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照料中心傾情照護 讓癱瘓老人重獲行走能力

2020-12-14 北京社會建設和民政

飲食講究、娛樂多樣、醫療方便,還有志願服務……西城區廣內善果養老照料中心(以下簡稱「養老照料中心」),不僅精心照護入住老人,讓癱瘓老人重新站起來,還承擔著轄區內170多名老人的巡視探訪工作,獲得老人和家屬的肯定與認可。

傾情照護 讓老人住得好

養老照料中心於2015年12月正式營業,由一家賓館升級改造而成,現有73位老人入住,自理老人佔20%,其餘80%都是失能失智老人。但在每位工作人員心中,這些老人就和家人一樣。

79歲的張素義剛入住到養老照料中心的時候非常瘦,無法經口進食,只能通過鼻飼管。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員意外發現老人還具備吞咽功能。於是,養老照料中心相關負責人立即聯繫了老人家屬,建議老人在以後護理中可以逐漸脫離鼻飼管進食。在各方的努力照護下,老人終於可以拔下鼻飼管進食了。老人的兒子激動地說:

「母親的鼻飼管是我心裡的一根刺,每次她插管喊疼的時候,我的心裡不知有多難受。終於等到拔管這一天了,謝謝你們,現在心裡踏實了!」

感謝養老照料中心工作人員無微不至照護的不止張素義及其家屬,還有一位在住老人,名叫徐俊,2016年,頸椎手術影響了下肢功能,導致癱瘓。老人家裡不具備康復照料條件,也無力負擔入住養老院的費用。得知情況後,養老照料中心幫老人申請到了政府的相關補助,同時減免其入住的費用,讓老人順利入住,並對其進行精心的照顧和護理。

老人入住後,養老照料中心為他量身定製了護理計劃,從身體和心理進行全面的康復訓練,同時幫助老人樹立信心。經過幾年的護理和治療,現在徐俊已經能夠通過輔助器具順利行走。徐俊說:「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能站起來,這都得益於政府和養老照料中心的愛心扶助。」

飲食保障 讓老人吃得好

當天下午,在養老照料中心的後廚內,工作人員正忙著準備當天的晚餐。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裡的食譜每周都會更新,但周二吃餃子和周四吃包子是固定的,當天老人的這頓「包子餐」,大約需要包近400個包子。現場除了身著工作裝的工作人員,還有一對志願者姐妹,她們的父親今年91歲,在養老照料中心養老已有兩年。

「這裡的氛圍特別好,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有不少老人的家屬周二、周四都會過來幫忙包餃子和包子,因為老人都好這口兒。疫情防控期間,很多想過來幫忙的人進不來,但是養老照料中心依然按時為老人包餃子和包子,可數量這麼多,單憑工作人員做真是太辛苦了,為了讓老人吃上順口兒的,我們姐倆兒有空就會過來幫忙。」

其中一名家屬志願者說,每周姐妹倆來為老人們包餃子和包子的同時,也能來看望父親,了解父親的情況,多陪伴老人。

飲食是老人關心的問題,更是養老照料中心重視的事項。

為了讓老人吃得飽又吃得好,半個月組織膳食委員會成員召開一次會議,聽取各方的意見,特別是老人和老人家屬的意見。

一個月做一次全面的家屬滿意度調查,還配備了營養師,每周更新、制定老年人的飲食計劃,讓老人吃得營養健康。

娛樂多樣 讓老人玩得好

後廚工作人員和家屬志願者忙著為老人準備晚飯時,在養老照料中心的活動區,幾十位老人正跟著節奏拍手唱歌。原來,每天下午3點到4點,養老照料中心都會組織老人進行各種活動。有時組織下跳棋、打撞球、撿豆、接成語等趣味遊戲,有時安排健身操、手指操、書法繪畫等,幫助老人鍛鍊身體的同時愉悅身心。

養老照料中心還會組織社工、大學生志願者以及幼兒園的小朋友與老人們一起互動。

「老人看到志願者特別開心,我記得有一次來的是幼兒園小朋友。小朋友表演,老人鼓掌,最後活動結束了,老人們還意猶未盡。」養老照料中心活動部主任董美豔說。

今年,養老照料中心還開設了英語學習班,由這裡的一位89歲的老人教學。老人名叫郭洪運,會三種語言,每次上課都非常熱鬧。在教其他人學習英語後,老人覺得自己有價值了。他說:「自打有了英語學習班,和其他老人的關係也更融洽了,每天的笑容都多了。」

巡視探訪 服務周邊老人

除了院內照護,養老照料中心還承擔著轄區內170多名老人的巡視探訪工作。

養老照料中心居家部主任馬豔說,今年是開展巡視探訪服務的第四個年頭,巡視探訪員也由兩個人增加到三個人,每月至少要上門入戶一次,最少打三次電話。

「在上門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獨居老人對上門服務的需求特別大,因此加大了巡視探訪的服務力度。這項服務是和社區一起進行的,為的就是能夠幫助更多的老人,讓他們的日子過得安心。」

在日常的巡視探訪中,巡視探訪員除了關注老人們的需求外,也會檢查老年人家中的電路安全等。一次,馬豔和同事到轄區高齡獨居老人郝秀英家探訪,得知老人熱水器插銷經常發熱,馬豔二話沒說,立即聯繫了人員上門維修,及時消除了火災隱患。「真的特別感謝她,跟我非親非故的,還幫助我解決了這麼大的困擾。平時生活裡有他們,心裡踏實。」郝秀英感激地說。

▲陶美玲在與老人聊天,了解老人近期的情況。

「我們平時也會幫著老人買米、買面和開藥,雖然這不是巡視探訪服務要求的工作,但是時間長了,巡視探訪員和老人都有感情了,在能力和時間都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都會儘量多幫著老人做點事兒,其實這也源於老人對我們的信任。」馬豔說,現在很多老人遇到難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巡視探訪員。

養老照料中心成立運營至今,讓居民們尤其是老年人享受到了在家門口養老的便捷。關愛老人,服務老人,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為老服務事業需要大家共同參與。

讓為老服務更進一步,養老照料中心院長陶美玲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志願者加入為老服務中,下一步,養老照料中心將不斷創新服務,引入直播等方式,豐富老人的生活,也讓更多人了解為老服務。」

文字:《北京社區報》 記者 付佳

編輯:劉佳

相關焦點

  • 癱瘓在床,四年照料!西城這位老人終於站起來了~
    5月18日起 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採取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 養老機構將設置探訪專區 家屬可預約探訪關愛扶助 傳遞溫暖在咱們西城善果養老照料中心有一位因為年輕時脊柱損傷癱瘓在床的老人因為無力負擔養老院的費用養老院為老人爭取到了政府補助同時用愛心奉獻護理和照料了老人四個年頭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樣一位老人
  • 失智老人照護示範中心 — 青島
    今年,青島打造失智老人照護示範中心,成為全國首創。到2020年,青島將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城鄉一體、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養老服務列入市辦實事9月10日中午,青島市區下起小雨,在位於南京路的惠康老年公寓,81歲的張集科老人坐在一樓餐廳裡,面前擺放著香菇油菜、白菜燉豆腐、紅燒魚、什錦米飯和粥。
  • 嵌入式養老!海澱西三旗再添一家超暖的「照料中心」!
    西三旗第二養老照料中心內共設床位96張,其中最大的房間面積達35平米,配備有電視機、桌椅、冰箱、洗浴室。整個照料中心的家居設計遵循適老化原則,過道裡隨處可見的扶手、無障礙設施、緊急救助系統、門禁和視頻監控系統,為入住長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居住環境。
  • 西紅門養老照料中心獲「學習強國」點評:一流水準,有愛的家
    圖 | 西紅門養老照料中心全景西紅門鎮養老照料中心是一個為長者提供持續照護的醫養結合服務綜合體,項目位於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欣清北巷18號院,佔地6259.7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798.36平方米,擁有獨立的頤養花園。
  • 青島 | 首創失智老人照護示範中心
    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中國式養老問題逐漸凸顯。過去五年,青島市政府為困難老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實現全覆蓋,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80.9歲。今年,青島打造失智老人照護示範中心,成為全國首創。到2020年,青島將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城鄉一體、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 【聚焦】我區試點家庭照護床位 實現養老「不離家」
    近來,我區積極推進40張家庭照護床位試點建設工作,著力解決老人不願住養老院、住不起養老院的難題,把專業養老床位「搬進」老人家中,讓他們在家就能享受到專業服務組織提供的照護服務,更好地滿足老人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 鴻坤集團城市運營再升級 西紅門鎮養老照料中心正式揭牌
    照料中心正式營業後,將為地區居民展開全新的養老圖景,通過引入「鴻坤清檬養老」運營管理模式,為城市家庭生活提供全面的健康和養老解決方案,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即能享受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堅持科學規劃、加大投入、重點推進,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務,不斷完善服務標準、規範管理流程,提供科學化管理、專業化服務,真正把照料中心辦成尊老、敬老、助老、護老的生活樂園。
  • 照護險制度落地海門一年——
    去年12月份,區委、區政府為破解失能家庭經濟壓力這一難題,讓失能老人得以體面養老,將建立照護保險制度列入民生實事工程。如今一年過去了,照護保險制度在海門落地生根,全區4061人通過評定享受到了這項惠民政策。
  • 2.5億老人VS30萬養老護理人員,新職業「老年人能力評估師」能否...
    還要評估語言交流、興趣愛好7月9日,在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洗面橋橫街社區的慈愛嘉養老助殘服務中心,許多正在接受照護的老人圍坐一團,他們在參加集體活動,學習消防知識。事實上,這裡的每一位老人,接受養老照護的第一步,都是進行評估。
  • 照顧老人春節不回家!大紅門養老照料中心多措並舉保證全天運轉
    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養老中心,50餘名員工中只有我一個是北京的,大家在外漂泊一年,春節回家過個年,是再正常不過的願望了。」只不過,與熱熱鬧鬧的各家各戶相比,養老照料中心情況特殊。大紅門養老照料中心住著173位老人,因為種種原因,每年只有少數老人會被接回家中過年。史桂如告訴記者,養老照料中心內的多數老人都需要常年在此居住。
  • 上海將改造認知障礙照料床位2000張,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康復服務
    實事項目涵蓋養老、教育、就業、體育健康、城市設施等十方面,27項目標任務。其中,在養老方面,為了加快建立認知障礙老人的照護服務體系,向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專業照護、康復服務,2020年,上海市將改造認知障礙照料床位實事項目的指標,翻倍至2000張。
  • 避免「癱瘓母親被活埋」養老悲劇,長護險真的有用嗎?
    不久前,陝西一位79歲「癱瘓」母親被親兒活埋;江蘇一名83歲的老太太,被僱來僅8天的保姆活活悶死在了自己家的床上。雖然這些都是比較極端的個案,但也揭示了養老存在的風險:一個沒有多少自理能力的老人,抗風險能力極低。
  • 湖裡殿前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養老在家門口升級
    對於廈門湖裡區殿前街道的老人來說,一個重要的好消息來了。由廈門市老來俏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承接運營的「殿前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2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和入住,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養老服務,在這裡交友娛樂,頤養天年,安享晚年。
  • 山西:吸引30萬北京天津老人到大同養老,打造北方養老之鄉
    這些重點工程分別是:市縣兩級公辦養老機構全覆蓋工程到2020年,使市、縣兩級公辦養老機構實現100%全覆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示範工程全省11個設區市和市轄區在2020年底以前建成至少2-3個具有示範作用的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和3-5個有示範效應的城市日間照料中心。到2020年,全省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
  • 同安區新民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揭牌
    10月23日上午,同安區新民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以下簡稱「照料中心」)舉行揭牌啟動儀式。這是同安區正式投用的第七家鎮級照料中心。記者在儀式上獲悉,今年年底,同安區第八家鎮級照料中心也將建成投用。屆時,該區將實現鎮級照料中心全覆蓋。
  • 豐都高家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完工並投用
    人民網重慶12月21日電 12月21日,豐都縣高家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成投用,通過整合社區內各種服務資源,「一站式」服務可以讓老人安享晚年。在高家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可以看到,中心內設有服務接待區、生活照料區、託養護理區、健康管理區、文化教育區、人文關懷區、休閒娛樂區、運營管理區等功能區域,設置照護床位50餘張,可同時滿足多位老人的短期託養、長期照護需求。今年8月,高家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全新裝修,投用全新設備。
  • 公益顧問將上門為老人免費提供「長護險照護服務」
    面向全市的「公益照護1小時」項目率先在長寧啟動,項目將由公益顧問上門為老人免費提供長護險照護服務。據了解,「公益照護1小時」的服務內容主要是長護險42項護理服務項目,包括沐浴、協助進食、壓瘡預防等27項生活照料項目,以及藥物餵服、生命體徵監測、吸氧等15項臨床護理項目。
  • 日間照料中心 為老年幸福生活「加碼」
    西安網訊(記者 辛源 通訊員 魏丹)走進西安航空基地航空二路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活動室內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老人們讀書看報、下棋聊天、演奏樂器,其樂融融。中心於去年11月正式投用,目前已為36位老人提供日間照護服務。
  • 上海的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納入長護險,為2-4級失能老人提供新的服務...
    家家有老人, 人人都會老養老服務事關千家萬戶上海長護險試點一經推出就倍受老人歡迎市醫療保障局局長夏科家今天在做客《2020上海民生訪談》節目時透露,本市正積極實現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納入長護險相關工作,助力機構-社區-居家養老的梯度協同發展,為2-
  • 失智失能老人照護:「關懷」是護理工作的基礎
    老人上了年紀,會漸漸出現行動不便、記憶喪失等狀況,在大多數人口中,將此籠統地稱為失能失智,但是從更嚴苛的角度來講述,失能失智的範圍則更廣泛。面對家裡的失能失智老人,很多時候家庭的成員都在努力去照顧,但久而久之也讓家人感到無奈和為難,有的家庭選擇將家裡老人送往養老機構進行照料,有的家庭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還是選擇將老人放在家裡照料。不過,老年人護理工作表面看似簡單,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