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排行末位,是曹操最不喜愛的兒子,曹丕不給他封王,卻最像曹操

2020-12-18 孤罔炎史

曹操一共25個兒子,在《三國志》中一共分出了3傳來分別記述他們的故事。曹丕作為一國之君,他的故事被單獨記載在了《文帝紀》中;曹彰、曹植和曹熊作為曹丕的同母弟,被記載在《任城陳蕭王傳》中;包括長子曹昂在內的其餘21個兒子,外加曹丕的其他兒子們,則被記載在了《武文世王公傳》中。

對於他們的排序,陳壽採用的不是年齡排序法,而是典型的尊卑排序。比如年齡最小的曹幹,因為母親是王昭儀,所以排在了年長卻是由孫姬所生的曹彪之前。

在眾多兒子中,排在末位的是趙姬所生的曹茂(別和曹髦搞混了,髦是二聲,茂是四聲,曹髦是曹茂的孫子輩)。

曹茂這個人,史書的記載是「性泬佷」。泬字讀音有2個,一是jué,河名,即渭河支流;另外則指水從洞穴中傾瀉出來。讀xuè,有一個固定詞組叫泬寥,天高氣爽的樣子。佷讀作hěn,有兇惡殘忍、剛愎自用兩個含義。所以這2個字合在一起,就是性格恣意狂放、以自我為中心

這樣的性格,說好聽了叫有個性、特立獨行,說不好聽了那就是不合群、不遵禮法。在漢末三國那個時代,儒學依舊統治著廣大中原地區的時代,曹茂如此的性格自然是不討喜。曹操就很不喜愛他,史書中的說法是「少無寵於太祖」。

在眾兄弟中間,曹茂自然也不受待見,於是曹丕稱帝以後,對於在世的兄弟們紛紛做了進爵的賞賜,在221年這一年對13位兄弟加封進爵為公,在222年對10位進爵為王。而曹茂是222年進爵乘氏公,封王已經是曹叡即位以後的事了。

他封王的時候,曹叡特意下了一道詔書,舉了舜和象的故事,將曹茂比作了不堪的象,足見他的為人是怎樣的。而最終促使曹叡封這位叔叔為王的,還是卞太后。當然,也可能是曹丕生前有旨,所以特意將這件事託付給了自己的母親,目的則一是敲打敲打自己這個不聽話、德行不好的弟弟,二來則是給自己兒子一份人情。

本來呢,事情到這也該結束了,曹茂安安生生當自己的王爺,享受榮華富貴了此一生。但他偏要找點事兒幹。

公元241年,東平靈王曹徽去世,輪到發喪的時候,曹茂竟然以嗓子痛為由不肯哭喪。不哭也就罷了,他還出入如常,就跟沒死這個兄弟一樣。這下可把負責監察的官員惹毛了。想那大魏國以德行立國,身為王子本該是天下的表率,卻演了這麼一出不友愛的戲,怎能不參他一本?當即就奏請廢掉這個王爺。好在曹芳還算仁德,只是下詔削了一個縣、500戶當作懲罰。

要說曹茂這次被罰,也是活該。因為到這一年,曹茂的年齡起碼應該30開外,甚至40來歲了,還能做出這麼幼稚的事情來,可見他的脾氣秉性如何。莫不要說是王爺的身份了,就是普通老百姓家兄弟去世,這麼來一出也少不了被人戳脊梁骨。如果不是身為王子,曹茂的性格落得個露宿街頭、甚至曝屍荒野也不稀罕。

但架不住曹茂命好啊,他完美地繼承了老爹曹操的優良基因,賊能生。有多能生史書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到了243年,皇帝曹芳看這位爺爺家就這麼點租奉,而他又太能生,搞得自己這幫堂叔們吃穿用度一點不像王爺家的孩子。於是下詔把那500戶又還了回去,不僅如此,還額外贈送了700戶。

等到高平陵政變之後,司馬家為了安穩這些健在的老王爺們,多次加封賞賜,到了曹魏滅國前夕,曹茂的封賞竟然高達5000戶,僅次於末帝曹奐親爹燕王曹宇的5500戶。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談。

人這一輩子要是沒什麼大本事,那就一定想辦法讓自己活得久一點,那就什麼都有了。

往期精選:曹操25個兒子,真正的人生贏家卻不是登基稱帝的曹丕

五子良將之張郃:姓常見、名特殊,沒想到表字還是固定搭配

文章圖片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曹操最重用的是曹丕,但曹丕卻辜負了曹操的期望
    如果曹操還政於漢家劉氏家族,北方會重新陷入混戰局面。 曹操還打破階層桎梏唯才是舉,從階層來說,曹操最重用的是寒族地主階級。 我看未必,曹操智慧不在諸葛亮,周瑜之下,曹操自己就是智謀大師。 有人說是五子良將(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 曹操自己就是三國時代最厲害的軍事家。
  • 曹操之子曹丕,文不成武不就,他是靠什麼繼位的呢?
    曹操是三國時期最有可能統一全國的人,在曹操成為魏王之後,可以說曹操自己就是皇帝了,因此曹操就要選出一位繼承人來繼承自己的爵位,這個不僅是一個王位那麼簡單,而是皇位,因此曹操知道,在自己死後漢家的天下就是曹家的了。
  • 曹操對曹丕的勸告,曹丕不放在心上,結果在他後代的身上應驗了
    在大家喜歡的三國演義之中,很有可能是把劉備諸葛亮這樣的人捧得很高,而像曹操這樣的人卻被帶上了很嚴重的負面影響,但是雖然這些影響都是負面的,依舊沒有辦法阻擋曹操展現出來的文韜武略,他在生前的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不把司馬懿當做一回事,結果這句話就在曹芳的身上完全應驗了。
  • 他是曹操最小的兒子,3歲喪母,5歲喪父,曹操死後稱呼曹丕阿翁
    曹操的兒子,從年齡最長的曹昂到最小的曹幹,足足跨越了近40年。曹幹出生那年,曹操已經年過60,對於曹幹這個小兒子自然是要萬般寵愛的。可惜,曹幹命不好。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曹幹是王昭儀所生,但《魏略》的記載則說他又名曹良,本是陳妾所生,出生以後母親去世,於是曹操命王昭儀撫養。但在曹幹3歲那年,王昭儀也去世了。隨後2年,曹操病重,病中的他念念不忘這個小兒子,於是留下遺命給曹丕:「這個孩子可憐,3歲喪母、5歲失父,就只好拖累你了。」但這裡多少有些問題。
  •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盤點曹操最出類拔萃的五個兒子
    對曹操這個人了解得越多,越覺得他深不可測,他讓人津津樂道的地方數不勝數,比如他一次又一次擊敗了強大的對手,成為了三國時期最強盛的諸侯,比如他從刺殺董卓狼狽出逃到權傾天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傳奇歷程,更讓人覺得對比鮮明的是,劉備的兒子劉禪後世評說扶不起的阿鬥,而曹操的幾個兒子個個都是耀目生輝,不同凡響
  • 歷史上曹操最小的兒子曹衝是怎麼死的?
    準確說曹衝並不是曹操最小的兒子,曹衝在曹操家排行老七,也是曹操喜歡的幾個兒子中的其中一個。而曹衝從小就十分的聰明,被稱為神童,卻在年僅十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這又是為什麼呢?曹操的生育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有二十五個兒子,真的是比孫權和劉備還厲害了,而且曹操的孩子中有很多都跟他相似,曹昂的智力一點都不比曹操低,最可惜的就是曹昂在曹操徵戰張繡的那一年為了救曹操戰死。而曹昂的死也是直接推動了曹丕成為了曹魏政權的下一任掌權者,而曹丕也是在爭奪魏世子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要與另外一個優秀的弟弟曹植對抗,從這足以看出曹操的兒子是有多麼的優秀。
  • 曹丕文不成武不就,為什麼能成為曹操繼承人?曹操:他真能裝
    曹丕文不如七步作詩是曹植,武不如衝鋒陷陣的曹彰,智不如早慧的曹衝,文不成武不就,曹操為什麼選他當接班人呢?首先曹丕的運氣是非常好的,由曹操原配丁氏養大的曹昂,在張繡叛亂時為保護曹操戰死,曹操最疼愛的小兒子曹衝早夭,這就大大減小了曹丕的競爭壓力。至於曹鑠、曹據、曹熊等十幾個兄弟,要麼早夭,要麼當時年紀太小,要麼沒有實權。當時有力競爭者也就剩下大家熟知的曹彰和曹丕和曹植。
  • 曹魏集團中,司馬懿最害怕的人不是曹操,也不是曹丕,而是他
    雖然司馬懿最終取得了天下,但在曹魏集團中,他始終害怕一個人,早年曹操就聽說他很有才華,想邀請他為官,可司馬懿不願去,他看不起曹操,後來無奈才來到曹操帳下,當時曹操麾下文臣謀士無數,司馬懿默默無聞,知道曹操去世後,他才得到重用。
  • 曹操的兒子,神童曹衝是怎麼死的?
    曹衝,字倉舒,東漢末年人,母親是曹操小妾環夫人,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建安十三年,年僅十三歲的曹衝病重不治而去世。曹衝沒有他的哥哥曹植和曹丕出名,但是曹衝卻是他的眾多兄弟中最聰明的一個,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當時曹操手下人才濟濟,但他們想不出辦法吧大象的體重稱出來,然而五六歲的曹衝居然可以想出辦法來,可見智力異於常人。
  • 為何曹操的兒子曹丕要殺了曾多次救他父親的曹洪?看完大吃一驚
    為何曹操的兒子曹丕要殺了曾多次救他父親的曹洪?看完大吃一驚,像曹洪,曹操的從弟,在曹操起兵造反時就跟著,他一生沒有打過什麼大仗,但是他做了兩件比打仗更重要的事,要是沒有他可能就沒有曹魏,是名副其實的福將。這可不是吹噓,他的確有這個本事。曹洪這兩次救曹操,可以說是立下了大功,是曹操的救命恩人。
  • 曹操一共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最著名的有:曹植、曹丕、曹衝、曹昂
    根據史料的記載,曹操一生,一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分別由十三個後、夫人、姬妾所生,當然,曹操的後,夫人和姬妾,可不止十三個,而且曹操除了有二十五個兒子之外,也有女兒,至於所生女兒的數目,史料上沒有明確的記載,根據《後漢書》的記載,曹操的女兒中,有三個是嫁給漢獻帝為貴人的,她們分別是:曹節
  • 歷史上曹操最小的兒子曹衝是怎麼死的?真的是被哥哥害死的嗎?
    說起曹衝,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曹衝稱象了。這個故事講的是孫權送來一隻很大的大象,曹操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他的部下們又沒有什麼辦法。這個時候,曹操的小兒子曹衝站了出來,提出把大象放在船上,利用船排開的水計算大象的重量。
  • 歷史上,曹操的愛子曹衝突然去世,他到底是怎麼死的?
    曹衝,字倉舒,是三國時期有名的神童,也是曹操最喜愛的兒子。按照《三國志》中陳壽的說法,曹衝是「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五六歲的年紀,放到現代,剛幼兒園畢業,要上小學了。可是,曹衝當時的智商,卻已經跟成人無異了。這應該就是常常聽到的「別人家的孩子」吧。曹衝的聰明故事,最有名的就是「曹衝稱象」,大家都已經熟知了,就不重複了。
  • 曹操生前十分提防司馬懿,但他的兒子曹丕為何卻執意重用司馬懿?
    曹操時期,曹操親信重臣非常多,嫡系將領大臣也很多,司馬懿根本排不上號,不重用也屬於正常,曹操之所以任用司馬懿,是因為司馬氏家族在中原影響力很大,漢末那個時代,士族力量不可忽視,誰得到士族的支持,誰就能掌控最高的權威,這也為什麼後來曹丕要實施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原因。
  • 曹洪兩次救了曹操,他的兒子為何還要殺曹洪?
    三國時期,曹洪可謂是曹操的一員福將,每次當曹操身處危難之時,他總能出手相助,可以說,沒有曹洪,曹操的生命在討董時期就會結束,哪有後來的叱吒風雲。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有功之臣曹洪,曾兩次救了曹操,曹操的兒子曹丕將其下獄,還差點誅殺,這是為何呢?
  • 曹操最敬重的女人——卞夫人,死後與曹操合葬
    曹操和卞夫人都厲行節約,在卞夫人的帶動下,曹魏後宮尚節儉之風。卞夫人的居室家俱沒有彩漆繪畫,一色素黑。她不收藏文玩珠玉,從來都不穿上等衣料,衣服上連花邊裝飾都沒有。一次,曹操帶回了幾副精美的耳環,先讓卞夫人挑選,卞夫人就選了一副中等檔次的。曹操很奇怪,問她為什麼不選最好的?卞夫人回答:「如果選最好的,那是貪心;如果選最差的,就是虛偽;所以我擇其中者。」
  • 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曹操為什麼不殺了他?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曹操不相信,就派刺客暗殺,發現他果然一動不動,像真的染病一樣,公元208年,曹操做了魏國丞相,強制司馬懿為自己效力,司馬懿不敢不從,就擔任了黃門侍郎,和曹丕混在一起。其實有三個原因,第1是司馬懿非常聰明,他知道自己被曹操忌憚,為了自保,他做事從來滴水不漏,不讓曹操抓住任何把柄,曹操如果無緣無故就殺了能臣,會導致天下離心離德。
  • 他是曹操最正宗的軍師,卻一生低調,生病時曹丕都在床下禮拜
    他一生之中行事低調周密,計謀又多,經常和曹操一起探討計謀,這些計謀只有他最好的朋友鍾繇知道,本想替他整理下來,留傳歷史,無奈鍾繇死的比較早,還沒整理完就已經去世了,加上荀攸自己也不邀功炫耀,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奇謀十二策。行事低調掌管刑罰,曹丕都在床下禮拜。
  • 曹衝如果不死,有多大機會能繼承曹操的位置,曹丕等還有機會嗎?
    曹衝若不死,繼承曹操王位機率很大曹衝作為曹操最疼愛的一個小兒子,再加上妖孽一般的智慧,曹操早就把他定位了自己的接班人,將自己打下的天下全部交給他。所以說如果曹衝沒有死,那麼曹衝繼承曹操的位置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 若曹操沒有愛上鄒氏,就不會被離婚,曹丕也當不了皇帝
    曹操的長子曹昂,把自己的戰馬讓給曹操,步行保護曹操逃出宛城。曹昂和曹操的侄子曹安民,卻沒能逃出,一同戰死於宛城。年僅十歲的曹丕反倒乘馬逃脫。曹丕《典論·自敘》:以時之多故,每徵,餘常從。建安初,上南徵荊州,至宛,張繡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