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辯證看 務實辦>:確立辯證理性思維 培育務實平和心態

2021-01-09 中國文明網

評:確立辯證理性思維 培育務實平和心態

發表時間:2012-06-29   來源:人民日報

  近日,由中央宣傳部組織編寫的《辯證看 務實辦——理論熱點面對面·2012》一經推出,受到了幹部群眾的極大歡迎。《辯證看 務實辦》是中宣部「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通俗理論讀物的第十本,在保持前幾年系列讀物一貫特點和風格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凸顯了今年的特點和特色。通讀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點:

  一是直面問題的鮮明態度。中宣部理論局組織力量深入基層開展調研,認真了解幹部群眾的關切,梳理出收入差距如何縮小、房地產調控如何堅持、看病費用如何降低、素質教育如何推進、道德風氣如何提升、食品安全如何保障、環境汙染如何遏制、反腐倡廉如何深化等8個問題。這8個問題,可以說都是來自群眾、來自實踐,既是關係群眾切身利益、人民群眾最為關注關切的熱點問題,又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著力解決的難點問題,充分體現了不迴避矛盾、不掩蓋問題的態度,充分展示了直面問題、聚焦熱點的勇氣。馬克思主義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對立面既統一又鬥爭,推動事物的運動和發展。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穿於一切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世界上萬物概莫能外,社會主義社會也同樣如此,正是存在著的矛盾推動社會向前發展。只有正視矛盾、不斷地正確處理和解決矛盾,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不斷完善。迴避矛盾,迴避問題,既脫離群眾,也不利問題的解決,無助於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二是認識問題的辯證思維。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面臨不少「成長中的煩惱」,社會熱點難點增多勢所必然。怎麼樣來認識和看待這些問題,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非常重要。《辯證看 務實辦》一書特別強調「辯證看」,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全面、聯繫、發展的觀點,堅持「兩點論」、注重「兩分法」,從國際與國內、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等多角度對問題的現狀、背景、原因進行深入分析,使讀者認清成績與問題、區分主流與支流、釐清現象與本質,從而形成客觀理性的認識。比如,對於道德現狀怎麼看,《辯證看 務實辦》辯證指出:「我們正經歷道德的進步,也承受著道德的陣痛;我們身邊處處演繹著濃情大愛的『最美』事跡,也不時出現令人寒心的失德行為。」中國的道德狀況是一幅「感動與疼痛交織、憂慮與希望同在、主流進步與問題突出並存」的複雜圖景。因而,我們對存在的問題既不能視而不見、粉飾太平,也不能從一些失德敗德現象簡單推定出「道德滑坡」的結論;既要增強道德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不斷推進社會風氣的改善,也要以理性、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對中華美德的傳承光大充滿信心和希望。

  三是解決問題的務實理念。《辯證看 務實辦》注重用事實說話、用數字說話,對每個問題的解決思路、對中央解決這些問題的政策措施、目前解決的進程、今後努力的方向等,都進行客觀務實的解釋和分析。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既不掩蓋矛盾和問題,又不隨意許諾,講矛盾問題清清楚楚,講工作進展實事求是,講政策舉措具體實在,講目標方向務實科學。例如,對收入差距如何縮小、素質教育如何推進、環境汙染如何遏制等問題,既分析了體制、機制、制度等深層次原因,也通過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深入解讀,對各方面實際工作進展和成效的交待,對解決問題的前景的展望,讓人們感受到黨和國家對這些問題的高度重視、解決問題的務實態度,對一些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實講清了長期性、複雜性,使群眾增強對黨和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希望。

  經過新中國60多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中國已經進入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階段,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中國依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當前,引導人們確立辯證理性思維,培育務實平和心態,尤為重要。對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來說,我們既要看到成績巨大,又要看到問題不少,特別是要認識到有些階段難以逾越,有些問題難以規避。在走向偉大復興的歷程中,中華民族應該成為一個更加成熟、更加理性的民族,展現出泱泱大國國民辯證理性的思維、務實平和的心態。(鄭水泉/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733776&encoding=UTF-8&data=AAsyUAAAAAcAAADtAAAAAQBK6K-EPOi-qeivgeeciyDliqHlrp7lip4-Ouehrueri-i-qeivgeeQhuaAp-aAnee7tCDln7nogrLliqHlrp7lubPlkozlv4PmgIEAAAAAAAAAAAAAAC4wLAIULxjgKktvWvAsmLqheKb0zgyQmKkCFBw-6nH2IlyrGvjQqLVorB2a5bMN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733776&encoding=UTF-8&data=AAsyUAAAAAcAAADtAAAAAQBK6K-EPOi-qeivgeeciyDliqHlrp7lip4-Ouehrueri-i-qeivgeeQhuaAp-aAnee7tCDln7nogrLliqHlrp7lubPlkozlv4PmgIEAAAAAAAAAAAAAAC4wLAIUdEbLRuMi6wz5K8mzP8EGNI3ZnyQCFDHLbdI5AWAIfILNOiOjKugWk9mM&siteid=7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確立辯證理性思維 培育務實平和心態
    近日,由中央宣傳部組織編寫的《辯證看務實辦——理論熱點面對面·2012》一經推出,受到了幹部群眾的極大歡迎。《辯證看務實辦》是中宣部「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通俗理論讀物的第十本,在保持前幾年系列讀物一貫特點和風格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凸顯了今年的特點和特色。通讀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點:  一是直面問題的鮮明態度。
  • 以辯證務實的態度推進理論大眾化
    以辯證務實的態度推進理論大眾化 發表時間:2012-08-23   來源:廣西日報   《辯證看 務實辦——理論熱點面對面·2012》是一本回應人們關切的通俗讀物,對近年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以及群眾思想上這樣那樣的疑問和困惑,給出了科學權威的回答,不僅致力於回答「辯證看」,更說明了如何「務實辦」,其突出特點就是鮮明地貫穿了「看」的思想方法和「辦」的工作方法,客觀地釐清問題、辯證地分析問題,達到更好地解決問題的目的。
  • 確立起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
    作者:史巖  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和今年的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都強調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鮮明地體現著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 用辯證的眼光看世界
    我們要善於用辯證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我認為辯證是用正反兩方面看待事物,例如一次考試的失利,看似使我們的信心倍受打擊,但同時也會使我們的經驗更加豐富,由此可見,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愛因斯坦曾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事物,而這句話背後隱藏的觀點,大家知道嗎?
  • 思維在辯證中揚棄方能行穩致遠
    思維是人類特有的,包括思考問題的廣度和角度。如果把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貫通起來思考,就可以探究歷史規律,在分析現實的基礎上探尋未來發展,以動態思維去看待歷史,能行穩致遠。黃河娘娘灘歷史思維是對過去的反思,歷史是教科書,也是清醒劑,它把興衰成敗的真實足跡,都沉澱凝聚經驗教訓,能讓人清醒頭腦和明確方向。這種思維即要對現實辯護,也要對當下進行批判,包括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批判。
  • 大眾銳評|經濟形勢怎麼看,「全面」「辯證」「發展」是關鍵
    做好經濟工作,「怎麼看」是「怎麼幹」的基礎和前提,是「怎麼幹」的先導和指南。只有對當前經濟形勢有科學判斷,對存在的困難和挑戰有清醒認識,才能凝聚共識、堅定信心,攻堅克難、乘勢而上,全面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那麼,怎樣正確認識當前經濟形勢?「全面」「辯證」「發展」是三個關鍵詞。全面地看經濟形勢,就要有全局視野,善於把握整體,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 馬原理基本原理和方法論: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
    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兩次飛躍過程) 原理: 認識的發展過程,就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從理性認識到實踐兩次飛躍的辯證過程。 ②割裂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會導致兩種錯誤。 第一,唯理論:只承認理性認識,否認感性認識的可靠性,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教條主義。 第二,經驗論:只承認感性認識,否認理性認識,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經驗主義。 (3)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飛躍的條件是: ①必須佔有豐富而真實的感性材料。②運用理性思維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
  • 良好的公民素養和國民心態是「硬核」力量
    這種個人利益的「犧牲」,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保護,同時也是特殊時期最理性的個體選擇。另外,還有個人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像戴口罩、少串門、垃圾分類等。個人的行為習慣已非一己之事,而是整個防疫系統的一部分。培育良好的公民素養,就是要讓這些認識、習慣成為每個個體的「價值自覺」,匯聚戰「疫」合力。
  • 人民日報: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同時,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當此之際,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準確把握當前複雜經濟形勢,堅定我國發展的必勝信心。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但綜合起來看,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
  • 辯證方略看世界,乾坤圈裡看乾坤:輕重緩急,皆有度
    古人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既然我們還有那麼多一「無」所知的未知領域需要探索和發現,那我們就更應該在充分學好各種辯證法邏輯的基礎上,再充分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涉及綜合辯證方略的真實案例,以宏揚古聖先賢的辯證方略和陰陽思維之道,進而古為今用。
  • 《論持久戰》通過矛盾的辯證運動關係揭示事物的運動規律
    戰略思維作為一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與方向的思維方法。 體現的是看問題的高度和深度,是對國家和民族未來走向的戰略思考。
  • 抓好三個辯證統一 正確行使黨員權利
    (新華網)廣大黨員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義務與權利、責任與擔當、行使權利與遵守紀律的辯證統一關係。既要享受權利,又要履行義務、擔當責任、遵守紀律。堅持既對立又依存,抓好權利與義務的辯證統一。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黨員的權利與義務是對立統一的,履行義務是行使權利的前提,行使權利是履行義務的保證。
  • 《令龍讀書,中醫的辯證論治》(中醫學003)
    作為中醫診斷,辨證論治又分為辯證和論治兩個部分,從理論上看,辨證論治是一個整體,辯證是論治的前提,沒有準確的辯證就不會有正確的論治。辨證論治是中醫診斷疾病,包括處方用藥所必須遵循的原則。中醫學上,症與證還有病有著本質的區別。
  • 辯證看待新時代的「變」與「不變」
    科學理解新時代首先需要弄清楚一個基礎性的理論問題,這就是以何種思維方式理解新時代?有人談到新時代,可能不自然會想到是不是有舊時代?這實際上是一種形上學線性思維模式的錯誤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不是一個歷史學意義上的斷代,也不是一個政治學意義上的斷代,不存在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舊之分,這是一個基礎性理論原則問題。
  • 人民日報評論員: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當此之際,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準確把握當前複雜經濟形勢,堅定我國發展的必勝信心。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
  • 土象星座的務實和穩重到底好不好?金牛、摩羯、處女座的得與失
    土象星座都是偏於穩重和務實的,但他們喜歡自己這一點嗎?在很多人眼裡,務實和穩重是一個很好的品質,但是,如果自己是這樣的人,那麼也會產生煩惱,務實自然要捨棄一些浪漫的想法,甚至會讓自己做不情願的事情,而穩重又需要考慮很多,想法必須要周全,無法活得瀟灑,那麼對於金牛座、處女座、摩羯座來說,他們的得與失是什麼?
  • 演員李曄:話劇《哥本哈根》「抉擇」中的辯證思考
    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李曄 飾演海森堡對話物理學家海森堡 「抉擇」中的辯證思考2018年12月27日,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李曄開啟了「哥本哈根」之旅。當接到物理學家海森堡這個角色之後,演員李曄翻閱了大量的史料,試圖以「辯證」的方式靈魂對話海森堡,以收穫創作靈感。在演員李曄看來,海森堡的關鍵詞就是「抉擇」。以辯證的方式看「哥本哈根之謎」,海森堡的抉擇無疑是排除「雜念」。看起來或許是因為「技術層面」的失誤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為人所不解。殊不知,原子彈的研發僅僅是「哥本哈根之謎」的源起。
  • 不能把對手看扁了
    古今戰爭史上因看扁對手、麻痺輕敵而遭受重大損失的戰例不勝枚舉。為什麼會出現看扁對手、麻痺輕敵的思想呢?這主要源於研敵不深不細,源於備戰不真不實。對敵情的研究向來是備戰打仗的前提,如果不能準確掌握敵人的真正底數,必將在實戰中付出慘重代價。摒棄看扁對手、麻痺輕敵思想的關鍵是要以清醒的頭腦、務實的精神來看待備戰打仗。
  • 連冕:《從務實說到實務——關於<龍尾石譜>及其他 》
    之後,我與L君利用半年時間,在清華大學,將各類古籍和資料庫中可能與這種硯材及產地「歙州」相關的資料,粗略地爬梳了一遍,提供給他作為寫作根基,形成了《龍尾石譜》一書的《附錄·龍尾石專有名詞再釋》——雖簡陋卻關鍵的依憑。換言之,面對文化的承繼,當有人說得「避免空談、多點務實」時,其出發點,又應該是要熟練於文化的「實務」,即要懂得尊重規律、誠懇實幹。
  • 董振華: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這是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作出的戰略判斷和得出的科學結論,充分彰顯了運用辯證思維進行戰略謀劃、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真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