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翻書櫃,發現學生時代刊發在《遼寧青年》的一篇作品,靜心品讀,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酸澀的青蔥歲月。行文稚嫩,小疵難免,見笑大方。整理重發,懷念青春。
又是5月,麥子成熟的5月。今夜,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噼裡啪啦撞在玻璃窗上,如同敲擊著我破碎的心靈。我獨坐夜闌,讓心靈回歸素潔。我想,經過夏雨潤澤的麥粒一定長得更飽滿,更有價值……
無法抹去心靈底片上那份永恆的記憶,感情的潮水又一衝開了我記憶的閘門。
前年(1996年,作者注)7月,當父親接到我的中專錄取通知書時,露出了久已沒有見過的甜甜笑靨,這畢竟是他期待已久的願望讓兒子實現了呀!可是當那近萬元的學費單出現在父親面前時,他驚呆了,這巨大的數字不啻一個晴天霹靂。
以後的幾日裡,父母鬱鬱寡歡的臉沉默如水,我發覺他們似乎蒼老了許多。看著父母痛苦而無奈的神態,我的心破碎了。經過理性的思考之後,我決定輟學到南方打工掙錢,等到明年再考。
於是,我給家裡留下一封信,含著淚在一個清早偷偷地搭上了南下的列車,去接受一份風雨人生的洗禮,為了父母,為了自己,為了那個在風雨中飄搖的家。
在親戚的幫助下,我進了深圳一家電子廠當了一名搬運工,超負荷的勞動並沒有麻木我輟學的傷痛。一個月後,我把350元工資寄回家裡。很快便收到父親的來信,其中一段寫道:「孩,你走後家裡都在給你湊學費,已向銀行貸款5000元,加上向親戚借的,賣掉了咱家的豬、羊和剛收成的麥子,已經快湊齊了。離你入學的時間不長了,你趕快回來準備一下,別耽誤了上學,家裡一直都在掛念著你……」
捧著來信,我不禁淚眼迷濛,今生我第一次真正體驗到擁有親情的溫馨,刻骨銘心的感動立刻細細密密地溢滿我的心扉。我知道,我是父母心中的希望,沉甸甸的希望啊!
第二天,我背上行囊,登上了回家的列車。
見到父母,我不敢相信他們會瘦了那麼多。聽村裡的人們議論我才知道,為了給我湊學費,父親在村建築隊幹了一個多月的活,母親沒日沒夜在田地勞作……
送我入學的那一天,母親用雙手捧著那一大疊發黃的鈔票對我說:「孩,好好讀書,再苦家裡支持你;明年麥季收成好了,咱們就可以還債了……」頓時,我覺得那汗漬漬的票子是從父母肉中挖出來的,否則他們的皺紋怎麼會那麼深?!我強忍著淚水說了句「您放心吧」,轉過身已淚流滿面。
進人中專,我從未敢多花一分錢,因為我知道家裡還負債纍纍,欠銀行的款還沒有還,父母都已年邁,沒有經濟來源。當父母把還債的希望寄托在去年的麥季上時,一連半個多月的暴雨把一家人的希望都澆滅了,麥子都生了芽,全家在絕望中忍受著這殘酷的現實。看著操勞過度的父母,我就感到一種掀心的負疚。
儘管父母歷經滄,但是對兒子的愛一直是那麼深沉和執著。記得每次放假回家父母迎我時總是笑,送我離開時又是沉默,一面背轉身很快地拭著什麼,就在這簡單的儀式中,我懂得了愛的水恆。
前天,又收到父親的來信,說麥子長得很飽滿,讓我不要掛念家裡,在校要安心學習。透過朦朧的淚眼我仿佛又看到了晨曦中、暮靄裡父母揮鐮勞作的背影。爹,娘,你們累了吧,原驚兒子不能在您拉車上坡的路上幫您猛推一把;原諒兒子不能在您口渴時給您倒上一杯白開水……
又是5月,繁花似錦的家鄉,夏雨潤澤了麥穗。我的思緒早已飛到家中,雙手合十,遙對蒼穹,衷心析禱:但願今年的麥季能有一個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