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植物中藥: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的功效及主治功能

2021-02-12 中藥師王浪濤


朋友點擊上方藍色小字中藥師王浪濤 zys-2014添加關注,免費訂閱。個人微信帳號:15829687881

————————————————


瓜  蔞

【拼音】Guā Lóu

【別名】果裸(《詩經》),王菩(《呂氏春秋》),地樓(《本經》),澤巨、澤冶(《吳普本草》),王白(《廣雅》),天瓜(《爾雅》郭璞注),萯(《穆天子傳》郭璞注),瓜葵(《針灸甲乙經》),澤姑、黃瓜(《別錄》),天圓子(《東醫寶鑑》),柿瓜(《醫林纂要》),野苦瓜(《貴州民間方藥集》),杜瓜、大肚瓜(《浙江中藥手冊》),藥瓜(《四川中藥志》),鴨屎瓜(《廣東中藥》)。

【出處】《本經》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果實。霜降至立冬果實成熟,果皮表面開始有白粉並為淡黃色時,即可採收。連果柄剪下,將果柄編結成串,先堆積屋內2~3天,再掛於陰涼通風處晾乾(2個月左右);然後剪去果柄,用軟紙逐個包裹,以保持色澤。防止撞傷破裂,否則易生蟲發黴。

【生境分部】生長於山坡草叢、林邊、陰溼山谷中。亦有栽培。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主產山東、安徽、河南等地。

【化學成分】果實含三萜皂甙、有機酸、樹脂、糖類和色素。種子含脂肪油。果實所含的蛋白質與其塊根"天花粉"所含的蛋白質不同,參見"天花粉"條。

【藥理作用】抗菌、抗癌作用。栝樓在體外對大腸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有某些抑制作用。水浸液(1:2)在體外對某些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體外試驗中,全栝樓煎劑(20%煎劑)對腹水癌細胞有致死作用。並有人認為栝樓皮、栝樓仁均有效,但前者的作用較好。種殼與脂肪油則無效。醇,醚提取物亦有效。60%醇提取物體外作用最好。但動物試驗,其作用不太顯著,也不穩定;在體內,對肉瘤的作用比對腹水癌細胞的作用強一些。

栝樓中尚含強烈的致瀉物質。

【炮製】去柄,洗淨,置蒸籠內蒸至稍軟,壓扁,切成塊。

【性味】甘苦,寒。

①成無己:"味苦,寒。"

②《日用本草》:"味苦,平涼,無毒。"

③《本草衍義補遺》:"甘,潤。"

【歸經】入肺、胃、大腸經。

①《本草匯言》:"入手少陰、太陰經。"

②《本草新編》:"入肺、胃二經。"

【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散結,滑腸。治痰熱咳嗽,胸痺,結胸,肺痿咳血,消渴,黃疸,便秘,癰腫初起。

①《別錄》:"主胸痺。"

②《本草圖經》:"主消渴。"

③成無已:"通胸中鬱熱。"

④《傷寒類要》:"治脾癉溺赤出少,惕惕若恐。"

⑤《品匯精要》:"消結痰,散癰毒。"

⑥《綱目》:"潤肺燥,降火。治咳嗽,滌痰結,利咽喉,消癰腫瘡毒。"

⑦《江蘇植藥志》:"治水腫。"

⑧《山西中藥志》:"瓜瓤洗手,治凍裂。"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4錢;搗汁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注意】脾胃虛寒,大便不實,有寒痰、溼痰者不宜。

①《本草經集注》:"枸杞為之使。惡乾薑。畏牛膝、乾漆。反烏頭。"

②《本經逢原》:"脾胃虛及嘔吐自利者不可用。"

③《本草便讀》:"冷滑大腸,脾虛無火、大便不實者不可用。"

【各家論述】

①《本草衍義補遺》:"栝樓實,《本草》言治胸痺,以味甘性潤,甘能補肺,潤能降氣。胸有痰者,以肺受火逼,失降下之令,今得甘緩潤下之助,則痰自降,宜其為治嗽之要藥也。又洗滌胸膈中垢膩,治消渴之神藥也。"

②《綱目》:"張仲景治胸痺痛引心背,咳唾喘息,及結胸滿痛,皆用栝樓實,乃取其甘寒不犯胃氣,能降上焦之火,使痰氣下降也。成無己不知此意,乃雲苦寒以瀉熱,蓋不嘗其味原不苦,而隨文附會爾。"

③《本草述》:"栝樓實,陰厚而脂潤,故於熱燥之痰為對待的劑,若用之於寒痰、溼痰、氣虛所結之痰,飲食積聚之痰,皆無益而有害者也。"

④《本經逢原》:"栝樓實,其性較栝樓根稍平,而無寒鬱之患。"

⑤《重慶堂隨筆》:"栝樓實,潤燥開結,蕩熱滌痰,夫人知之;而不知其舒肝鬱,潤肝燥,平肝逆,緩肝急之功有獨擅也,(魏)玉璜先生言之最詳。"

⑥《本草便讀》:"瓜蔞,性味與花粉相同,惟潤降之功過之。故凡上焦鬱熱,垢膩痰火咳嗽等證,皆可用之。一切肺癰、腸癰、乳癰之屬火者,尤為相宜。"

⑦《本草思辨錄》:"栝樓實之長,在導痰濁下行,故結胸胸痺,非此不治。然能導之使行,不能逐之使去,蓋其性柔,非濟之以剛,則下行不力。是故小陷胸湯則有連、夏,栝樓薤白等湯則有薤、酒、桂、樸,皆伍以苦辛迅利之品,用其所長,又補其所短也。"

⑧《醫學衷中參西錄》:"栝樓,能開胸間及胃口熱痰,故仲景治結胸有小陷胸湯,栝樓與連、夏並用;治胸痺有栝樓薤白等方,栝樓與薤、酒、桂、樸諸藥並用。若與山甲同用,善治乳癰;若與赭石同用,善止吐衄;若但用其皮,最能清肺、斂肺、寧嗽、定喘;若但用其瓤,最善滋陰、潤燥、滑痰、生津;若但用其仁,其開胸降胃之力較大,且善通小便。"


⑨《本草正義》:"蔞實入藥,古人本無皮及子仁分用之例,仲景書以枚計,不以分量計,是其確證。蓋蔞實能通胸膈之痺塞,而子善滌痰垢粘膩,一舉兩得。自《日華子本草》,有其子炒用一說,而景嶽之《本草正》,只用其仁,張石頑之《逢原》,亦云去殼紙包壓去油,則皆不用其殼,大失古人專治胸痺之義。且諸瘍陽症,消腫散結,又皆以皮子並用為捷。觀瀕湖《綱目》附方極多,全用者十之九,古人衣缽,最不可忽。惟近今市肆,以蔞實老時,皮肉不粘,剖之不能成塊,凡用全萎者,皆乘其未老之時,摘取曝幹而剖為數塊,方能皮肉粘合,以取美觀,然力量甚薄,卻無功效。所以頤欲用其全者,寧以蔞皮、蔞仁,列為二物,乃能得其老者,始有實驗,若但書全瓜蔞三字,則用如不用,此亦治醫者不可不知藥物之真性情也。即使但用其皮,亦是老而力足,疏通中滿,確有奇能。"

【備註】同屬植物圓子栝樓長萼栝樓的果實,在少數地區亦作栝樓入藥。



瓜 蔞 子

【藥材名稱】栝樓子

【拼音】Guā Lóu Zǐ

【別名】瓜蔞仁(《丹溪心法》),栝樓仁(《藥性類明》)。

【出處】《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栝樓雙邊栝樓、大子栝樓等的種子。9~11月採收果實,剖開取出種子,洗淨,曬乾。

【化學成分】栝樓仁含甙、皂甙、有機酸及其鹽類(如草酸鈣)、樹膠、樹脂、脂肪油及色素等。脂肪油含率約為26%,其中飽和脂肪酸佔30%,不飽和者約佔66.5%;不飽和脂肪酸以栝樓酸為主。

栝樓仁所含的蛋白質,與栝樓塊根(天花粉)的蛋白質不同。

【炮製】栝樓子:揀去雜質,簸除乾癟種子,搗扁。炒栝樓子:取淨栝樓子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取出放涼,樓仁霜:取去殼栝樓仁,碾細,用吸油紙包裹,加熱微炕,壓榨去油後,再碾細,過篩。

【性味】甘,寒。

①《日華子本草》:"味苦,冷,無毒。"

②《藥品化義》:"味甘,性平。"

【歸經】入肺、胃、大腸經。

①《藥品化義》:"入肺、大腸二經。"

②《本草求真》:"入肺,兼入脾、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

【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滑腸。治痰熱咳嗽,燥結便秘,癰腫,乳少。

①《食療本草》:"下乳汁,又治癰腫。"

②《日華子本草》:"補虛勞,口乾,潤心肺。療手面皺,吐血,腸風瀉血,赤白痢。"

③《本草蒙筌》:"補肺下氣,滌垢開鬱。治傷寒結胸,虛怯,癆嗽;解消渴,生津;止諸血。"

④《本草經疏》:"主消痰。"

⑤《藥品化義》:"利熱痰老痰。"

⑥《本草再新》:"解鬱,祛風,生津止渴,止腰腿痛。"

⑦《飲片新參》:"清肺,化熱痰,潤腸,通大便。"

⑧《中藥志》:"治老年或病後之腸結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4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

①《本草經集注》:"枸杞為之使。惡乾薑。畏牛膝。反烏頭。"

②《本草匯言》:"脾胃虛冷作洩者勿服。"

【各家論述】

①《藥性類明》:"栝樓仁,昔人謂通肺中鬱熱,又言其能降氣者,總由甘合於寒,能和,能降,能潤,故鬱熱自通。丹溪所謂胸中垢膩,蓋亦鬱熱之所成,熱之鬱者通,氣之痺者降,何垢膩之不滌乎。"

②《本草匯言》:"栝樓仁,潤肺消痰,清火止渴之藥也。其體油潤多脂。專主心肺胸胃,一切燥熱鬱熱逆於氣分,食痰積垢滯於中脘。凡屬有形無形,在上者可降,在下者可行。其甘寒而潤,寒可以下氣降痰,潤可以通便利結。"

③《本草正》:"瓜蔞仁,性降而潤,能降實熱痰涎,開鬱結氣閉,解消渴,定脹喘,潤肺止嗽。但其氣味悍劣,善動噁心嘔吐,中氣虛者不宜用,《本草》言其補虛勞,殊為大謬。"

④《藥品化義》:"瓜蔞仁,體潤能去燥,性滑能利竅。凡薄痰在膈,易消易清,不必用此。若鬱痰濁,老痰膠,頑痰韌,食痰粘,皆滯於內.不得升降,致成氣逆胸悶,咳嗽,煩渴少津,或有痰聲不得出,借其滑潤之力,以滌膈間垢膩,則痰消氣降,胸寬嗽寧,渴止津生,無不奏效。其油大能潤肺滑腸,若邪火燥結大便,以此助苦寒之藥,則大腸自潤利矣。"

【備註】此外,尚有大苞栝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紅花栝樓(雲南、貴州)、馬乾鈴栝樓(雲南)和喜馬拉雅栝樓等的種子在各產地均作栝樓子入藥。江蘇、浙江地區,習慣以同屬植物王瓜的種子稱栝樓仁。兩者外形顯著不同。


瓜 蔞 皮

【藥材名稱】瓜蔞皮

【拼音】Guā Lóu Pí

【英文名】PERICARPIUM TRICHOSANTHIS

【來源】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的乾燥成熟果皮。秋季採摘成熟果實,剖開,除去果瓤及種子,陰乾。


【性狀】本品常切成2至數瓣,邊緣向內捲曲,長6~12cm。外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皺縮,有的有殘存果梗;內表面黃白色。質較脆,易折斷。具焦糖氣,味淡、微酸。

【鑑別】取本品,置60℃烘乾,粉碎,取粗粉約2g,加乙醇2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瓜蔞皮對照藥材2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炮製】洗淨,稍晾,切絲,曬乾。

【性味】甘,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清化熱痰,利氣寬胸。用於痰熱咳嗽,胸悶脅痛。

【用法用量】6~9g。

【注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天 花 粉


【藥材名稱】天花粉

【拼音】Tiān Huā Fěn

【別名】栝樓根(《本經》),蔞根(《雷公炮炙論》),白藥(《本草圖經》),瑞雪(《綱目》),天瓜粉(《重慶堂隨筆》),花粉(《增訂偽藥條辨》),屎瓜根(《四川中藥志》),栝蔞粉、蔞粉(《藥材學》)。

【出處】《雷公炮炙論》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春、秋均可採挖,以秋季採者為佳。挖出後,洗淨泥土,刮去粗皮,切成段,粗大者再縱切為兩,曬乾。然後撞去外表的黃色層使成白色;或用硫黃燻白。

此外,尚有同屬植物雙邊栝樓的根,在廣西地區亦作天花粉使用。植物形態詳"栝樓子"條。

【生境分部】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主產河南、廣西、山東、江蘇、貴州、安徽等地。

【性狀】乾燥根呈不規則的圓柱形,長5~10釐米,直徑2~5釐米,表面黃白色至淡棕色,皺縮不平,具有陷下的細根痕跡。質結實而重,粉質,不易折斷。縱剖面白色,有黃色條狀的維管束;橫斷面白色,散有淡棕色導管群條痕。氣微,味淡後微苦。以色潔白、粉性足、質細嫩、體肥滿者為佳;色棕、纖維多者為次。以河南產量大、質量優,習稱"安陽花粉"。

【炮製】揀去雜質,大小塊分開,用水泡約六成透,撈出,悶潤至內外溼度均勻,切片,曬乾;或用水洗淨,撈出,曬至極幹,搗成小塊。

【性味】甘苦酸,涼。

①《本經》:"味苦,寒。"

②《別錄》:"無毒。"

③《綱目》:"甘微苦酸,微寒。"

【歸經】入肺、胃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心、脾、胃、小腸五經。"

②《本草經解》:"入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少陰心經。"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降火,潤燥,排膿,消腫。治熱病口渴,消渴,黃疸,肺燥咳血,癰腫,痔瘻。

①《本經》:"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

②《別錄》:"除腸胃中痼熱,八疸身面黃,唇乾,口燥,短氣。通月水,止小便利。"

③《日華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消腫毒,生肌長肉,消撲損瘀血。治熱狂時疾,乳癰,發背,痔瘻瘡癤。"

④《滇南本草》:"治癰瘡腫毒,並止咳嗽帶血。"

⑤《本草蒙筌》:"治偏疝。"

⑥《本草正》:"涼心肺,解熱渴。降膈上熱痰,消乳癰腫毒。"

⑦《醫林纂要》:"補肺,斂氣,降火,寧心,兼瀉肝鬱,緩肝急,清膀胱熱,止熱淋小便短數,除陽明溼熱。"

⑧《現代實用中藥》:"作撒布劑,治皮膚溼疹,汗斑,擦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4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脾胃虛寒大便滑洩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枸杞為之使。惡乾薑。畏牛膝、乾漆。反烏頭。"

②《本草經疏》:"脾胃虛寒作洩者勿服。"

③《本草匯言》:"汗下之後,亡液而作渴者不可妄投;陰虛火動,津液不能上承而作渴者,不可概施。"

④《本經逢原》:"凡痰飲色勺清稀者,忌用。"

⑤《得配本草》:"胃虛溼痰,亡陽作渴,病在表者禁用。"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相關焦點

  • 瓜蔞子 瓜蔞 瓜蔞皮
    瓜蔞子《藥性賦》:瓜蔞子下氣潤肺喘兮,又且寬中。
  • 瓜蔞的功效與作用
    (一)瓜蔞部位不同 功效有異1、全瓜蔞清熱散結、潤肺化痰,滑腸通便。皮、仁合用即為全瓜蔞,但現在藥店一般只有瓜蔞皮、瓜蔞仁兩種飲片,如果處方用全瓜蔞,藥店一般配給1/3的瓜蔞皮、2/3的瓜蔞仁。全瓜蔞除兼具皮、仁二者的功效,還能消腫散結,可用於治療乳癰腫痛。
  • 栝樓[guā lóu] :認識一種植物,了解五味藥材
    栝樓是一種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有時也寫為瓜蔞。根據《國家藥典(2015版)一部》的記載,這是(全)瓜蔞、瓜蔞子、炒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等五味中藥的藥源植物。一、栝樓的植物形態栝樓為葫蘆科栝樓屬植物,又名瓜蔞、糖瓜蔞、蔞瓜等,是(全)瓜蔞、瓜蔞子、炒瓜蔞子、瓜蔞皮、
  • 瓜蔞子的功效與作用
    (《山西中草藥》) 2、瓜蔞子治產後惡露不盡,或經後淤血停滯腸胃作痛:薏苡仁四錢,桃仁、牡丹皮、瓜蔞仁各二錢。水二鍾,煎八分,食前並空心服。(《外科正宗》瓜蔞子湯) 3、瓜蔞子治肺臟蘊熱痰嗽,胸膈塞滿: 瓜蔞子(去殼,別研)、半夏(湯泡七次,焙,取末)各一兩。上件和勻,生薑自然汁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用薑湯送下。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瓜蔞
    入藥部分有其果實全瓜蔞、果皮瓜蔞皮、果仁(籽)瓜蔞仁。瓜蔞皮、瓜蔞仁的功用基本與瓜蔞實相同,但在臨證時如果能隨症化裁,仍各有妙用。(編輯/三木)《本草綱目》:「潤肺燥,降火,治咳嗽,滌痰結,利咽喉。」《本草述》:「栝樓實,陰厚而脂潤,故熱燥之痰為對待的劑。若用寒痰、溼痰、氣虛所結之痰,飲食積聚之痰,皆無益而有害者也。」
  • 中華栝樓,瓜蔞正品基源
    全瓜蔞具有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等功效。瓜蔞根即"天花粉」,用於治療肝炎、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瓜蔞的果皮瓜蔞皮,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痰熱咳嗽等病。其種子瓜蔞子能潤肺化痰,滑腸通便,又因其含有大量不飽和的脂肪酸,炒制食用是瓜籽中的上品。
  • 瓜蔞:霜降時節最食宜
    秋末霜降時節,百草園的藤本藥廊也結出了果實,這就是瓜蔞。瓜蔞,又名栝樓,葫蘆科草質藤本瓜蔞和雙邊瓜蔞的乾燥果實。栝樓一般7月進入始花期,雄花比雌花先開,一般八月後開的花不會結果,多在霜降前後成熟時採收,成熟時金黃圓潤,分批成熟應分批採摘。
  • 瓜蔞的三大功效
    這次唐師傅又打電話來說,這回瓜蔞成熟了,有最新鮮的瓜蔞,等你們來採摘,都送給你們任之堂。大家都很高興,上次老師到市場上買了一批瓜蔞,一個要一塊多錢,這回唐師傅居然把滿院子的幾百個瓜蔞全都送給了我們,我們都很感謝。唐老師說,說那話就見外了,你們經常來百草園種藥,我都沒說謝呢!
  • 認識中藥——瓜蔞
    瓜蔞 GualouTRICHOSANTHIS FRUCTUS來源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相關名瓜蔞、栝樓、天瓜、全瓜蔞、銀瓜蔞、糖瓜蔞;蔞皮、炙蔞皮、栝樓皮、栝樓殼;蔞仁、蔞子、瓜蔞子、栝樓子、栝樓仁、炒蔞仁產地栝樓主產於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雙邊栝樓主產於四川、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雲南等地。
  • 中藥藥學瓜蔞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乾燥成熟果實。栝樓一般7月進入始花期,雄花比雌花先開,一般八月後開的花不會結果,多在霜降前後成熟時採收,成熟時金黃圓潤,分批成熟應分批採摘。將採下的瓜蔞懸掛通風處晾乾,即得全瓜蔞。為除去梗及泥沙,壓扁,切絲即為常見的瓜蔞絲。將果實從果蒂處剖開,取出內瓤和種子後曬乾,即成瓜蔞皮。內瓤和種子加草木灰,用手反覆搓揉,並在水中淘淨瓤,撈出種子曬乾即得瓜蔞仁。
  • 運用瓜蔞仁當注意十八反
    為葫蘆科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瓜蔞的成熟果實的果仁。味甘,性寒,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潤肺化痰,潤腸通便功效。中醫學認為,全瓜蔞(包括瓜蔞皮和瓜蔞仁)具有清肺化痰、利氣寬胸、潤腸通便等功效。其中,瓜蔞仁以潤肺化痰、潤腸通便為主要功效。臨床上,瓜蔞仁常用於肺熱之證,特別是肺熱移腸之證。
  • 跟我一起學中藥——瓜蔞子
    下面我們開始講瓜蔞子這味藥。  瓜蔞一身是寶,它的根叫天花粉,能生津止渴,中醫認為大抵草木的根,性格都往上走,所以這栝樓根能夠上潤咽喉,對於抽菸過多,乾渴或者消渴的病人,常用瓜蔞根起陰氣往滋潤。  而瓜蔞的果實,又分為全瓜蔞跟瓜蔞子。  這些果實是往地下掉的,有下垂之象,對應的是人體的胸肺,胸肺法象天幕,往下垂。
  • 止咳化痰中草藥:瓜蔞
    ----瓜蔞是一種中藥名,它是一種乾燥的球狀物質,瓜蔞來源於植物栝樓,是這種植物的乾燥果實,多在秋天果實成熟時,把它與果梗一起剪下來
  • 通乳食材 - 瓜蔞
    瓜蔞,又稱為 栝樓,是葫蘆科的植物,秋天成熟、採摘。瓜蔞果、瓜蔞皮、瓜蔞仁、瓜蔞莖葉都可以分別入藥。如果要果實,一般是全瓜蔞(瓜蔞果),去掉蒂就行,有抗菌、抗癌、潤肺、化痰、散結的作用。對於治療痰熱咳嗽、胸痺、消渴、便秘、乳癰等都有很好的作用。如果只是要皮,就是瓜蔞皮,潤肺化痰、利氣寬胸的作用更大一些;如果是只要籽,那就是瓜蔞仁,滑腸作用更大一些。對於便秘等有很好的作用;如果是要瓜蔞莖葉,一般是治療中暑時使用。
  • 中藥知識必學:瓜蔞
    栝樓是葫蘆科的藤蔓植物,春種冬收,結出來的果實像西瓜,因為在藤蔓上吊著所以叫吊瓜。小小栝樓全身都是寶,其葉子、果實、根莖均為中藥。而本期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瓜蔞。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乾燥成熟果實。栝樓一般7月進入始花期,雄花比雌花先開,一般八月後開的花不會結果,多在霜降前後成熟時採收,成熟時金黃圓潤,分批成熟應分批採摘。將採下的瓜蔞懸掛通風處晾乾,即得全瓜蔞。為除去梗及泥沙,壓扁,切絲即為常見的瓜蔞絲。將果實從果蒂處剖開,取出內瓤和種子後曬乾,即成瓜蔞皮。
  • 學一味中藥-瓜蔞
    來源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 每天學一味中藥 | 瓜蔞
    【來源】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乾燥成熟果實。【相關名】栝樓、天瓜、全瓜蔞、銀瓜蔞、糖瓜蔞;蔞皮、炙蔞皮、栝樓皮、栝樓殼;蔞仁、蔞子、瓜蔞子、栝樓子、栝樓仁、炒蔞仁。【產地】栝樓主產於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雙邊栝樓主產於四川、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雲南等地。
  • 村醫學習一味中藥——瓜蔞!
    來源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乾燥成熟果實。相關名栝樓、天瓜、全瓜蔞、銀瓜蔞、糖瓜蔞;蔞皮、炙蔞皮、栝樓皮、栝樓殼;蔞仁、蔞子、瓜蔞子、栝樓子、栝樓仁、炒蔞仁。產地栝樓主產於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雙邊栝樓主產於四川、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雲南等地。
  • 點點本草:瓜蔞
    生長中的瓜蔞藤架嗯,這不是葫蘆娃!這裡沒有蛇精!別名:栝樓、栝蔞、栝樓實、栝蔞實瓜蔞入藥分瓜蔞皮、瓜蔞仁、全瓜蔞、瓜蔞根(天花粉能清熱生津、消膿排腫。天花粉蛋白純品用於中期引產,抗早孕。改天另講。)瓜蔞皮清肺化痰,利氣寬胸;瓜蔞仁潤肺化痰,滑腸通便;全瓜蔞兼具以上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