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名在,何必意封侯——飛將軍李廣(9)
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年輕的漢武帝劉徹終於被鬆開了緊箍咒,開始親政,而他獨立行政後的第一件大事,竟然是與匈奴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和親協議。從此,漢匈關係進入了短暫的蜜月期,漢政府不但答應開放邊境關市,並且遣使贈送了大批美女與財物,對於匈奴的小規模劫掠也表現的非常克制,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儘量不引起雙方大規模衝突。
這當然不是劉徹的本意,一切都是假象,劉徹精心營造的假象。
確切的說,這是一次戰略性十足的妥協,也是一顆政治迷惑性很強的糖衣炮彈。
匈奴人開心的有點太早了。一個被你燒殺搶掠侮辱了六十餘年的龐大帝國,卻一直屁顛屁顛的給你送錢送糧送女人,這種其賤無比的事情只有「我大清」幹的出來,而正在冉冉升起的天下強漢,絕不容許讓這種事情發生。漢武帝堅信,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匈奴就將為此付出其有史以來最慘重的代價,慘到他們恨不得鑽回他們娘肚子裡去。
於是又等了足足兩年,直到漢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某日,一向主戰的大行令(外交部長)王恢忽然收到一封從雁門郡馬邑(今山西朔縣)送來的密信,看完信後,他精神頓時為之一震,開心的一躍而起,大叫道:「此次匈奴必破矣!」然後立刻動身,入宮求見漢武帝劉徹。
寫信人是馬邑本地的一個商人,名叫聶壹,此人雖屬剝削階級,卻也是個極富冒險精神的愛國志士。按理說,他只是個普通商人,國家大事跟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況且邊境商貿大多依附於胡人,一旦雁門開戰,對他的生意恐怕還是個毀滅性的打擊。但就是這樣一個莫名其妙的傢伙,竟然憑藉著一個大膽的想法,一腔愛國之熱忱,甘冒絕大風險,孤身誘敵,引發一場亞洲大戰,從而改變了歷史,改變了世界。
歷史並不總是帝王將相的舞臺,往往小人物,也可以左右天下。
順便說一下,聶壹有一位後代,叫做張遼,因以避怨才改了姓。
對,就是那位威震逍遙津,殺的孫權懷疑人生的孤膽英雄張遼。
聶壹信中大概內容是:「匈奴初和親,親信邊民,聶壹願為間諜,亡入匈奴,見單于,誘以利致之,漢伏兵襲擊,必破之道也。」
聶壹的信中透露了漢朝初期邊境的一種生態:當時有些關市商人,特別是有些胡化的漢人,他們與匈奴人交往甚密,這裡面有走私販、有情報商、更有些亡命徒、賣國賊;為了利益,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與匈奴裡應外合,勾結胡人入侵邊塞,燒殺搶掠,坐地分贓……
而愛國志士聶壹要做的,就是冒充這些亡命大盜,去茫茫草原中尋找到匈奴最高元首單于本人,以重利勾引之,使其率匈奴主力大軍進入我軍包圍圈,誘而全殲之,畢其功於一役;至於他自己事後會不會遭到報復,或者會不會死於戰亂,聶壹現在考慮不了那麼多。
聶壹一輩子沒取得過任何大漢的爵祿,也沒被授予過任何大漢官職,作為一個販夫走卒出身的行商,他甚至也沒讀過什麼聖賢書,但他卻擁有著令許多大漢官員汗顏的愛國熱誠。他對大漢所付出的一切,都是自發的,是對祖國樸素真摯的熱愛,沒有指望過會有任何回報。談及漢匈戰爭,各路史家都會擺出汗牛充棟的史料,津津樂道於衛霍雙壁的戰功赫赫,或是張騫班超的折樽衝俎;但我們不該忘記,在戰爭前夕,曾經有這麼一位漢人,以布衣之身,當國難之前,默默地願為自己的國家拋家舍業,深入虎穴,百死不悔。
而對於這一個很大膽也很有誘惑力的驚天計劃,漢武帝動心了,真的動心了,當年戰國名將李牧以區區趙國邊郡之力,便將匈奴打的十餘歲不敢近趙邊,靠的就是類似的計策。何況漢武帝劉徹本就是一個極富冒險精神的帝王,他就喜歡這種刺激的冒險。於是武帝立刻召集群臣,問:「朕以宗女嫁與單于,歲給財帛,賂遺甚厚。單于竟敢輕慢使命,數入侵盜。邊境不安,朕甚憂之,今欲舉兵往徵,卿等以為何如?」
群臣之中,以王恢為首的主戰派,以及與御史大夫韓安國為首的主和派,對此事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王恢認為與匈奴決一死戰的時刻已經來臨;韓安國卻認為匈奴人騎射超凡,漢不能敵,不可輕易開釁。雙方吵得不可開交。
漢武帝火了,吵個屁啊,朕還沒說話呢!王恢你也別跳了,韓安國你也別叫了,朕現在就下令徵調三十萬大軍,以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大行令王恢為將屯將軍,最後再由御史大夫韓安國出任護軍將軍,統一指揮四路兵馬,出兵馬邑,伏擊匈奴!
任用保守派頭子韓安國來當戰爭主將,這明顯也是漢武帝的一次政治妥協。韓安國等舊體制的擁護者,是很難贊同國家朝積極的和擴張主義的政策方向作明顯轉變的,這需要時間,也需要皇帝高超的政治策略。
不久,聶壹帶著使命出發了,他帶著大批金銀財物,歷經千辛萬苦,穿越邊境,在草原中一路尋覓,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匈奴王庭。
然而他一個普通商人,怎麼能見到高高再上的單于呢?如果隨便找一個匈奴將軍,又怕引不來匈奴主力大軍,無法畢其功於一役,這可怎麼辦呢?
關鍵時刻,聶壹碰到了從前有過生意來往的一個匈奴商人,此商人正好又認識單于身邊的大紅人——當年叛逃匈奴的「漢奸始祖」中行說,於是聶壹通過他找到中行說,重金賄賂之,終於得其引薦順利見到了匈奴軍臣單于,遂假裝漢奸,向其獻計道:「吾能斬馬邑令丞,以城來降,單于引兵前往,財物可盡得。」
軍臣單于的口水立刻流出來了,馬邑是漢邊經濟軍事重鎮,內屯大量戰馬牛羊糧草等戰略物資,這筆買賣做得!況且聶壹之前多與匈奴有貿易往來,價錢公道,童叟無欺,販賣其他東西如此,出賣國家也肯定如此。
「此言當真?」單于擦著口水說。
「當然。單于若不信,可遣使與我同往,觀其究竟,再發大軍未遲。」
單于大喜:「果真如此,事成之後,馬邑滿城財物,吾必與公共分之!」
兩人乃奸笑著握手,大叫合作愉快。
聶壹回到馬邑,立刻帶了夥人衝進縣府,一陣大亂後,便提了兩顆熱乎乎血淋淋的人頭出來,掛在城牆上給匈奴使者看,並告訴他們:「馬邑令丞已死,汝可回報單于,火速急來!」
死的當然不是馬邑縣令和縣丞,那只是兩個死囚的頭而已,他們早晚要死,早死一步,還能當為國捐軀的烈士,何樂而不為呢?
匈奴使者一看聶壹果然大功告成,趕緊回報軍臣單于。軍臣大喜,乃親自出馬,發兵十萬狼騎,穿越邊塞,進入武州(今山西左雲),徑直向馬邑奔來。
有本事從正面上我啊,
關注我,關注三千年前來,
三百名將翹首以盼的一本好書
點擊閱讀原文,
購買《千古名將英雄夢》籤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