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劍勇
百度在用一系列的實際行動,表面其長遠堅定布局AI新基建的決心。近日,百度宣布未來十年將繼續加大在人工智慧、晶片、雲計算、數據中心等領域的投入。預計到2030年,百度智能雲伺服器臺數超過500萬臺。根據市場測算,約等於 3000億人民幣加碼新基建。
2020年,世界經濟在疫情衝擊下遭受重創,2020年全球經濟全球增長率預計為–4.9%,這是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世界經濟展望預測。並指出一些經濟體的經濟下滑程度比之前預測的更為嚴重,第一季度GDP普遍差於預期,第二季度經濟萎縮會進一步加劇,但聲稱中國4月初已經開始放大部分經濟,經濟正在恢復當中。
結合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5月我國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實現由負轉正,由4月份同比下降4.3%轉為增長6%。也印證著經濟逐漸復甦,為世界經濟復甦帶來信心,成為全球經濟復甦領頭雁。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具活力市場,對人工智慧、物聯網與雲計算等新技術應用需求日益劇增。至此提出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釋放增長活力。
BAT齊聚新基建賽道,投資規模高達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國家提出加大新型基礎建設以來,BAT(百度、騰訊、阿里)是最先響應的科技巨頭,相繼調整戰略,並公布未來投資計劃。倘若依據三大網際網路廠商所公布的投入來計算,在未來幾年累計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具體來說,2030年百度雲伺服器臺數超過500萬臺(價值約3000億元)。在此之前,阿於4月宣布未來3年投入2000億,騰訊則在5月宣布5000億加碼新基建。對於科技巨頭來說,所投入巨額資金,將有力拉動經濟增長,提振社會發展信心。
BAT之所以能率先響應新基建大戰略,因為新基建注重科技端,積極發展人工智慧、大型數據中心/雲計算、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技術。對於網際網路廠商來說,則是發展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核心力量,他們有數以百萬計伺服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遍布全球,為各行業產業智能化提供無所不在的算力服務,以此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在新基建浪潮下,各行業將加大對新技術利用,勢必加速AI技術廣泛應用落地,BAT作為人工智慧技術第一陣營,特別是百度AI技術更是比肩谷歌、微軟、亞馬遜等國際巨頭,其全球AI專利公開量已超過1萬件,AI中國專利7000件,居於中國第一,領跑國內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並展示出AI新基建領軍者深厚的技術底蘊和敏捷的創新能力。
無所不在「算力」,加速AI新基建落地
發展人工智慧,有幾大要素,包括數據、算法、算力、人才。數據是人工智慧石油燃料,那麼算法就是引擎,而背後需要強大的「算力」作為支撐,以此驅動各行業智能化轉型。算力的提升,首先在於強大計算晶片,其次是大型數據中心。當前,在新基建大戰略下,BAT投入重金,核心在於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等是重要組成部分。
包括百度將雲伺服器規模擴容到500萬臺,這意味著百度的數據中心能夠提供更加強大的計算能力,是當今全球可統計的TOP 500超級計算機算力總和的7倍。6月騰訊雲宣布投資450億在上海松江區建設長三角人工智慧超算中心,該中心將承擔各種大規模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等任務。
(百度正在建設中的定興智能雲計算中心效果圖)
巨頭加碼大型數據中心,為各行各業提供無所不在的算力服務。不僅讓各種AI應用所需要的數據和模型也將運行的更加流暢,也將會進一步降低「算力」成本,有利於人工智慧技術加速落地,使得人工智慧將會向水電一樣成為重要基礎設施,且按需使用,有助於企業部署人工智慧。來自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4年底,將有75%的組織從試驗轉變為可操作的人工智慧。
「對於百度而言,既是AI基礎設施建設者,也是AI技術及應用創新引領者和推動者。」百度CTO王海峰對此表示。以百度大腦、飛槳、智能雲等為代表的AI平臺,已經成為智能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正在幫助國家社會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巨頭重金投入,為智能經濟釋放增長動力
在疫情期間,人工智慧等技術彰顯出科技價值,機器學習(ML)、自然語言處理、機器視覺等AI技術廣泛應用在疫情防控一線,尤其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發揮了巨大作用。百度作為人工智慧平臺型企業,將以多年積累的人工智慧技術成果和實踐經驗助力新基建提速,促進人工智慧更快落地,讓各行各業都能從中獲得前所未有的新動能。
(一)智能製造讓智能經濟進入快車道
在疫情期間,能得到有序復工復產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技術密集型、智能化程度較高的企業,使得能快速恢復生產。精研科技作為一家精密零部件製造企業,在2月初復工還受到央視《新聞聯播》所關注,在關於「智能經濟按下快進鍵」報導中,談到江蘇精研科技製造車間雖然沒幾個人,但生產一直沒停。
在筆者看來,背後所支撐的則是人工智慧自動化投入和部署。據介紹,通過搭建百度智能檢測系統,十臺無人值守的自動化檢測設備24小時工作,比人工檢測效率提升近十倍。要知道,精研科技主要服務於蘋果、三星和特斯拉等國內外大品牌,在疫情影響下,很多員工不能按時返回,倘若無法恢復生產,將會出現巨大損失。
因自動化部署較高,作為先進位造代表之一,儘管全球範圍遭遇新冠病毒,精研科技營收與利潤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8%至2.66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183%,實現扭虧為盈。
整體而言,對於自動化部署較高的製造企業,在疫情期間抗擊風險能力明顯更強,營收與利潤依舊能穩健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利用5G、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新技術推進傳統製造業優化升級,提升製造業水平,以此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新動能。來自埃森哲分析稱:極具韌性的中國製造企業將一如既往地承擔起穩定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重要作用。
(二)人工智慧釋放新產業機遇
百度自在山西陽泉構建大型數據中心後,為山西帶來新的產業集群,以創新技術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轉型發展。對於百度而言,以百度雲(陽泉)數據中心為核心,帶動山西人工智慧、大數據、數據標註、自動駕駛等新興產業發展。
當前,山西依託百度人工智慧優勢,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以及培育出包括數據標註新產業,且用好大數據,延展人工智慧產業,以此構建「存儲-計算-標註-分析-應用-安全大數據服務」產業鏈,助力打造智能經濟。
依託百度雲計算(陽泉)中心為基地,多年前設立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基地,已建立起採標能力業界第一、流程標準化工具智能化、全流程管控確保數據安全的一站式AI數據服務平臺,各個行業的AI應用得以更好的實現落地。
需要指出的是,百度智能雲作為國內最大的AI數據服務提供者,通過自建山西標註基地,擁有超過2000名專業全職標註人員,不僅是是國內標註人員和產值規模最大的單體數據標註產業基地,並幫助山西從全國各地引入34家國內優秀的數據標註企業。另外,預計未來5年內,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和百度(山西)數據標註產業基地將為當地提供超過5萬個就業崗位,為作為以能源為主的山西轉型升級起到推動力量。
還有智能交通作為新基建的重要落地領域,百度Apollo依託百度領先的AI能力,接連中標重慶、合肥、陽泉等地車路協同新基建項目,Apollo 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也已在長沙全面開放。第一季度,知名研究公司Navigant Research將百度Apollo列為全球四大自動駕駛領域領導者之一。
與此同時,百度正在助力國家建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能交通是城市的動脈,而自動駕駛是優化未來出行與物流的終極答案。根據推算,僅通過軟體升級的方式就可以讓大型城市的交通效率提升15%-30%,進而帶動實現GDP2.4%-4.8%的增長。
最後
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的智能經濟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之一。因此,各省市相繼出臺相關政策,以此把握新基建機遇,對經濟增長形成有力支撐的同時,對經濟增長形成有力支撐的同時,為智能經濟注入新動能。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表示:「國家發力新基建就像一場及時雨,不僅能有力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更將為中國在未來引領智能經濟時代奠定紮實的基礎。」
作者系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福布斯專欄作家、網易年度最佳籤約作者。深度解讀5G、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