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童被老師打8分鐘:孩子犯錯,用這2個方法懲罰,超好用

2020-12-10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網報,9月16日,5歲女孩豆豆在培訓機構被老師用戒尺打了近8分鐘。

頭上、臉上、身上都有明顯紅腫,不知道,豆豆究竟犯了什麼錯,也不知培訓機構老師為什麼這樣殘忍,講臺上打了還不夠,還要到座位上繼續打,一天打四五次,多的時候70多次,外加用手扇臉巴,長達八分鐘。

培訓機構稱:

一心想把小孩子變好,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手段過激了,家長打小孩,這個問題也會出現,家長不能理解,就把事情鬧大......

在培訓機構看來,打孩子是為了「把孩子變好」,那麼,打孩子真的讓孩子變聽話嗎?孩子不聽話一定要靠打嗎?

當然不是!

表面看,孩子被體罰後聽話了,讓幹啥幹啥,讓怎樣怎樣,不敢對抗,但這只是短暫的,實際上,體罰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實在太大:

體罰對身體的影響:使大腦發育不良

研究表明,體罰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引起兒童智商下降、自控力減弱。很多被歸為心理問題的疾病,都是由大腦損傷引起的。只不過,大腦損傷肉眼難以察覺,一旦出現症狀,就說明損傷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

尤其對孩子來說,如果持續大腦損傷,負面結果不可逆轉、無可治癒。

體罰對心理的影響:自卑、低價值感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6歲前,孩子缺乏自我概念,對自我的認知都來源於身邊重要他人,如老師、家長對自己的態度和反饋,慢慢內化為自我認知和評價。

5歲的豆豆被老師當著同學面持續毆打,會對小小年紀的她產生極大的心理衝擊:

豆豆會覺得,自己很差勁、很不好,因此老師才懲罰自己,而不是其它人。

這樣的心理認知,會影響豆豆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表現為不自信、自我認知偏差、低價值感等。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創傷經歷,特別是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響。

培訓機構打著「為孩子好」的幌子體罰豆豆,只是為自己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找藉口,孩子做錯事,如果只是喝斥打罵,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無異於天地轟塌,沒有愛,更沒有安全感,而這種心理感受一旦印刻下來,

長大後,會複製到其它的人際關係,比如和領導、和戀人、和同事朋友以及和自己孩子的關係,默默地影響著長大成人後的孩子的自我評價、人際關係、情緒管理、婚姻家庭以及人格成長。

因此,豆豆所在的培訓機構完全不值得同情,更應該堅決關停和整頓。

孩子進入幼兒園,正是秩序感形成的重要階段,特別是中大班的孩子,對自身行為已有一定判斷標準,因此,懲罰是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如何懲罰才更有效?

「自然懲罰法」

「自然懲罰法」是指讓孩子體驗和接受因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後果,從而糾正行為,避免再犯。

適用場景:

亂扔玩具不愛護玩具不遵守遊戲規則

具體做法:

禁止繼續玩玩具或遊戲,可以用擬人的方法,告誡孩子:

「玩具不喜歡你了,不想和你玩了」

「這個遊戲只歡迎遵守規則的小朋友,不遵守規則不能參加」

讓孩子體驗到因違規造成的後果,嘗到苦頭,下次不再犯。同時告訴孩子,表現好時,還可以再參加,給孩子以希望,促使其改變。

「隔離法」

與「淘氣毯」類似,當孩子過於吵鬧、勸阻無效時,可將其與他人隔離,讓其安靜下來,再教育。

適用場景:

不配合吃飯、午睡不好好聽講,影響他人等具體做法:

1、先眼神警告、再言語提醒,如果均無效,可將孩子帶離,與他人暫時隔開;

2、可事先設置一個處罰的椅子或角落。

告訴孩子,如果有淘氣、影響別人的行為,就要到這裡接受懲罰;

3、明確告訴孩子隔離的時間。

一般來說,幼兒園小朋友,隔離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分鐘,點到為止,讓孩子感到因自己的行為不當即可。

4、隔離後,可以抱著孩子,問問其感受。

讓孩子說說錯在哪兒,哪兒不對,相信被「冷處理」的孩子是會覺察到自己的不當之處的。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更多育兒乾貨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懲罰犯錯的孩子,家長不用打也不用罵,用2個方法對孩子更有效
    兩個孩子點了點頭。小溪又說:「在這件事上確實是你們的不對,打壞了杯子就得『賠』,媽媽要打掃也很辛苦。不如這樣,你們兩個穿好鞋子戴好手套,把這些玻璃碎片清理乾淨,你們就不用賠了,但是要是再有下一次,不僅要賠杯子的錢,自己痛了更加不能夠喊。」兩個孩子一聽,趕緊點頭答應,並答應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
  • 因被老師請家長,親媽當街就訓娃:孩子犯錯,無能媽媽才以暴制暴
    年輕女子在街上用自行車狠撞女童,是因為女童最近在班裡經常被請家長,並且女童近期的成績非常不好,她的母親覺得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於是在街上暴打女童。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對孩子實行適度的懲罰是應該的,畢竟對於孩子來說是正在發展中的人。如果在生活中出現了非常大的問題,寶爸寶媽們是可以對孩子進行適度懲罰的。
  • 年僅12歲的女兒被失手打死!孩子犯錯到底該如何教育……
    11月2日,黑龍江哈爾濱,12歲男孩在手機店盜竊4部手機。父親得知後,一邊用電線和跳繩抽打他,一邊逼問盜竊手機一事。8月3日,鄒平市公安局接到報警:市人民醫院接診一名女童,身體有多處傷痕。就醫後該女童經搶救無效死亡。
  • 好疼!湖北5歲半女幼童上課不認真,被「壞」老師用戒尺狂打8分鐘
    不到萬不得已,誰也捨不得說,捨不得罵,更捨不得下手打。因為,打在孩子身上,痛在父母長輩心上。依稀記得那一年,我僅僅只有6歲。不是太懂事,不是我誇,個人覺得我自己還是懂事蠻早的。好像我8歲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動手做飯了。繞回去,繞回去回到我6歲那年。那年漲洪水,因為下雨天,沒有什麼可以做的「正事。」爸爸媽媽他們去打牌玩了,我本來是在睡午覺的。爸爸媽媽讓奶奶看著我點,別摔下床了。
  • 6歲女童因未完成作業被老師打住院,老師:她不哭我以為不痛
    6歲女童因未完成作業被老師打住院 昨天,網友李女士在網上報料,稱自己一6歲女兒琪琪,因午休作業未完成,被班主任廖某用帶有齒釘的板子進行毆打,導致雙側臀部大面積淤青,並且發高燒至今住院治療7天。
  • 河南4歲女童被老師扎傷幾十處:5個方面入手,甄別孩子是否被打
    「媽媽,你別讓那個老師扎我了,我想跟警察叔叔說說話,為什麼不把扎我的老師抓起來呀?」河南長葛市4歲女童上幼兒園被老師用針扎傷幾十處,造成心理創傷,每天晚上睡著了驚醒,起來瞪著眼哭。讓母親更無力的是,孩子問:「媽媽我是不是不乖,你要把我送去那裡讓老師扎我?」看到這個新聞讓我想起,有個朋友跟我提起過,「我女兒這幾天經常跟我說,老師老是打她,她再也不去幼兒園了。
  • 5歲女童一天被打5次,嘴都被老師打爛了,機構:老師為啥不能打?
    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就是希望自家孩子長大後能有好的未來,可是往往有一些調皮的孩子,他們非常的叛逆,根本就不聽父母的勸告。不過有的孩子也不用非全都是調皮的,有一些孩子的性格也是比較安靜,都會聽。作為小朋友調皮一些,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最近這段時間經常,出現又是打孩子這樣的事情。
  • 5歲男孩被父親用木棍打死,後背沒一塊好肉:打孩子到底行不行?
    這幾年家長失手打死、打殘孩子的事情屢屢發生,很多教育專家也呼籲不能打孩子,但是孩子不打不聽話的情況又確實存在,那麼,孩子犯錯後,到底該不該打呢?於是,孩子的行為會一次比一次更無法無天,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損失,無非就是被嘮叨兩句,犯錯成本非常小。知乎有個網友曾說,親戚家10歲的男孩就是這樣,親戚從來都只說教,不捨得打一下,這個男孩並沒有如同親戚希望看到的那樣改邪歸正,反而變本加厲,甚至想把一個孕婦推倒,只為了看一眼是不是真的摔跤會流產。
  • 5歲女童被老師打近8分鐘,從講臺打到座位上,嘴巴都被打爛了
    9月16日,湖北武漢的劉先生發現5歲女兒豆豆臉、手上、腿上都出現明顯紅腫。旁邊小朋友說:「她今天被打得很慘,嘴巴都被打爛了」。監控視頻顯示,豆豆被培訓機構老師用戒尺打了近8分鐘。事發當天,豆豆被老師拉到講臺上,用戒尺打了十多下腳,隨後又被拉到座位上繼續挨打,期間,老師還不斷用手打豆豆的臉,整個過程持續了近八分鐘。該學校的老師們介紹,主要是豆豆上課比較調皮,又愛哭,不服管理,所以張老師採用了過激的方法。
  • 你用過哪些懲罰孩子的方法?是否想過,替代懲罰培養自律的方法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欄《家長如何說話,孩子才肯學習》,幫助家長解決左右為難的問題。父母與孩子和平共處是關鍵,10種轉化話術的思維模式,增加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上節課我們分享了:批評孩子找對最佳時機叫當機,用最佳的行為叫立斷,兩者合一的運用就叫當機立斷,避免5種不合適的時機批評孩子,4種引導思維有效批評孩子。
  • 孩子犯錯了,你真的會批評嗎?
    侄兒浩浩2歲時摒棄了紙尿褲,開始自己試著控制大小便。那段時間裡,他有時故意尿溼褲子,當你讓他去尿尿時,他不去。轉身的功夫,立馬把褲子尿溼了。這種明顯帶有故意的行為讓弟媳很冒火,甚至有一次打了他屁股作為懲罰。可是,效果甚微。他還是用故意尿溼褲子來表示抗議,打罵並沒有取得效果。
  • 四歲女童被虐打至昏迷不醒,暴力事件的背後,教育娃不應如此流氓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馬卡連柯曾經說過: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 沒有人知道,將4歲的女童毆打到昏迷不醒的兩位,是不是和人類同綱同屬。
  • 智慧的懲罰孩子,學會用這招,「後果體驗法」讓搗蛋鬼乖乖聽話
    智慧的懲罰孩子,學會用這招「後果體驗法」 達達從小就是一個頑皮精,幼兒園老師都常常都說他是小馬達,每天都跑來跑去的。達達性格好動,並且極具冒險精神,小男孩還非常執拗,常常給大人們搞得頭疼至極。
  • 武漢一女老師用戒尺抽打5歲女童近10分鐘!嘴巴都被打爛,其理由讓人...
    校園安全一直都是我國特意強調的,校園案件類型也都是我國最關注的,近些年我國校園發生案件數量也是越來越少了,這全都得益於國家的相關政策有效地限制了校園案件的發生,為人父母的家長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孩子肯定是捨不得打捨不得罵,但是最近在武漢卻出現了一件女老師抽打學生事件,把五歲女童的嘴巴都打爛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 5歲女童一分鐘做80個後空翻,夢想是挑戰金氏世界紀錄志向遠大
    運動不僅能夠增強體魄,竟然還能破金氏世界紀錄,你沒有聽錯這是一個5歲小女孩的夢想。5歲女童一分鐘做80個後空翻,夢想是挑戰金氏世界紀錄志向遠大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小小年紀就能夠有如此堅韌的品格,值得大多數孩子和家長學習,從4歲3個月就開始訓練後空翻,堅持不懈的做到一分鐘80個後空翻,是什麼讓一個年齡僅僅5歲的孩子堅持下來的,我想一是離不開家長的督促與引導。二是孩子真正的喜歡。興趣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因為喜歡所以熱愛,因為熱愛所以願為之付出努力。
  • 正面管教的3個實用技巧,孩子犯錯後,這樣做比打罵有用
    當孩子犯了錯,很多父母都會覺得頭痛不已,在屢教不改後,通常都是用暴力解決問題。但經常打罵孩子,即便糾正了孩子的錯誤,也會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越走越遠。由此可見,父母選擇什麼樣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傳輸什麼樣的觀念,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那麼當孩子犯錯時,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有幾個小技巧可以分享給大家。1.
  • 孩子一犯錯就壓不住火,比起打罵更有效的是這麼做!
    涉嫌虐待4歲女童的父親與繼母終於被依法批捕了。但那個被虐待進ICU的四歲女孩,卻還躺在床上。鼻子骨折、拿剪刀剪嘴、臉上缺塊肉、額頭正中有一塊很大的疤痕、全身布滿菸頭的燙傷、刀片的劃傷,沒有一塊好的皮膚。
  • 懲罰「柯基犬」,小心使用這5個方法,避免它「恨你」
    但在它犯錯在懲罰它的時候,主人們小心使用這5個方法,避免它把你恨上了。1、打罵柯基柯基犯錯的時候,有些脾氣急躁的主人就會直接拎起棍子就對它開打,這種情況下的打罵是很容易傷害到柯基的。因為很可能會打到它脆弱的肚子,而一邊打還一邊大吼它的名字,它就會恐懼主人,次數多了之後,它甚至會產生怨恨的情緒。
  • 懲罰孩子也要講求方法,巧妙不傷感情,聰明的媽媽趕緊快收好
    而很多小孩子,在三四歲,五六歲的時候,就會開始讓父母們操心起來的了。孩子們從這個時候開始就會變得越來得越淘氣,好的可能是大聲吼一下就會乖乖的聽話,而有些是怎樣說都不聽之餘,是打不得又罵不得的。孩子經常被打,也不好,這樣容易會造成心理陰影,甚至不好的時候還會讓孩子變得叛逆,就是喜歡跟你作對,這樣子就更加的難教養了。
  • 懲罰男孩不能打,這種方法更有效,家長看到後表示:我怎麼沒想到
    也需要家長在他們犯錯時,用有效手段幫助他們認識錯誤,加以改正,從而規範行為。2、 幫助男孩子正確看待事情適當的懲罰可以幫助男孩子認識到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嘗試的,幫助他們用正確視角看待問題,從而形成正確的處理事情的方法。打罵對男孩的影響由於男孩的"獨特之處",家長們總感覺教育男孩相當辛苦,加上繁忙的工作,懶得想太多就選擇看似更直接有效的打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