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江蘇大劇院、揚子晚報聯手推出「藝術雲課堂」,集納名家講堂、地方戲掠影、精彩回顧、經典薈萃等多個系列。既有芭蕾練習指導,也有經典舞蹈欣賞;既有漫談交響音樂會,也有樂器知識普及;當然也會有戲劇講解,甚至江蘇地方戲經典回顧。
第二期今天上線,「如何欣賞芭蕾的藝術之美?」
由著名舞蹈藝術家、國家大劇院舞蹈總監,原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趙汝蘅特邀主講。
她曾主演《天鵝湖》、《仙女們》、《吉賽爾》及《紅色娘子軍》等大型舞劇。擔任中央芭蕾舞團團長期間,她致力於用西方芭蕾演繹中國故事和情感,並融入中國舞特有動作,音樂、舞臺美術都具有中國文化特點,引起世界芭蕾舞壇的關注。
趙汝蘅在「雲課堂」中講到,欣賞芭蕾的藝術之美,首先,美是從下往上看的,要看腳步動作,從腳看他的動作是不是很乾淨,是不是很穩、很準,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磕磕絆絆的話就沒法看了。
第二,要看他是不是有很真實的情感,這些演員是不是用情去表現舞蹈。有些人說芭蕾藝術沒有語言,很難看懂,就覺得沒有意思,但如果你專心看的話,你可以看到他的情,這個舞蹈裡的情是非常重要的。「同樣的《天鵝湖》,他可以只完成動作,但是我給大家放的烏麗安娜的《天鵝湖》,完全把情放在了裡面,所以我最近看到中央芭蕾舞團還有上海芭蕾舞團的年輕演員演《天鵝湖》,他們在雙人舞裡面,把情帶給觀眾,眼睛是會說話的。」
另外,欣賞芭蕾藝術的美,還要看舞蹈與音樂的有機融合。「我覺得觀眾要帶耳朵來欣賞芭蕾,因為芭蕾舞劇、特別是古典芭蕾舞劇,在音樂上是非常講究的。它的講究就在於每一個音符都表現了一個動作,或者說每一個舞段都有它的意義,你要看它的音樂表現力是不是跟音樂合得非常準,音樂是不是很動聽,這些都是你走進一個芭蕾舞劇或者芭蕾的演出中所能聽得到的。」
當然了,趙汝蘅還提到了欣賞芭蕾與觀賞禮儀,要穿戴整齊、專心欣賞、關閉手機、遵守秩序。
雲課堂上,她還給學習芭蕾藝術孩子提了一些建議:首先,基礎打得好,一輩子都是正的。「實際上我們舞蹈學校最初在蘇聯專家建校的時候,就同時建立了中國古典舞的整個系統。所以在我們小的時候,在我學習的前三年,是中國舞蹈和西方芭蕾一起學,到三年之後才分科的,我為什麼能夠經常回憶起我小時候的教育,就是我覺得那時的基礎教育真的打的特別好,包括俄羅斯專家對我們要求非常的苛刻,包括排練的時候也會十分嚴格。
其次,「學習藝術不能愛慕虛榮」。整個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虛榮心。比如說,很希望小孩會掰腿啊、會下腰啊,實際上你可能就把孩子給毀了。
還要「循序漸進,打好根基」。「很多孩子想學舞蹈、想學芭蕾,但是教他們什麼?你讓她學芭蕾是想帶給她健康和快樂,還是為了炫耀,我覺得這要有一個分寸,這個底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對於我來說,每次抓住任何機會都要呼籲領導重視基礎教育,這個基礎教育,就像是一棟大樓,這個大樓只要是基礎教育學得好、學得多,那麼將來它的發展就會非常好。」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