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中日其實還爆發了一場戰爭,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0-12-22 夜貓子輿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滯留在我國士兵紛紛投降,在進行過受降儀式之後,日軍戰俘基本都被遣送回日本了,這一場長達十四年的侵略戰爭終於以日本的失敗結束,正當我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其實仍然有日軍負隅頑抗,他們抱著僥倖和狂妄的心理,繼續侵佔我們的領土,侵犯我們的同胞。

日本雖然投降了,但是仍然有日本部隊滯留在我國,因為他們的武器裝備非常充足,所以就有恃無恐,以為可以像以前一樣在我國橫行無忌,於是這些日軍繼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於是我軍戰士和日軍進行了最後一站,史稱高郵戰役,不過這場戰役用時非常短,不到七天就讓日軍求饒了。

其實對於這些負隅頑抗的日軍來說,他們根本不願意面對現實,而且他們在戰爭中都暴行無數,即使投降了也會受到審判承擔刑罰,所以乾脆破罐子破摔,當時我們剛剛打贏了抗日戰爭,士氣大漲,面對這些仍然囂張狂妄的日軍早已忍耐到極限,因此發起總攻後戰士們無比英勇,讓日軍迅速不敢抵抗。

這場戰爭中,我軍一共消滅了六千多日軍,其中將近有五千多人都是偽軍,其他的日本士兵眼看敗局已定,於是立刻投降,這場戰役不到七天就結束了,不過令人心痛的是,這些負隅頑抗的日軍中,幾乎有一大半都是偽軍,他們本是中國人,卻幫著日本侵略自己的國家,真是太令人心痛了。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和日本還爆發了一場大戰,很多人卻不知道
    眾所周知,中國自從步入近代以來,就屢次遭受西方列強的侵擾,甚至還爆發過諸多戰役。隨著戰爭的不斷爆發,封建王朝也終於退出了中國的歷史舞臺,一時間中國處於一種較為混亂和分裂的時期,並在這一期間爆發了二戰,以及位於亞洲戰場的中日戰爭。
  • 抗日結束後,日軍想捲土重來,中日之間的最後一戰,知道的人不多
    大家的印象中仿佛所有的記錄都只簡單地交代了日軍在1945年法西斯勢力面臨倒塌時,德意日等國向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宣布投降,中日之間的戰事也隨之完全結束了。其實事實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日軍向中國和世界宣布投降之後,真正的無鬥爭時期還沒有來臨。在那之後,中日還爆發了一場不為人知的戰役,這場戰役的名字叫做高郵之戰。
  • 日本投降後,中國和日本還爆發了一場戰爭,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很多人以為,日本宣布投降之後,戰爭就徹底結束,其實不然。在日本投降之後,中國與日本還爆發過一場戰爭,但是這場戰爭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場戰爭爆發的地點在高郵。這個城市裡面還有一些日軍,他們盤踞在城池裡面,繼續欺壓老百姓。這些日軍手裡還有一些槍枝彈藥,生活物資也非常充足。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日雙方還爆發了一場戰役,為何知道的人卻少?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日本正式投降之後不久,中日雙方還爆發了一場戰爭。 雖然日本方已經投降了,但是盤踞在高郵古城內的日軍仍在負隅頑抗。高郵是個古城,地理位置優越,素為兵家必爭之地。地處京杭大運河東岸,南控揚州,北扼兩淮,是蘇中連接蘇北的水陸交通要道。
  • 二戰插曲,蘇芬戰爭本可避免卻意外爆發,其實原因很現實
    發現更大的世界,傳播人生智慧,點一個關注,收穫一片森林二戰插曲,蘇芬戰爭本可避免卻意外爆發,其實原因很現實小編說歷史,帶你看故事,各位小夥伴大家好。在二戰歷史上除了那幾個很有名氣的國家在進行戰爭之外,還有一個小國家也在激烈的世界戰爭背景下進行了一場規模稍小的亞層級戰爭,而這個國家就是芬蘭,他的對手則是強大的紅色巨人蘇聯,其實這場戰爭本可以避免,卻因為蘇聯領導人過於焦慮而判斷失誤,最終爆發了影響自己聲譽的衝突。
  •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中日之間還爆發過一場戰爭,但很多人卻不知道
    可其實這只是正面戰場的最後一次會戰,而真正的最後一戰,還在無條件投降之後。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很多鬼子並不相信,不信他們當神一樣崇拜的天皇敗了。於是不肯接受招撫,負隅頑抗,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比如說關東軍,蘇軍都打到眼前了,還有一些人堅持作戰。盤踞在高郵、泰州、江都(今揚州)的鬼子便是之一,尤其是高郵古城的。
  • 二戰日本投降後,中日雙方還爆發了「最後一戰」,但知道的人很少
    眾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天皇通過無線電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留在海外戰場的日本軍隊喪失了戰鬥意志,開始向附近的敵人投降。 事實上,日本軍隊早就厭倦了這場戰爭,大多數人內心的想法是放下武器,回到自己的國家與家人團聚。然而,總有一小部分人仍然雄心勃勃,紮根於堡壘中,希望繼續抵抗。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與日本還爆發了一場戰爭,但是很少有人知道
    抗日戰爭是我國經過的最精彩的戰爭,在這場戰爭當中,我國人民同仇敵愾,共同迎接外敵的入侵。就算一開始沒能夠及時作出應對,但之後也有了很不錯的表現。也正是如此,才使得日本的囂張氣焰被澆滅,真正讓我們站了起來。面對這樣的狀況,許多人都覺得特別自豪,能夠讓自己的國家擺脫日軍的侵略。
  • 韓戰的背後,其實是兩個政體的交鋒,早在二戰結束時就開始了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除了中國在進行內戰,其餘的大部分國家都進入了和平期,開始發展國內經濟,美國也是一樣,美國既結束了經濟大蕭條,又在二戰中撈足了油水,成為二戰中唯一沒有在本土發生過戰爭的國家,美國大多數人都在享受著戰亂之後的平靜生活。可是一場戰爭已經註定要爆發了,那就是韓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二戰爆發你所不知道的原因
    一戰和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是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一戰爆發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可以說是一個必然的結果。爆發的根本原因就是帝國列強之間分贓不均造成的結果。
  • 中日如果再次爆發戰爭結果會怎樣?安倍徹底慌了
    近日,有中國軍迷討論稱,如果中日兩國再次爆發戰爭,結果會是怎樣?對於這個答案,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不過,日本的戰爭實力已經今非昔比,二戰時期的日本,擁有狂熱的武士道精神,以及橫掃東南亞的精銳海軍,但70年過去了,今天日本戰爭實力已經和當年有著天壤之別了。  從官兵來講,參加自衛隊已經是個職業,為了賺錢餬口而來,根本不是當年為天皇而戰了。
  • 唐朝以來,中日之間爆發了數次戰爭,中國敗了兩場
    中日兩國並沒有接壤,不像中朝關係那麼緊密。但中日兩國的交往歷史也是非常久遠。中國最早稱日本為「倭」,從漢魏時期開始兩國就有了正式的交往,《後漢書·東夷傳》曾記載了倭國奉貢朝賀,尤其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大和國統一了日本,中日之間形成朝貢關係。
  • 二戰各國有多不靠譜,一場波蘭戰爭呈現的淋漓盡致
    ,不想輸的輸的太慘,應該來的沒有來,不該來的又來了,這無疑是一場暴露歐洲各國貪婪本質的戰爭。關於找「盟友」德國和波蘭都不靠譜既然不能通過蠶食獲得但澤,那麼德國就計劃用一場戰爭獲得整個波蘭,但是當時的波蘭也是號稱歐洲第三的軍事強國,而且背後還有英法數百萬的大軍,德國不敢孤身犯險;波蘭感到了戰爭的威脅,雖然並沒有當回事但也踏上了尋找外援的道路
  • 為何說二戰的開始就是騎兵歷史的結束,一場戰爭說明了一切
    在整個世界史上,到處都是騎兵的身影。可以說騎兵自從出現,戰鬥力都非常強。即使是進入社會以來,雖然火器被廣泛使用,但騎兵作用還是非常大。不過在二戰的時候,戰爭剛開始就是騎兵歷史的結束。可以說這場戰爭說明了一切。1939年9月1日04:45,德軍聯合附庸國斯洛伐克共150萬軍隊入侵波蘭。當時波蘭有100萬軍隊進行抵抗。說真的這場戰役雙方在人數上,懸殊並不大。
  • 韓戰結束,最大贏家是哪個國家?並非中美蘇三國
    上世紀爆發的韓戰,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場大戰,也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在這場戰爭結束後,結局其實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因為這場大戰,誕生了很多大贏家,最起碼有四個。首先大家都知道韓戰,實際上是一場沒有輸家的戰爭,美國保護住了韓國,所以是贏家,蘇聯也達到了自己的企圖,遏制了資本主義觸角的延伸,也算贏家。而中國將美軍趕出了三八線,達到了保家衛國的企圖,當然更是贏家。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除上面這三個國家之外,韓戰中還有一個國家賺的盆滿缽滿,這便是日本。
  • 二戰各國有多不靠譜,一場波蘭戰爭呈現得淋漓盡致
    波蘭是德國在二戰第一個戰爭入侵的歐洲國家,是「綏靖」政策下的第一個犧牲者,但是縱觀整個波蘭戰爭總結起來就是四句話:想要贏的贏得太快,不想輸的輸的太慘,應該來的沒有來,不該來的又來了,這無疑是一場暴露歐洲各國貪婪本質的戰爭。
  • 二戰是最殘酷的戰爭?我來告訴你第一次世界大戰你所不知道的
    從傷亡人數來看,二戰比一戰多的多,因為二戰的戰場更大,波及60多個國家,參戰國很多,一戰造成的經濟損失也遠沒有二戰多,但是一戰對全球局勢的影響是深遠的,有好幾個歐洲國家就此在版圖上消失被列強瓜分了。二戰可以說在開戰之前,做了足夠多的戰前宣傳,邱吉爾的演講,史達林和美國的宣戰。而一戰並沒有,一戰沒有任何的戰前宣傳,人民也沒有建立任何的仇恨,根本都不知道因為什麼上前線,因為什麼去戰鬥去犧牲。打了四年,有三年半的時間,雙方看起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不要在戰場上被打死,自己的國家不要滅亡。
  • 二戰結束後隨之爆發美蘇冷戰,五十年間這個世界經歷了什麼?
    會議中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如何處理戰敗後的德國問題,以後結束二戰的東亞戰場。戰敗後的德國根據協議將被分割,並由同盟國接管。德國的武裝力量將被解除,所有戰犯會被送去審判。在經歷過一戰和二戰的教訓後,雖然大家表面的目光仍是放在制定方法防止德國的再度崛起,但事實上一道更令人擔憂的陰霾早已籠罩著戰後的歐洲—那便是歐洲對蘇聯的戒備。
  • 韓戰爆發的真正原因:都是誤判惹的事
    從美國自身來看,1945年8月二戰結束時,美軍總兵力是1250萬,而且擁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核武器。綜合國力方面,蘇聯、中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幾乎所有的大國都遭到了戰爭的嚴重催殘,只有美國本土基本上沒有受到戰爭破壞,經濟實力高踞世界首位,製造業生產量佔到了全世界的一半,如美國真要有什麼野心,也就不會在戰後迅速大規模裁軍,到1950年6月,美國陸軍的總兵力還不到60萬人,其中在太平洋地區的海外駐軍還不到7萬人,在日本的4個師,完全是沒有作戰任務的「度假」佔領軍,裝備的還都是二戰時期的舊貨,人員也都不滿編
  • 徹底改變中國的一場戰爭,韓戰的真實目的被爆出
    戰爭,從來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戰爭中免不了勞民傷財損失人口,不過有時候當戰爭無法避免的時候,只能選擇主動出擊!當一個國家的脊梁被打彎的時候,就需要一場戰爭來重新挺起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