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習近平的信札》之下黨鄉親篇丨此情綿長暖茶鄉

2020-12-26 央視網

  福建壽寧縣下黨鄉,一個讓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牽掛的地方,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再次被提及。「雲南貢山獨龍族群眾、福建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王傑班』全體戰士、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冠軍班同學、澳門小朋友和義工老人,給我寫了信。我在回信中肯定了大家取得的成績,也表達了良好祝願。」

  在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回憶起當年「三進下黨」的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下黨鄉是閩東壽寧最邊遠的山鄉,素有壽寧的「西伯利亞」之稱。這裡曾經是無公路、無自來水、無電燈照明、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的「五無鄉鎮」,所在地通往四處毗鄰鄉鎮,都得翻山越嶺步行10多公裡,買賣東西只能靠肩挑背馱。直到建鄉時,農民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

  △1989年7月19日,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一行前往壽寧縣下黨鄉調研途中

  驕陽似火,鑠石流金。1989年7月19日,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帶領地直相關部門負責人頭戴草帽,肩搭毛巾,頂著炎炎烈日,在崎嶇山路上跋涉2個多小時,深入鄉政府所在地下黨村。

  鄉黨委、政府臨時在鸞峰橋邊的王氏祠堂裡辦公,條件極其簡陋,大家就圍坐在小板凳上開會。吃飯、午休就安排在鸞峰橋上,午飯後,稍作休息,習近平又進村入戶、訪貧問苦。

  回程仍要步行10多公裡,路險坡陡,且荊棘雜草叢生,習近平一行拿著柴刀將擋在路面的荊棘、葦稈劈除。直到晚上8點左右,他們才回到壽寧城關。

  參加調研的時任壽寧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連德仁在日記中寫道:「這一天,乘車5個小時,步行4個半小時,開會座談訪貧2個小時,一路風塵,大汗淋漓,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回到縣城招待所後,許多幹部才發現腳底、腳趾都磨出了血泡。」

  習近平同志後來用「異常艱苦、異常難忘」來形容此次下黨之行。

  1989年7月26日、1996年8月7日,習近平又兩次來到下黨鄉,協調解決下黨建設發展難題。

  「下黨是我一輩子忘不了的地方。」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談起下黨鄉的故事,那裡成為他扶貧開發思想的「策源地」和「實踐田」。

  群眾,在習近平心中有著最重的分量;基層,是他去得最多的地方。

  習近平「三進下黨」,諄諄話語、殷殷囑託,為扶貧工作指明方向,「滴水穿石」的奮鬥精神在下黨鄉落地生根。當地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在絕壁上修路、在大山中謀發展,靠著經營茶園發展旅遊和現代農業。

  三十年接續奮鬥,三十年舊貌換新顏。

  如今,下黨鄉的路通了、村美了、民富了。從偏遠的「閩東西伯利亞」到生機勃發的「紅色旅遊新地標」,下黨鄉的變化翻天覆地。

  2018年,下黨鄉人均純收入13300元,是30年前的60多倍。鄉裡最後一批貧困戶全部脫貧。

  沒有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和指引,下黨鄉不可能有今天。鄉親們心懷感恩,大家一合計,覺得應該給總書記寫封信,匯報下黨鄉脫貧的喜訊。

  △這是下黨鄉鄉親們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幸福茶館

  幸福茶館裡話幸福!就在村裡的幸福茶館,受鄉親們委託,當年習近平第一次到下黨村時的6位見證者劉明華、王光朝、王光拔、王金花、陳大輝、王光滿,聚在一起,商量如何給總書記寫信,說說心裡話。

  「真沒想到,總書記這麼快就給我們回信了!」61歲的劉明華,捧著函件,反反覆覆認認真真看了五遍。「非常激動!非常感動!」

  時任下黨鄉黨委副書記的劉明華,對下黨當年的困頓有切身之痛,也見證了下黨的幸福變化。作為寫信的發起者之一,他覺得有好多心裡話想對總書記說。

  「我們回憶了總書記第一次到下黨時,拍板幫鄉裡修公路、建電站,到群眾家中訪貧問苦;也匯報了這幾年下黨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群眾靠山吃山,種植茶葉、發展紅色旅遊紅紅火火,幸福感、獲得感節節攀升。」

  如今退休了的劉明華,又擔任了「難忘下黨」主題館的講解員,「每天從全國各地慕名來此接受黨性教育的遊客絡繹不絕,我一遍一遍為他們講述下黨的紅色故事、人文故事、生態故事,特別自豪,我將繼續發揮餘熱。」

  71歲的王光朝,也是習近平當年進下黨的見證者,他說,「幸福下黨,難忘習近平總書記。下黨人有今天這樣的生活,是因為他當年來到下黨,關心下黨,下黨人知恩、感恩。」

  兩頁半的信,幾個人反覆斟酌了用詞,寫了兩遍草稿,最後籤上自己的名字。

  過去下黨不通公路,寸步難行;如今公路直通鄉裡,從縣城不到2小時就能到達這裡。過去的特困戶,現在有的脫貧,有的致富奔小康,老百姓生活上了一個新臺階。

  △下黨鄉群眾新居

  「總書記在回信中,希望我們繼續發揚滴水穿石的精神,堅定信心、埋頭苦幹、久久為功,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積極建設美好家園,我很受鼓舞。」

  下黨村民沈有中從網上得知習總書記回信的喜訊後,第一時間將消息轉發朋友圈。雖然在外經商,但他時常會返回下黨,了解村裡最新的變化。「今後,打算返鄉從事茶葉等相關產品的運營開發,爭取帶領更多的鄉親致富。」對於未來,沈有中信心滿滿。

  △「滴水穿石」精神在下黨鄉落地生根

  下黨鄉山青水綠、雲霧環繞,具備良好的高山茶生長環境。下黨鄉根據海拔、氣候和地理條件優勢,大力發展茶產業,全鄉茶園種植面積6008畝,大力發展創新可視化扶貧定製茶園項目,打造「下鄉的味道」品牌等。2019年下黨鄉的定製茶園全年訂單達到600多萬元,為村民們帶來了切切實實的收益。

  「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加油鼓氣,我們爭取在新的一年裡讓定製茶園產值實現翻番,同時搞好民宿、農家樂等旅遊周邊產業,全力振興鄉村。」下黨村黨支部委員王菊弟說。

  字字暖心、催人奮進,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激勵著下黨鄉廣大幹部群眾。下黨鄉的今昔變化表明,滴水穿石的精神是實現脫貧的重要保證,大家表示一定要繼續發揚下去,把下黨建設得更加美好,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

  總監製丨楊華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主編丨陳劍祥 汪潔

  編輯丨劉欣顏 李冬

  美編丨王少華 張亞楠 陸明明

相關焦點

  • 《2019·習近平的信札》之體育冠軍篇|諄諄話語催奮進
    2019年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體育大學2016級研究生冠軍班全體學生回信,對他們提出勉勵和期望,並向北體大全體師生和正積極備戰奧運等賽事的運動員、教練員致以誠摯問候。△原創微視頻《諄諄話語催奮進》「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給我們回信了!」一時間全班雀躍、全校沸騰。
  • 這些年,習近平在農曆小年這一天
    習近平強調,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特別是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一定會給鄉親們更多支持和幫助,鄉親們要發揚自強自立精神,找準發展路子、苦幹實幹,早日改變貧困面貌。2015年/2019年農曆小年丨同黨外人士在一起【如何發揮政黨協商、統一戰線優勢】2015年和2019年的農曆小年,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歡聚一堂,共迎佳節。
  • 鄭振鐸等搶救流散香港文物往來信札捐贈劃撥儀式暨入藏紀念展開幕式在京舉行
    劉玉珠在講話中指出,新中國成立伊始,黨和政府將遏制文物流失、搶救流散國寶擺上重要議程。在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關心下,文化部文物局建立「香港秘密收購文物小組」,搶救流散香港文物,開啟了流失文物回歸的恢弘篇章。
  • 時政微視頻丨習近平寧夏再看脫貧 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習近平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進行調研,總書記心中最牽掛的還是脫貧攻堅。 習總書記說,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區,居住著眾多少數民族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民族地區進行調研,與當地人共商脫貧致富大計,開出一張張脫貧「藥方」。
  • 盤點習近平在田間地頭的考察瞬間
    黨的各項惠民政策要落實好,鄉親們要一起奮鬥,努力向前奔跑,爭取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2019年5月20日至22日,習近平在江西考察。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 圖文故事丨習近平和湖北的故事
    【學習進行時】2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荊楚大地,有著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的牽掛。他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戰「疫」,日夜惦念著湖北和武漢人民安危;他數次赴湖北考察調研,心繫湖北發展……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圖文故事,帶您回顧習近平和湖北的故事。
  • 2019習近平地方考察的溫情瞬間
    2019年3月22日下午,羅馬蒙特奇特利歐宮,習近平在回答義大利眾議長菲科「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的問題時,說了上面這句話。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習近平輾轉多地考察,與當地鄉親、扶貧幹部親切交談,共謀發展。2019年4月15日下午,習近平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小學同師生親切交談,了解義務教育保障情況。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山城四月,春風和煦。
  • 時政新聞眼丨建黨99周年前夕,習近平為何強調這件大事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並發表重要講話。他說,我們黨要長期執政、永葆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重要的是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當天集體學習重點談的就是這項最重要的工作怎麼幹。
  •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聯播視頻丨習近平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   穿越「時空隧道」 致敬那一場偉大的勝利   當天上午,這一主題展覽剛剛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
  • 點亮2019!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中的「名言金句」
    新年的鐘聲敲響,我們迎來2019年。辭舊迎新之際,習近平主席發表新年賀詞,回顧過去,飽含為民情懷;展望未來,激蕩奮鬥豪情。「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我們都是追夢人」……這些話語平實而溫暖,充滿新氣象、新希望。習近平主席今年的新年賀詞中都有哪些「名言金句」?一起來學習吧。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青春的顏色是什麼?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青春的顏色是什麼?  李文政老家在湖北孝感,春節返鄉過年時,家鄉疫情吃緊,他努力調整心情,在做好防疫隔離的同時,一直惦記千裡之外的開安鎮鄉親。返崗復工後,李文政趕緊往村裡跑。在朱萬才家,說起湖北疫情,老人也為李文政「捏一把汗」。老人囑咐道:「孩子啊,年輕人到基層搞扶貧、搞防疫,國家指望你們,你們在一線多保重。」
  • 點亮2019!盤點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中的"名言金句"
    新年的鐘聲敲響,我們迎來2019年。辭舊迎新之際,習近平主席發表新年賀詞,回顧過去,飽含為民情懷;展望未來,激蕩奮鬥豪情。「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我們都是追夢人」……這些話語平實而溫暖,充滿新氣象、新希望。習近平主席今年的新年賀詞中都有哪些「名言金句」?一起來學習吧。
  • 一枝一葉總關情丨讓農民挑上「金扁擔」
    △2020年7月22日,習近平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地塊,察看玉米長勢。小小的一條扁擔,承載著祖祖輩輩鄉親的希望。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講了一個「金扁擔」的故事。
  • 習近平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回信強調 再接再厲善作善成...
    據新華社電 在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8月30日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問候和勉勵,並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在回信中說,60年前,你們響應黨中央號召,積極投身修建密雲水庫大會戰。60年來,你們為了保護水庫,關工廠、關礦山,為首都生態環境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得知你們發揮好山好水的優勢,日子越過越紅火,我感到很高興。習近平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習近平: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
    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強調深入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為實現黨的十八大目標任務提供堅強保證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王岐山張高麗出席新華社記者 劉建生 攝新華網北京6月18日電(記者徐京躍 周英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6月1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全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進行部署。
  • 時政新聞眼丨歷史交匯之時,習近平為何赴山西大同考察
    全國兩會前夕,習近平再次出京考察,直奔山西。兩個月接連考察四個省,這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總書記行程最密集的出京考察。今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這樣的時間節點,最顯大勢。在山西之行的第一站大同,總書記重點關注的就是如何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 艾爾肯•麥麥提尼亞孜:帶領鄉親們富起來才是真的富
    作為受惠於黨的扶貧政策,從靠零散打工謀生的貧困戶轉變成固定資產達百萬的合作社創始人的他,不僅是鄉親們的貼心人,也是勤勞致富的榜樣。他帶領鄉親們過上了好日子,也贏得了群眾的心。回憶起那段經歷,艾爾肯感激地說:「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黨組織的支持,對當年的我而言,脫貧只是個白日夢。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自己一個人富不算富,帶領鄉親們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只有幫更多的人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才算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也才能表達自己對黨的感恩之心。
  • 習近平總書記給庫爾班大叔的後人的回信
    習近平總書記給庫爾班大叔的後人的回信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習近平總書記給庫爾班大叔的後人的回信  託乎提汗:  你好!
  • 12個要點,讀懂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領導重要文章
    本文轉自【求是網】;7月16日出版的2020年第14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這篇重要文章,摘自總書記2013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間的講話、報告等多篇重要文獻,共18條,集中反映了總書記關於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思想,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現實性、指導性。筆記君梳理了5個方面12個要點,和你一起學原文、悟原理。
  • 教育整頓·學思感悟丨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
    教育整頓·學思感悟丨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 2020-09-10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