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減負」真的可以減壓?渠敬東教授:這是異想天開、掩耳盜鈴

2020-12-18 爸媽快來看

教育這個話題,一直以來都是深受學生、家長的關注,而近期教育部正式印發"六科超前培訓"的負面名單,就引起了廣大家長的尋思和注意。其中,"六科超前培訓"的負面名單,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和生物,再結合當前多地學校施行的搖號上學,包括禁止補課和不準考試等措施應對,似乎是讓我們看到了"減負"教學的勢在必行。

孩子學習不好就是"快樂教育"的過嗎?

對於廣大家長來說,讓孩子"快樂學習"固然是好,但是在寬鬆的教學下,很多家長都著重於孩子的能力培養,條件好的家庭他們一放學就有補習班和輔導班,現實生活又擺在眼前,如果我們不給孩子輔導、不抓緊孩子的學習,在上學的時候首先被打敗的不是學習興趣,而是位列倒數名次的差等生,被老師忽略的自信心挫敗。

就目前的教學來說,越來越多的家長都認為:"孩子上學,就跟是給"自己"上的,為什麼呢?因為很多學生的家庭作業不會做,回家後還需要家長手把手教",對於這樣的結果,很多家長都認為是"快樂教育"的過。對於簡單的一、二年級作業量,家長們輔導起來都不是問題,那後續題目深了家長不會的時候該怎麼辦?

所以,在"快樂教學"背後是眾多家長的怨聲一片,實際上孩子學習不好非"快樂教育"的過,在"減負"教學、和不準"超前教學"下,很多家長總是和"減負"教學不齊心,在教學的寬鬆下,是一個個上補習班、輔導班的出類拔萃,而那些沒有接受基礎教育的孩子該怎麼辦?只有上學時候的焦慮和落後,種種現實讓家長們不得不隨大流。

那麼,學生"減負"真的可以減壓?來聽聽北大教授渠敬東是怎麼說的

對於教學裡的"減負"和"快樂教育",北大教授渠敬東認為這是在異想天開和掩耳盜鈴,最終也會在"減負"的壓力轉換裡,我們在"國有資產"流失道路上會越走越遠。

渠敬東何許人也?他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復旦高校的本科生,現任北大博士導師,更是人文社科院的常務副院長,因此渠敬東教授的話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渠敬東教授站在社會學的角度上去研究,對當下教育部施行的"減負"教學給出了如下幾種分析:

1)學校是快樂教學,但學生一出校門就是各種輔導班

在當下的教育大環境裡,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在學校"減負"的教學下,很多家長總想趁此機會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已成為常態,為了讓孩子學點東西,有些家長甚至還不惜餘力、花高價錢,送孩子上昂貴的私立幼兒園,種種偏移,所謂的"減負減壓"已成為口號的形同虛設。

對此,有人說:"那就不讓孩子參加各種輔導班",但現實的大流環境又告訴我們,讓孩子"快樂教育"了,未來的命運就會無法預測,也就是徹徹底底輸在起跑線上,以至於所謂的"減負"教學成為了一種不能阻擋的壓力。所以,渠敬東教授認為,所謂的"減負"教學反而將負擔轉移,轉移到了家庭教育壓力。

2)中、小學生不斷降低培養目標,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在"減負"教學下,隨著中、小學生的培養目標不斷降低,我國教育最好的資源已退出了教育,也就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並形成教育"讓位"給輔導企業趨勢,各種輔導班給家庭帶來了巨額教育支出的壓力承擔。

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課外輔導費用的支出已經大於日常生活開支的份額,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面對較大的經濟壓力,當大額支出費用換來孩子學習普通的時候,他們便把這種焦慮轉接到孩子的身上,而家長們的教育也在這種情況下而功利化。家長們對孩子的期盼不再注重興趣喜好,而是將所有的目標放在"上名校、找好工作"方面,這樣的教學也恰恰違背了教育裡的宗旨。

3)"減負"教學下的孩子,未來的職業道德令人堪憂

在減負教學下成長的孩子,他們需要承擔家庭帶來的期盼壓力,而未來的職業道德實屬讓人堪憂,因為孩子從小生活在功利化的環境,在環境和各種功利化的影響下,未來的職位擔當也都是圍繞著功利化。就拿現在很多高校的教授來說,很多導師並沒有將精力花在學生的教書育人上,反而是一門心思投入自己的熱衷名利,甚至有些老師還會花心思投機鑽營,這樣的老師又如何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精英人才呢?

競爭,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融入了家庭的教育系統,也是當下環境當中最顯著的教育特徵。很多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生活在家長安排的標準化目標裡,他們需要面對一項又一項枯燥的目標,為了讓父母開心、誇獎,孩子一定要達標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從小讓孩子生活在各種壓力和競爭力裡,他們容易焦慮、更缺乏生活的安全感,這樣的教育體系,實在是扼殺孩子們的未來,失去對生活美好色彩的憧憬和期盼。而正確的教育應該是留住孩子的淳樸之心,讓他們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去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著追逐目標的動力、積極和希望。

那麼對於當下的教育體系,大家都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評論區一起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中小學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網友直言: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這則條減負措施是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其中第7條明確規定: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但在近日,「禁止公布考試成績」又被炒上了熱搜。但現在這一切卻變了,教育部明文規定,教師不得以任何形式對外公布孩子的考試成績,對於這項個規定,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但就我個人而言,我不是特別的理解。不公布成績就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在我看來並非如此,如果孩子連學習的壓力都承受不了,未來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
  • 年底了,老師壓力大的時候,可以試試這8個減壓方法!
    今天,我們為您收集了8條可行的減壓方法,快來學習一下吧。 ,但心態真的十分重要。 其實,給學生減負,其實也是在給我們自己減負。一個疲於奔命的老師帶著一群疲於奔命的學生,不應當成為教育的常態。
  • 各地都在說中小學生「減負」,真的減了嗎?真正的減負是什麼
    當今社會上所謂的「減負」,其實只能稱之為「偽減負」,而不是真正的減負!一、關於給家庭作業限定時間學生每天學完之後,需要通過作業來檢驗今天所學內容是否已經掌握,或者說鞏固當天所學知識。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做法。
  • 現在的學生總喊著要減負,減負對於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首先,減負可以還給孩子更多娛樂時間家長們都深有體會,當自己勤勤懇懇工作一天的時候,終於到了下班的時候,老闆跑過來告訴你,還要加班,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是不情願的,哪怕老闆對你說,這是讓你有更好的發展。所以減負,確實可以給孩子更多娛樂時間。其次,減負讓學生有精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培養孩子興趣太注重學習就會讓孩子之只能把精力集中在學習知識這一件事情上,對於其他的方面,他沒辦法去關注,隨著學習壓力變大,他們甚至不再願意去關注,最終孩子很可能變成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 樂同減壓書包,通過權威機構150多天評測,釋壓減負真憑實據!
    來源標題:樂同減壓書包,通過權威機構150多天評測,釋壓減負真憑實據! 家長們都知道孩子的書包越來越重,看看他們彎腰託起沉重的書包,忍不住心疼。這個問題也引起了家長們對孩子負重造成的彎腰駝背等健康問題的關注和擔憂。
  • 上班減壓就靠它了!這款巨型Enter鍵真的可以用來砸
    上班減壓就靠它了!這款巨型Enter鍵真的可以用來砸 2017年10月18日 17:09作者:馬景東編輯:馬景東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對於每天都需要面對電腦工作的上班族而言,當遇到電腦死機的情況時
  • 為了籌款和減壓,這所學校的學生把校長和老師綁了,學生們樂壞了
    近日,源自北京某學校一條「中學生把校長老師綁了」的視頻引起人們的廣泛議論,據悉,該學校高三理綜組的學生和老師打算在學校樓頂自行設計並施工一「空中花園」,目前正在設計中,打算做為畢業禮物送給學校老師,但是建花園的錢還沒有著落,於是學生和老師們突發奇想,搞了這麼一個既給高三的學生「減壓」,又可以為建花園
  • 南黃鎮中心學校五舉措做好學生減負
    為有效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壓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乳山市南黃鎮中心學校五舉措做好學生減負工作。一是成立減負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監控,保證「減負」工作有實效。
  • 減負清單真的能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教師負擔探「源」記
    教育部也提出2020年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我們也看到,各地紛紛出臺政策,列出減負清單,下決心為老師減負。而早在兩年前,我們就曾對教師負擔問題進行過探「源」。教師減負探源背景2018年,我所在的區曾提出"精簡30%以上會議和文件"目標,下決心從"減會減文"做起,切實減輕教師負擔,使老師們能夠輕裝上陣,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 「成績排名」個人隱私,減負or掩耳盜鈴,家長只能「摸黑前行」?
    有部分表示希望不公開,我們常常聽到左鄰右舍常聊起「別人家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學習成績、排名等等,由此而產生的糾紛也是非常多的,認為這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學生成績排名的公開,往往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影響,或者讓學生會對自己的認知產生一定的偏差,現在孩子都是比較敏感的,成績公開對於成績不好的學生會戳傷積極性。
  • 學生減負,為何越減越重?教育部原司長:主要是這4個原因
    減負的初衷本是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空間,讓學生自由快樂的成長,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減負越減越重,學生並不快樂!學生減負,為何越減越重?12月21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司長、國家原副總督學王文湛在2020 TOWER教育創新大會上針對學生減負問題提到,若要解決減輕中學生課業負擔的問題,首先要真正了解學生課業負擔重的原因:1、老師教的難了;2、學生的學習時間太長;3、做不完的作業;4、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 老師自編魔幻舞,帶學生減壓,評論區卻一片質疑,網友:想當網紅吧
    所以,老師就在上課之前跟學生們同跳,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給孩子們減壓。學生們都很喜歡,已經學會了10來個減壓舞了。這真的很符合小學生活潑愛動的特點。 很多人都說,這是一位關心學生、負責的老師。看得出來,學生們也都很高興,現在的孩子課業繁重,老師帶著他們做一些快樂的事情,看得出來老師確實有心了。 可以說,大部分人對老師的這種行為,都是非常讚許的。畢竟,現在的孩子,來自家長和學校的壓力也不可忽視。
  • 給學生心理減壓 這所學校的做法很贊
    玉林市一中為高三學生設置「心靈驛站」信箱,由經驗豐富的老師組成心理導師團,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通過製作人格面具並展出,讓學生了解「人格」,更好地認識自我。「英語:牢記日積月累的過去式,保持奮筆疾書的進行時,期待合筆入鞘的完成時」「地理: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胸懷所處的世界,更好地走向遠方」……近日,在玉林市一中校園裡,頗有特色的九門功課花式為高考加油的展板,吸引了不少學生駐足觀看。這是該校舉辦第四屆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節的其中一項活動。
  • 學生考試,老師不排名不公布成績?與其掩耳盜鈴,不如勇敢去面對
    考試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最好「試金石」:通過考試,老師可以輕鬆了解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情況;通過考試,學生能及時發現自己在學習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優勢;通過考試,學生學習的氛圍日臻濃厚。但是,老師因公布成績而被家長找茬的事情並非每發生過:重慶市的一名小學老師,因為公布班級學生的語文成績排名,最終被迫辭職。看完這位老師的辭職信,我不禁納悶:學生考試,老師不排名不公布成績,禁止老師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學生成績的方式,這樣做真的好嗎?與其掩耳盜鈴一味逃避,不如勇敢去面對。
  • 學生學習負擔的沉重是誰造成的?減負應從誰減起?
    學生的學習負擔在我看來還沒有到用沉重來形容的地步。當然不可否認,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比較大,但是,學習壓力大和就業壓力大,生活壓力大從本質上來講是差不多的,人的一生在任何一個年齡段都會有壓力,壓力的大小有內因也有外因。
  • 如果可以取消一門「學科」,學生最希望是哪個?答案令人意想不到
    不過學生的這個願望註定比較難實現,雖然現在教育局總是想方設法給學生減壓,不讓孩子體育課被剝奪,還增加了每周勞動,以及編程課程等。但對於學生來說,這些所謂的減壓不僅沒有讓他們輕鬆,反而還更加勞累了,白天落下的課程都在晚上補了回來。
  • 學生成長社區舉行「減壓沙龍」為心靈「瘦身」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馬超 學生記者 劉炫利 攝影 黃可欣)「希望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成為自主減壓法的傳播者,帶動更多人關注壓力問題,關注心理健康。」4月13日,在津南校區的學生成長社區,一場「為心靈瘦身」的減壓沙龍活動正在舉行。活動主要負責人,哲學院兼職輔導員田佳佳在活動中這樣說。
  • 多省禁止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大眾質疑是掩耳盜鈴,遷就「弱者」
    針對這一規定大眾的看法 這一規定一出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尤其是部分家長表示質疑,覺得這這一規定並不利於應試教育,有人針對「是否公布學生成績」一事,採訪了相對應的5000名家長,80%表示不支持,覺得這是在掩耳盜鈴,遷就弱者。
  • 從「平成之豚」到「令和猛男」,減負40年的日本,究竟培養了什麼
    41年前,一位叫傅高義的美國教授了發行了一本名為《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的暢銷書。 由於這本書的發行時間,恰巧趕在了日本經濟崛起的前一刻,所以一度被盛讚為驚世之作。 書中除了對日本的質量管理、組織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大篇幅的介紹和稱讚之外,還有一部分,是關於日本教育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