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而言,練功習武,或許只是童年「英雄夢」裡划過的一顆流星,但在10歲的小女孩孫夢涵看來,卻如同早已戴在手腕上的花環。
村廣場上,村武術隊給鄉親們帶來一場武術表演
哼哼哈嘿,在武漢市新洲區徐古街孫家咀村,孫夢涵和村裡的小夥伴,每天放學後在村裡找一塊空地,打上一套孫家拳,總能引來不少村民的圍觀。
一場日常的對練就能吸引眾多鄉親圍觀
三百年的武術傳承,對一個村落而言,意味著什麼?孩子們還無法理解,但每個村民,卻在冥冥中感知到了一種命運的連接。
76歲的孫茂林在村裡教孩子們打拳
76歲的孫茂林,打拳時身法靈活,眉目間英氣逼人,誰能想到他前不久才剛動過一場手術。從6歲師從父輩習武,孫茂林幾乎每天傍晚都會打上一套拳法,老祖宗傳下來的精氣神,都在這武術套路裡。
村子裡」武術家「們的聚會
58歲的孫友善,十幾斤的木材在他手中,如同筷子一樣靈活。走南闖北討生計,每當木匠同行稱讚孫友善臂力驚人,總讓他想起自己小時候,夜晚家裡微弱的柴油燈,曾把他瘦弱的身影印在院牆上。
在妻子和女兒眼中孫偉勝就是武林高手
38歲的孫偉勝,平時在武漢城區打工,逢年過節,村子組織武術隊到周邊巡演,他總是一場不落。10多年前,孫偉勝在隔壁村表演武術時,那個臺下為他瘋狂鼓掌的女子,如今已是他的妻子。
練武歸來,神清氣爽
三百年的武術傳承,對近千名村民而言,意味著什麼?每個村民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有一個相同的目標——精心呵護。
孫氏宗祠內的切磋
曾是村小學教師的孫輝,十幾年前就開始搜集梳理「孫家咀武術」的傳承故事。康熙年間祖輩重金聘請楊家拳宗師傳藝,後來吸收趙、嶽兩家拳術的精華,孫家咀武術在當地方圓幾十裡聲名鵲起。三百多年來戰亂紛紛中,不乏孫家咀村走出的執甲軍士,在安徽熊家山和武漢周邊地區,也曾活躍不少孫家拳師的身影。
平時在田間地頭也能玩幾把
集搏技、娛樂、健身為一體的孫家咀武術,至今還完整地保存著十幾種套路拳譜,搏技格鬥技巧精湛,演繹出的舞獅表演,更是活靈活現。今年,新洲區將孫家咀武術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閒暇時,房前屋後的空地就是習武的場地
農閒之時,在庭院田間,孫家咀的村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使槍弄棒、踢腿使拳。村子裡,近處炊煙升起,雞犬相聞,遠處的大別山脈綿延如雲,仿佛把人帶入電影之中。
這樣美好的場景,或許也是孫家祖先最初的希冀吧。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