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搞了十年工業建設,為何連像樣的火炮都造不了

2021-01-08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火炮是現代戰爭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武器,在近現代戰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抗戰時期,中國就因為不能製造火炮吃了日軍的大虧,被日軍火炮打的傷亡慘重。全面抗戰的八年裡,國民政府總共才生產了98門大炮,其中94門是從國外購買零件組裝的,還有4門是試驗性的高射炮。眾所周知,抗戰前,國民政府搞了十年的工業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被吹噓為「黃金十年」。那麼為何國民政府搞了十年的工業建設,卻連一門像樣的火炮都不會造?

其實國民政府不能造火炮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不會造,而是沒有原材料。沒有技術可以引進,不會研發可以仿製,但沒有原材料就只能進口了。由於中國鋼鐵工業落後,所以中國需要的炮鋼幾乎全都需要從國外進口。晚清時期,中國還有些底子,建設了亞洲規模第一的漢陽鋼鐵廠。但由於經營不善等因素,漢陽鐵廠一直沒什麼起色,越幹越差勁,最後落到日本人之手,成為日本人的代工工廠。此後中國再也無力搞大規模的鋼鐵工業,國內雖然有幾家小鋼廠,但技術落後、鋼鐵質量差,產量更是低的可憐,和沒有差不多,所以國內的鋼鐵只能依賴進口。

北洋時期,世界火炮發展水平較低,漢陽鐵廠還在手中,所以中國的幾大兵工廠還能勉強制造火炮。雖然性能落後,但起碼還能造,有總比沒有強,和國際脫軌沒有那麼嚴重。但到了國民政府時期,火炮已經升級換代,原先的碳素鋼逐漸被性能更好的合金鋼所取代,碳素鋼已經不能滿足製造火炮的需要。由於中國根本生產不了合金鋼,所以只能從國外進口製造火炮的炮鋼。雖然東三省兵工廠和太原兵工廠具有一定的火炮生產能力,但生產仿製的大部分是老式火炮,處於一戰時期的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老式火炮對鋼鐵質量和火炮生產技術要求不高。儘管東三省兵工廠能生產100毫米輕型榴彈炮、150毫米重型榴彈炮這種高性能火炮,但炮鋼材料以及關鍵部件全都依賴進口,根本不具備自主生產能力,只能算是組裝貨。兵工廠開設的附屬鋼鐵廠和鋼材加工廠只能生產低端炮鋼,所以只能製造比較落後的老式火炮。

國民政府建立後,雖然開始了「黃金十年」工業建設,但由於當時中國底子太薄,國家財政匱乏,根本拿不出錢搞耗資巨大、建設周期漫長的鋼鐵工業,同時也缺乏搞重工業的附屬產業和相關人才,因此只能發展輕工業,慢慢積累資金和人才,所以一直拖到1936年財政稍微好一些才搞重工業建設。1936年,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提出三年工業計劃,制定了龐大、完整的工業建設規劃,其中包括中央鋼鐵廠、茶陵鐵礦、江西鎢鐵廠、四川油礦等一大批重工業廠礦企業。如果該計劃完成,中國完全可以實現火炮自主生產。但該計劃剛剛起步,抗戰就爆發了,中國的重工業化進程被迫中斷,製造大炮的計劃自然也泡湯了。抗戰爆發後,由於國外原材料進口受阻,國內無法生產合格的炮鋼,同時也缺乏火炮生產設備,無法生產身管火炮,所以只能狂造迫擊炮。在那個戰火紛飛、國力孱弱的時代,中國不能製造火炮不僅僅是政府的無奈,也和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有關。對於中國而言,抗戰其實早了兩年。如果再給中國兩年,中國有了一定的重工業基礎,也許抗戰不會打的那麼艱難。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專題史/第六卷 南京國民政府十年經濟建設》、《中國近代兵器工業──清末至民國的兵器工業》、《抗日戰爭》

相關焦點

  • 抗戰前的中國六大火炮工廠:三個自廢武功,一個送給了日本人
    瀋陽兵工廠(東三省兵工廠),奉系軍閥張作霖投入巨資創辦的兵工廠,是中國最大、實力最強的兵工廠,火炮生產能力尤為出眾,一度號稱「亞洲第一」。該廠能生產山炮、野炮、加農炮、榴彈炮、高射炮等各種型號的火炮,連240毫米重炮都能造,是當時中國實力最強的火炮工廠。此外,瀋陽兵工廠還設有專門的迫擊炮廠,年產迫擊炮1000門,炮彈約50萬發,比1939年全國產量都高。
  • 為何民國黃金十年不搞重工業?
    網上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黃金十年」,這指的是1927年-1937年這段時期,有一種說法是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水準比較高的一個時期。民國黃金十年沒有搞什麼重工業,是按照經濟本來應該有的規律發展經濟的,才在那麼困難的前提下有了黃金十年。
  • 民國「黃金十年」經濟飛速發展,為何重工業卻沒有起色
    文/寂寞的紅酒黃金十年,又稱南京十年,是對1927-1937年南京國民政府執政時期的統稱。由於在這一時期裡,國民政府逐漸統一全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使得國民經濟獲得飛速發展,中國各方面獲得大發展,因此被稱為「黃金十年」。
  • 民國「黃金十年」為何沒有大量引進大型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化?
    在引進工業和對外貿易中,東南士紳集團不僅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並且在和西方國家交往過程中產生了越拉越多的利益交集,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改變。因此也就具備和朝廷分庭抗禮的資本,資產階級革命思想也由此產生。從這個意義上說,洋務運動實際上沒有讓清王朝走向強大,反倒是從客觀上加劇了清王朝的分崩離析,同時也引發了塵封已久的南北矛盾。
  • 民國「黃金十年」真的美好?其實只是資本家、官僚和軍閥的狂歡
    (3)雖然國民政府直到所謂的黃金十年最後也沒有完成憲政建設的目標,但憲法,民法,刑法,商法,訴訟法和法院組織法組成的「六法全書」還是為中國建立了較為初級的法制系統。政府積極革新刑法,穩定物價、改革貨幣、建設道路、改善公共衛生、立法禁毒、擴大生產,此時期因為國民政府在經濟建設取得成就,被稱為「黃金十年」。 但這所謂的「黃金十年」到底是誰的「黃金十年」呢?我想民國粉應該清楚,因為他們喜歡的民國風情,恰恰就是在這十年間真正得到巨大利益的群體的生活。
  • 抗日戰爭臺兒莊戰役,國軍火炮捉襟見肘,日軍為何卻認為數不勝數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民國和日本的軍事工業均不發達,前線戰場依然停留在一戰的水準,雙方投入兵力的多少交戰雙方通常情況下都是一清二楚的。但是在臺兒莊戰役結束後,負責進攻臺兒莊的日軍指揮官卻聲稱,國軍部隊在臺兒莊投入的炮兵部隊已經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僅被日軍炸毀的火炮便數不勝數。
  • 踢館:為何說卡車炮比輪式自行火炮更香?廉價也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問:堂主大大,為何同樣是輪式自行火炮,一聊高原作戰,我們的卡車底盤的122要優於輪式步戰底盤的122榴彈炮,堂主大人也很推崇卡車炮而不是輪式自行火炮,為何?這高原作戰事兒挺多 堂主我說過卡車炮優於輪式自行麼?好像不記得了。
  • 瑞典的軍事工業為何那麼發達?與一個著名的化學家有關
    不過別看瑞典存在感不高,但實力可不弱,特別是在軍事工業領域,可以說獨樹一幟,在很多武器製造領域甚至能和美俄相媲美。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瑞典的軍事工業為何那麼發達?首先,瑞典是北歐傳統強國,曾是波羅的海地區乃至歐洲的霸主,周邊國家包括德國和沙俄沒少被他欺負。1700年,在納爾瓦戰役中,瑞典曾以八千軍隊大敗彼得大帝率領的三萬六千俄軍,打得俄國聞風喪膽。
  • 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的溫州,為什麼連像樣的市中心都沒有?
    我有些尷尬,同時也深以為然,比起杭州的龍翔路、寧波的天一廣場,溫州的五馬街也是真的拿不出手。很多人來到一座城市遊玩,打車首先問的第一個問題肯定是:師傅,市中心在哪?我要去市中心。然而當看到這座浙江第三城的市中心是這個鳥樣時,人們搖了搖頭,順便吐了口口水,轉身離去。為什麼浙江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溫州連個像樣的市中心都沒有?
  • 分析:民國工業的「黃金十年」,堪稱四大發展時期的巔峰!
    人們熟知的都是工業運動時的工業發展,然而很多都不知道在民國時期的民族工業的發展情況。當時甚至有「黃金十年」的說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而其曲折發展主要分為四個板塊。1.民國初期民族工業發展背景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後,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掃清了障礙。同時,中華民國的建立和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一系列發展實業的法令提高了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還有當時主要的社會思潮——實業救國;以及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思想運動,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各帝國主義國家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 講座︱平田康治:戰後大東北——國民政府如何收復東北工業
    資委會在1936年制定了重工業五年建設計劃。國民政府的國防經濟建設需要從國外引進的工業技術。在這方面,南京政府主要的合作對象是德國,他們從克虜伯等德國公司大量進口工業設備和軍火。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後,國民政府把大量工廠從沿海地區遷至內陸,在大後方建設新的國防經濟。翁文灝領導下的資源委員會控制了大後方大半的重工業企業。
  • 為何中學教科書中會大讚民國黃金十年?
    清朝晚期,由於存在上千年的南北二元結構矛盾的爆發,致使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逐漸脫節,國家權力延伸不到地方,也就掌握不了足夠的財力。反過來,財力都集中到了地方政權手中。於是,這一時期的中國經濟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狀態。在這種狀況下,中國無論是被動挨打然後戰爭賠款還是奮發圖強搞建設,都得廣大人民群眾來買單。老百姓被壓榨的受不了,只好起來造反。
  • 黃金十年,一個傳奇的故事
    正是他們,用真金白銀支持了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南京國民政府背後的金庫,因為這個「經濟基礎」的存在,南京國民政府實際上成為了買辦資產階級的代言人。何為「買辦」?用今天大家都好理解並且有些「時髦」的詞來表達那就是「代購」。為什麼在民國時期發展工業那麼難?
  • 中國北方工業造槍嗎?
    然而,當我們提到我國的槍械廠家,許多軍迷卻會一臉茫然,含含糊糊地說道:好像只有北方工業一家吧?但實際上,北方工業是基本不造槍的。每當國內推出了新型外貿槍械,相關的新聞報導總能在國內的軍迷圈中掀起一陣的風潮。廣大網友紛紛「奔走相告」:北方工業又設計/造出新槍啦!實際上,這種說法常常讓業內人士感到啼笑皆非,因為,北方工業是根本不造槍的。北
  • 1928-1936,中華民國時期的黃金十年?
    最近看了好多關於民國時期的帖子,好多都提到了「黃金十年」,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後來查了一下資料才明白,所謂的黃金十年就是國民革命時期,國民黨政府於1928年名義上統一了中國,南京國民政府也獲得了國際承認,成為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國民黨政府宣布,根據孫中山革命理論的三步驟——軍政、訓政、憲政——中國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並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轉到經濟建設為主。
  • 現代火炮已經誕生100多年了,為何絕大多數國家仍然不能製造?
    我們都知道, 美國在軍事方面地位毋庸置疑, 在很多領域, 美國都處於世界先進的位置, 但是在現代火炮這個領域, 連美國都必須要從其他國家引進相關技術以及先進材料, 比如美軍現在正在使用的
  • 獨家|未來工業新十年,未來智造如何擁抱工業網際網路?
    悠悠間十年過去,即將進入2021年,當前新興技術如AI、IoT及雲的能力愈發呈現疊加效應,正彰顯出單個技術無法釋放的能力,而這些疊加影響將如何用於工業產品設計、生產、交付、運維等全環節中,是當下新十年節點值得深度思考的議題。「工業4.0」的提出表明,長遠來看,僅生產優質產品和機械裝備是遠遠不夠的。
  • 8年鋼產量總和都不夠日本造1艘大和艦!
    如果這些鋼被拿來造軍艦的話都不及日本造1艘「大和」號戰列艦的用鋼量。■戰時後方歷年鋼鐵產量表(單位:噸)■1938年到1945年,中國大後方生產的鋼不夠建造1艘類似「大和」號的戰列艦。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了,難道中國不會發展鋼鐵工業嗎?其實早在1894年張之洞就靠著「自強,求富」的信念創辦了漢陽鐵廠。
  • 二戰時,為何大部分參戰國都裝備了瑞典的博福斯高炮
    這種裝備受到了各大參戰國的青睞,不管是美英為代表的盟軍還是德國為代表的軸心國軍隊,都大量裝備了這種武器,美國甚至不顧顏面的仿製剽竊。這種裝備就是瑞典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一款來自北歐的防空利刃。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瑞典的博福斯高炮為何備受各大參戰國的青睞?其原因就是這款高炮的性能太出色了,因此受到各大參戰國的青睞。
  • 二戰時的瑞典有多厲害,為何連德國人都讓其三分
    在近代,瑞典一直保持著超然的地位,長期遠離戰爭,哪怕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有受到波及。二戰時,德國吞併了大半個歐洲,但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入侵瑞典,並和瑞典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係。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二戰時的瑞典有多厲害,為何連德國人都讓其三分?首先,瑞典雖然面積不算大,人口也不算多,但實力可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