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值得尊敬的一個小人物:以販夫走卒之出身,為國甘冒巨險,百死不悔

2021-02-23 千古名將英雄夢

千古英名在,何必意封侯——飛將軍李廣(9)

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年輕的漢武帝劉徹終於被鬆開了緊箍咒,開始親政,而他獨立行政後的第一件大事,竟然是與匈奴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和親協議。從此,漢匈關係進入了短暫的蜜月期,漢政府不但答應開放邊境關市,並且遣使贈送了大批美女與財物,對於匈奴的小規模劫掠也表現的非常克制,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儘量不引起雙方大規模衝突。

這當然不是劉徹的本意,一切都是假象,劉徹精心營造的假象。

確切的說,這是一次戰略性十足的妥協,也是一顆政治迷惑性很強的糖衣炮彈。

匈奴人開心的有點太早了。一個被你燒殺搶掠侮辱了六十餘年的龐大帝國,卻一直屁顛屁顛的給你送錢送糧送女人,這種其賤無比的事情只有「我大清」幹的出來,而正在冉冉升起的天下強漢,絕不容許讓這種事情發生。漢武帝堅信,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匈奴就將為此付出其有史以來最慘重的代價,慘到他們恨不得鑽回他們娘肚子裡去。

於是又等了足足兩年,直到漢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某日,一向主戰的大行令(外交部長)王恢忽然收到一封從雁門郡馬邑(今山西朔縣)送來的密信,看完信後,他精神頓時為之一震,開心的一躍而起,大叫道:「此次匈奴必破矣!」然後立刻動身,入宮求見漢武帝劉徹。

寫信人是馬邑本地的一個商人,名叫聶壹,此人雖屬剝削階級,卻也是個極富冒險精神的愛國志士。按理說,他只是個普通商人,國家大事跟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況且邊境商貿大多依附於胡人,一旦雁門開戰,對他的生意恐怕還是個毀滅性的打擊。但就是這樣一個莫名其妙的傢伙,竟然憑藉著一個大膽的想法,一腔愛國之熱忱,甘冒絕大風險,孤身誘敵,引發一場亞洲大戰,從而改變了歷史,改變了世界。

歷史並不總是帝王將相的舞臺,往往小人物,也可以左右天下。

順便說一下,聶壹有一位後代,叫做張遼,因以避怨才改了姓。

對,就是那位威震逍遙津,殺的孫權懷疑人生的孤膽英雄張遼。

聶壹信中大概內容是:「匈奴初和親,親信邊民,聶壹願為間諜,亡入匈奴,見單于,誘以利致之,漢伏兵襲擊,必破之道也。」

聶壹的信中透露了漢朝初期邊境的一種生態:當時有些關市商人,特別是有些胡化的漢人,他們與匈奴人交往甚密,這裡面有走私販、有情報商、更有些亡命徒、賣國賊;為了利益,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與匈奴裡應外合,勾結胡人入侵邊塞,燒殺搶掠,坐地分贓……

而愛國志士聶壹要做的,就是冒充這些亡命大盜,去茫茫草原中尋找到匈奴最高元首單于本人,以重利勾引之,使其率匈奴主力大軍進入我軍包圍圈,誘而全殲之,畢其功於一役;至於他自己事後會不會遭到報復,或者會不會死於戰亂,聶壹現在考慮不了那麼多。

聶壹一輩子沒取得過任何大漢的爵祿,也沒被授予過任何大漢官職,作為一個販夫走卒出身的行商,他甚至也沒讀過什麼聖賢書,但他卻擁有著令許多大漢官員汗顏的愛國熱誠。他對大漢所付出的一切,都是自發的,是對祖國樸素真摯的熱愛,沒有指望過會有任何回報。談及漢匈戰爭,各路史家都會擺出汗牛充棟的史料,津津樂道於衛霍雙壁的戰功赫赫,或是張騫班超的折樽衝俎;但我們不該忘記,在戰爭前夕,曾經有這麼一位漢人,以布衣之身,當國難之前,默默地願為自己的國家拋家舍業,深入虎穴,百死不悔。

而對於這一個很大膽也很有誘惑力的驚天計劃,漢武帝動心了,真的動心了,當年戰國名將李牧以區區趙國邊郡之力,便將匈奴打的十餘歲不敢近趙邊,靠的就是類似的計策。何況漢武帝劉徹本就是一個極富冒險精神的帝王,他就喜歡這種刺激的冒險。於是武帝立刻召集群臣,問:「朕以宗女嫁與單于,歲給財帛,賂遺甚厚。單于竟敢輕慢使命,數入侵盜。邊境不安,朕甚憂之,今欲舉兵往徵,卿等以為何如?」

群臣之中,以王恢為首的主戰派,以及與御史大夫韓安國為首的主和派,對此事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王恢認為與匈奴決一死戰的時刻已經來臨;韓安國卻認為匈奴人騎射超凡,漢不能敵,不可輕易開釁。雙方吵得不可開交。

漢武帝火了,吵個屁啊,朕還沒說話呢!王恢你也別跳了,韓安國你也別叫了,朕現在就下令徵調三十萬大軍,以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大行令王恢為將屯將軍,最後再由御史大夫韓安國出任護軍將軍,統一指揮四路兵馬,出兵馬邑,伏擊匈奴!

任用保守派頭子韓安國來當戰爭主將,這明顯也是漢武帝的一次政治妥協。韓安國等舊體制的擁護者,是很難贊同國家朝積極的和擴張主義的政策方向作明顯轉變的,這需要時間,也需要皇帝高超的政治策略。

不久,聶壹帶著使命出發了,他帶著大批金銀財物,歷經千辛萬苦,穿越邊境,在草原中一路尋覓,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匈奴王庭。

然而他一個普通商人,怎麼能見到高高再上的單于呢?如果隨便找一個匈奴將軍,又怕引不來匈奴主力大軍,無法畢其功於一役,這可怎麼辦呢?

關鍵時刻,聶壹碰到了從前有過生意來往的一個匈奴商人,此商人正好又認識單于身邊的大紅人——當年叛逃匈奴的「漢奸始祖」中行說,於是聶壹通過他找到中行說,重金賄賂之,終於得其引薦順利見到了匈奴軍臣單于,遂假裝漢奸,向其獻計道:「吾能斬馬邑令丞,以城來降,單于引兵前往,財物可盡得。」

軍臣單于的口水立刻流出來了,馬邑是漢邊經濟軍事重鎮,內屯大量戰馬牛羊糧草等戰略物資,這筆買賣做得!況且聶壹之前多與匈奴有貿易往來,價錢公道,童叟無欺,販賣其他東西如此,出賣國家也肯定如此。

「此言當真?」單于擦著口水說。

「當然。單于若不信,可遣使與我同往,觀其究竟,再發大軍未遲。」

單于大喜:「果真如此,事成之後,馬邑滿城財物,吾必與公共分之!」

兩人乃奸笑著握手,大叫合作愉快。

聶壹回到馬邑,立刻帶了夥人衝進縣府,一陣大亂後,便提了兩顆熱乎乎血淋淋的人頭出來,掛在城牆上給匈奴使者看,並告訴他們:「馬邑令丞已死,汝可回報單于,火速急來!」

死的當然不是馬邑縣令和縣丞,那只是兩個死囚的頭而已,他們早晚要死,早死一步,還能當為國捐軀的烈士,何樂而不為呢?

匈奴使者一看聶壹果然大功告成,趕緊回報軍臣單于。軍臣大喜,乃親自出馬,發兵十萬狼騎,穿越邊塞,進入武州(今山西左雲),徑直向馬邑奔來。

有本事從正面上我啊,

關注我,關注三千年前來,

三百名將翹首以盼的一本好書

點擊閱讀原文,

購買《千古名將英雄夢》籤名版

相關焦點

  • 什麼小人物在歷史上曾經改變過歷史的進程?
    什麼小人物在歷史上曾經改變過歷史的進程?許多改變歷史的大人物,在他們成功地改變歷史之前,都是小人物。在鼓動戍卒起義之前,陳勝吳廣就是一個即將面臨失期當斬的小卒。於是大澤旗杆一豎,就成了動人心弦的人物!在《東周列國志》中,有這樣一段描述:秦國欲攻打鄭國,在半路上,碰見鄭國的一個賣牛飯的商人,這個商人得知秦國軍隊將要進攻鄭國,靈機一動,假扮鄭國的使者,一面殺牛犒勞秦軍,說是鄭國派他去犒勞秦軍,已準備好迎接秦軍。對方派人通知鄭國準備迎戰。這位商人改變了鄭國與秦國合併的時間。這個小人物與歷史時代的巧遇,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 甘英尋找大秦國路線
    這個皮山國在絲綢之路的南道上,如果甘英是從皮山國經烏秅,那麼甘英肯定是從絲綢之路的北道龜茲。過姑墨,南下莎車,再往東過葉城到皮山國。這段是史書上沒有寫的,從甘英從龜茲出發可以推測在皮山國之前是走的這條道。皮山國和烏秅國之間還有一個西夜國,史書上沒有記載。然後從烏秅的西南過罽賓國,罽賓國在現今的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帶,罽賓國不屬於東漢的都護,然後涉懸度。
  • 趙靈兒出身的南詔國,真實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國度?
    趙靈兒的父親也就是巫王,作為南詔國的國王,遊戲和電視劇裡面都說他是苗族人,這和歷史上的南詔國王所屬民族是一樣的嗎? 歷史不可能一沉不變,南詔國經歷140十多年的發展,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期間歷經13代王朝,也為中國的文化發展做出傑出貢獻,在華文明歷史上畫出濃重的一筆。
  • 《鹿鼎記》:一個小人物的逆襲
    聽說綜合評分很低,也有很多人在評價劇情,而我,只在意這個小人物逆襲的故事。一把爛牌打成王炸的史書上,必須有他的名字——韋小寶。「揚州小白龍」是他給自己的外號,即便是出生在青樓,他對自己的評價依然是很高的。他沒有帥氣的臉龐,沒有優雅的姿勢,沒有淵博的知識,但是他笑到了最後。他出身不好,可是他依然愛笑愛鬧。因為出身不好,他比別人更圓滑,更懂得生存之道。
  • 比爾蓋茨唯一崇拜的商業奇才,為中國貢獻突出,值得世人尊敬
    他出身貧寒,起初只是石油公司生產線的小職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檢查裝滿石油的油罐蓋是否焊接好,就憑他的聰明才智,小職位上也能大放光彩,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給公司帶來每年5億美元的新利潤,他就是稱霸世界的世界首富的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
  • 歷史上那些英勇的小人物,他們的故事同樣精彩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勇敢的人,尤其是一些小人物,他們爆發出來的勇氣同樣讓人震撼。人們更鍾愛於這樣的故事,往往忽略了這些人的名字。 於是,小人物永遠都是小人物,有些人甚至連名字也沒有流傳下來。 我們講幾個故事,來看看小人物的英勇。
  • 曾經互為生死之交的晁蓋與宋江,卻因為一個小人物而徹底決裂
    當初晁蓋等七人劫取生辰綱的事情敗露,是宋江冒著巨大的風險去給晁蓋通風報信,讓晁蓋等人在抓捕官兵到來之前逃離。當初宋江因為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斬刑,又是晁蓋率領著梁山好漢劫法場救宋江,同樣冒著巨大的風險。等到宋江上了梁山之後,晁蓋、宋江分別擔任著寨主、副寨主的職位,然而同享富貴的兩人,關係卻漸漸開始有了裂痕。
  • 水滸中,小人物獨具大智慧之操刀者乃真英雄也
    水滸傳》是一本關於英雄與俠義的浪漫之作,書中的不光對出身好的好漢們進行濃墨重彩的刻畫,對於一些出身低微的,甚至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也有所側重。一、小人物在歷史上的大作用其實,小人物是歷史長河中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一掃六合的秦王朝就是在小戍卒陳勝吳廣的揭竿而起下,拉開了滅亡序幕的。
  • 大時代的小人物,感動人心的力量源泉——《金剛川》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以及接受了社會主義新時代教育的孩子,其實在看主旋律電影之前,基本上都明白這部電影,想告訴你的東西是什麼,再加上使用歷史書上詳細記載的大事件大人物,讓主旋律電影從故事內容到情感雙重失去了懸念。我想這也是主旋律電影,漸漸被商業電影反超的一部分原因(畢竟商業電影,至少故事內容是有懸念的)。而小人物故事的出現,就像是一汪清泉,投入到無精打採的人群中,讓人瞬間來了精神。
  • ...的感人事跡和故事 每一位在危難之中逆行的人都值得被別人尊敬
    《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跡和故事和平年代的英雄,平凡之事中彰顯偉大,這條抗疫之路,過程艱難曲折結果卻振奮人心,感恩其中的最美逆行者們,每一位在危難之中逆行的人都值得被別人尊敬。
  • 那些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那什麼樣的人值得我們尊敬呢?是那些具有優良品質,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人。這樣的人在精神上引領我們前行,在生活中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溫暖,在社會中營造一個風氣良好的氛圍。我尊敬老師。老師傳授我們知識,幫助我們樹立優秀品德,傳遞真善美的人生觀。是我們的人生文化知識以及道德品質的啟蒙者,助力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可以走得更遠。
  • 甘冒「違法」風險,拜登為何堅持提名首位非裔國防部長奧斯汀?
    而正是這些爭議,導致了拜登提名計劃可能面臨的多重阻礙甚至是法律上的風險。從簡歷上看,奧斯汀可謂從一線和基層成長起來的人才。1975年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奧斯汀,領導過美軍在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等地的軍事行動,實戰經驗豐富。2008年至2012年期間,他曾先後擔任駐伊拉克多國部隊司令、駐伊美軍司令。
  • 值得尊敬的亡國之君:崇禎帝
    崇禎是天啟皇帝熹宗之弟,明光宗皇帝朱常洛的第五子,明神宗萬曆皇帝的孫子。三人中,除了崇禎的父親光宗皇帝在歷史上默默無聞外,他的哥哥天啟皇帝與爺爺萬曆皇帝在歷史上都是相當的著名,不過,都不是以正面形象而聞名。崇禎是歷史上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一般而言,亡國之君或暴虐無道,或荒淫縱情,或不理朝政,但崇禎皇帝這些一條也沒佔上。
  • 文化:魯迅先生是永遠值得被尊敬和敬仰的,他的作品值得流傳下去
    他,中國文壇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作家,給了後人無數的啟發與感慨。曾被毛澤東評價為「最偉大的革命家」,被後人評為「最有骨氣的中國人」。他寧願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這,就是他中國最偉大的作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署名「魯迅」的短篇小說《狂人日記》,這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的化文小說,「魯迅」這個偉大的名字從此出現在中國的歷史上。
  • 「一帶一路」的故事|甘英之憾
    「甘英乃抵條支而歷安息,臨西海以望大秦」。《晉書·四夷傳》也記載:「漢時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其(大秦)國。入海,(安息)船人曰:『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懷。若漢使不戀父母妻子者可入。』英不能渡。」此外,《梁書》、《舊唐書》也對此甘英出使大秦事有記載。
  • 甘英:「鑿空西域」最受爭議的大神,中國第一個到達波斯灣的人
    在《晉書·四夷傳·西戎傳附大秦國傳》中有略為不同的記載:漢時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其國。入海,船人曰:「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懷。若漢使不戀父母妻子者可入。」英不能渡。甘英出身於內陸,回國後甚至報告海水不可飲用:「途經大海,海水鹹苦不可食。」(《晉書》)也許正是因為對海上航行知之甚少,甘英才相信了安息船人對航海危險的誇張描述,止步於安息。
  • 辛苦不值得尊敬、流汗是愚蠢和懶惰?王福重:看我農民來駁你
    你也之不過是通過「出大力流大汗是愚蠢和懶惰」、「辛苦不值得尊敬」,以及「消滅農民」等極端字眼進行博人眼球而已!但若論博人眼球,別看你王福重又是博士後,又是教授等一大些令人眼花繚亂的頭銜,但就此領域而言,你在此領域的智商上是和鳳姐有著雲泥之別的。當然鳳姐為雲,而你王福重則為泥無疑。你王福重別不服,人家鳳姐是以當時的世界之霸主歐巴馬來博取眼球。而你王福重呢?卻是以最底層的農民獵物。
  • 為中國足球拋灑辛酸淚!那些不信邪的土帥,怎會不值得尊敬?
    中國足球的水平確實不濟,聘請外援和洋帥來傳、幫、帶也是順理成章的。但是如果崇洋媚外的心態在觀念之中紮根就不對了,好多人覺得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的圓,顯然是毫無道理的。事實也證明,聘請洋帥確實給中國足球注入了很多活力,但迷信洋帥也給中國足球帶來了慘痛的教訓。
  • 尋根 ▋百家姓之--冒氏 家族起源族譜
    伏羲氏駕崩後,葬於山陽高平(山東金鄉縣),其墓曰:「太昊陵」,每至農曆2月2日「龍抬頭」之日,中華民族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祖大典,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族領袖。伏羲氏有十子,均以太陽鳥為圖騰,史稱「十日族」。在史籍《山海經·大荒南經》中記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因伏羲氏為湯古氏之子,所以在風姓中要保留族徽,為此風的古體字為「颺」。
  • 改變歷史的小人物——渦陽捻軍少年張皮綆
    你錯了,這些都會發生在你的周圍:馬路上的車流,總會有一個司機打盹(或者走神)而駛離車道,串到隔壁車道甚至人行道,同樣的道理,你正常在馬路上開車,也會不定什麼時候竄出一個路人,突然出現在你的車頭前面——這就是生活中的灰犀牛。歷史的一個細微的事件,就能改變整個歷史的進程,尤其是那些個「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