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江西發現萬年「仙人洞」,專家:水稻最早或起源於中國

2020-12-18 騰訊網

水稻是一種適應能力比較強的農作物,無論南北地區都可以栽種水稻。作為「五穀」中的一類,早在七千年前的長江流域,就已經有古代先民開始種植。

在大約距今5000-4000年左右,水稻開始由長江流域,逐漸普及到黃河流域。到了夏商周時期由於生產力進步,以及水稻栽培技術得到提升,所以種植水稻的區域進一步擴大。同時,也基本上形成了古代水道分布的大格局。

從神農「嘗百草,辨五穀」開始,「五穀」便開始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並且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糧食。

雖然關於五穀誕生的時間、以及歷史背景,尚未有明確證據,但是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深入,以及研究成果逐漸豐富,人們終於找到了水稻的根源。

第一、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

江西不僅是老革命根據地,而且也是一個人傑地靈的省份。自古以來江西便位於長江南側,而不是其省份名稱中的長江以西。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地方,江西是江南以水稻為主的重要糧食產區之一。1962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曾組織專家赴上饒縣萬年仙人洞。

因為有人在洞口發現了重要文物,比如蚌器、骨器、陶片、燒土、炭屑,以及碎獸骨、螺螄殼、蚌殼等,這個重大發現,一時間轟動了整個考古界。

事實上關於萬年仙人洞的考古研究,不僅遠遠沒有結束,還有待進一步發掘。仙人洞位於江西省萬年縣,大源鎮附近的小荷山腳,經考古專家考證屬於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考古學界對萬年仙人洞遺址非常重視,並認為它是「華南全新世洞穴堆積標準剖面的代表」。

萬年仙人洞距今至少14000年,是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由於大源縣原本就是就是擁有萬年的古縣,所以這裡有很多萬年以前的文明痕跡。

萬年仙人洞分主洞和支洞,這個洞穴長大概60米,寬大約25米,高3米左右,簡直就是一座天然的歷史寶庫。

仙人洞遺址洞口朝向東南方,洞前有一條蜿蜒流淌的小河。在萬年仙人洞遺址,出土了大量年代久遠的遺物,石器、骨器、穿孔蚌器;陶片、人頭骨、下頜骨、牙齒等。

這對人們研究古代歷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物證。其中,在眾多出土的文物中,最特別的就是年代超萬年的夾粗砂條紋陶、繩紋陶。

作為世界上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陶器標本,僅此一項便成為了世界之最。

哈佛大學考古學家歐弗·巴爾·約瑟夫,也參與了萬年仙人洞遺址的考古工作,他說:「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所做的這些,意味著時代更早的陶器可能會在中國南方發現」。

此外,還發現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矽石;以及10000年前的栽培稻植矽石。從這一點來看就足以證實,我國才是現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水稻的國家。

第二、穿越萬年的陶器和栽培稻

在這個洞穴中,出土了數以千計的文物,其中就包括遺址下層堆積中,發現「粗砂繩紋陶」等價值連城的文物。

經過專家研究之後發現,這些陶器是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陶器。除了大量的陶器以及其他文物之外,還出土了人工栽培的水稻。

專家稱:這絕對是現今已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之一,水稻最早或者產自中國。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在1萬多年前,生活在江西地區的古代先民,就已經掌握了栽培水稻的技術,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使得中國文明至少可以追溯到14000年前,意味著在當時社會,水稻已經成為了常年播種的農作物之一。

現代社會中的江西大部分地區,栽種水稻的面積約佔糧食作物,播種總面積的85-90%,這就足以證明,江西是我國江南地區水稻栽培的重要糧食產區。

結 語

現在的萬年仙人洞,不僅僅是一處考古聖地,而且也已經成為了旅遊勝地。

來自國內外的遊客都爭先恐後的來到這裡,目的就是為了一睹這座,新石器時代遺址的風採。這座足以令世界為之震撼的洞穴,早已經變成了中國走向世界的名片。

相關焦點

  • 江西這個地方,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址,距今已有一萬多年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食用水稻去殼後的大米。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與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除了普通食用,還可用來釀酒。普遍已經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一種糧食了,但是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水稻起源於哪裡嗎?
  • 江報直播室:稻作文化傳萬年
    仙人洞遺址的洞口朝向東南,前面有一條小河流過。吊桶環遺址位於一座60米高的石灰巖小丘頂部的洞穴內。1995年,考古學家們在這裡發現了距今1.2萬年前的栽培水稻植矽石,把世界栽培水稻的歷史推前了5000年,成為現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栽培稻遺存之一。  主持人:萬年貢米產業在我省很有特色,有規模,前景好。我省農業部門對這一產業發展的指導和扶持情況怎樣?
  • 【科普】水稻起源之謎!系統講解,強烈推薦!
    最早對這一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中國學者是著名農學家丁穎先生,自1926年在廣州郊外發現野生稻之後,他在水稻起源、演變和育種領域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貢獻,並明確提出了「水稻起源於中國華南地區」的觀點,對「印度起源說」進行了正面回應和駁斥。他的系統工作受到了很多國際同行的重視,兩派觀點相爭不下的狀態由此持續了數十年。
  • 中華5000年文明的重要證據,「上山文化」又上央視啦!速來圍觀!
    這個重要的發現,是中華文明5000年的重要證據在這期主題為《尋根中華文明》的考古公開課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首先開講浦江萬年上山:「民以食為天。文明出現的基礎,就是農業的出現。我們中國,古老的中國,是很多農作物的起源地。
  • 浙江餘姚發現世界上最大最早的「大規模水稻田」
    浙江寧波餘姚發現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大規模水稻田。日前,施岙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在餘姚召開,與會專家宣布了這項史前考古新發現。施岙遺址古稻田位於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側山谷,距河姆渡遺址約7.5公裡。
  • 人類最早的衣服起源於哪裡?
    衣服起源於哪裡?從何處來?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但很多人並不清楚衣服的起源問題。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頭說起。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教會人們製作衣服的人是黃帝時期的伯餘,史書記載:「伯餘之初作衣」。但神話傳說往往很難有確切的歷史時間,因此無法從這個傳說推斷出衣服的起源。
  • 遙想六千年前的豐收 浙江餘姚發現世界上最大最早的「大規模水稻田...
    光明日報寧波12月15日電(記者曾毅 通訊員幹杉杉)浙江寧波餘姚發現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大規模水稻田。日前,施岙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在餘姚召開,與會專家宣布了這項史前考古新發現。  施岙遺址古稻田位於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側山谷,距河姆渡遺址約7.5公裡。
  • 中華稻香,萬年前飄起一條大河邊考古專家認為,錢塘江上遊的「上山...
    在11月14日閉幕的上山遺址發現2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40多位專家學者得出結論,上山遺址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遺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也是中華文明形成過程的重要起點。而在今年夏天,袁隆平「萬年上山 世界稻源」的題詞也為人類共同的根注入鮮亮的色彩。
  • 這位來江西工作七年的副省級領導,成了江西文化的「代言人」
    朱虹同志,2010年空降到江西工作,歷任副省長,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七年多時間,他走遍了贛江南北,用他自己的話說:「作為一個從外地赴江西工作的「進口老表」,江西文化獨特的氣韻一次次給我意想不到的驚喜。」朱虹同志曾這樣總結江西:江西是一幅畫,一幅綠水青山、鍾靈毓秀的秀美畫卷。
  • 江西有個仙人洞,存在已有1000多年,傳說是呂洞賓得道之處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不乏有有關仙人洞的描寫,比如道教的36洞天72福地,這些是概念上的數字,中國是道教的發源地,本教,廣義上的「仙人洞」可不僅僅只有36洞,三千六百洞也是少的。在江西,也有一處「仙人洞」,歷朝歷代都有名人到此一遊,留下了傳世的詩句和文章,這就是江西廬山上的「仙人洞」。
  • 新華每日電訊 |考古專家認為,錢塘江上遊的「上山遺址」是世界稻作...
    在11月14日閉幕的上山遺址發現2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40多位專家學者得出結論,上山遺址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遺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也是中華文明形成過程的重要起點。
  • 一萬年,稻可道
    2020年,上山文化發現整整20年。11月12日-14日,上山遺址發現2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浦江舉行。會議認為,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為基礎的中華文明形成過程的重要起點。上山文化萬年水稻起源、發展的證據,是對世界農業起源認識的一次重要修訂。
  • 通訊:塞內加爾「水稻村」裡的中國專家
    新華社達喀爾3月11日 通訊:塞內加爾「水稻村」裡的中國專家  新華社記者王猛  塞內加爾波多爾省吉亞村是一個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這裡地處塞內加爾最北部,靠近撒哈拉沙漠南緣,終年高溫少雨,外人罕至,是一個十分偏遠和貧窮的村落。然而,這裡卻常年生活著一群中國農業專家。
  •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應向中國南方溯源
    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距今2.25萬年-1.85萬年,是目前為止發現的人類最早的農耕文明遺址,發現了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陶器和人工編織物等。       廣東英德牛瀾河遺址,距今1.1萬年-0.8萬年,粳稻和秈稻的植矽石是迄今為止嶺南地區最早的水稻遺存。
  • 大豆最早起源於中國,為何中國還要大量進口
    2019年中國的大豆產量只有1810萬噸,也就是說中國83%的大豆都是依靠進口,換種說法就是中國進口的大豆佔進口糧食總量的83%,由此可見大豆在中國糧食中佔領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那你知道嗎大豆其實最早起源於中國,為什麼現在80%靠進口呢?進口量這麼大會不會受制於人呢?那有沒有相關的替代品來減少大豆的進口嗎?
  • 狗為什麼起源於中國南方?專家稱狗是上古「人狼交配」的後代
    但大同君要告訴諸位的是,湖南道縣福巖洞發現的8萬年至12萬年前的人類牙齒化石證明湖南道縣是現代人類起源與擴散的中心,永州道縣玉蟾巖發現了世界最早的1.4萬年前的古栽培稻,1.4—2.1萬年的陶片,常德發現了中國最早(乃至世界最早)的6500年前的城頭山古城,懷化安江高廟發現了中國最早的7900年前的宗教祭祀中心。
  • 考古專家在南京發現王安石父親的墓,挖掘一半時,被王氏家族阻止
    早在100到120萬年前,南京就已經有了古人類活動。35到60多萬年前,便有猿人在這裡生活。在同一個地點發現兩個人種,全世界只有南京一個地方,為「人類多地起源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而且還證明了中國人不是起源於非洲。後來的歷史中,南京是六朝古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不少考古專家都來這裡考查,想要發現了解更多有關古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