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頸部淋巴結結核是一種由分支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最典型的症狀就是頸部淋巴結髮生腫大,通常情況下,採用多藥聯合抗分桿菌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並且該病可以完全治癒,接受標準抗結核治療後,一般情況下預後良好,但是治療時間比較長,因此患者心態非常重要。
01什麼是頸部淋巴結結核?其病因和症狀有哪些?
1、疾病定義
頸部淋巴結結核是由分歧桿菌感染引起的,會累積頸部的淋巴結,這時候會導致淋巴組織發生結構破壞死炎症的疾病,同時頸部淋巴結結核也被稱之為頸部結核性淋巴結炎,是肺外結核病常見的類型之一。而該疾病的典型症狀就是淋巴結髮生腫大,在結核病流行的發展中國家,肺外結核病可發生於高達60%合併結合的HIV感染者。其按病程可以分為結節型、浸潤型、膿腫型和潰瘍瘻管型。
2、發病病因
頸部淋巴結結核主要是由分歧桿菌感染導致頸部淋巴結反應性增大,結合分析,桿菌感染是成人頸部淋巴結結核的常見病因,並且頸部淋巴結結核是由於結合分歧桿菌感染,累積扁桃體、咽淋巴、環腺樣體。頸部淋巴結結核通常是結核桿菌從管旁淋巴結擴散至頸內靜脈二腹肌和下頜下淋巴結引起淋巴結腫大,也可由胸膜頂端直接播散至鎖骨上淋巴結引起。
3、典型症狀
頸部淋巴結結核典型的症狀就是頸部淋巴結腫大,其中鏡前三角區域或者是鏡後三角區域出現單側腫塊兒情況是最常見的。其下淋巴結以及鎖骨上淋巴結也可能會受到影響,在體檢的過程中會出現一個堅硬孤立的腫塊,或者是與周圍結構相互的淋巴結,同時上覆皮膚可能會出現發硬的異常。
4、伴隨症狀
頸部淋巴結結核可並發潰瘍或者是膿腫的形成,同時也有一少部分人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盜汗的症狀。如果患者本身感染HIV,那麼患者可能會伴隨著發熱的情況。
02出現頸部淋巴結結核需要分情況治療,如存在HIV應特殊對待
1、一般治療
治療中強調個體化,對於受累淋巴結多、合併糖尿病、HIV、使用免疫抑制劑等患者,或抗結核治療後好轉較慢的患者,或一線治療方案存在不良反應的患者,治療方案需要個性化調整,可以加用喹諾酮類、利奈唑胺、氨基糖苷類、環絲氨酸等藥物。
強化治療階段與繼續治療階段的切換時機點,應該是患者淋巴結腫大、壞死、臨床症狀等顯著好轉後,2個月的時間點只供治療時參考。治療期間需要檢測頸部淋巴結B超、肝腎功能、血常規,評價治療效果與監測藥物毒副反應。
2、藥物治療
(1)無HIV感染患者,強化階段通常採取四聯藥物持續治療2個月,即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和乙胺丁醇。採用這種方案的目的在於儘量降低繼發性耐藥的產生。若必須將吡嗪醯胺從強化治療階段排除(如嚴重肝病、痛風或妊娠),則該治療階段應每日給予異煙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持續2個月,並且繼續治療階段應延長至7個月(總療程延長至9個月)。
繼續治療階段通常採取二聯藥物(異煙肼和利福平)治療至少4個月,因此頸部淋巴結結核的總療程為6個月。對於強化治療期間聯合服用吡嗪醯胺的患者,繼續治療階段應延長至7個月(總療程為9個月)。
(2)HIV感染患者
患者應儘快開始抗結核治療,在得到藥敏試驗結果之前,應採取經驗性四聯治療方案(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和乙胺丁醇)加維生素B6進行每日直接督導下治療。利福平和ART藥物之間存在多種相互作用,選擇抗結核治療方案時,主要考慮的是選用與ART藥物相互作用最小、對HIV病毒抑制幹擾最小的利福黴素,有時可能需以利福布汀替換利福平。結核藥物治療和ART的開始時機
對於伴肺結核且CD4細胞計數<50/μL的患者,應於啟動結核治療後2周內儘快開始ART。這一方法儘管會增加嚴重的結核相關的免疫重建炎症綜合症(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 IRIS)的風險,但可降低發生愛滋病指徵性疾病和死亡的複合風險。
對於伴肺結核且CD4細胞計數≥50/μL的患者,應於啟動結核治療後8周內開始ART。在病情不嚴重時,早期ART不能降低愛滋病死亡的風險;不論基線CD4細胞計數如何,較晚開始ART(如啟動結核治療後8周)的IRIS風險都會較低。
對於累及中樞神經系統(CNS)的結核患者,無論CD4細胞計數如何,在抗結核治療的頭8周應暫不予ART。對於基線CD4細胞計數<100/μL的患者,應開始ART後4周期間預防性使用低劑量潑尼松,這可降低IRIS風險。
3、其他藥物治療
其他藥物治療方案應滿足以下抗結核方案的原則:強化期治療確保4種有效的抗結核藥物,鞏固期確保2種以上的有效殺菌劑;治療療程需要個體化,以臨床症狀、B超觀察指標,在淋巴結顯著縮小、無液化壞死表現後從強化期切換到鞏固期;在無臨床症狀,且淋巴結大小穩定3~4月,提示病灶穩定才考慮停藥。
對於不能耐受異煙肼的患者,可以使用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代替異煙肼。對於不能耐受利福平的患者,可以使用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代替利福平。對於不能耐受吡嗪醯胺的患者,可以使用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代替吡嗪醯胺;或者使用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方案,但需要延長療程,一般延長3個月。
需要無肝毒性藥物方案:對於需要無肝毒性藥物方案的患者,吡嗪醯胺、利福平的肝毒性較大的藥物需要避免使用;異煙肼的肝毒性與個體有關,建議檢查乙醯化酶相關的基因。肝損時可以謹慎選擇的藥物包括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美羅培南、環絲氨酸;基本無肝毒性的藥物是氨基糖苷類如捲曲黴素、阿米卡星、鏈黴素。
結語: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患者的心理護理,因為頸部淋巴結結核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態,注意休息,請及時的告訴患者該病不是一種腫瘤,同時讓患者一定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全程用藥,是可以完全治癒的,一定要減輕患者精神和心理上的壓力,讓患者愉快的進行治療,有一個堅定的信心,爭取早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