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搜「一千年前小朋友的字」爆火,可可愛愛,充滿童趣的筆跡跨越千年與大家相見,引起了大眾極大的興趣。
敦煌出土的千年前的文獻《兇吉書儀》,背面被當時的小朋友拿來當草稿紙畫畫,旁邊還標註「這是啥啥啥」,原來一千年前小朋友寫的字和現在好像差不多,腦迴路居然也是同款~
其實塗鴉又何止這些呢,你看↓↓↓
歡迎大家光臨敦煌壁畫幼兒園,請欣賞寶貝們的作品:小雞
不過近些年來,為了避免這種被「小朋友」亂塗亂畫、意外損壞等情況發生,敦煌也一直用新的方式不斷保護和致力推廣宣傳。
比如20多年裡,完成了200多個洞窟數位化採集的敦煌,以更科技的方式讓大家看到絕美的彩色壁畫、佛教造像;
和騰訊合作,把敦煌的壁畫做成了《王者榮耀》的皮膚,在遊戲裡,有四千萬人通過「飛天」皮膚,了解敦煌故事。
但關於敦煌,你真的了解嗎?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飛天、反彈琵琶、九色鹿,壁畫上還有什麼?
它描繪的世間百態,離我們的生活也許比你想像中更近。壁畫裡的人物也要吃喝拉撒,也有喜怒哀樂,經歷著婚喪嫁娶,總之是非常接地氣的「一群人」。
敦煌第85窟 晚唐 樹下彈箏圖
比如這幅畫說是樹下彈琴,實際是樹下談情。
這幅畫的官方名稱是「樹下彈箏圖」,是配合佛經故事的「經變圖」。它講述了一個傳奇故事:善友太子入海取得寶珠後,歸途中被弟弟惡友刺瞎雙眼,奪去寶珠。之後,善友太子流落利師跋國,為王宮守果園。閒來他常常撫箏撥弦抒發感情,並吸引了公主。而這偉大的感情,最終也讓善友太子雙目復明。
在敦煌壁畫上描繪的一些「賽社」項目中,其中展現出的競技感,堪稱是中國版「奧林匹克」。
莫高窟第61窟 騎馬舉鐵板圖
「賽社」和奧林匹克運動會相比,除了注重強健的體魄,還摻雜了道德體驗,以及身心統一和諧的理念,比如中國古代君子六藝中的騎射:
莫高窟第346窟 五代 射箭圖
還有相樸和摔跤。
莫高窟第17窟 唐 相撲圖
莫高窟第290窟的佛傳故事連環畫中就描繪了一場緊張的摔跤比賽,為的是體現悉達太子與釋迦族年輕人較技時的戰無不勝。畫面上,兩名頭扎丱(guan)角髻,下穿兜襠的對手正在一決勝負,旁邊還繪有裁判。
還有現代曲棍球的原型步打球:
榆林窟地15窟 北宋 童子持杖圖
以及擊劍圖:
莫高窟61窟 五代
甚至還有遊泳:
莫高窟第420窟 隋朝 遊泳
乃至花樣遊泳(其實這個是在蓮花池中戲水)
莫高窟第257窟 北魏 蓮池中遊泳嬉戲
還有舞蹈,你知道嗎,胡旋舞居然是現代街舞和健美操運動的老祖宗。
莫高窟第220窟 初唐 胡旋舞
在這幅圖中,表演者是來自唐朝「中亞九國」女子,站在小圓毯中,她們跳舞的範圍也局限在其中,不能跳出來,而且跳得奔放、熱烈、快速。
在敦煌壁畫裡,我們還能看到古代,最原汁原味的workshop工坊。
比如釀酒的蒸餾酒坊,古代人早就懂得了發酵的原理,會做酒、做醋,這幅壁畫反映出的就是如此場景。
榆林窟第3窟東壁南側 西夏 釀酒圖
制陶匠人的工作場景也相當有趣,是很多workshop試圖去還原的「天然工藝」。
莫高窟第61窟 五代 制陶圖
還有打鐵,旁邊有人在幫忙燒爐子。一推一拉,這是比較先進的鼓風的工具。
榆林窟第3窟 西夏 打鐵圖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讓人大吃一驚、會發出「壁畫居然畫這個」驚嘆的內容。
淨齒,即刷牙。古人出家時要把自己身上的汙穢洗淨,不僅洗手、洗頭,還要把牙齒弄乾淨。那時候哪有牙刷?就把小樹枝咬爛,然後刷舌頭、刷牙齒——1300多年前,人們就知道牙齒衛生的重要性。
莫高窟159窟 揩齒圖
至於洗頭洗臉,當然也會在壁畫中出現啊。
莫高窟第146窟 西壁 五代
上學堂的場景就更加生動了,壁畫中有一副先生拿戒尺在體罰學生的畫面。
莫高窟第468窟 中唐 學堂體罰
古代人還有手推嬰兒車,上面兩條帶子可以將嬰兒固定,看起來和現代人差不多。
莫高窟第156窟 前室頂中部 父母恩重經變
這樣一幅畫顯然有它更加深層次的意義。它是來自一個經變故事,父母把小孩養出來呵護他、教育他,因此,人要懂得報父母恩重。
不管是千年前小朋友的筆跡,還是你在網站上、手機裡、遊戲裡、VR裡看到的壁畫,希望它都可以是一道光,在某一個契機下點亮你心中好奇,讓你隔著浩浩蕩蕩的歷史,感知到古今的共鳴。
來源:佛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