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導讀
結構性復甦環境下,大宗商品逆襲行情預計將走向分化而非共振,全球需求、供給錯配、補庫迫切品種上漲持續性更強,關注銅、鋰、玻璃、玻纖、大煉化、面板。
摘要
行業聚焦:
從漲價主線挖掘資源品投資機會,供需錯配、全球消費資源品上漲持續性更強。疫苗上市時間表逐步清晰、國內經濟持續復甦、基本面和商品價格共振助推股市大宗行情。11月上遊資源品集體反攻,背後反映市場對全球經濟復甦的一致預期增強。歷史上資源行業超額收益與PPI走勢正相關,行情走多遠取決於漲價的持續性。這一規律放之資源品細分行業同樣適用,有色、水泥、鋼鐵、煤炭行業指數超額收益對相關商品價格走勢敏感度更高。經濟結構性復甦背景下,大宗商品漲價動能不一,A股資源品上漲行情預計會走向分化而非共振。全球消費、供需錯配、庫存處於歷史低位的品種上漲行情的持續性將更強,相關品種建議關注銅、鋰、玻璃、玻纖、大煉化、面板。
行業景氣變化:
出口表現強於預期,內需修復斜率放緩。10月社零總體低於市場預期,冬季疫情境外輸入風險的加大,可能拖累內需修復上行斜率。我們在工業主要產品增長結構、貨櫃產量和運價、家電內外銷情況等現象串聯起來的線索中,可以驗證當前外需修復動力強於內需。工業生產主要產品中,出口製造相關的空調、集成電路產量增速環比改善幅度最大。空調、洗衣機內銷出貨節奏放緩,但出口仍大幅增長。冰箱生產廠普遍滿產以完成出口訂單,但仍存在交付延遲跡象。貨櫃供不應求,運價及產量雙升。
低基數效應下基建反彈低於預期,地產投資驅動施工活動走強。年中暴雨洪澇災害後,10月基建投資首度轉升,但考慮專項債高增和低基數效應影響後,基建實質表現低於預期。地產快開工、搶銷售成為地產投資衝高的主動能,建材產銷數據亦從側面驗證施工活動活躍度提升,10月水泥產量創雙位數增長,帶動全國水泥指數上行。浮法玻璃庫存加快去化,目前庫存已降至近五年低位水平,催化了玻璃期貨漲價。挖掘機工作小時數亦創近5月高點。四季度施工進入傳統旺季,建材及相關化工品需求有望持續改善。
半導體銷售如期回歸上行,多國電子元器件產銷復甦。9月全球半導體銷售同比為5.8%,較上月增0.8個百分點,為歐美疫情反彈後半導體銷售首度回升。多國電子元器件產銷復甦。10月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同比增速達26.9%。鴻海(富士康母公司)營收同比觸底。9月日本元器件出口額同比增3.35%,為疫情以來首次轉正。
風險因素:疫苗效果不及預期;冬季全球疫情再度爆發;歐美大規模財政刺激
(文章來源:國泰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