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奧古斯丁的哲學後看電影

2020-12-16 青衫學長在天下

學過奧古斯丁的哲學後看電影

今天周日,昨天上了一節哲學課,學了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三位一體和罪與惡。本來想寫一篇關於哲學的文章的。

但是,早晨看了三部電影非常好,就推薦給朋友。如果,實在無聊就看看這三部電影。

法國教育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這是一部非常有啟發的電影,他給我的感觸很深,一個人不要因為自己的失意,失敗就把這種情緒反射給別人,保持一顆樂觀開朗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樂觀開朗善良的心是天生的,它不會因為這個世界對你怎樣而改變,而是你一直要保持善良。

電影主角是個失意的音樂家。事業失敗、戀愛失敗、家庭失敗,可以說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可是馬修並沒有因為世界對他的不公平,而去用一種厭惡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少管所的問題少年。

他給他們愛,給他們寬容,為他們組織合唱團,拯救了這幾十個孩子。

很喜歡泰戈爾的一句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我們對待世界的態度是自己的定的,不是外界影響定的。

為人父母的可以去看看,其中對待孩子的態度,值得父母反思,孩子需要的是耐心。

還有心靈捕手,講一個天才青年的哈佛經歷,也推薦去看看。最後就是韓國一部有爭議的電影《82年的金智英》,這個適合現代都市的女士去看看,講的是男權社會女性生存的艱難。

昨天哲學課,徐老師講的不平等會迎來反斥,這不是宇宙平衡之道,這也是善惡因果論的理論核心。

世界追求平衡,如陰陽,如生死。你索要的很多,你總會有一天償還回去。或者是物質或者是精神。男權社會或許早晚會產生問題。

如果有時間可以去看看這三部電影,一定會對你有所啟發。

相關焦點

  • 奧古斯丁:哲學與神學的結合
    奧古斯丁的脫穎而出,是作為溝通古代時期和緊隨其後的基督教時代的最早一批神學家之一:他把基督教和新柏拉圖主義綜合起來。因此,在奧古斯丁那裡,我們遇到一些前面提到過的基督教新概念:處於中心的人類、作為線性發展的歷史、一個從虛無中創造出宇宙的位格化上帝。在奧古斯丁那裡,這些概念與古代時期的哲學結合在一起。
  • 奧古斯丁·懺悔錄
    年輕的時候,奧古斯丁對基督教沒有什麼好感,他更熱愛羅馬人看重的文學和修辭學,而且在金錢和政治方面有著雄心壯志。那個時候奧古斯丁也讀過《聖經》,但是從文學和修辭學的角度講,他認為《聖經》的文採太差,完全提不起興趣。直到擁有了信仰之後,奧古斯丁才意識到《聖經》看似樸素的文字下面,隱藏著關於世界和人生的最高真理。
  • 艱難的歸正——讀《希波的奧古斯丁》
    白天, 「奧古斯丁為他和他的會眾能夠在即將到來的一切中堅持到底而禱告」;夜裡,當所有人都睡去時,他獨自在個人圖書館中,整理著畢生寫下的93種著作,這繁忙空隙中的寧靜在火光中勾起了多年前那熟悉而又陌生的畫面——那些生活在卡西齊亞庫的日子。公元386年,時任修辭學教授的奧古斯丁在米蘭主教安布羅斯的引導下接受洗禮,「奧古斯丁獨自一人,全身赤裸地走進深水池之中。
  • 奧古斯丁:惡在人間大有用處
    在前蘇格拉底的自然哲學中,赫拉克利特把惡看作宇宙中的反面力量。惡是善的對立面,卻又與善相互統一。利科則藉助現代哲學的現象學和解釋學方法論證:古代社會中存在著各種潔淨與玷汙的禁忌,呈現為關於惡的各種象徵和神話,惡是人類原初生存處境的一部分。  隨著基督教神哲學的興起,惡的起源問題變得愈發棘手。如果相信至善的上帝從無中創造出了善的世界,那麼現實存在的惡起源於何處?
  • ...學的改造及其意義辨析——兼論奧古斯丁與康德自由意志思想的張力
    本文首先結合《宗教》對這一術語進行文本學的考察,澄清其哲學意義;然後,文章第二部分圍繞康德哲學中絕對給予、絕對自發性、先驗自由等概念,闡明它們與恩典學之間的隱秘性關聯。文章第三部分首先突出了決斷自由之於奧古斯丁自由觀的核心地位,然後重點分析「決斷」(Willkuer)概念對康德自由思想的特殊意義,最後指出奧古斯丁對康德自由觀的間接性影響,重點強調了他們的根本差異。
  • 奧古斯丁:與自己痛苦不堪地爭鬥
    很快,他就有了情婦,還為他生了孩子。他為自己的兒子取名為阿得奧達圖斯(Adeodatus),意為上帝或某位神祇所賜。   同當時所有準備成為律師或公務員的年輕人一樣,奧古斯丁也學習了修辭學。這一學科的目的是讓人學習優雅且具有說服力的演講與寫作。真理並不是講授的內容,這是哲學教授的事情。但是,修辭學的學生必須閱讀大量的古代著作,包括古羅馬著名演說家西塞羅的著作。
  • 奧古斯丁:中世紀前最後一個偉大的神學家
    但那是在你變成陳腐乏味的修辭學先生以前的事了。」他的學生離開後,奧古斯丁呆望著他昂貴的桌子被惡漢搗毀得如一堆爛木,他毅然說:「9年來我的課堂一直受這些流氓攪擾,我受夠了;我要去羅馬再建立一間學校。」奧利略‧奧古斯丁在29歲那年,已經是一個典型的四世紀教授,那時大部分的授課都是在家裡或租賃的講堂舉行,學生的學費則用來支付教師的薪俸,及學校其他的開支。
  • 奧古斯丁:世間本無惡,人的欲望多了便成了惡
    奧古斯丁42歲任北非希坡(Hippo)主教,75歲離世。因對基督宗教有重要建樹,故被天主教會封為聖者,稱聖奧古斯丁(SanctusAurelius Augustinus)。(生平世紀摘自維基百科)2.1惡是善的匱乏奧古斯丁成為虔誠的基督徒後,一直在為論證上帝的存在辯護。有人質疑上帝的存在,問:「如果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存在,為什麼世間還會有這麼多惡?」
  • 希波的奧古斯丁:一位預備作僕人的天才
    就像我們所有人一樣,奧古斯丁屬於他那個時代,他度過了眾所周知的「有趣時代」:生於公元354年,也就是距離羅馬帝國異教徒時代結束對基督徒迫害的三十年後;75年後死於當時一個基督教帝國行將坍塌的時代。奧古斯丁出生於北非,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阿爾及利亞度過,並且還自稱是非洲人。
  • 西方哲學33:中世紀哲學
    這時,人們對於古代哲學除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片斷和新柏拉圖主義外,所知不多。這個時期,新柏拉圖主義比基督教的成分更佔優勢。主要代表人物是波愛修和愛留根納。波愛修是連接古代哲學與中世紀哲學的橋梁,他對古代的波菲利關於普遍與個別的問題作了自己的回答。他重視多樣的個別事物的真實性,是中世紀唯名論的先驅(見唯名論與實在論)。愛留根納是一個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新柏拉圖主義者。
  • 奧古斯丁的宗教信仰與世俗智慧
    奧古斯丁認為,意志先於理性,並主導精神生活。他生活在基督教佔統治地位的西羅馬帝國晚期,是通曉古希臘哲學的神學家。他認為,人是萬物的中心,上帝為人而造萬物,意志意味著信仰與情感,能熱情急切地斷定某種事物為真,而且都有其倫理價值,一個善良的人首先應該充滿愛和有同情心。
  • 聖奧古斯丁的哲學與神學
    我不想論及他所有的作品,我只是把我認為具有內在性的、或歷史性的重要論著作一番考察:第一:他的純粹哲學,特別是他的時間論;第二:在《上帝之城》一書中所展示的歷史哲學;第三:作為反對裴拉鳩斯教派而提出的有關救贖的理論。1 純粹哲學一般來說,聖奧古斯丁並不專心致力於純粹哲學,但當他這樣做的時候,卻顯示出很卓越的才能。
  • 也讀奧古斯丁和他的《懺悔錄》
    太初有道,感恩有你十多年前,因為文學的緣故,我從《懺悔錄》初識奧古斯丁。前不久在奧古斯丁誕辰664周年之際,重新閱讀了奧古斯丁的有關著作,重溫了奧古斯丁從浪子到聖徒的人生經歷。奧古斯丁是古羅馬帝國晚期著名的神學家和哲學家,在西方思想史上是與亞里斯多德、柏拉圖、阿奎那並駕齊驅的思想巨匠。奧古斯丁和4年後的阿奎那還被稱為中世紀思想的雙塔。作為主教和神學家,奧古斯丁是中世紀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廣泛論述了當時最重要的神學問題,堪稱神學的百科全書。他被羅馬天主教封為聖徒和聖師。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對基督教的影響非常巨大。
  • 優秀作業 | 維吉爾和奧古斯丁對羅馬帝國的不同態度
    在《上帝之城》一書的十九卷以降的四卷,奧古斯丁討論了兩座城的結局;在奧古斯丁看來,「至於地上和天上這兩個城,我認為應該談談對他們的終點的爭論」(19:1.1)。在這一卷中,奧古斯丁從非常宏大的敘事出發,討論了兩座城問題的終極善惡。奧古斯丁真正關心的是往後三卷中談的上帝之城的幸福,而並非塵世的政治生活,因此奧古斯丁在十九卷伊始現實從終極善惡的角度對古典哲學進行批判。
  • 雄鹿總經理:奧古斯丁證明過自己,他為我們帶來了經驗
    虎撲11月29日訊 雄鹿官方今日宣布,他們已經與自由球員DJ-奧古斯丁籤約。「奧古斯丁為我們的後場帶來了十足的經驗,並且他會提升我們後衛位置上的陣容深度,他在自己的職業生涯裡已經證明過自己是一名高產的投手,也是一名出色的控球手,能讓他來到密爾沃基,我們很激動。」喬恩-霍斯特說道。 根據之前的報導,奧古斯丁與雄鹿達成一份3年2100萬美元的合同。
  • 梅劍華|莫頓 懷特:哲學乃根本之學
    他認為科學哲學之外的哲學另有一番天地,philosophy of science is not philosophy enough。因此他將經驗的、演化的、實用主義的思路整合到對哲學、政治、法律、歷史、宗教和藝術的系統思考中。聚百家之學,成一家之言。
  • 學哲學無用?錯了,從哲學的本源定義說說西方經典三大學問
    基本可以說,在答案二和三的語境下,哲學這回事,是不存在的。(一)哲學和馬克思主義是交叉概念很多人在大學都學過一門「思想政治」類必修課,叫「馬克思主義哲學」,簡稱「馬哲」。「馬哲」,是有字庫的。似乎,看上去沒啥不同。不同還是有的。而且,某種意義上,還挺要緊。最主要的不同是:前者把對象定義成的是「哲學」的一個「類別」;而後者則更是在表達定義對象是呈現某種特徵的哲學的一部分。一部分!
  •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哲學類 · 255種
    最初名為「愛智之學」的哲學,有著極古老的源頭。哲學源於驚異,它意味著人類的意識開始以一種獨立的姿態探求萬物的意義。>5.巴曼尼得斯篇 [古希臘]柏拉圖6.薄伽梵歌 [古印度]毗耶娑 7.薄伽梵歌論 [印度]室利·阿羅頗多8.保衛馬克思 [法]路易·阿爾都塞9.悲劇的誕生 [德]尼採10.懺悔錄 [古羅馬]奧古斯丁
  • 奧古斯丁十二句名言,古羅馬帝國著名思想家
    奧古斯丁( Augustinus,354-430),羅馬帝國思想家,教父哲學的主要代表。代表作有《懺悔錄》、《論三位一體》、《上帝之城》等。 [古羅馬]奧古斯丁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 零基礎也能讀懂的哲學入門書|《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
    本書一經出版,深受日本讀者歡迎、上市後快速多次加印,已達19次印刷、突破十萬冊銷量,並已授權韓國。作者簡介平原卓 (Hirawara Suguru),哲學學者、暢銷書作家。生於日本北海道。早稻田大學文學研究科碩士,曾師從哲學學者竹田青嗣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