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銷售達去年129% 三盛控股營利雙增,上半年總資產增厚至341.17...

2020-12-16 騰訊網

特約通訊員 俞冬錦丨上海報導

8月21日,三盛控股(2183.HK)公布2020年中報。中報顯示,三盛控股各項盈利指標呈大幅增長,2020年1-6月,公司實現籤約銷售額145.73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5.95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72億元,淨負債率為60.2%。

為了三盛控股的長效發展,母公司三盛集團於去年下半年啟動「福州上海雙總部」戰略,借力上海金融中心及其他要素配置優勢加快二輪全國化布局的步伐,多維度並進向50強的目標發起衝擊。

今年上半年,面對行業洗牌加速,三盛控股在母公司的戰略驅動之下,通過加大銷售力度與逆周期補充土儲等方式,積極求變以實現規模的進階。

━━━━

營利雙增,毛利率39%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2020年上半年,三盛控股實現籤約銷售金額145.73億元,半年已達去年全年的129%;籤約銷售建築面積117.31萬平方米,較2019年年末增長43.85%;實現營業收入15.95億元,毛利約6.23億元,毛利率達39%,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由於三盛控股目前資產注入尚未全部完成,其在核心財務指標表現尚不能夠完全體現母公司三盛集團的實際情況。考慮到三盛集團對三盛控股的資產注入將繼續推進的因素,三盛集團上半年的銷售業績表現一定程度上代表三盛控股未來業績的增長空間。

今年以來,疫情波及全國,樓市降溫明顯。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近半數房企上半年銷售業績同比降低。三盛集團上半年實現籤約銷售金額165.5億元,同比增長21.07%。

業內人士表示,三盛集團能夠在前述市場環境中實現逆勢增長,離不開其啟動「福州上海雙總部戰略」後對市場的精準布局。

2019年下半年,三盛集團啟動上海總部後迅速開啟二輪全國化布局,以守牢福建大本營、戰略深耕長三角區域為策略,提出「三年雙千億」的戰略目標。今年一季度後,隨著疫情影響逐漸得到控制,長三角區域房地產市場率先復甦,且熱點集中,無論是成交量、房價還是土地市場熱度均在全國居首,帶動三盛集團上半年銷售實現增長。

━━━━

土儲增厚,母公司上半年新增貨值達去年全年的80%

在「三年雙千億」的戰略目標之下,三盛集團今年上半年緊抓土地市場窗口期,結合自身在收併購、產業勾地、合作開發等方面的優勢,以多元化的方式積極補充土儲。

2020年上半年,三盛集團新增土儲貨值超330億元,已完成去年全年的80%,位列克而瑞《2020年1-6月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貨值TOP100》前40位,高出其同期銷售金額排名30位,為三年千億目標打下基礎。

在成本控制方面,由於疫后土地市場熱度剛開始回溫,地價尚未明顯提升,三盛拿地節奏整體前置到上半年有利於公司有效控制土地成本。中報顯示,三盛控股上半年新增13幅地塊,新增土儲面積為178.66萬平方米,平均成本為5007.7元/平方米.

在成長性方面,截至2020年6月底,三盛土地儲備中有較多位於有人口持續導入的一二線、準二線及具有高增長潛力的三線城市。這些城市良好的經濟基礎疊加三盛拿地到開盤時間有效縮短,決定銷售去化周期將進一步下行,對公司未來整體銷售業績形成良好的支撐。

從新增土儲布局來看,克而瑞數據顯示,三盛上半年新增土儲中44%集中在長三角包括杭州、溫州、無錫在內的熱點城市,比去年同期增加18個百分點,其中江蘇省和浙江省分別佔30%和14%。結合總土儲分布情況來看,截至2020年上半年,三盛集團總土儲中有25位於福建省。由此可見,三盛在保證福建大本營總土儲充足的情況下,戰略性傾斜布局長三角,未來公司千億目標的實現將重點依靠長三角市場。

━━━━

加快回款,以現金流為導向保障財務安全

在衝規模的過程中,三盛集團在加大土拓力度同時更為注重成本和財務安全性的把控,一方面通過多元化拿地的方式增加土儲,把握土地市場窗口期,有效控制土地成本,提升盈利空間;另一方面通過加速銷售回款以穩定現金流的安全性。據悉,三盛今年上半年綜合回款率較去年同期上漲60%。

在多元化拿地方面,三盛強調拿地的多渠道組合。2019年以來,三盛集團投資策略調整為「4-3-3」,一方面持續強化在收併購市場上的優勢,從合作模式、交易結構、決策效率等方面持續優化;另一方面通過公開招拍掛進一步擴大公司合作平臺,同時充分利用產業優勢在重點關注的城市尋求勾地機會。

在投資策略方面,三盛集團強調以現金流為導向,三盛集團拿地側重去若限購、弱限價的區域,同時嚴守「不進市場風險大的城市、不進機構不認可的城市,不進市場存量大的城市」,設置投資紅線對風控強要求,使得三盛集團土拓節奏整體有效支撐公司規模擴張的同時,也保證財務的健康與安全。

近期,三盛地產集團總裁馮勁義表示,公司即使規模優先放在第一位,保證安全尤其是現金流也同樣重要。以槓桿為例,三盛絕大多數槓桿放在項目上而非公司層面,以確保每一個項目的安全,進而降低整個集團的風險。因此在嚴控風險的大前提下,三盛投資模型中即便項目銷售淨利潤為零時,整個項目也能確保安全。

此外,三盛控股還進一步強化了公司的現金流。截至2020年6月30日,三盛控股手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9.46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140.54%。此外,集團還有未使用的授信額度約51.98億元。

相關焦點

  • 三盛控股:林榮濱「螞蟻搬家」
    據悉,收購完成後,三盛控股將間接持有福州伯盛95%的股權,福州伯盛在9個項目公司中擁有權益,這些項目分布在福州、成都、揚州、濟南、青島、莆田等多個城市。截至2020年6月30日,該等目標物業項目的市值約101.5億元。  拿下優質資產,三盛控股土儲肉眼可見的增厚,而隨著資產不斷注入,「三年之約」能否如期兌現?
  • 三盛控股:林榮濱"螞蟻搬家"
    據悉,收購完成後,三盛控股將間接持有福州伯盛95%的股權,福州伯盛在9個項目公司中擁有權益,這些項目分布在福州、成都、揚州、濟南、青島、莆田等多個城市。截至2020年6月30日,該等目標物業項目的市值約101.5億元。拿下優質資產,三盛控股土儲肉眼可見的增厚,而隨著資產不斷注入,「三年之約」能否如期兌現?
  • 香港嘉譽投資國際有限公司:三盛控股擴張機不逢時
    注入優質資產可立刻增厚資產範圍,讓中小投資者關注的是,在樓市頻繁調控、頭部房企更注重穩增長的基調下,公司自借殼以來債務高企、現金流告急情況恐怕更為棘手。三次資產注入香港嘉譽投資國際有限公司指出日前,三盛控股(02183.HK)以3.47億港元收買控股股東Mega Regal持有的目的公司全部股權的議案獲分歧經過。
  • 「扭虧為盈」三盛控股:千億路漫漫
    截至2019年底,該區域在全國總人口中的佔比達16.2%,在全國生產總值中的佔比達23.9%,地位重要。去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標誌著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區域進入發展的新階段,利好政策加持下,泛長三角區域房地產市場潛力巨大。
  • 林榮濱的難題:三盛控股頻觸質量「紅線」,雙千億徵程停滯
    和旭輝、陽光城、正榮等幾家將總部遷至上海的「閩系房企」相比,三盛控股雖然看似一家「全國性房企」,但從城市布局和銷售規模來看,已經被頭部房企遠遠甩在了後面。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追逐規模的同時,三盛控股的速度與安全、品質與規模開始失衡,不僅債務風險逐漸顯現,而且全國多個項目頻繁出現違規現象。
  • 林榮濱的信心:三盛集團從容面對「紅線」,規模財務雙優發展
    在福建區域成功打造品牌,打磨產品後,三盛集團加大發展除福建外的業績貢獻增長新區域,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其在環滬、山東已經初具規模,且近年來在浙江、西南發展態勢良好。去年9月,三盛集團將總部搬到上海,實行「福州上海雙總部」的戰略。得益於上海豐富的資源,三盛集團旗下的三盛控股規模和增速令人滿意。
  • 三盛控股業績翻紅,林榮濱心急欲吃「熱豆腐」
    據克而瑞整理統計的數據,2020年1-7月新增土儲貨值324億元,已經完成去年全年的80%。三盛2020年前7個月新增拿地金額、貨值分別為128億元和324億元,同比增長509%和1509%,較去年同期翻了十倍有餘,同時0.84的拿地銷售比也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至於在布局方面,三盛更加側重長三角及核心城市圈。
  • 對三盛集團的兩個誤解|三盛宏業|三盛控股|三盛集團有限公司|三盛...
    都說三盛倒閉了,那很多人就真覺得三盛倒閉了,購房者、機構看到三盛兩個字都繞著跑。前幾天,三盛集團的濟南項目國際公園,有一個銷售被購房者跳了單。從蓄客到談好折扣再到定單,銷售在這個購房者身上努力了快一年的時間。但在下單的那一刻購房者拿著網上的新聞給銷售看說:你們三盛要倒閉了,我怕爛尾,不買了。
  • 三盛控股榮獲「2020中國年度投資價值地產企業TOP30」
    來源:新浪證券三盛控股榮獲「2020中國年度投資價值地產企業TOP30」 投資潛力獲市場機構高度認可8月8日,在第20界行業頂級盛會「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中國地產風尚大獎評選結果正式公布,憑藉優質的資產儲備和良好的資本運作能力
  • 三盛控股2019年股東特別大會召開,首輪資產注入宣告完成
    大會決議案獲參會獨立股東投票一致性贊成通過,標誌著三盛控股首輪資產注入宣告完成,三盛控股的土地儲備和可售項目資源將進一步增加,運營績效、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將隨之顯著提升。 積極擴充土地儲備 提供盈利增長新動能 2019年9月27日,三盛控股直接全資附屬公司全耀控股有限公司,與賣方控股股東Mega Regal訂立有條件收購銷售股份協議,代價為2.31億港元。
  • 三盛集團:遷址上海一年,並未萬事大吉
    近年,國內的融資政策環境大變樣,從去年的暫停部分房企境內發債和ABS融資,約談信託公司嚴控房地產信託規模,到今年家家繞不開的「三條紅線」,不同規模、背景的房企在融資成本上的差距愈發拉大。對三盛這樣處在規模擴張期的中小房企,處境不說舉步維艱,也必定難言舒坦。
  • 三盛集團入滬「周年考」:地產平臺業績大增 債務壓力成擴張隱患
    對於旗下地產板塊上市公司三盛控股(2183.HK)而言,2020年上半年,不僅營收猛增28倍至近16億元,歸母溢利也扭虧為盈,這樣的中期業績不可謂不亮眼。由於借殼上市,三盛控股的業績增長主要依賴三盛集團的資產注入。
  • 三盛集團地產上市平臺三盛控股(2183.HK)榮獲「2020年度投資價值...
    近年來,三盛控股圍繞戰略打法和組織架構,開啟了體系化變革之路。此次公司成功斬獲金瓴獎,體現了行業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自開啟全國化步伐以來,三盛集團旗下三盛控股不斷調整升級土拓策略。在區域布局方面,三盛控股提出了「跟著人走」和「跟著人流走」兩個投資邏輯,即深耕人口聚焦城市和人口遷徙目的地,以高潛力地區驅動未來業績增長;在拿地策略方面,三盛控股實施「4-3-3」策略,利用產業合作、招拍掛和收併購等方式吸納優質土儲,抓住土地市場窗口期吸納優質土儲。圍繞城市化的方向,三盛控股找準投資範圍,緊抓長三角一體化契機。
  • 品牌煥新增厚影響力 三盛集團獲「2020年度中國房地產最具潛力獎」
    在拿地手段多元化方面,三盛集團實施「4-3-3」的拿地策略,充分利用產業合作、招拍掛和收併購等方式吸納優質土儲,抓住土地市場窗口期吸納優質土儲。得益於有效的土拓策略,三盛集團今年上半年就成功吸納眾多優質土儲,打通未來業績成長空間。
  • 中國信達中期業績:不良資產經營總資產達9691.27億元
    來源:新浪財經8月27日消息,中國信達發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公告。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總資產達15318.18億元,較去年末增加1.2%;收入總額458.20億元,同比增長0.8%;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1672億元,較去年末增加1.4%;上半年實現歸屬本公司股東淨利潤63.41億元;年化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和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分別達到8.76%、0.96%。
  • 實現規模和財務的雙優發展,三盛控股(2183.HK)榮獲「2020年度投資...
    近年來,三盛控股圍繞戰略打法和組織架構,開啟了體系化變革之路。此次公司成功斬獲金瓴獎,體現了行業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自開啟全國化步伐以來,三盛集團旗下三盛控股不斷調整升級土拓策略。在區域布局方面,三盛控股提出了"跟著人走"和"跟著人流走"兩個投資邏輯,即深耕人口聚焦城市和人口遷徙目的地,以高潛力地區驅動未來業績增長;在拿地策略方面,三盛控股實施"4-3-3"策略,利用產業合作、招拍掛和收併購等方式吸納優質土儲,抓住土地市場窗口期吸納優質土儲。圍繞城市化的方向,三盛控股找準投資範圍,緊抓長三角一體化契機。
  • 三盛西安公司東進河南,焦作高新區拿地51.27畝
    昨天(12月17日),西安地產圈被幾張拿地的信息刷屏,雅居樂在太白山旅遊度假區板塊拿地、天朗在渭南市場繼續增儲、三盛西安公司則東進河南焦作拿地。雖然說這幾家拿地的主體不一樣、所進入的城市不一樣,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西安周邊。
  • 深圳控股:投資恆大與下半年百億計劃
    2019年上半年,深圳控股結轉物業銷售面積約16.4萬平方米(不包括主要聯營公司所佔權益),比去年同期下降52.2%;實現物業銷售淨收入約20.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4.5%。 營收方面,深圳控股上半年實現營業額約44.04億港元,同比下降61.0%。
  • 總裁近距離|三盛地產馮勁義:不拿「地王」,穩健發展不盲從規模
    「千億」底層邏輯日漸清晰去年9月,三盛集團正式設立「雙總部」之時,提出「2022年全力衝擊雙千億」的目標,即規模千億、資產千億。9月25日,三盛地產集團總裁馮勁義在三盛集團上海總部與多家媒體進行交流。《華夏時報》記者看到,即使是在行業融資收緊的情況下,對於「雙千億」目標,馮勁義仍顯得信心十足,直言三盛地產「成為一家千億房企的底層邏輯已經日漸清晰了」。
  • 新明中國控股半年股東應佔虧損擴大10倍至7160萬元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8月31日,新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披露了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業績公告。2020年上半年,新明中國控股營業額達約9510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約8.5%;本集團毛利達約4030萬元,比去年同期上升約88.8%;公司股東應佔虧損達約7160萬元,比去年同期的650萬元上升約10倍;每股基本虧損達約0.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