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語中閃電被叫做「稲妻」?

2021-02-18 新世界日語

最近又重新看了《鬼滅之刃》的動漫版本,最最喜歡的還是使用「雷之呼吸」的我妻善逸。

不過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善逸身上佩戴的日輪刀上有著「閃電」的刀紋。你們知道嗎?閃電的日語是「稻妻」。

那麼為什麼閃電的日語會被叫作「稻妻」(糧食的妻子)?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其實,「稲妻」(いなづま)是由「稲の夫(つま)」的意義派生出來的詞語。

在古代,稻子豐收的時期天氣多雷,所以人們認為是雷光讓稻子豐收。因此,「稲妻」也被稱為「稲光」「稲魂」「稲交接」,都是以「稲」字打頭的。

而在古代,夫婦或戀人相互稱呼對方的詞語時,「妻」和「夫」都可以稱呼為「つま」,並且沒有男女之分。

隨著文化逐漸發展,本來是「稲の夫」,但現在「つま」被用於指妻子,所以就成了「稲妻」。

一定會有小夥伴好奇,「稲妻」和「雷」感覺都是指雷電,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其實,從語源上考慮, 「稲妻」和「雷」的不同在於,「稲妻」指的是光,而「雷」指的是聲音。

如果不從語源來考慮,「雷」指的是雲與雲之間還有雲與地面之間發生的放電現象,而「稲妻」僅僅指的是放電現象產生的光

「雷」は雲と雲との間、または雲と地面の間に起こる放電現象の全てを意味し、「稲妻」はその放電によって起こる光のみをさす。

1、雷 [かみなり] ④或③ 雷,雷神

2、現象 [げんしょう]  ◎ 現象

3、地面 [じめん]  ① 地面,地上

4、放電 [ほうでん]  放電

5、雲 [くも]  ① 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語中的閃電被叫做「稲妻」?
    《鬼滅之刃》中使用「雷之呼吸」的我妻善逸,身上配戴的日輪刀有著「稻妻圖案」的刀紋。而「稻妻」(稲妻)其實就是「閃電」的意思!
  • 為什麼日語中的閃電被稱為「稲妻」?
    相信很多同學在剛開始學日語的時候,看到「稲妻」這個詞,會下意識認為它是「糟糠之妻」的意思吧(笑)。那麼與漢語中閃電相去甚遠的兩個字,為什麼是「閃電」的意思呢?它和日語中的「雷」又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為什麼閃電的日語叫「稲妻」,有趣的天氣別稱!
    而「稻妻」(稲妻)其實就是「閃電」的意思!「甘々と稲妻」天真與閃電也很好看哦!同學們知道為什麼閃電的日語會被叫作「稻妻」嗎?和小趣同學一起來認識4個關於天氣現象的有趣別稱吧。日語的「稲妻」是什麼?就是閃電!
  • 日語中的閃電為什麼叫「稲妻」,說起來是個汙汙的故事
    日語中的閃電漢字寫作「稲妻」,讀作いなずま,或者いなづま。為什麼閃電會跟稻子還有妻子扯上關係呢,相信學習過這個單詞的朋友肯定有過這樣的疑惑。一起來了解一下嘍!古代、稲の結実(けつじつ)時期に雷(かみなり)が多いことから、雷光(らいこう)が稲を実らせる信仰(しんこう)があった。在古時候,稻子成熟的時期經常打雷閃電,當時的日本人就認為是雷光使稻子成熟結果。そのため、稲妻は「稲光(いなびかり)」、「稲魂(いなたま)」とも呼ばれ、頭に「稲」が付けられる。
  • 【日語快進階】日語中的閃電為什麼叫「稲妻」,說起來是個汙汙的故事
    日語中的閃電漢字寫作「稲妻」,讀作いなずま,或者いなづま。
  • 日語的閃電為什麼叫「稲妻」,說起來是個汙汙的故事
    日語中的閃電漢字寫作「稲妻」,讀作いなずま,或者いなづま。
  • 日語裡的「ぢ」「づ」在什麼時候用?
    我們在學習日語的濁音時,會學到兩組讀音一樣的假名,分別是「じ」「ぢ」(都讀「ji」),「ず」「づ」(都讀「zu」),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在單詞裡究竟用哪個呢?其實這兩組假名在古代日語裡的讀音並不相同,但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變成了一樣的讀音。1986年,日本內閣發布了《現代假名使用方法》(『現代仮名遣い』),裡面規定:原則上不再使用「づ」「ぢ」,而是統一為「じ」「ず」。
  • 日語中的「酒屋」為什麼要讀成「さかや」?
    日語的「酒屋」不讀「さけや」,要讀成「さかや」。這種發音變化的現象在專業術語中稱為「転音」或「母音交替」,是出現在訓讀複合詞中的一種讀音變化現象。即兩個和語詞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前一個和語詞的最後一個音節的發音發生變化。「転音」是發生在古時候的變音現象,其單詞的讀音已經固定。這種「転音」的發音規律並沒有延續到現在。
  • 為什麼日語中的小偷叫做「泥棒」?
    但是我們同樣也不能否認日本有小偷的情況,日語中小偷的說法有很多:「盜人(ぬすびと)」、「盜賊(とうぞく)」、「盜人(ぬすっと)」、「物取り(ものとり)」、「萬引き(まんびき)」等等,但是最常用的還是「泥棒(どろぼう)」,那麼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小偷為什麼會是「泥棒(どろぼう)」?為什麼小偷會和「泥」與「棒」有關係呢?
  • 為什麼瓷器在日語中寫作「磁器」?
    眾所周知,瓷器的概念和工藝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但在日語中卻寫作「磁器(じ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磁器」與瓷器一樣,都曾經是中國通用的寫法。只不過中國在上個世紀50年代後,統一為瓷器一詞,而日本也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統一為「磁器」一詞。
  • 日語中的「勉強」為什麼是「學習」的意思?
    接觸日語的小夥伴有沒有對日語中「勉強(べんきょう)」一詞感到奇怪呢?怎麼看,漢語詞「勉強」也無法和日語中的「學習」扯上關係呀?!
  • 日語中的「〆」「」「卍」都是什麼鬼?
    表示最後動作的「〆」看到「〆」時,大家都以為是簡寫的符號吧?其實這個字是和製漢字,部首為「丿部」,讀作「しめ」,被收錄在日本的漢字辭典中喔~日本女聲優「〆野潤子(しめのじゅんこ)」的名字裡就有這個字。比較特別的則是菜單中的「〆」,通常是表示最後一道收尾的料理或吃法,像是鍋物中的〆即是在鍋中放入烏龍麵或是米飯煮成雜炊,讓顧客最後填飽肚子用的,甚至日本各地的〆料理還有不同的文化與特色,像是衝繩吃牛排、北海道吃聖代等,相當值得旅人玩味與品嘗哦。
  • 巴西為什麼叫做「巴西」
    提起巴西,很多熱愛足球的人都知道巴西號稱「足球王國」,更知道巴西孕育了很多球團巨星,你們會想起貝利,想起羅納爾多,想起卡卡,想起內馬爾,可是,你知道巴西為什麼叫做「巴西」嗎?為什麼是「巴西」,不是「巴東」或者其他的名字呢?「巴西」作為「Brasil」這個葡語單詞的中文翻譯,在魏源編寫的《海國圖志》中就已經出現了,同時出現的音譯名還有「巴悉」、「被西」、「巴拉西利」、「伯西爾」等,最後依據國名譯詞用字的優選原則,慢慢淘汰了其他的音譯名,只保留了「巴西」。
  • 為什麼日語中「電影」的數量詞是「本」?
    日語初級學習階段,都會接觸到日語的助數詞(量詞)。
  • 日語中「20歲」為什麼被讀作「はたち」?
    學習了日語中年齡的說法,我們會發現「20歲」在日語中的發音並不符合音讀的方式,而是讀作「はたち」。
  • 「老婆」用日語怎麼說?
    喜歡刷日劇的同學,一定會注意到劇中常出現對他人稱呼自己妻子時使用的就是「妻(つま)」(羅馬音:tsuma )「家內(かない)」「うちの人(ひと)」「女房(にょうぼう)」。譯為「內人,妻子」。從日本的法律和常規上表示與自己有婚姻關係的女性就是「妻」(つま),因此丈夫對自己的配偶最常用的稱呼就是「妻」(つま)。
  • 【日語學習】為什麼有時候說「さすが」是失禮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誇讚別人,如果是用日語來誇讚的話大家會怎麼說呢?有很多種的誇讚方式,這其中也肯定會有用「さすが」來誇讚對方的。但是在有些時候,如果運用的不得當「さすが」也可能會變成一句失禮的話,會冒犯到對方。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さすが」究竟需要如何使用才不會冒犯到別人。
  • 日語中的「田作り」指的是什麼?
    「田作り」表面來看是「造田」的意思,其實它多用來表示一種食物,到底是什麼含義,又是怎樣演變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為什麼生魚片日語是「刺身」?開動前,5個必學的日本料理漢字篇!
    那為什麼油炸的食物要叫做「唐揚」呢?因為日語裡,炸物稱為「揚物」,「揚げ」這一個詞就是「炸」的意思。而「唐」一字據說是源於中國,因為江戶時代日本從中國引進的料理中,當時就有「唐揚」一詞,推測這種料理方式是源自於中國。
  • 日語中「は」和「が」的用法到底如何區分?
    隨著日語學習的深入,我們會接觸越來越多的助詞。而日語中助詞的用法非常多,讓人頭疼不已。之前我們介紹了「は」「が」的意思,有同學說,有些不太清楚它們之間如何區分,到底什麼時候用「は」什麼時候用「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吧~首先,「は」和「が」在詞性上是有區別的。「は」是提示助詞,讀作「wa」,用於提示主題,突出提示句中的某一成分,句子後面會對該成分進行敘述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