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方言探秘二】杲昃、刳、犯犟、斫、泂涼、跐

2021-02-08 老樂在線


點擊上方藍字  |  關注老樂在線 

傳播正能量  溫暖他人心




文、方言朗誦   |   老樂


杲昃


拼音:gǎo zè


釋義:杲,日出東方,代表東;昃,日落西方,代表西,兩字分別出自於《詩經》和《易經》。故杲昃為東西。杲昃為通泰地區方言,現通用於泰州地級市(泰州、姜堰、泰興、興化、靖江沙上),南通北部的海安、如皋、如東,鹽城南部的東臺、大豐,鎮江的揚中。泰興人常用語,音同「稿子」。


例句:


你買的什麼杲昃,把我望望撒?


你做這種事,真不是個杲昃!


你杲昃太嶄,還不好處呢。





拼音:kū


釋義:用刀狀物鏟掉、刮去附著物。刳鍋子意為用鏟子把粘在鍋子上的食物鏟掉。也有其他用處,如刳魚鯪。


古音為kua,二聲,同泰興方言發音。


古例:


元代無名氏的散曲小令[正宮]《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膆裡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例句:


這碗邊上的粥,指甲刳刳就下來了。


現在刳魚鯪總用電動的了,很方便(爽利)。





犯犟


拼音:fanjiang


釋義:又作「犯腔」。指小孩調皮搗蛋;用具、機器出了毛病;事情遇到挫折等。


例句:


這伢兒犯犟呢,成天不著家。


這水泵老犯犟,一會好一會壞。






拼音:zhuó。「斫」是多音字,有shé,zhé,zhē三個讀音。  


釋義:

(1)形聲。從斤,石聲。斤,斧屬。本義:斧刃  

(2)同本義。  斧以金為斫。——《墨子》  

(3)大鋤。   二月冰解地幹,燒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塊既散液,持木斫平之,納種如前法。——《齊民要術》  


泰興方言讀音類似「作」的發音。


例詞:斫稻、斫肉、斫骨頭。


例句:


馬上就要大忙了,以前都是人工斫稻,用鐮刀,很苦。現在都是收割機收,人輕鬆了不少。





泂涼


拼音:jiǒng


釋義:

(1) 〔~~〕清澈深邃,如「登高臨下水~~,唯聞人聲不見形。」

(2) 遠


引申:

(1) 假借為「迥」。遠

泂酌彼行潦。——《詩·大雅·泂酌》。傳:「迥,遠也。」

敬陳泂酌,以告明靈。——柳宗元《為韋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

(2) 又如:泂酌(從遠處酌取);泂泂(遙遠的樣子)

(3) 深廣


泰興話「泂涼」指很涼快。音為「印涼」。


例句:


這個山洞裡泂涼,是避暑的好地方。


夏天井水很泂涼,把西瓜放井裡cheng一下子,再切開吃可涼快了。


夏天鋪一張蓆子在地上睡覺,泂涼煞了。





拼音:cī


釋義:腳下滑動。


例句:腳下一跐,摔了個大老巴。


門一開,大黑貓跐溜鑽到床下去了。


泰興俗語:一跐兩個檔,意思是一舉兩得。


題外:前不久,著名書法家陳仲明先生研究了這個泰興俗語,並和《泰興方言大辭典》編者呂耕樵先生進行了探討,確定了跐的寫法。一跐兩個檔的字面意思就是腳下一滑,腳到了兩個地方。延伸意為一舉兩得。


--  END  --


作者介紹:老樂,50歲的偽文青制服男,平常喜寫字、遊玩、健身、隨拍,還做點公益。嚮往自由,故愛藍天白雲。有時間就碼幾行字,滿足一下虛榮心。假如你喜歡我的文字,我會心生歡喜!





蘋果用戶讚賞渠道,請讚賞者留點暗號,讓我心存感激有去處。




想要閱讀更多老樂在線的文章

請點擊以下連結

泰興民謠

泰興民謠(二)泰興民謠(三)泰興民謠(四)泰興民謠(五)泰興民謠(六)

泰興民謠(七)|俗語

泰興民謠(八)|俗語

泰興民謠(九)| 俗語   

泰興民謠(十)|俗語

【泰興民俗】扮爬灰公公

【泰興民俗】媒人

【泰興民俗】中秋節(八月半)賞月

【泰興方言探秘】五二六三

【泰興味道】小菜
我在公安局上班,但是這個忙我幫不了,抱歉!

【老樂書法】正確的握筆姿勢是寫好字的關鍵(有視頻、有圖片)

尋訪黃橋

到了50歲的年紀,我只想這樣生活

警察蜀黍為你解讀:怎麼才算禮讓斑馬線?



歡迎投稿:1940189033@qq.com

訂閱更多精彩內容

可在微信中搜索並關注「老樂在線」

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後

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如泰方言 大有講究
    方言是地域文化核心價值之一,是同一地域人們的情感認同,是共同歷史和文化生活的載體。方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以一方豐潤的文化水土養育,啟蒙一方人。改革開放以來,由於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迅速,人口流動頻繁,以及普通話的大力推廣,方言的使用場景日漸縮小,使得大量的方言開始消失。我是一個北漂的東臺人,平時使用方言的機會不多。在千裡之外的北方,偶爾聽到一句鄉音都倍感親切,忍不住湊上去攀談幾句。只是離鄉久遠,很多小時候常用的方言都快忘差不多了。
  • 《紅樓夢》中的如泰方言—黛玉罵起人來也不含糊?
    書裡光涉及到的方言就有幾十種,方言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當讀者看到書中人物說著自己家鄉的話,人物形象立馬浮現,自然是倍感親切。曹雪芹曾經在揚州地區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自然會不少江淮官話。而如泰片是江淮官話重要一支,書中也有頗多體現。第五十七回,黛玉啐道:「趁這會子不歇一歇,還嚼什麼蛆。」紫鵑笑道:「倒不是白嚼蛆。。。
  • 【《橋》第185期】品味高淳方言系列︱(二)解讀高淳古話
    挑出的二十個冷字按音序排列:蹅、坼、銃、跐、矬、躉、侉、筤、拚、僉、笡、嗍、溏、枵、餳、掗、厴、紾、跱、喌。蹅的意思是踩、踏。在我們老家,道路泥濘難行叫「泥蹅滑爛」;走起路來深一腳淺一腳或者兩腳亂蹬叫「直蹅直蹬」;踩了很髒自然就叫「蹅了稀髒」;走起路來急急忙忙,老百姓戲稱為「蹅豁田埂」。
  • 李鐸 || 漢字精微012 —— 昃
    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仄就是平仄之仄,寫詩的人都會用到,怎麼《千字文》不收録,卻收録了箇不常見的「昃」呢?那是因為,在周興嗣時代,平仄之說還沒有形成。「仄」表示人「歪身子」等義,多由「側」來取代;讓加過義符「日」的「昃」,專指太陽。然而,秦漢典籍中,「仄」與「昃」在指太偏西時,是沒有分別的。二是昃。人們判斷時間,常常是抬頭看太陽,太陽偏了,就稱為「昃」。在周興嗣的時代,「昃」字使用的頻率要比「仄」字高得多。
  • 石家莊本地方言原創整理
    在這裡搜集整理的石家莊北部縣區(平山、靈壽、行唐等地)一帶的方言土話的文字版,這些都是根據發音意會的,具體字可能不太準確,大部分詞彙網上搜不到什麼意思,但是會讓一些漂泊在外地的家鄉人或許能倍感親切。一、地檔 窠埌 怪點點兒鼓嚕 格欄 寧糝糝兒二、打低溜 落暈暈 一剗裡得哩,打能能 擦光光 真他娘夠嗆。
  • 銅鼓客家方言趣談11:手上功夫挼、刓、扤、翍、蕩、搲、笮、摎、斫
    元字從二從人,仁字從人從二。在天為元,在人為仁,在人身則為體之長。」意思是說,於自然界而言,元是天;於人而言,元是仁;於人身而言,元是高大。元是天,天是元。《周易》第一卦乾卦說乾是天,卦辭有四個字:元,亨,利,貞。第一個字是「元」。也就是說,天的最大特質是元,陽剛強健,沛然於宇宙。此天之大德。
  • 杲字的結構與意義
    哈嘍,親愛的小夥伴們,今天我們主要的課題是:學習漢字「杲」字的結構與意義。從杲字平面二維空間來看,杲字是一個上下型結構的漢字。上面是一個日字,下面是一個木字。從別的角度來看,木上有日,或者說日下有木都是可以的。
  • 在川渝「咬卵匠」是指脾氣犟的人,其實最早其指的一種職業
    在川渝方言中「咬卵匠」是指腦殼一條筋的人,不讓為之,偏要為之,一條道走到黑,是對倔強最極端的形容。至於古代的「咬卵匠」是怎麼演變成現在「咬卵匠」,無從考究,我們就逐字來解釋「咬卵匠」,從中去尋找答案吧。
  • 再犟就把你啃掉,火車站附近這家有脾氣的犟骨頭飯很實在
    火車站附近新開了這麼一家實在的店,犟骨頭,肉多實在,不止是附近上班族愛吃,據說還吸引了一波外地遊客。拖家帶口的把犟骨頭當食堂,號稱遊客之家。到飯點兩層小樓幾乎座無虛席,但還是井然有序;到底是什麼樣有脾氣的骨頭這麼有吸引力。
  • 重慶公共衛生響應降至2級,「咬卵犟」們真的會出門嗎?我看未必
    於是就被看清真相的人稱之為「咬卵犟」,認為他們反其道而行之,明明不讓出門,卻非要出門。因此,「咬卵犟」就被迫與「給社會添亂」掛了鉤。咬卵犟是什麼那麼,「咬卵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咬卵犟,很明顯是重慶方言,如果你是外地人,也許每個字都認識,但是合在一起就一頭霧水。
  • 有些四川方言詞組明明天天都在說,但拆成單獨的字就認不到了
    | 方言十八扯016現在我們說得四川話大約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在大家熟知的「湖廣填四川」後,原來的巴蜀方言與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方言逐漸演變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組合出了許多新奇的詞句。【隨心所欲的解釋】「姑姑筵(yan,二聲)」是成都的一個方言,是舊時孩童的一種遊戲。這個姑姑筵它有真假兩種玩法。真辦就是幾個小孩子事先約好,誰帶鍋盤瓢盆,誰帶油鹽米麵,然後相約到郊外去撿柴架灶,點火煮飯,等飯菜煮好之後大家一塊兒享用「姑姑筵」。
  • 「咖喱」醬英語:印度方言讓法制陣風戰鬥機「犯頭痛」
    【話說軍世】在得到陣風之後,印度一直不掩飾自己的喜悅之情,甚至宣稱比五代機的「火焰獠牙」還要先進很多,當然我們依舊一笑了之,不過印度頭痛的事情來了,那就是「方言問題」。「咖喱」醬英語:方言讓法制陣風戰鬥機「犯頭痛」法制陣風戰鬥機的一大特色就是語音控制系統,然而使用標準英語發音為指令的該系統,到了印度卻因為「聽不懂」方言而頭痛不已,這讓俊赫君想起了愛情公寓5中,與智能電視始終「錯頻溝通」的張偉,以及與智慧型手機始終存在「交流障礙」的俊赫君自己。
  • 犟骨頭創始人王藝偉——吃飯犟骨頭|餐飲面孔
    本期【餐飲面孔】——犟骨頭創始人王藝偉「吃飯快餐何處問?老饕直指犟骨頭。」犟骨頭自2015年在天津一炮而紅,邁入品牌成立後的第一個四年。市場上每天都上演著新陳代謝,作為快餐排骨飯品類的開拓者,年近40歲漸入佳境,他就是犟骨頭排骨飯的創始人王藝偉。2015年11月11日,第一家「犟骨頭」餐廳在天津南開區萬德莊大街開業。
  • 大慧宗杲與宏智正覺:正確看待話頭禪與默照禪
    宗杲禪師在他的書信中,對默照禪的批判,有時候用詞非常激烈,給人一種印象,好象是宗杲禪師完全否定了默照禪似的。那麼,默照禪的實際情況究竟是不是象宗杲禪師所批判的那樣,坐在黑山鬼窟裡如枯木一般呢?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宗杲禪師批判的是默照禪所帶來的流弊,並不是說他完全否認了默照禪。
  • 譚宗忠:「犟拐棍」的「種」富夢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全媒體記者劉波 通訊員田大林 李碧蓮「犟」脾氣一犯,放棄大都市體面的銷售工作和舒適的生活,跑回家鄉當「泥腿子」。在領著鄉親們走在「種」富夢路上 ,「犟」事一串又一串。他就是被大伙兒稱之為「犟拐棍」的建始縣花坪鎮年輕老闆譚宗忠。
  • 宜豐方言中這些罵人的詞語,你會說嗎?
    káng jiè zú sū sē cāng id da b n(二聲)dou(變調)。看他做的事很像一個沒有頭腦,傻乎乎的人。註:半鬥,還見於江西高安等部分地方的贛方言中,亦見於客家方言中。
  • 南京方言中的古漢語
    今《南京方言詞典》收了這個詞,但未辨本字,代以音近字「奐」,無論音義,皆錯。        在遇到要麻煩別人的時候,北方人說「勞駕」,南京的小年輕說「不好意思」,南京七八十歲的老頭老太則說「難謂你了」。老南京方言中,遇到請人幫忙的時候,說「難謂你了」「難謂難謂」。表示不好意思時,說「難謂情」。《現漢》《南京方言詞典》「謂」均作「為」,誤。太炎先生《新方言》有考證:「謂,報也。
  • 泰興-銀杏之鄉之一
    據有關記載及專家論證,銀杏栽培已有1000多年歷史,現有500年以上古銀杏121株,其中千年以上的12株,百畝以上古銀杏群落20多個,嫁接歷史也相當悠久,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250多年前泰興就採用嫁接技術繁殖白果,現存100年以上的銀杏嫁接樹6186株。    泰興銀杏資源豐富,全市擁有定植銀杏樹630萬株,人均5株。
  • 泰興城鄉公交線路優化調整情況一覽
    、泰興公園東門、金東花苑、朱莊、振宇學校、文江橋東、永大逸景園北、泰興立交橋東、城東樞紐站、方阡大橋、高速二大隊、石橋、看守所、南洋莊、河失中隊、御泉公館、河失站、蘇馨家園、石堡、黃家溪加油站、溪橋、風靈集團、溪橋小學、解放橋、寧靖鹽高速、國裕集團、野向村、黃橋客運站、音樂湖、黃橋布廠、黃橋電廠、黃橋麵粉廠、黃橋法院、市四高、黃橋行政執法局、勝利村、焦莊小區(回場)
  • 散裝的南通方言為什麼如此之多?
    今年大家都說江蘇是散裝蘇大強,其實南通的方言也是很散裝呢。南通,江蘇省地級市,位於江蘇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 ,簡稱「通」,別稱靜海、崇州、崇川、紫琅、北上海,古稱通州。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東抵黃海,南望長江,與上海、蘇州燈火相邀,西、北與泰州、鹽城接壤,「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 」,被譽為「北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