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責任。
今年是山東省建設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起勢之年。作為入選第一輪國家「雙高計劃」的山東省15所高職院校之一,山東職業學院(簡稱「山職」)爭做職教「火車頭」,擔當職教改革「高鐵」,教學改革、專業建設、招生就業、校企合作、社會服務等多項工作走在了全省高職院校前列。
「四點」對話 探索師生溝通新平臺
12月10日下午,山東職業學院圖書行政樓二樓正如火如荼的開展問答,氣氛緊張熱烈,一問一答,你來我往,老師、學生、校領導「唇槍舌劍」的激烈討論。這裡正在進行的是第二期「四點」對話活動。師生提出問題,校領導與職能部門做出答覆,共謀學校新發展。
活動現場,在學校黨委書記高磊的主持下,首先對第一期未解決的問題做出答覆。並且針對回復,師生代表現場舉手表決滿意度,真正做到滿意度公開透明,徹底解決遺留問題。
活動開始後,師生代表針對學校環境整修、報銷流程簡化、招生選科、基礎設施建設、職稱評選、學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提問。與會領導認真聆聽、記錄,對能當場答覆的問題,當場給予詳細解答。對不能當場答覆的,對話活動結束後,梳理轉至有關部門處理答覆。
針對本次活動,學校黨委書記高磊表示,下一步還將繼續完善對話流程,不斷更新對話機制。對於舉辦「四點」對話的初衷,他強調,每個學校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問題,通過四點對話了解師生最真實的想法,通過這樣一個機制來為師生提供一個合理的訴求平臺,通過傾聽對話,讓師生有機會表達,更好的解決問題。其次是通過這種機制增強與師生的情感交流,共謀學校的發展。
這只是開展「四點」對話以來一個較為鮮活的例子,關於切實解決師生問題的案例還有很多。「四點」對話活動更是成為山職一項制度長期堅持,每月安排一次,一般定在每月第一周的周四下午16:00-18:00。
「學校剛說舉辦『四點』對話的時候,我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了名,沒想到問題真的解決了,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師生爭著搶著報名。」易安書院輔導員孫梅玲說。看到問題一一解決,校領導面對問題不逃避,越來越多的師生加入了提問的行列。
培養「齊魯工匠」 打造職教「山職模式」
「四點」對話只是山職著力打造「職教新高地」的縮影。今年,「職教新高地」建設啟動以來,山東職業學院黨委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的辦學理念,實施一系列綜合改革,啟動「雙基雙改」工程。校園「悄悄」發生著巨大變化,山職舊貌換新顏。
今年以來,學校實行了書院制學生管理,三味書院、桐林書院、易安書院、東嶺書院、南山書院等一個個充滿書香名字的書院,在進一步完善學生學習生活的同時,也開啟了山職全新的育人模式。
「職業高等教育不能只有高地,沒有高峰,我們力爭打造山東職業教育『龍頭』,推行書院制改革,學分制改革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學校黨委書記高磊指出,「我們思考圍繞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力爭培養『齊魯工匠』。大學不是高中後教育,要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培養懂技術,會生活,有品位的現代工匠」。
圍繞省委、省政府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決策部署,根據省教育廳工作要求,山職主動對標,主動融入山東省八大發展戰略,圍繞產業辦專業。調整專業結構,一方面撤銷了17個人力資源市場配置率差、不適應學校特色發展的專業,另一方面對接行業產業需求,新增了人工智慧技術服務等10個新專業,進一步優化專業布局,服務山東省重點產業。同時,對接軌道交通行業和山東省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中力量打造城軌、智能製造、高鐵技術和信息技術等4個專業群,帶動其他專業升級改造,實現智能化、信息化。主動對接山東省「十強」產業集群,以牽頭組建的山東省軌道交通職教集團入選國家示範職教集團為契機搭建更廣闊的發展平臺,推動學校「雙高」建設。
職業高等教育發展二十年,確定為一種類型教育。當下,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認真思考新的歷史階段下,職業高等教育的類型定位、辦學格局、育人機制、價值追求等一系列正本清源問題,正確認識理解職業教育是一種面向人人的終身教育、面向市場的就業教育、面向能力的實踐教育和面向社會的跨界教育,總結分析其人才培養規律,真正按規律辦學。堅持守正創新,積極謀劃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形成自己的發展特色,生動實踐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的殷切期盼,進而為構建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體系貢獻智慧,為實現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和二O三五遠景目標貢獻力量。學校黨委書記高磊如是說。
知能共進,德道同優。
面對新機遇、新挑戰、新要求,山職踐行新理念、謀求新突破,全力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力爭打造中國最好的職業教育,在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上貢獻「山職智慧」,提供「山職方案」。
躋身「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之列,是山職前進路上的重要機遇期,把握當下機遇,順勢揚帆遠航,山職格局,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