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原文: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翻譯:追憶歷史,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嚮往未來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登樓遠眺,想到宇宙邈遠,廣闊無邊,我深感人生短暫與人的渺小,獨自憑弔,我悲傷難過,潛然淚下。
一、作者簡介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文學家。
二、寫作背景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國家受外族入侵,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徵,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李薊北樓寫下這首詩。
三、重點詞語
①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
②愴然:悲傷的樣子。
③涕:眼淚
四、重點問題
1.詩中的「古人」和「來著」分別指的什麼人?
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聖君。
來者:後世那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
2.請描繪「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畫面。
詩人登上幽州臺眺望遠方,思緒萬千,想到過去、現代、未來,在這廣闊的天地之間,看不到一位能夠賞識人才的君主,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不禁流淚。
3.主旨
本事通過寫登幽州臺的所見所感,以慷慨悲涼的基調,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憤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