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老人春節不回家!大紅門養老照料中心多措並舉保證全天運轉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今年春節,是豐臺區大紅門街道養老照料中心投用後迎來的第三個春節。很多家庭遇到的「保姆荒」,同樣也是養老機構面臨的難題。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大紅門街道養老照料中心提前兩個月就開始著手準備,通過提前引入新員工、錯峰休假等方式,保證春節期間有足夠的人員在崗,陪伴老人們安穩過年。

春節前,趙淑琴正在為自己看護的老人理髮。

多數老人選擇留下過年

大紅門街道養老照料中心於2017年正式開業,中心負責人史桂如二十年前就進入養老行業,對春節用工荒一點也不陌生。史桂如說,「對於咱們中國人來說,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回家團聚是人們最樸素也是最普遍的願望。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養老中心,50餘名員工中只有我一個是北京的,大家在外漂泊一年,春節回家過個年,是再正常不過的願望了。」

只不過,與熱熱鬧鬧的各家各戶相比,養老照料中心情況特殊。大紅門養老照料中心住著173位老人,因為種種原因,每年只有少數老人會被接回家中過年。

史桂如告訴記者,養老照料中心內的多數老人都需要常年在此居住。春節期間,即便是家中有人,不少老人回家過年仍然會面臨諸多不便。就拿作息來說,不少老人已經養成了固定的生活習慣,從起床、用餐到午休、活動,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按部就班,有自己規律的作息。但一回到家,老人和子女的生活規律往往難以對應,再加之一些老人夜間需要有人照料,雙方難免都感到不便。所以,逢年過節留在養老照料中心的老人反而是多數。即便回家,老人們停留的時間也不會很長。所以,通過開業兩年來的不斷觀察,越是春節,養老照料中心裡越要保證人手充足、全天運轉。

養老照料中心護理人員正在為老人洗腳。

提前謀劃精準安排

老人們要想踏踏實實留在中心過年,看護人員的陪伴以及照料中心的正常運轉必不可少。提前兩個月,史桂如就把員工們都聚到一起,開始商量過年回家的事宜。「大家坐在一起協商,看看誰家裡有事春節需要回去,再根據這一結果進行排班和輪休。」最終,在30名護理員中有2人需在春節期間返鄉。

28名護理員,數量看似不少,可是對比166位老人,這個數字還遠遠不夠。按照相關規定,護理員的數量與被看護老人最少要達到1比6。也就是說,一位護理員要負責照看6位老人。護理員直接對接老人,是養老照料中心能否正常運轉的最重要一環。光有對接還遠遠不夠,老人能不能認同護理員,也關乎到後續照料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為了應對春節期間的人手短缺問題,史桂如又緊急從勞務公司招募了兩名新護理員,讓他們提前與被看護老人進行磨合和熟悉。

「正是因為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得比較充分,所以,現在人手不足的問題已經得到了緩解。」史桂如說,春節在崗工作人員過節期間輪休安排,以及節後錯峰返鄉的時間表已經基本敲定了。為了讓留守的員工安心工作,照料中心還準備了禮品、紅包在內的多種激勵措施,「用感情、用福利把人留住。」

她成了老人的親人

55歲的護理員趙淑琴來自黑龍江,2017年大紅門養老照料中心開業後,每年春節,她都會陪著這裡的老人們一起過年。趙淑琴說:「既然老人們都已經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咱也得把這兒當成家,才能照顧好他們。」在趙淑琴看來,老人們對她發自內心的信賴和依靠,是促使她多年來留在北京過年的最大動力。

每天早晨7時,趙淑琴都會收拾整齊,準時來到看護照料中心,扶老人起床、洗漱、穿衣、打飯、餵飯……趙淑琴始終帶著微笑飽含熱情。年過八旬的劉淑珍老人記憶力不佳,自打住進養老照料中心那天起,趙淑琴便擔負起照顧老人起居的職責,慢慢地,她也成為老人最親近和信任的人。

「大媽,七點十分了,起床嗎?」看見劉大媽睜開雙眼看著天花板,趙淑琴湊近老人耳邊輕聲問道。「嗯。」老人一邊回答,一邊扭過頭抬手示意。趙淑琴趕忙俯下身子,麻利地為老人穿好衣服,扶著老人從床上起來。緊接著端來溫水為老人洗臉,從眼角到嘴角,從額頭到脖子,一番麻利細緻的洗漱,老人頓時顯得有了精氣神兒。

有一次,負責喘息服務的護理員人手不足,趙淑琴一早便被抽去幫忙,照看劉淑珍老人的任務便落到了同事身上。那天,發現換了人,劉大媽焦急地追問趙淑琴的去向,直到臨近傍晚,趙淑琴回來換班,老人才徹底踏實下來。這件事讓趙淑琴也感到有些意外,她沒想到自己正常的護理工作,老人們卻看得非常重,他們會投入感情,甚至是親情。所以,趙淑琴也有感而發,護理員這一行,一旦和老人熟了,也便和他們成了親人。

「喘息服務」

讓居家養老不再難

上午10時,大紅門養老照料中心的活動室裡,許多老人正坐在窗邊曬太陽、下象棋。旁邊,距此不遠的一張桌子上,護理員王桂花手裡的電話一刻也不曾停歇。「我們中心除了要照顧來這裡入住的老人外,還要上門為周邊社區的老人提供巡視探訪服務。同時要為80歲以上登記在冊的失能老人家屬提供喘息服務,這樣的家庭共有56戶。」王桂花說,由於春節臨近,中心下轄的養老驛站會暫時關門,每到此時,負責提供上門服務的護理員都會出現返鄉潮。

喘息服務在國內還是個新概念。它指的是,政府花錢,或是請專業人員去失能老人家中照料,或是把老人接到養老機構照看,既讓家屬喘口氣,也讓老人康復得更好。為了應對春節期間因家人外出產生的喘息服務需求,每到此時,通過電話提前溝通、合理安排和分配現有人手,成了養老照料中心的一項重點工作。

「下周我們將安排護理員上門為老人提供助浴、理髮、陪護就醫等服務,在春節前儘可能滿足這部分的需求。等到春節期間有老人因家人外出需要全時陪護時,我們的人手就可以更從容地應對各種情況。」史桂如告訴記者,今年除夕,大紅門街道養老照料中心依舊會為老人們精心準備年夜飯,並邀請他們的家人過來陪老人過年。為此,中心內負責採購的侯大姐最近一周每天奔波在新發地和養老照料中心,直到把過年所需的各類年貨都置辦齊全,她才放心踏上回家的火車。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陳聖禹 白繼開 攝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養老照料中心傾情照護 讓癱瘓老人重獲行走能力
    飲食講究、娛樂多樣、醫療方便,還有志願服務……西城區廣內善果養老照料中心(以下簡稱「養老照料中心」),不僅精心照護入住老人,讓癱瘓老人重新站起來,還承擔著轄區內170多名老人的巡視探訪工作,獲得老人和家屬的肯定與認可。
  • 同安區新民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揭牌
    10月23日上午,同安區新民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以下簡稱「照料中心」)舉行揭牌啟動儀式。這是同安區正式投用的第七家鎮級照料中心。記者在儀式上獲悉,今年年底,同安區第八家鎮級照料中心也將建成投用。屆時,該區將實現鎮級照料中心全覆蓋。
  • 柳林縣棗林村日間照料中心:老人們的第二個家
    近日,記者走進我縣賈家垣鄉棗林村日間照料中心,深入探訪了中心日常工作、老人滿意程度及安全等情況,良好的管理和服務受到了老人們的一致好評。臨近午飯時間,照料中心的廚房裡早已忙碌起來。為了照顧老人們的牙口和胃口,大鍋裡的南瓜、土豆、白菜燉得綿軟噴香,不一會,工作人員為老人們有序地盛飯,濃濃的暖意隨著飯菜飄出的香味瀰漫在空氣中。
  • 湖裡殿前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養老在家門口升級
    對於廈門湖裡區殿前街道的老人來說,一個重要的好消息來了。由廈門市老來俏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承接運營的「殿前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2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和入住,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養老服務,在這裡交友娛樂,頤養天年,安享晚年。
  • 嵌入式養老!海澱西三旗再添一家超暖的「照料中心」!
    海澱區龍崗路12號清緣裡中區內坐落著一個「獨門獨戶」的小院這是剛恢復正常運營時間不長的西三旗第二養老照料中心照料中心共5層據照料中心負責人李寧介紹,照料中心會根據老人的身體情況來區分老人屬於自理或輕度失能、中重度失能、失智類型的哪一類,以此來安排老人居住的樓層和房間,從而可以為老人提供更精細化的照護服務。在飲食方面,照料中心聘請了專業營養師進行每日膳食搭配,提供普通飲食、細碎飲食、半流食、流食。
  • 西紅門養老照料中心獲「學習強國」點評:一流水準,有愛的家
    圖丨西紅門鎮養老照料中心房間及配套設施照料中心設有健身活動室、棋牌球類休閒室、書畫閱覽室、多功能廳等區域,充分滿足老人康復訓練、書畫娛樂等生活與心理需求。圖丨西紅門鎮養老照料中心休息區及配套設施頤養花園景觀宜人,精緻的陽光房、綠樹環繞的跑道、七彩連廊、門球場、適老化運動設施,不僅為老人創造了良好環境,更是一種極好的感官享受。
  • 常州全市養老機構用盡心力,護9500多名老人「無恙」|新聞中心|中國...
    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飲食起居、生病入院、情緒安撫……養老院裡,老人們越發在乎子女的來電,而和老人們同吃同住的工作人員,心裡則始終繃著一根弦,誰都不敢放鬆。    全市111家養老機構,在院的9500多名老人,似乎待在了一座「圍城」裡。城外,是子女們的牽掛和擔心;城裡,是父母們的想念和等待。
  • 鼓勵用人單位支持子女照顧病中的老人,杭州探索建立子女護理照料假...
    推進「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建設 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享受日間照料與全託服務 長期窩在家裡沒事幹,年紀大了不想幹活燒飯……種種原因,促使老年人走進了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 ...運營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憑什麼讓周邊老人感到「很溫暖很幸福」?
    點讚的不僅僅是於大伯和井大媽,不少體驗過的老人都表示:家門口開了這樣一家養老中心,「很溫暖、很幸福」。昨天上午,文暉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正式對外營業,前來體驗的、諮詢的老人絡繹不絕。這家運營還不滿一個月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靠什麼收穫這麼多好評?
  • 癱瘓在床,四年照料!西城這位老人終於站起來了~
    5月18日起 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採取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 養老機構將設置探訪專區 家屬可預約探訪關愛扶助 傳遞溫暖在咱們西城善果養老照料中心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老人叫徐俊,2016年,因為老人做頸椎手術影響了下肢功能,導致癱瘓。
  • 太原火車站多措並舉保障春運
    原標題:太原火車站多措並舉保障春運2020年春運即將開始,為確保春運期間旅客體驗更美好,太原火車站採取了多種方式。太原火車站站長任智斌說,旅客回家心切,作為火車站工作人員,一定要積極為旅客服務好,增強旅客在火車站的舒適度。首先,信息服務會更準確貼心。
  • 藍天利劍丨管控,多措並舉;堅守,全力施為
    藍天利劍丨管控,多措並舉;堅守,全力施為 2020-11-22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淮濱縣福順源養老服務中心服務老人(組圖)
    對此,河南省淮濱縣福順源養老服務中心應運而生。它的創辦,將減輕很多家庭的養老壓力,彌補了家庭養的不足,緩解空巢家庭和獨生子女照顧老人的困難,消除中青年夫婦的後顧之憂,起到家庭養老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淮濱縣福順源養老服務中心選建在縣龍泉路農商智慧城11號樓,建築面積3200平米。共兩層樓房,房間共計56間,床位118床。總投資1260萬元。
  • 老人在這裡很幸福
    說起在端芬衛生院醫養融合中心養老的幸福生活,陳月蘭老人笑得合不攏嘴。今年6月,80歲的陳月蘭老人不慎摔倒,導致左手和左腳骨折。7月10日,她入住端芬衛生院醫養融合中心康復訓練,在醫生、護士和護工的精心照料下,身體恢復較好,生活已經可以自理。為應對社會老齡化問題,解決老年人養老難、看病難、缺護理的難題。
  • 鴻坤集團城市運營再升級 西紅門鎮養老照料中心正式揭牌
    照料中心正式營業後,將為地區居民展開全新的養老圖景,通過引入「鴻坤清檬養老」運營管理模式,為城市家庭生活提供全面的健康和養老解決方案,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即能享受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堅持科學規劃、加大投入、重點推進,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務,不斷完善服務標準、規範管理流程,提供科學化管理、專業化服務,真正把照料中心辦成尊老、敬老、助老、護老的生活樂園。
  • 杭州朗和銀江養老公寓(原朗頤國際醫養中心) 推出結伴養老新模式...
    隨著老齡化日益加劇,許多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日益下降。每個人都會老,該如何養老?萬一突然失能失智,誰來照顧? 怎樣才能老有所依、老有所託呢? 在養老模式不斷創新的當下,近日,杭州朗和銀江(原朗頤國際醫養中心)推出了互助養老的「單身公寓」。
  • 大營鎮多措並舉為雄安站開通增力添彩
    大營鎮多措並舉為雄安站開通增力添彩 2020-12-25 2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措並舉優服務 凝心聚力促就業
    深圳多措並舉紮實開展來深建設者就業服務工作。 深圳多措並舉紮實開展來深建設者就業服務工作。 深圳多措並舉優服務,張開懷抱,讓每一位來深建設者在深圳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 「四免」等舉措促就業穩定 深圳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著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統籌做好包括來深建設者在內的重點群體就業。
  • 新疆22個深度貧困縣建幸福大院照料農村困難老人 照顧用心 家人...
    當地農村有養老困難的老人陸續入住。三頓飯有人做、生病了有人管、衣服髒了有人洗,子女可以踏實務工,家裡收入提高了一大截。政府投入資金補貼老人的生活,制定指南規範幸福大院的運行管理,讓老人住得安心、靜心、舒心。今年,為減輕農村特別是貧困家庭的養老負擔,讓老人安度晚年,新疆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建成了207個農村幸福大院。
  • 愛的堅守|我們一定把養老院老人照顧好
    這個春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老人無法回家,只能留在養老院過年。為保證老人能得到妥善照顧,張清花和不少同事堅守崗位,讓老人即使身在養老院,也能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農曆正月初一11時,位於垡頭雙合家園的寸草春暉養老院內,十幾位老人正在護理員張清花的帶領下發出「啊、啪、咔」這樣的長音節,場面猶如一臺小合唱。這是老人每逢飯點必做的口部鍛鍊活動,為的是幫助他們打開氣道,避免在吃飯時噎食。張清花正帶著老人做操十多分鐘的口語操做完,張清花又趕忙去給老人打飯餵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