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曹操最正宗的軍師,卻一生低調,生病時曹丕都在床下禮拜

2021-02-13 小琴說歷史

如果要說起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謀士,必定第一想到的是荀彧和郭嘉。可是當時荀彧為曹操的別部司馬,郭嘉為曹操的軍中祭酒。曹操真正的軍師是他,荀彧的侄子荀攸。

士族出生報效朝廷惹牢獄。

荀攸出生在士族家庭,祖上可以追尋到荀子,由於家庭的關係荀攸從小就飽讀詩書,積累了一身的才華,大將軍何進年代,因為是海內名士被何進徵召為黃門侍郎,後來何進被十常侍所殺,朝廷一片混亂,董卓乘機奪取政權,控制朝廷,劫掠百姓,並將都城遷往長安。荀攸很是氣憤,於是秘密聯絡朝廷中心向國家的人,準備刺殺董卓,沒想到事情還沒有開展就被董卓發覺,於是荀攸被抓起來進了牢獄,好在董卓被王允設計擊殺了,於是荀攸被從牢房放出來了,但是他見朝廷已經動蕩不安,於是棄官回鄉。後來朝廷覺得荀攸才華出眾於是重新徵召他,荀攸為求避禍,請求擔任蜀郡太守,無奈前往蜀地的路太難走,無法通行,於是荀攸就停留在荊州。

荀彧劇照

出任軍師立戰功。

曹操在荀彧的建議下做出了人生中重要的決定,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漢獻帝迎到了許都,從此以後曹操成了當時東漢末年的政治中心,荀彧給曹操推薦了很多有用的人才,包括比自己大六七歲的侄子荀攸。曹操也聽說過荀攸的大名,於是寫信給荀攸,將荀攸收入自己謀士之列,並封為自己軍中的軍師。從此之後,荀攸設奇謀妙計十二策,幫助曹操統一北方,這其中包括官渡之戰計殺顏良為醜,徐晃燒袁紹糧草,力勸曹操同意許攸的奔襲烏巢燒糧草,又力勸曹洪收下高覽、張郃,還曾和自己叔父荀彧一起力排眾議勸曹操先收復北方再圖江南。他一生之中行事低調周密,計謀又多,經常和曹操一起探討計謀,這些計謀只有他最好的朋友鍾繇知道,本想替他整理下來,留傳歷史,無奈鍾繇死的比較早,還沒整理完就已經去世了,加上荀攸自己也不邀功炫耀,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奇謀十二策。

行事低調掌管刑罰,曹丕都在床下禮拜。

荀攸謀略特別深,加上心思縝密,很多計謀他都是單獨向曹操匯報,平常又很少言語,這樣的人很得曹操這樣的梟雄喜歡,曹操在外徵戰,後方家裡的刑罰之權就直接交給了他特別信任的荀攸,由荀攸來掌管刑罰無疑為他穩定了後方老家,這為曹操逐鹿中原提供巨大的穩定元素,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境界,曹操每次都稱讚荀攸的為人表率,這讓曹丕深深的記住了。一次荀攸生病,曹丕前去探望他時,獨自在他的床下禮拜,這也充分證明了荀攸很是讓人尊敬的一面。後來荀攸成為了魏國的尚書令,死後進入太祖廟廷。

荀攸劇照

荀攸為何能成為軍師呢?

荀攸和荀彧本是一家,都是士族家庭出生,祖上都是做大官的。況且荀彧和荀攸都是非常重要的謀士,這樣他們就會非常有影響力。郭嘉和荀彧投靠曹操的時候都是官職不高,或者說直接就是布衣,在那個封建的年代,曹操手下也有很多能人異士,所以一開始不能將他們封為軍師。荀攸不同,荀攸當時被曹操徵召的時候,已經是蜀郡太守,是有比較大的官職的,這個時候他被荀彧推薦到曹操,曹操必須封他荀攸為軍師,一方面符合當時的禮法和觀場秩序,一方面也能籠絡更多的士族和名人。當時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封為軍師的時候,關羽張飛都不服,應該就是和當時官場秩序有關(諸葛亮布衣直接成為軍師)。

曹操在其實更依仗荀彧的智謀,荀攸掌管後方的刑罰職責。因為荀彧跟隨曹操時間最長,又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時候,替曹操守住了兗州大本營最後的三個城池,還為曹操推薦了特別多的人才,曹操心中的第一軍師應該是荀彧,如果郭嘉不死,應該可以排第二。但是曹操是梟雄,一個梟雄不但要徵戰天下,還要能夠掌管天下,所以他手下的文人武將都是各有所長,毛玠,崔琰等都是有各自的才能,荀攸這種人掌管刑罰是最好的。曹操真的能成為天下之主,因為他已經為曹魏王朝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梟雄曹操

大家覺得荀彧和荀攸叔侄倆,誰的計謀高一點?歡迎評論點讚。

相關焦點

  • 看《軍師聯盟》,重品三國往事:曹丕、曹叡兩代魏主為何都短命?
    所以從這一層面說,我們或許可以更好地理解,無論是曹操還是曹丕,雖然一生都算多子(曹操二十五個兒子,曹丕十個兒子),但是這些子嗣夭折比例非常之高。就算是我們疊加了古代醫療水平落後這一點因素,但是如此高的死亡率依舊令人感到疑惑。唯一符合邏輯的解釋,就是曹操家族患有某種家族遺傳病史,這才導致了家族人丁不夠興旺。
  • 曹操最重用的是曹丕,但曹丕卻辜負了曹操的期望
    很顯然東漢末年,東漢皇家劉氏家族氣運已盡,任何人都無力還天。 如果曹操還政於漢家劉氏家族,北方會重新陷入混戰局面。 曹操還打破階層桎梏唯才是舉,從階層來說,曹操最重用的是寒族地主階級。
  • 曹操最著名的三首詩文,讀懂他一生為人處世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曹操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奸雄,拋開所有的標籤,其實,他也是個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怎樣認識曹操,隱娘想分享他的三首詩文,看透他一生的為人處世。
  • 曹操的軍師聯盟--辛毗
    辛毗歸曹後,他首先向曹操分析了袁氏兄弟反目成仇的箇中緣由,並建議曹操趁機出兵河北。曹操雖然沒有接受他的建議,但對他精闢的分析卻心悅誠服。建安九年(204年),曹軍攻打袁氏在河北的老巢鄴城。攻鄴城時辛毗帶兵衝鋒陷陣,審配在城東南角樓上,望見曹軍攻入,忿恨辛評、郭圖壞敗冀州,於是命人馳詣鄴城的監獄,殺了辛評的一家。
  • 三國最聰明的人,為人低調,輔佐多位主公!
    諸葛亮甚是聰明,軍事奇才,連仲達都大讚諸葛亮,可是他卻不是最聰明的,諸葛亮這一生當中經歷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戰爭,自身優點也被發揚光大,年紀輕輕就走了,可以說他最後是被累死的。司馬懿,字仲達,在軍師聯盟中司馬懿表現的有勇有謀,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大臣,最大最顯著的功績是抵抗諸葛亮的十萬大軍和遠徵去平定遼東,對於農耕的經濟有著重要的貢獻。去世後,司馬炎稱帝後追封他為宣皇帝。
  • 《軍師聯盟》于和偉演曹操溫情一面 彰顯政教哲學
    ,于和偉飾演的曹操不僅演繹出了對司馬懿楊修等軍師的利用和權衡,面對自己的兒子,同樣也有權衡利弊,讓他們相鬥又相護,以出城送軍狀的考題為例,對曹植和曹丕來說,條件都是對等的,都有使命必達的軍令,也同樣有城門不開的阻礙。
  • 曹操的軍師聯盟--趙儼
    建安二年,投靠大將軍曹操之後,起家朗陵縣令,歷任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護軍、扶風太守等職。魏文帝曹丕繼位後,歷任魏國侍中、駙馬都尉、河東太守、典農中郎將、度支尚書,封宜土亭侯。魏明帝曹睿時期,歷任大司農、驃騎將軍、大司空等職。正始六年,去世,時年七十五,諡號為穆。
  • 軍師聯盟|十大謀士誰最強?
    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官渡之戰時,賈詡力主決戰。赤壁之戰前,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曹操與關中聯軍相持渭南時,賈詡獻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使得曹操一舉平定關中。
  •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具有歷史題材的古裝劇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是具有歷史題材的古裝電視劇,受到編者的高度推薦。在娛樂的同時學習一些歷史是值得的。吳秀波飾演的司馬懿,是一位將曹丕置於天子之位的英雄。他在出徵岐山的六次出徵中,徹底擊敗了他一生中最強大的對手諸葛亮。
  • 他排行末位,是曹操最不喜愛的兒子,曹丕不給他封王,卻最像曹操
    曹操一共25個兒子,在《三國志》中一共分出了3傳來分別記述他們的故事。曹丕作為一國之君,他的故事被單獨記載在了《文帝紀》中;曹彰、曹植和曹熊作為曹丕的同母弟,被記載在《任城陳蕭王傳》中;包括長子曹昂在內的其餘21個兒子,外加曹丕的其他兒子們,則被記載在了《武文世王公傳》中。
  • 曹植才高八鬥,曹操卻為何立曹丕為繼承人,真實原因令人心酸無奈
    曹操與曹丕其次,曹丕較早參與軍政活動鍛鍊了才幹,積累了經驗。曹丕雖然一直沒有被立為繼承人,但是他所擁有的的嫡長子身份,較早的參與政治活動,曹操每次出徵都是讓曹丕留守。經過歷練的曹丕深諳政治真相,擴大自己的盟友,減少自己的敵人。於是曹丕可以說是廣結勢力。恭敬對待士大夫階層。當時曹操帳下的荀彧荀攸叔侄兩個是士大夫的領袖。曹丕對於他們曲禮相事。荀攸生病時,曹丕甚至「世子問疾,獨拜床下」。對於邴原、張範等名儒,曹丕「執子孫禮」。曹丕這些舉動獲得了士族階層的大力支持。
  • 曹操、曹丕、曹睿這三個人中司馬懿最怕哪個?
    司馬懿輔佐曹操,純屬無奈。如果不是曹操強行徵召,司馬懿絕對不會出仕。因為司馬懿最能忍!萬般無奈,司馬懿只能應召出山。再不出來,曹操就會採取極端措施了!司馬懿應該是最煩曹操的。心想,你手下戰將無數,謀士如雲,還讓我過去幹嘛?
  • 曹操的軍師聯盟--毛玠
    年少時為縣吏,以清廉公正著稱。因戰亂而打算到荊州避亂,但中途知道劉表政令不嚴明,因而改往魯陽。後來投靠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的戰略規劃,得到曹操的欣賞。毛玠與崔琰主持選舉,所舉用的都是清廉正直之士。而毛玠為人廉潔,激起天下廉潔之風,一改朝中奢華風氣。曹操大為讚賞,曹丕也親自去拜訪他。曹操獲封魏公後,毛玠改任尚書僕射,再典選舉。
  • 曹魏集團中,司馬懿最害怕的人不是曹操,也不是曹丕,而是他
    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三國最紅歸晉所有,晉朝的開國皇帝雖然是司馬炎,但其創始人卻是司馬炎,他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了曹魏政權,司馬懿在曹魏集團中
  • 曹操的軍師聯盟--華歆
    漢靈帝時華歆被舉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大將軍何進徵召為尚書郎。後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孫策率軍南下,華歆舉郡投降,被奉為上賓。官渡之戰時,被徵為議郎、參司空軍事。入為尚書、侍中,又代荀彧為尚書令。丞相曹操討孫權時,授華歆為軍師。後為魏王國的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華歆為相國,封安樂鄉侯。曹魏建立後,其相國職名改稱司徒。魏明帝即位,升任太尉,晉封博平侯。
  • 曹操對曹丕的勸告,曹丕不放在心上,結果在他後代的身上應驗了
    袁紹呂布這些勢力全部都被他給消滅,但是劉備卻最後成為了曹操最大的一個對手,更準確的應該說諸葛亮是曹操最大的一個對手。那個時候的劉備之所以能夠獲得那麼大的成就,完全是要歸功於他請諸葛亮出山成為了自己的得力手下,為自己出謀劃策,一直長久的陪伴在他的左右。
  • 難怪曹丕才40歲。曹操屍骨未寒,他做了兩件事,是件件折壽
    公元220年,曹丕篡奪漢朝,建立魏國。但對於丈夫來說,沒有多少人承認。因為這等於三國時期,可憐奸詐的曹操——這也很清楚,沒有曹操的三國,那也叫三國嗎?曹操,不管你愛他還是恨他,他看起來都像「我會的,你怎麼能做到」。他敢於在「官渡之戰」中橫掃袁紹統一北方。也敢於在「赤壁之戰」中混戰,戰敗而歸,導致三種風格的形成。
  • 《軍師聯盟》中曹操只有卞夫人,歷史上的孟德好色,曾和關羽搶女人
    《軍師聯盟》中曹操的妻子只有卞夫人一人,其餘只在曹操臨終之前現面。一方面在該劇中,曹操只是配角;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主要人物個性的鮮明。實際上,曹操戎馬一生,對女人也是很有興趣的,不僅有眾多的妻妾,還曾經和關羽爭搶過女人。
  • 曹丕篡位時,那些忠於漢室的大臣為何寧願隱居,都不願投靠劉備?
    曹丕篡位時,那些忠於漢室的大臣為何寧願隱居,都不願投靠劉備?文/號外歷史之小文 圖/網絡東漢末年漢室傾頹,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每天過著仰人鼻息的生活,董卓完全不把他當人看,之後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完全的架空了漢獻帝的權利,漢獻帝完全成為了一個傀儡,但是說起來也奇怪,為何曹操到死都不願意稱帝呢?這個疑團引人猜測。
  • 曹操的軍師聯盟--賈逵
    初為并州郡吏,遷澠池縣令,拜弘農太守,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權中具有軍政才幹的人物,終其一生為魏國統一事業作出卓越貢獻。擔任豫州刺史期間,興修水利,鑿通運河二百餘裡,時稱「賈侯渠」,便利民生。隨同曹丕伐吳,進封陽裡亭侯,加號建威將軍。石亭之戰,率軍救出曹休。太和二年,去世,贈本官,諡號為肅,《唐會要》將其尊為魏晉八君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