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投資新基建決心有多大?市場測算相當於未來十年投資超3000億

2020-12-16 楊劍勇

文/楊劍勇

百度在用一系列的實際行動,表面其長遠堅定布局AI新基建的決心。近日,百度宣布未來十年將繼續加大在人工智慧、晶片、雲計算、數據中心等領域的投入。預計到2030年,百度智能雲伺服器臺數超過500萬臺。根據市場測算,約等於 3000億人民幣加碼新基建。

2020年,世界經濟在疫情衝擊下遭受重創,2020年全球經濟全球增長率預計為–4.9%,這是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世界經濟展望預測。並指出一些經濟體的經濟下滑程度比之前預測的更為嚴重,第一季度GDP普遍差於預期,第二季度經濟萎縮會進一步加劇,但聲稱中國4月初已經開始放大部分經濟,經濟正在恢復當中。

結合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5月我國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實現由負轉正,由4月份同比下降4.3%轉為增長6%。也印證著經濟逐漸復甦,為世界經濟復甦帶來信心,成為全球經濟復甦領頭雁。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具活力市場,對人工智慧、物聯網與雲計算等新技術應用需求日益劇增。至此提出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釋放增長活力。

BAT齊聚新基建賽道,投資規模高達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國家提出加大新型基礎建設以來,BAT(百度、騰訊、阿里)是最先響應的科技巨頭,相繼調整戰略,並公布未來投資計劃。倘若依據三大網際網路廠商所公布的投入來計算,在未來幾年累計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具體來說,2030年百度雲伺服器臺數超過500萬臺(價值約3000億元)。在此之前,阿於4月宣布未來3年投入2000億,騰訊則在5月宣布5000億加碼新基建。對於科技巨頭來說,所投入巨額資金,將有力拉動經濟增長,提振社會發展信心。

BAT之所以能率先響應新基建大戰略,因為新基建注重科技端,積極發展人工智慧、大型數據中心/雲計算、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技術。對於網際網路廠商來說,則是發展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核心力量,他們有數以百萬計伺服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遍布全球,為各行業產業智能化提供無所不在的算力服務,以此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在新基建浪潮下,各行業將加大對新技術利用,勢必加速AI技術廣泛應用落地,BAT作為人工智慧技術第一陣營,特別是百度AI技術更是比肩谷歌、微軟、亞馬遜等國際巨頭,其全球AI專利公開量已超過1萬件,AI中國專利7000件,居於中國第一,領跑國內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並展示出AI新基建領軍者深厚的技術底蘊和敏捷的創新能力。

無所不在「算力」,加速AI新基建落地

發展人工智慧,有幾大要素,包括數據、算法、算力、人才。數據是人工智慧石油燃料,那麼算法就是引擎,而背後需要強大的「算力」作為支撐,以此驅動各行業智能化轉型。算力的提升,首先在於強大計算晶片,其次是大型數據中心。當前,在新基建大戰略下,BAT投入重金,核心在於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等是重要組成部分。

包括百度將雲伺服器規模擴容到500萬臺,這意味著百度的數據中心能夠提供更加強大的計算能力,是當今全球可統計的TOP 500超級計算機算力總和的7倍。6月騰訊雲宣布投資450億在上海松江區建設長三角人工智慧超算中心,該中心將承擔各種大規模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等任務。

(百度正在建設中的定興智能雲計算中心效果圖)

巨頭加碼大型數據中心,為各行各業提供無所不在的算力服務。不僅讓各種AI應用所需要的數據和模型也將運行的更加流暢,也將會進一步降低「算力」成本,有利於人工智慧技術加速落地,使得人工智慧將會向水電一樣成為重要基礎設施,且按需使用,有助於企業部署人工智慧。來自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4年底,將有75%的組織從試驗轉變為可操作的人工智慧。

「對於百度而言,既是AI基礎設施建設者,也是AI技術及應用創新引領者和推動者。」百度CTO王海峰對此表示。以百度大腦、飛槳、智能雲等為代表的AI平臺,已經成為智能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正在幫助國家社會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巨頭重金投入,為智能經濟釋放增長動力

在疫情期間,人工智慧等技術彰顯出科技價值,機器學習(ML)、自然語言處理、機器視覺等AI技術廣泛應用在疫情防控一線,尤其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發揮了巨大作用。百度作為人工智慧平臺型企業,將以多年積累的人工智慧技術成果和實踐經驗助力新基建提速,促進人工智慧更快落地,讓各行各業都能從中獲得前所未有的新動能。

(一)智能製造讓智能經濟進入快車道

在疫情期間,能得到有序復工復產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技術密集型、智能化程度較高的企業,使得能快速恢復生產。精研科技作為一家精密零部件製造企業,在2月初復工還受到央視《新聞聯播》所關注,在關於「智能經濟按下快進鍵」報導中,談到江蘇精研科技製造車間雖然沒幾個人,但生產一直沒停。

在筆者看來,背後所支撐的則是人工智慧自動化投入和部署。據介紹,通過搭建百度智能檢測系統,十臺無人值守的自動化檢測設備24小時工作,比人工檢測效率提升近十倍。要知道,精研科技主要服務於蘋果、三星和特斯拉等國內外大品牌,在疫情影響下,很多員工不能按時返回,倘若無法恢復生產,將會出現巨大損失。

因自動化部署較高,作為先進位造代表之一,儘管全球範圍遭遇新冠病毒,精研科技營收與利潤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8%至2.66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183%,實現扭虧為盈。

整體而言,對於自動化部署較高的製造企業,在疫情期間抗擊風險能力明顯更強,營收與利潤依舊能穩健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利用5G、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新技術推進傳統製造業優化升級,提升製造業水平,以此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新動能。來自埃森哲分析稱:極具韌性的中國製造企業將一如既往地承擔起穩定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重要作用。

(二)人工智慧釋放新產業機遇

百度自在山西陽泉構建大型數據中心後,為山西帶來新的產業集群,以創新技術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轉型發展。對於百度而言,以百度雲(陽泉)數據中心為核心,帶動山西人工智慧、大數據、數據標註、自動駕駛等新興產業發展。

當前,山西依託百度人工智慧優勢,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以及培育出包括數據標註新產業,且用好大數據,延展人工智慧產業,以此構建「存儲-計算-標註-分析-應用-安全大數據服務」產業鏈,助力打造智能經濟。

依託百度雲計算(陽泉)中心為基地,多年前設立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基地,已建立起採標能力業界第一、流程標準化工具智能化、全流程管控確保數據安全的一站式AI數據服務平臺,各個行業的AI應用得以更好的實現落地。

需要指出的是,百度智能雲作為國內最大的AI數據服務提供者,通過自建山西標註基地,擁有超過2000名專業全職標註人員,不僅是是國內標註人員和產值規模最大的單體數據標註產業基地,並幫助山西從全國各地引入34家國內優秀的數據標註企業。另外,預計未來5年內,百度智能雲數據眾包和百度(山西)數據標註產業基地將為當地提供超過5萬個就業崗位,為作為以能源為主的山西轉型升級起到推動力量。

還有智能交通作為新基建的重要落地領域,百度Apollo依託百度領先的AI能力,接連中標重慶、合肥、陽泉等地車路協同新基建項目,Apollo 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也已在長沙全面開放。第一季度,知名研究公司Navigant Research將百度Apollo列為全球四大自動駕駛領域領導者之一。

與此同時,百度正在助力國家建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能交通是城市的動脈,而自動駕駛是優化未來出行與物流的終極答案。根據推算,僅通過軟體升級的方式就可以讓大型城市的交通效率提升15%-30%,進而帶動實現GDP2.4%-4.8%的增長。

最後

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的智能經濟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之一。因此,各省市相繼出臺相關政策,以此把握新基建機遇,對經濟增長形成有力支撐的同時,對經濟增長形成有力支撐的同時,為智能經濟注入新動能。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表示:「國家發力新基建就像一場及時雨,不僅能有力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更將為中國在未來引領智能經濟時代奠定紮實的基礎。」

作者系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福布斯專欄作家、網易年度最佳籤約作者。深度解讀5G、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相關焦點

  • 投資界24h|劉強東斬獲市值3000億IPO;高瓴重倉新基建;蓋雅工場完成...
    投資界(ID:pedaily2012)12月8日消息,京東健康今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此次IPO發行價為70.58港元/股,開盤大漲33.18%,隨後市值超過3000億港元。閱讀全文 高瓴重倉新基建2020年,新基建成為不動產投資的風口。開年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4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 【招商策略】「新基建」投資機會幾何?——宏觀策略聯合五大行業...
    從新基建的細分領域來看,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新基建」板塊,我們預計相關板塊將持續獲得政策支持。根據我們的測算,預計未來5年新基建七大投資領域的投資規模將達到5-7萬億以上的規模,未來兩年複合增速保持30%以上。直接或間接拉動的其他投資更大,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310328)。  ?
  • 中國品牌電梯龍頭,市場規模有望超3000億,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康力電梯:行業市場規模超3000億,公司是國內自主品牌龍頭,市佔率有望從2.9%提升至5%,機構預計還有75%的上漲空間康力電梯作為國內品牌的電梯領軍企業,市場開拓能力增強,公司管理效能提升,在行業變局中凸顯公司競爭實力
  • 廣州1800億元投資發力數字新基建
    原標題:1800億元投資發力數字新基建   新基建新動力,老城市新活力。5月8日上午,廣州舉行首批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及揭牌活動,籤約項目共73個,總投資規模約1800億元。華為、百度、京東、雲從等全國300多家企業眾星雲集,共同見證「雲籤約」「雲揭牌」,亮出廣州領先發展新基建的頭雁陣容。
  • 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出席WIM2020:未來十年新科技投資趨勢
    [億歐導讀] 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董事長蒞臨2020世界創新者年會·【科技創新領袖篇章】,並圍繞「未來十年新科技投資趨勢洞察」這一主題進行分享,他認為國產化替代、新基建、醫療健康是未來的投資趨勢。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董事長蒞臨2020世界創新者年會·【科技創新領袖篇章】,並圍繞「未來十年新科技投資趨勢洞察」這一主題進行分享,他認為國產化替代、新基建、醫療健康是未來的投資趨勢。
  • 新基建投資加速,晶片半導體反彈超15%,科技股低位反轉?
    2、新基建投資加速,產業鏈上中下遊共同發展,相關公司業績落地,能夠有效支撐或推高當前估值,當前板塊仍有較好配置價值。3、二季度將是半導體行業未來2-3年的業績低點,隨著國產替代加速,晶片、半導體投資將由「炒概念」過渡到「炒業績」,未來2-3年都有趨勢投資機會。
  • ...大力發展基建嗎?未來基建投資機會在哪裡?—專訪中信保誠基金黃稚
    4、中國基建投資佔GDP比重可能會逐步有所下降,但長期基建投資絕對額仍有望持續增長,未來更側重於市政民生工程。訪談詳細內容:1、您如何看待新基建和老基建?就目前投資體量而言,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相比還是比較小的:根據國盛研究所測算2020年新基建投資規模預計在1.5-2萬億左右(其中有較大一部分來自於傳統基建補短板的「城際高速和軌道交通」),而傳統基建投資在2019年投資完成額達到18.2萬億。因此從基數上看,傳統基建對經濟拉動作用更加重要和明顯。
  • 百度投資網易雲音樂成在線音樂市場最大變數
    前有騰訊網易雲音樂版權的合作與分手,緊接著傳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IPO的消息,而在騰訊音娛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招股書的10天後,10月12日,百度和網易雲音樂宣布網易雲音樂新一輪融資消息,百度領投,雙方將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內容、流量、版權等多維度展開全面深入的合作。百度投資成為在線音樂市場最大的變數。
  • 一周融資 | 蜻蜓FM新一輪10億投資有BAT身影;百度成立100億自動...
    錢包生活目前主要有三類產品,分別是智能POS終端、錢包生活APP和錢包商家APP、以及招財貸產品。文化娛樂蜻蜓FM完成總額超10億的新一輪融資,投資方有BAT身影據三聲情報站公眾號消息,網絡音頻平臺蜻蜓FM已完成單筆金額超過10億的新一輪融資。刷新目前網際網路音頻行業單輪融資記錄。
  • 新興市場投資教父:看好中國新基建 拜登或利空美股
    (原標題:頂級投資人|「新興市場投資教父」馬克·墨比爾斯:看好中國新基建,拜登或利空美股)
  • 張奧平:2021年股權投資市場模式創新終結,增量價值時代來臨
    1-11月中國VC/PE投資市場醫療健康領域獲投規模241.19億美元,較2019全年增長60%,其中醫藥研發領域獲投規模佔據整個醫療投資領域半壁江山。2020年,受益於特斯拉的強勢崛起,新能源汽車行業受到資本更多關注。1-11月中國VC/PE投資市場新能車領域獲投超81億美元,佔整體汽車市場投資規模近八成,為整個汽車領域最受關注投資賽道。
  • 理論動態|徐洪才:推動「新基建」投資需要新的思路
    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投資、消費、出口等「三駕馬車」增速回落,目前國內供應鏈正在修復,但是提振消費需求仍需時日,未來外部環境更加複雜,為了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必須發揮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作用。在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中,基建投資佔比高達三成。經過多年狂飆猛進,基建中的結構性矛盾和潛在風險已經顯現。老基建的邊際效用和收益遞減。
  • 新基建概念深度解析,未來的投資價值如何?
    近幾年市場對新老基建的討論比較大,各地密集推出新基建的萬億投資計劃。可見領導層已經開始了對新基建的重視,那麼哪些是新基建的範疇?投資價值如何?◆如何通俗地理解新基建概念?新基建是相對於傳統基建的一種新概念。新基建的重心不再是房地產,我們可以將這次的新基建新基建看作為寬泛定義下的信息基建。更加側重於「5G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新基建的特點有哪些?
  • 2020全球財說峰會主題演講:私募股權投資未來十年風口預判
    (建議在WIFI環境下播放)大家好,很榮幸在這個場合跟各位朋友分享一個比較大的話題——私募股權投資未來十年的風口預判。主要是一些趨勢性的判斷,正如之前付立春先生所講,現在是一個危機共存的時間點,「危」 是全球的經濟衰退,「機」一方面是中國最先經濟復甦,另一方面則是2020年是過去10年中資本市場最活躍的一年。
  • 新基建四大賽道113頁深度解析:在變革中尋求確定性投資機會
    核心觀點: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需求端不確定性增強,新基建成為託底經濟新抓手,通信行業投資向5G、雲計算、 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等方向聚焦,賦能行業邁向新紀元。2020年是通信行業變革之年,以云為基,以5G為根,通信新應用將鑄就下一個十年新經濟,建議沿著新基建四大賽道,在變革中尋求確定性投資機會。
  • 《財經》雜誌:BATH四大科技巨頭亮出新基建家底
    今天的人們總以「像使用水電一樣使用雲、大數據」來形容數字基礎設施以後的光輝前景,這是國家發布新基建政策的初衷所在,也是未來數字社會的基石。國家電網的電力網絡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
  • 新能源行業2020年下半年投資策略:新玩家,新技術,新基建
    我們站在年中時點上,展望下半年的投資機會,三個「新」尤為凸顯: 新玩家、新技術、新基建。特斯拉做電池、大眾轉型電動車,新玩家跨界有望重塑行業格局;異質結、刀片電池、無鈷電池等新技術產能的落地有望帶來超額收益;新基建拉動投資,實現託內需、促轉型的雙重作用。
  • 34萬億:一大波新基建投資清單出爐 與「四萬億」有何異同
    一大波新基建投資清單出爐,與「四萬億」有何異同?眾所周知,「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但在目前新冠疫情還在進一步防治的背景下,那麼消費和出口基本上已經沒什麼戲了。如果要恢復經濟的正常增長,那麼現在可以看得見的只有「投資」。
  • 5G新基建迎來十年建設期 五年將帶動投資超3.5萬億元
    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在「新基建」的多條賽道上,5G是備受矚目的一條,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除此之外,5G網絡建設還將帶動產業鏈上下遊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將累計帶動超過3.5萬億元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