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人民海軍」官方微信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海軍某驅支「西寧」艦,在某次飛彈實射任務中,使用了艦上的同一發射架,「混裝發射飛彈」。按官方報導的描述,在演練中,「西寧」艦在艦上情電長、也即態勢感知部門負責人的指揮下,準確捕獲多個目標並為艦上武備火控部門指示目標,「創造了混裝飛彈共架發射」、齊射四枚對空飛彈全部命中等多項演練紀錄。
052D型「西寧」艦,被稱為航母的「帶刀侍衛」
這篇報導看似平平無奇,一眾軍迷還是從隻言片語中咂摸出了那麼一絲「不一樣」的東西,在網上引起了極為熱烈的討論:
「艦上的同一發射架」,而且還是「混裝發射飛彈」,這意味著「西寧」艦使用了艦上的某一飛彈發射裝置裝載了不同種類的飛彈;
「混裝飛彈共架發射」,同時還做到了「四枚飛彈全部命中空中目標」,意味著這一導發架裡同時裝載了兩種飛彈。
俗話說排除了一切不可能的事情後,剩下的無論多麼不可能那也必定是事實,「共架」、「多型」、「防空飛彈」,三個要素加在一起,相信不少軍迷已經第一時間拍了大腿了:這不是傳說中的「一坑四」、也就是一個垂髮坑裝四枚的防空飛彈嘛!事實真的如此嗎?
對報導的猜測持懷疑態度
雖然根據這麼一篇有點兒語焉不詳的報導,不少軍迷這兩天已經嗨起來了,挺多論壇和微博已經出現了討論中國海軍「一坑四」的帖子。不過按照大伊萬一以貫之的風格,還是建議大家慎重考量,不能聽風就是雨。畢竟,最起碼,站在官方媒體的角度上來說,在報導中由於保密因素或諸如此類的原因,都經常會鬧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烏龍出來。而從這篇官方報導的具體情況看,雖然明裡暗裡是暗示「共架發射」,但還有挺多的細節咱們搞不清楚:
052D的垂髮系統
首先就是這個「共架」到底共的是哪個架?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西寧」艦這麼一艘052D型驅逐艦艦艏、舯部甲板的那8組8單元共64個「850大坑」,但是也別忘了,「西寧」艦能安裝防空飛彈的導發架,除了這64個垂直發射單元,在艉部艦橋頂部還有一座24單元的HQ-10A型近程點防空飛彈發射架,嚴格意義上這也是「導發架」。如果報導指的不是大家下意識裡普遍認為的「850大坑」,而是這座HQ-10A近程點防空飛彈發射架,而「混裝」的「多型防空飛彈」,指的其實是基於HQ-10型防空飛彈改進而來的不同構型,這烏龍鬧的可就大了。
052D的驅逐艦
其次,其實這篇報導裡面還有不少細節根本提的就不清楚,比如在報導的前面只是指出「抗擊來自不同方向不同性質的目標」,並沒有說明這個「不同性質」到底是哪些性質,沒準有些是巡航飛彈,有些是戰術飛機,有些是水面艦艇。而在後面突然又筆鋒一轉,提到了四枚飛彈「全部命中空中目標」,這種「移花接木」式的描述手法時常搞出「思維跳躍,其義大變」的糗事。故而大伊萬身邊就有些大佬認為,這篇報導從整體來看,有可能是用不同的素材「拼湊」在一起的。所謂的「共架發射」實際上說的就是HQ-9B和YJ-18A兩種武器,一種防空、一種反艦,反正不管是什麼艦載武器,最後都能成功「命中目標」嘛。
052D飛彈發射瞬間
報導中經常會犯的大小烏龍其實都是小問題了,中國海軍目前尚未展現出足夠的「一坑四」的研發能力、「一坑四」的裝備序列也不太對似乎才是這篇報導中真正需要人質疑的內容:雖然我國航空工業的洛陽空導院在大概十來年前,就已經推出過基於SD-10A型空對空飛彈的制導段與戰鬥部段、加上擴大火箭發動機段直徑而研發的DK-10型地空飛彈,且在這一飛彈的基礎上研發了TL-50型地導系統。
TL-50「天龍50」區域防空系統(中國代號DK-10)
但從那之後,就再也沒有了我國國防工業部門研發類似的小直徑、小尺寸中程地導系統的消息。不管是官方的公開展示,還是官方公開的、可供解讀的側面消息,甚至一點暗示性的隻言片語都沒有。恰恰相反,不管是公開展出的成品,還是可供解讀的消息,都在指向咱們實際上一直都在圍繞著HQ-16這麼一個平臺在做文章,甚至已經連續改進到了HQ-16C型。在這種情況下,你說我國的「一坑四」型拓展點防空飛彈可能在研、可能正在組織試驗都有挺大的可能性,但是,突然半空中蹦出來這麼一個型號、而且悄磨嘰兒地就裝艦使用了,這根本就不符合裝備研發和批產列裝的邏輯嘛。
「西寧」艦的垂髮
故而,大伊萬認為,雖然這則報導初看起來,從N個角度用「一坑四」確實解釋得通,但是作為一向謹慎的大伊萬來說,寧可把自己的裝備研發與實際戰鬥力估計得保守一些,咱也不會在沒有官方實錘的情況下瞎吹,故對此消息咱保持繼續關注。
中國海軍對「一坑四」型飛彈的需求強烈
不過,雖然這次「西寧」艦實施的實彈打靶到底打出去的是什麼武器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大伊萬依然認為,中國海軍對「一坑四」型飛彈的需求實際上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一坑四」擅長攔截反艦飛彈
畢竟,從類似的美軍RIM-162 ESSM「先進海麻雀」的研發與使用思路來看,這種「一坑四」型拓展點防空飛彈,雖然開始打的是儘量節省相對費錢的RIM-66「標準2」系列中遠程區域防空飛彈、降低美國海軍實施由海向陸進攻的作戰成本、同時儘量可以防禦較為多元化的空中威脅(包括但不限於戰術巡航飛彈、小型無人機、火箭彈等等)的主意。但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咱們很容易地就能發現:「一坑四」型拓展點防空飛彈,不管是從裝備性能上,還是從對抗思路上,都是一種極其適合打艦隊決戰、抗飽和攻擊的武器。
首先是從裝備性能上,「一坑四」型拓展點防空飛彈本身與其說是為了攔截戰術飛機,倒不如說設計目標為了攔截各種掠海輕小目標而特化過:射程不算太遠,只能到達水天線附近,在海況較好的情況下這個數值一般不到50公裡,而在海況較差的情況下這個數值在45到47公裡不等。這個射程用來對付高烈度海戰對抗中的戰術飛機,聊勝於無,畢竟不管是航空制海飛機,還是ISR(情報-監視-偵察)、ELINT(電子情報)機種,都不可能抵近到目標艦艇的40公裡以外展開作業,尤其是在TF/CSG具備CEC(海軍協同交戰)能力的時候,跑這麼近等於自殺。
F/A-18E發射LRASM隱身反艦飛彈
但是,在射程上,「一坑四」(典型如RIM-162「先進海麻雀」)具備的殺傷近界近、低界低、火力通道多(ESSM Block2主動雷達制導)的優勢,用來對抗剛剛進入水天線一帶、掠海飛來的各種隱身反艦飛彈,似乎再也沒有比「一坑四」更適合的反導武器裝備了。尤其是在面對諸如LRASM這種射程遠、隱身性能好、且可以智能規劃攻擊路徑、能夠繞過艦隊主要態勢感知扇面從側翼發起攻擊的反艦飛彈時,大量動用「一坑四」實施攔截,從攔截性價比、持續作戰能力等方面看,都要超過各種大型防空飛彈一大截。
同時,從對抗思路上來說,「一坑四」之類的拓展點防空飛彈代表的對抗思路事實上是:放棄打擊對方的戰術飛機,或者說充分考慮到現有的艦隊防空手段,無法對對方實施ISR(情報-監視-偵察)、ELINT(電子情報)與航空制海作業的飛機形成威脅的可能性。畢竟即使強大如CSG(航母打擊大隊),就算復活了F-14D、有E-2D主導下實施CEC(海軍協同交戰,聯合防空)作業,能夠外推的攔截線也只能達到300到400海裡,內層靠「標-6」的防空飛彈攔截線則只能達到200海裡左右。在未來遠程反艦飛彈越來越多、射程越來越遠、諸如LRASM-ER這種裝備可能出現、而且射程高達600海裡的情況下,在WZ-8這種高空戰略偵察機可能會成為海戰ISR(情報-監視-偵察)主力的情況下,想靠艦隊組織防空攔截線,去攔對方的戰術飛機甚至ISR(情報-監視-偵察)單位,這難度其實已經越來越大。
先進海麻雀
故而,「先進海麻雀」這種「一坑四」飛彈代表的,其實是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艦隊防空思路:你的飛機我不攔了,專心致志地專門攔截你打過來的反艦飛彈。畢竟CSG(航母打擊大隊)一旦被發現,接下來必將面對的是對手的航空制海、艦隊制海體系實施的反艦飛彈齊射,在航空制海力量事實上攔不住的情況下,靠在水天線一帶大量堆砌火力通道、單艦攜帶32枚甚至96枚ESSM「先進海麻雀」去攔截對方飽和攻擊的反艦飛彈,或者從防空飛彈殺傷區遠界就開始攔截、一直攔截到殺傷區近界,這種「一坑四」飛彈所代表的水天線攔截、大量備彈、火力通道多的特徵是在給艦隊防空爭取時間,為艦隊無法搶到攻擊先手的情況下、「吸收」對手反艦飛彈的攻擊、實施反擊創造機會。
「一坑四」在中國海軍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明確了這麼多細節後,我們已經可以清晰地認識到「一坑四」防空飛彈對於中國海軍來說意味著什麼:相比單艦隻有32枚HQ-16A備彈的054A,相比單艦隻有48枚HQ-9B備彈的052C/D,在中國海軍裝備「一坑四」的情況下,提升的實際上是全艦隊在艦隊決戰、尤其是遭遇美國海軍當下,以B-1B和B-52H等航空制海力量為主導的艦隊決戰體系下抗飽和攻擊的能力。
054A的垂髮系統
052D垂髮系統
在B-1B和B-52H大量投射LRASM時,如果我們能夠裝備「一坑四」,以提升是我們自己的防空火力密度,尤其是對於054A型護衛艦這種艦型來說,在列裝了「一坑四」和CEC(海軍協同交戰)的情況下,實際上已可以承擔起編隊前列「前衛艦」作用,大量「吸收」對手打來的、可能高達數百枚之多的反艦飛彈,為己方制海力量後續組織艦隊制海作戰創造後手優勢。
B-1B投射LRASM試驗
總之,雖然此次「西寧」艦使用的防空飛彈可能還不是「一坑四」,雖然我國在「一坑四」的研發中,可能還需要克服諸如高性能固體火箭發動機、先進推進劑之類的困難,但面對著當下這種局勢,儘快搞出來我們自己的「一坑四」防空飛彈、為將來面對強敵的時候海軍特混艦隊多一分勝算,大伊萬認為萬般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