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文藝女嫁理科男,結婚36年不同寢,丈夫死後道出遺憾

2021-01-19 老海說史

大家好,歡迎來到老海說史。在我國古代社會,由於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大多婚姻都是盲婚啞嫁,尤其歸女子更是有著條條枷鎖的禁錮,對女性造成極大的傷害。到近代民國時期,隨著西方思想的流入,女性亦可追求婚姻自由、思想解放的風潮,對中國傳統的封建思想造成極大的衝擊。這個時期的中國社會上,形成兩種不同的思想浪潮。一種是接受西方思想影響,渴望追求婚姻自由的新時代年輕女性;另一種,是依舊堅守封建思想,堅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思想的家庭婦女。

▲蘇雪林與丈夫

這位女子名叫蘇雪林,是我國近代著名的一位女作家。在文學地位中,她不輸冰心等人。蘇雪林出生於浙江瑞安縣,一個舊式的官宦家族。就如同當時許多女子一樣,蘇雪林渴望接受教育,渴望自由。但她的祖母,家裡的「老祖宗」,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孩子只要賢良淑德,出去拋頭露面那是傷風敗俗。所以蘇雪林自小的求學之路就十分困難。在她多番哭鬧之下,她才可以繼續她的學業。

▲蘇雪林晚年照片

但她最終還是沒能逃脫舊式家庭的惡習。在她16歲時,她就被家裡做主,定了親事。她的未婚夫名叫張寶齡,家裡是南昌的一個富家,從事五金生意。而張寶齡本人曾留學歐美,學習的是理工類專業。而蘇雪林曾自作主張前往法國求學,學習的是她所喜歡的西方文學。可以說,蘇雪林和張寶齡兩個人之間,完全是典型的追求浪漫主義的文藝女青年和性格清冷嚴謹的理工男的格格不入。在法國期間,倆人曾經互通書信,一個讚嘆圓月之夜的夜色,一個回我用圓規畫出的更圓。蘇雪林深覺倆人不合適,寫信給父親想要退婚,反遭父親責罵。而重病的母親亦苦苦哀求女兒回國完婚。

1925年,蘇雪林提前結束學業回國,按照家裡要求,與未婚夫張寶齡成婚。新婚不久,母親便去世了。蘇雪林和張寶齡,兩人都覺得彼此並不是自己字母中的理想伴侶,因此兩人的關係十分冷淡。於是他們倆人都將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事業當中。蘇雪林全力寫作,她的作品開始蜚聲文壇。張寶齡也同樣繼續自己的學業與工作。兩人之間形同陌路。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蘇雪林隨自己工作的學校南遷,逐漸與當時留在上海的丈夫失去聯繫。直到1944年,倆人才再次機緣巧合之下重逢。據說,當時與兩人同校的師生都目睹他們之間,分居兩室,甚少交流的怪異關係。但即使這樣,他們卻始終沒有結束這段婚姻。1949年,蘇雪林與張寶齡,再度因故分開,並從此停止聯繫,婚姻關係事實上完全名存實亡。但是直到1961年張寶齡去世,兩人之間的婚姻關係才算是完全畫上了句號。

▲蘇雪林與眾人

蘇雪林與張寶齡之間,長達36年的婚姻關係,在眾人看來十分讓人疑惑。倆人之間都沒有感情,甚至完全沒有婚姻事實,但從結婚之後,卻從沒想過要結束關係,重新開始。倆人之間一個不在嫁,一個不再娶,就這樣持續了36年。而在張寶齡去世之後,也已是花甲之年的蘇雪林終於道出了其中的原因與遺憾。她在回憶錄中說,她也很抱歉,讓張寶齡「孤棲一世,不能享受理想的家庭幸福」。而她自己則說,「我是只蝴蝶,戀愛應該是我全部的生命,偏偏我在這個上僅餘一頁空白。」

▲蘇雪林

而關於兩人之間為何始終沒有結束關係。蘇雪林說,兩人婚姻不幸福,但卻都給了彼此自由的空間,我們可以各自去追求自己的事業,而不會有束縛。也許這是他們之間都能夠接受的默契吧,都願意生活的方式。雖然他們婚姻不幸,但也算是給予了對方最好的尊重吧。

相關焦點

  • 她是民國才女,結婚36年卻與丈夫同餐不同寢,最終活了102歲
    這種同居不同房的生活方式,早在民國時期便已出現,而且在加拿大、日本等國更是屢見不鮮。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民國才女蘇雪林與丈夫張寶齡的故事。1919年,她考入了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1921年秋,蘇雪林前往法國留學。為了順利成行,她是瞞著家人幹這件事的。在法國留學期間,由於水土不服,所以蘇雪林經常生病。再加上她父親病故,母親生病,所以她在1925年便提前回國。回國後,母親便給她定了一門親事,男方是五金商人的兒子張寶齡。
  • 民國才女嫁給理工男,婚後36年從不同寢,晚年才說出真實原因
    有趣的是,民國時期出現了一個真實的「蘇小妹」,她是蘇軾弟弟蘇轍的後人,家族發脈於四川眉山。傳說中的蘇小妹婚姻故事令人稱奇,洞房試新郎令人捧腹,但這位真實的「蘇小妹」,婚姻故事卻令人很不解。她就是蘇雪林。在近代,蘇雪林的名氣不輸冰心、丁玲等人,但她的求學之路相當坎坷。
  • 民國一奇女子,結婚多年與丈夫同居不同寢,102歲才道出心中遺憾
    在民國時代,雖然有不少富家送女兒到學校讀書,但有些官紳世家仍然保留著「女相教便可,女相教便可」的封建愚見。這一篇我們講的是民國最美的才女,她和丈夫同居24年,毫不憐憫,直到102歲才說出真相。兩個人之間的隔閡很明顯,個人相處得像陌生人一樣,即使結婚後,他們也各有各的事,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二十四年。一直以來,蘇雪林全身心地投入到讀書這件事上,婚後甚至還到法國留學。結婚二十多年來,他和他的兩個女兒都是過來人。久而久之,丈夫就再也忍受不了了,最終離開了蘇雪林。此後,蘇雪林終生未娶。
  • 民國最奇葩的婚姻:結婚36年,同居不同寢,到死都沒離婚
    民國時期,湧現過許多才子佳人,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有一對一如巴金和蕭珊、錢鍾書與楊絳,也有一對多如蕭紅與蕭軍、端木蕻良、駱賓基,如此等等。而蘇雪林,與這些人都不同,她雖然結婚36年,但與丈夫同房不近身,在感情上,一生都是空白。
  • 她是民國新女性,卻難逃父母撮合的婚姻,嫁丈夫36年,同居只4年
    隨著清朝的滅亡,也步入到民國時期,受到西方新知識的影響,有很多人在思想上都開始發生了轉變,然而有一名女子,雖然是民國新女性,卻依舊難逃父母撮合的婚姻,嫁給丈夫36年,同居只4年,本來一段貌似美好的姻緣,兩人最後的結局都不美好。
  • 說文解字:為何說「男娶女嫁」而不是「女娶男嫁」?原因在這裡!
    「嫁」和「娶」二字的區別在哪?為什麼通常說都是「男娶女嫁」而不是「女娶男嫁」?這個命題很有意思,實際上包含豐富的古漢語知識。還得從這兩個字的淵源說起。嫁是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而甚至繁衍,重新進入另一個家庭生活的含義。「娶」就是從男子從女方家引入的人口增加,以便於繁殖。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結婚,為什麼男方和女方的說法不同呢?請往下看——二、女方為什麼叫「嫁」?1、「嫁」這個字是從「家」字來的。
  • 蘇雪林結婚24年,與丈夫不同住不同寢,102歲離世前道出背後原因
    她和張寶齡那24年的婚姻,使她消滅掉了曾經對婚姻的所有幻想。在那24年中,他們一直不同寢,感情寡淡至極。蘇雪林在民國的文壇上是一個很有名氣的女子,出生於1897年,是個浙江人。那時候,家裡是官宦人家,按常理來說,官宦人家的孩子,在教育上是極為看重的,但是,蘇雪林的祖母卻是個極為封建的老太太,一直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落後觀念阻止蘇雪林接受教育。
  • 她是民國才女,結婚36年與丈夫在一起4年,磨難一生終活102歲
    1926年春天,蘇雪林到景海女子師範學校和東吳大學任教,住在景海女校內。每逢節假日,在江南造船廠工作的張寶齡會偶爾來探望妻子,這是他們夫妻感情最好的時光。該年9月,張餘三將家產一分為三,三個兒子各得一份。張寶齡分得一份家產後,就想在蘇州置屋安家。東吳大學得知他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就聘他為理科主任。
  • 超甜的古言小說(女主死後,男主權傾朝野)
    最後也應了這名,雙十年華香消玉殞而在她死後,丈夫位極人臣,權傾朝野,誰不替她惋惜!重生之後的婉兮卻覺得,幸好她死了……小短評:前世女主在死前誤會是男主害死了她,重生到另一個和她同名不同姓的人身上,後來遇到了男主,男主慢慢的認出了她,解釋了上輩子她死時的事,原來都是一場誤會,但是女主已經不想和男主在一起了。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什麼意思?對快結婚的人幫助很大!
    現如今,人們崇尚自由,認為兩人相愛就可以在一起,義無反顧地結婚生子,最後遭罪的還是自己。其實,在婚姻這件事情上,還是可以聽從父母的意見,畢竟他們走過的路比我們吃的鹽還多,看人還是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標準。老祖宗給即將結婚的年輕人,留下過一句俗語,用於現在依然適用。這句俗語很簡單也很好理解,就是:「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對於結過婚的人來說深有體會。
  • 民國最聰明二小姐,雖終身未嫁但一生幸福,死後還把親人給坑了!
    說起民國最聰明的二小姐來,那麼她可就非常有爭議了,不過爭議歸爭議,不管世人對她有多大的爭議,但是她的人生都是幸福的,即便是他最終未嫁她也能夠一生幸福,那麼她到底又是怎麼做到的呢?其實,對於民國最聰明的而小姐來說,那可真的就是非常的簡單輕鬆和愉快了,因為她的身份太過特殊了,其實她就是孔祥熙的二閨女孔令偉。下面,咱們就來說一下,民國最聰明二小姐,雖終身未嫁但一生幸福,死後還把親人給坑了吧。
  • 結婚24年竟從未同寢,丈夫去世後卻絕不改嫁,去世前說出箇中原因
    民國時期,作為新舊思想、中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時代,思想碰撞、東西方文化差異造就了許多衝破傳統世俗的愛情故事。但在這許多的背後,其實也有更多「受困於傳統」的婚姻,一如蘇雪林與張寶玲之間的婚姻。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到底什麼意思?看懂了受益匪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女不嫁六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可以說婚姻就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關係到自己的下半輩子,如果嫁對了,那就能幸福一生,但如果嫁了一個對自己不好的男人,那麼以後的日子都不會好過。所謂的「女不嫁六」就是指:女人不能嫁「有不良嗜好、懶散、不上進、狹隘、自私、自大」的男人。
  • 「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老祖宗的婚嫁俗語,有一定道理
    比如,"娶妻不娶屬羊女,嫁男不嫁屬雞男"、"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男娶三女嫁四,雞飛狗跳難繼續"…… 因為傳統思想很看重白頭偕老,所以對待婚姻格外謹慎,很多俗語都是對男女嫁娶的警醒。有些俗語是迷信,但也有很多是寶貴經驗,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鑑。
  • 她斷絕父女關係嫁二婚男,丈夫花名在外她不理睬,直到看見一封信
    民國是一個比較亂的時期,新舊思想在國人的腦海中碰撞,出現了很多感情經歷非常不順利的人。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女子,她跟父親斷絕關係,解除了父母安排的婚姻,嫁給了一個二婚男,結婚之後丈夫經常在外廝混,她也不予理睬,直到有一天她看見一封信。
  • 湖北36歲女子被丈夫殘忍殺害:始於閃婚,誤入家暴,喪命「將就」
    畢竟, 誰說女子不如男,然而,從現實的角度去看待普通人的婚姻,事實確實如此,女人,若是嫁錯了人,真的會毀掉自己的人生,更為嚴重的,可能喪命。 於是,30歲之際,返回了家鄉,大齡女未嫁,在家人,以及親朋好友的催促下,通過相親,認識了丈夫(餘虎),兩人見面到結婚,時間不足兩個月。 2014年下半年,婚後沒過多久,小芳和餘虎一次吵架,就跑回娘家訴苦,告訴了自己的家人,丈夫餘虎,從來不幫助自己做家務,並且,收入也從來不拿出來貼補家用。
  • 民國才女結婚36年,不與丈夫同住活到102歲,臨死前說明原因
    導語:現代不少人的思想都比較前衛,對於結婚不僅是有著自己的觀念,更是會按照自己的觀念去執行。有些人更是不在意自己結婚晚,甚至就算是不結婚也不介意。也有人在結婚之後,選擇雙方有距離的生活,儘管是夫妻,卻是分房睡。而這樣的人在民國竟出現了一位,她就是蘇雪林。
  • 「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是女招男入贅」 這些年輕人因何選擇「兩頭...
    近日,江浙地區「兩頭婚」婚姻形式廣受關注,相較於傳統的嫁娶婚姻形式,「兩頭婚」常見於獨生子女家庭,夫妻雙方皆是婚娶婚嫁,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夫妻兩頭走,一般會生育兩個孩子,分別跟父母姓,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夫妻雙方的父母都是「爺爺奶奶」。  讓「媽媽的媽媽是奶奶」成為現實的「兩頭婚」因何而起?從小家「拼」成大家有哪些不同?
  • 結婚20年未能生育成遺憾,她執意離婚,丈夫:你靠什麼活下去?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結婚20年未能生育成遺憾,她執意離婚,丈夫:你靠什麼活下去? 她出身名門,長相清秀,加之很有才華,所以年輕時得到了諸多青年才俊的追求。
  • 自梳女為反抗封建,只能終生不婚嗎?還能「不落家」與「守墓清」
    自梳女反抗封建,也並不是只有不結婚這一條路。為了死後得以入祖墳、供人祭拜,有的自梳女會選擇「不落家」或是「守墓清」來結無性婚姻。一、何為自梳女自梳女,又稱「梳起」,有女子決意不嫁的意味。宗教活動,除了拜神的意義,還可以加強彼此間聯繫的紐帶,讓她們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獲得靈魂的歸宿自梳女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當她們需要養老之時,卻迫於封建鄉俗,不能回娘家壽終正寢,她們只能聚集姑婆屋,作為自己孤獨晚年的歸宿,死後由自梳姐妹送葬和弔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