重20克。圖案分內外兩層,內層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目前被國家文物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其本身亦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聽說最近金價又上漲了。
  • 這件商周時期的「太陽神鳥」金飾,代表了古代哪些歷史文化?
    這件古代蜀人的金飾——「太陽神鳥」金飾,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考古發掘品,而是由建築工地渣土中揀選出的,所以金飾埋藏的層位天系和準確用途等信息已不可獲得。金飾經鑑定是用「自然砂金址鍛為金箔」,再用尖硬物刻畫切割製成。 太陽神馬的製作使用時代只能依據整個遺址的性質被籠統定為商周時期。
  • 「太陽神鳥」為何如此珍貴,它背後蘊含了一種什麼文化?
    經專家鑑定,這個金飾是商代晚期的作品,而其含金量竟高達94.2%,不得不讓人驚嘆古人冶金技術的爐火純青。這張小小的金箔一出土,便成為了考古學者們十分珍視的文物,不僅成為了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太陽神鳥」的蜀繡製品還曾搭載神舟六號飛船遨遊太空,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的「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中也有它的身影。
  • 金沙遺址——撥開古蜀文明的迷霧
    21世紀第一個春天,在考古發現中出土的一件文物,如今成為了成都光芒四射的城市標誌。從成都飛出的太陽神鳥,將永久守護著中國的文化遺產。金沙遺址出土的許多珍貴文物都展示了非凡的神奇魅力,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太陽神鳥金箔飾了。太陽神鳥金箔飾,實際上是一件相當小巧袖珍的器物。
  • 創新金沙③|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成都為何有個金太陽?
    還有成都地鐵7號線「金沙專列」,東安湖體育場屋頂懸浮的圖案,甚至檢票閘機口……太陽神鳥那耀眼的金,是成都閃爍著亮眼的光芒。2001年2月25日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金箔,後來不僅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更是成都這座城市最為獨特的記號。
  • 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太陽神鳥,有什麼象徵意義?
    華夏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麼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是什麼樣子的呢?又有什麼象徵意義呢?圖片來自網絡圖案的正中描繪的是順時針旋轉的太陽,一共放射出12道光芒,象徵12個月;周圍逆時針飛翔的四隻鳥,象徵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也象徵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鳥的腳為三趾,即所謂「三足烏」,或許與「金烏負日」的傳說有關
  • 了解成都,來天府廣場看「太陽神鳥」!
    從太陽神鳥到太極圖在天府廣場的中央有一個呈圓柱形的太陽神鳥雕塑主體。據說,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標誌,是追求光明理想,和諧,智慧,生機勃勃,開拓創新的時代精神象徵。廣場景觀建設上,太陽神鳥全身金色位於廣場的中心位置,和廣場東西兩側太極圖中的陰陽魚相互協調。如今在夜晚這個圓形的太陽神鳥雕塑還散發出七彩光芒成為廣場夜景的一個中心。
  • 大足石刻特展將在金沙遺址開幕
    新華網重慶8月3日電 8月16日,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特展將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石虎,金沙遺址出土 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據介紹,此次展覽是大足石刻研究院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外展。
  • 大足石刻和金沙遺址將「組團出道」 多件鎮館之寶亮相
    金沙和大足「點石成金」組合的「出道首秀」即將上演。8月3日,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發布官宣,8月16日,兩館合作舉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特展將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之前,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籤訂《學術文化交流備忘錄》,標誌著巴蜀兩大文化遺產正式牽手,在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科研交流、展覽交流、文物保護、宣傳推廣、社會教育、公眾服務、文創開發、智慧博物館項目等多領域開啟合作。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兩家博物館今日官宣出道,攜帶著獨特的巴蜀文化基因,給遊客帶來「點石成金」的文旅體驗。
  • 太陽神鳥、摩訶池、蜀王府……成都考古20年,竟有這麼多成果!
    提到成都考古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被作為成都城市標誌的太陽神鳥成都博物館的網紅石犀和陶俑……這些文物都是近20年裡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工作中發掘出土的時代涉及先秦至明清各個時期,內容包括遺址、墓葬、窯址、摩崖石刻等,涉及區域涵蓋成都平原、川西北高原山地等地。自金沙遺址在2001年被發現以後成都考古新發現的20年中取得了哪些令人矚目的成果?▼
  • 太陽神鳥、網紅石犀、經穴漆人、摩訶池、蜀王府……成都考古20年...
    靳小沛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提到成都考古,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被作為成都城市標誌的太陽神鳥,以及成都博物館的網紅石犀。這些文物,都是近20年裡,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工作中發掘出土的。自成都金沙遺址在2001年被發現以後,成都考古新發現的20年「黃金時代」中,究竟取得了哪些令人矚目的成果?10月24日,《成都考古發現》出版20周年之際,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科學出版社在北京聯合組織召開專家座談研討會。專家們一致認為,成都眾多重要考古發現的接踵而至,改寫著人們對成都歷史的固有印象。
  • 成都西門的神秘遺址,曾發現眾多頂級國寶,門票70元也是人氣不減
    跟著歷史去旅行 第197站:四川·成都 金沙遺址博物館(西周)!眾所周知,成都和四川地區是古蜀文明的發祥地,不過蜀文化一直撲朔迷離,直到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發現,才讓真實的古蜀文明重見天日,尤其是這處金沙遺址,更是將成都的建城史推進到了3000多年前。
  • 大運會體育場「太陽神鳥」屋頂開始拼裝,預計8月驚豔亮相!
    大運會體育場「太陽神鳥」屋頂開始拼裝,預計8月驚豔亮相!」金飾原圖案放大近270萬倍、截至目前最大的「太陽神鳥」圖案,而這隻「神鳥」就「安家」在大運會東安湖體育公園體育場屋頂。
  • 「名人大講堂」在四川省圖書館開講 太陽神鳥好美的名字
    講堂中,傅小凡從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入手,講述了古蜀文明的精神世界。他認為,古蜀文明,產生於四川盆地,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源頭和分支。其中,金沙文化是三星堆文化的延續,它們都屬於古蜀文明。公元前316年,蜀國被秦國打敗,成為秦國的蜀郡。但是古蜀文明並沒有消失,它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延續至今。
  • 成渝雙城共奏「文物曲」,金沙遺址與大足石刻「組團出道」
    川報觀察記者 薛維睿8月16日,「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這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和兩地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背景下,誕生的首個展覽成果。今年6月,金沙遺址博物館與大足石刻研究院籤署《學術合作備忘錄》,標誌著巴蜀兩大文化遺產正式牽手。
  • 四川工人挖到黃金後,專家出土「太陽神鳥」,書寫古代輝煌歷史
    從古至今,我國關於太陽鳥的傳說就有很多個版本,根據《山海經》上的記載,在古代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太陽鳥也稱為「十日」,是帝俊和羲和的兒子,他們都有著神和人的特徵,還能變化為鳥的模樣,所以稱為「太陽神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