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德甲,拜仁6-0霍芬海姆的比賽中出現歷史級名場面:拜仁球迷客場舉橫幅辱罵霍芬海姆老闆霍普,比賽一度中斷。恢復比賽後,雙方球員互相倒腳消耗時間,以表示對極端球迷的抗議。
導致拜仁和霍芬海姆之戰出現爭議場面的「50+1政策」到底是啥?
50+1,指德國足球俱樂部必須至少保持51%的表決權——即便有老闆買下球隊50%以上股份,他的表決權也無法超過俱樂部本體。換句話說,條款限制了阿布和曼蘇爾這樣的土豪老闆進入德甲,即便他們買了全部股份,決策權也不在自己手裡。
凡事都有例外。拜耳條款規定:在1999年1月1日前,如果一家企業連續20年經營俱樂部,則不受50+1條款限制,可以完全擁有球隊。沃爾夫斯堡東家大眾和勒沃庫森東家拜耳就符合該條款。
利弊主要有四點:
1、德甲對各支球隊財務審核很嚴格,大家都按規矩做事,財政收入穩定。不會有土豪老闆玩膩了甩袖子走人,俱樂部萬劫不復的情況。
2、會員制球隊的球迷擁有話語權,德甲球票價格便宜,上座率很高。
3、花了錢卻享受不了,導致德甲沒有土豪老闆注資,固有格局難以被打破。
4、除了拜仁外,其他球隊的財力較難留住人才,球星外流情況較普遍,聯賽競爭力上升空間較大。
事實上,50+1政策對德甲發展到如今規模幫助不小。但是對德甲更進一步是利是弊?我們在這裡暫時不做討論。在德國本土,對於萊比錫、霍芬海姆這些因為有錢老闆注資而發展壯大的球隊,很多球迷都是反對抗議的。
但是霍普掌管霍芬海姆的情況和萊比錫有很大不同,這是拜仁球迷去客場鬧事讓人反感的地方。
霍普是SAP的老闆,今年在福布斯排名第96號富豪,身價超過123億美元。他從小就是霍芬海姆球迷,小時候在俱樂部踢過中鋒。當霍芬海姆在第八級別業餘聯賽沉淪時,霍普出面購買了大部分股權,開始每年給主隊投資。
他花錢重建球場、訓練場和整個青訓體系,加大投資引援,讓霍芬海姆連升七級。2008-09賽季上半程,伊比舍維奇、登巴巴、奧巴西領銜的球隊以升班馬姿態爆冷打到德甲第一,差點創造第二個凱澤斯勞滕奇蹟。
大夥暱稱霍芬海姆為霍村,因為這確實是鄉村俱樂部。霍普沒投資之前,球隊只能租借曼海姆的主場踢比賽,他們自己的訓練場邊上是牛棚。極端球迷批評霍普燒錢,但是霍芬海姆現在的轉會費紀錄僅僅是1200萬歐元(去年夏窗和今年冬窗各一筆),兩位功勳主帥揚尼克和納格爾斯曼一向擅長低價買入潛力股再高價賣出,和土豪球隊砸錢買人完全不是一回事。
20年來為球隊投資超過2億歐元的霍普,擁有會員球迷絕對的支持。他只有49%的表決權,但是他的提議基本都會得到大會投票的肯定和支持。
這次霍芬海姆球員退場也是有鋪墊的,一周前打門興,門興主場球迷就舉起了對霍普人身威脅的標語。像霍芬海姆和萊比錫這種常年被罵的球隊,在客場被扔豬頭舉條幅侮辱是常有的事,回主場還是被罵,實在令人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