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2700餘年的悠久歷史的泉城濟南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逐漸形成諸多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而濟南的特色小吃就讓很多的遊客和驢友朋友們流連忘返。要說到濟南特色美食,用咱濟南濟南話:「槓塞來」。
提到濟南特色小吃,一般我們說的是那種既便宜又能滿足口舌之快的小零食,濟南特色小吃一般集中於老城區的大街小巷,被久居濟南的老人們津津樂道,以其地道的濟南特色讓人朝思暮想,因此來濟南旅遊,不嘗嘗濟南特色小吃,怎麼知道齊魯大地的魅力呢。甜沫、油旋、煎餅、包子、鍋貼等等已在尋常巷陌常見,現在小編就帶您盤點下那些好吃不顯的經典小吃吧。
一:蛋酥炒麵
蛋酥炒麵是用雞蛋和面,漢族小吃,擀成寬麵條,煮半熟,炸至金黃色。再加炒仁、肉絲、時鮮蔬菜爆炒後,加高湯煨炒上盤,帶高湯同食。色澤金黃,香軟鮮美。
主料:小麥麵粉適量 蝦仁(紅)適量 雞蛋適量 豬肉(絲)適量 食鹽適量。
做法 1、雞蛋和面,擀成寬麵條,煮半熟,炸至金黃色。
2、再加炒蝦仁、肉絲、時鮮蔬菜爆炒後,加高湯煨炒上盤,帶高湯同食。
二: 朝天鍋
朝天鍋是在咱濟南人食譜裡可必不可少的開胃菜,相傳朝天鍋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濰坊民間早市,流傳至今。由於就餐時消費者參與性強,加上價位適中,肥而不膩,營養豐富,味美可口,豐儉由己,多寡隨意,朝天鍋自然深受咱泉城市民的喜愛。
朝天鍋是用雞肉、驢肉煨湯、以煮豬下貨為主,有豬頭、肝、肺、心、肚、腸,其中豬腸不要斷的,並且要翻過來清洗。腸、口條、豬頭肉要先用開水涮過,再放到老湯鍋裡煮,火候要掌握得恰到好處。豬下貨煮熟後撈出切好備用,麵餅擀好烙熟後也放到茅囤子中備用。所配小料也很講究,蔥段需切成長短一致的小段,鹹菜疙瘩切好後再重新調汁醃製;鮮湯配以蔥末、香菜末、醋、胡椒粉、辣椒麵等小料。
製作原料:豬大骨頭、春餅 豬肝、豬腸、豬肺、豬心、豬肚、雞蛋、肉丸、鹹菜、蔥、蒜苗、生菜、香菜、八角、姜、香辛料、白糖、花椒粉
製作方法:1、豬大骨用開水焯去血水,加八角、姜塊(拍松)、煮肉辛香料煮開,煮開後撇去浮沫加鹽、糖、料酒煮至肉熟。
2、碗內放切碎的蔥末、香菜末、花椒麵、味精,衝入骨頭湯。用單餅捲入自己喜歡的食材就可以開吃。
注意事項:原料中,豬肉為去骨的鹹豬腿肉
三: 武大郎炊餅
武大郎炊餅可是咱地道的齊魯名吃,最早出現於北宋年間,四大名著《水滸傳》中就有記載,其味道油而不膩,入口柔和,鮮香可口、回味悠長而深受人們喜愛,是回歸自然的綠色食品,聞著香、吃著更香,口感香脆、可口,在薄餅上面有好多的小孔,小孔的周圍布滿了白色的芝麻,經過加工變成了金黃的顏色,讓人看起來很有食慾。因為它輕薄可口,所以平時可以當作零食吃。
燒餅做法:
1、蔥切絲和薑片一起泡水15分鐘,把粉條放入開水鍋中煮一分鐘,撈出控水晾涼後切小段
2、肉餡中加蔥姜水,料酒,生抽,鹽,麻油,糖,雞精拌勻後,再加辣椒醬,粉條混合均勻
3、麵粉加適量的冷水和成較軟的麵團,蓋上保鮮膜醒20分鐘
4、分割成小麵團擀成薄麵皮,放上餡,再蓋上一個麵皮,把四周的麵皮壓緊,順著邊捏出小折
5、餅鐺加熱放入比炒菜多一些的油,把餡餅烙的兩面金黃即可
注意事項:和面的時候要一點點的加水,把麵團和的軟一些,面硬了不好包,熟了以後餅也硬口感不好,鹽要少放,辣椒醬也有鹹味的,而且辣椒醬不能用油炸的那種,要用鮮辣椒做的醬,如能吃辣的可再多放一勺辣椒醬,但鹽的量要減少了
四:糖酥煎餅
糖酥煎餅是在普通的小米糊中添加白糖和香精,即可增加風味,又可防止煎餅回生變硬。是三十年代初由王姓開設的德順齋煎餅鋪所首創。這種煎餅十分酥脆,香脆可口,並且久放不變質,因此,成為濟南著名的特產。現在濟南糖酥煎餅已成了來濟外地人首選的地方風味小吃,也是濟南人饋贈外地友人的上佳禮品。
糖酥煎餅 - 主要原料:小米、花生、慄子、菠蘿、香蕉、薄荷、玫瑰等
製作方法:1.制糊 將小米麵用水浸泡後,加適量白糖和香精,攪拌成糊狀,面與水的比例為10∶8~9。
2.烙制:用一直徑50~60釐米中心稍凸的鐵製圓形鏊子烙制。先後鏊子燒熱,再用蘸有食油的油的布將鏊子擦一遍,然後左手用勺將糊倒在鏊子中心處,右手持刮子迅速順鏊子邊緣將糊刮勻,先外後內,刮成圓形薄片。
3.成型:把烤熟的煎餅從邊緣揭起,趁熱在鏊子上折為六層,成長方形。取下放在案板上,用木板壓上,待冷卻後包裝。
五:罈子肉
濟南傳統風味小吃罈子肉始於清代,據傳創製該品的廚師用豬肋條肉加調味品和香米,放入黑瓷釉的小口罈子中,用木炭微火煨燉而成,因為肉用瓷罈子煨燉而成,故名罈子肉。
製作食材:豬帶皮五花肉500克、油炸豬肉丸子75克、雞蛋200克、雞肉50克、火腿25克、墨魚50克、冬筍25克。蘑菇25克、金鉤10克,姜10 克、蔥15克、胡椒2克、鮮湯500克、豬油250克、細幹豆粉25克、精鹽3克、醬油15克、醪糟汁20克、冰糖汁25克。
製作流程:1.豬肉、雞肉、豬骨入沸水鍋中煮幾分鐘撈出,豬肉切成7釐米見方的塊,雞肉切塊。雞蛋煮熟,去殼,裹上細於豆粉,入豬油鍋炸成黃色撈出。冬筍切成滾刀塊。火腿切粗條,金鉤、墨魚經水漲發後洗淨。
2.在陶質小壇內墊放豬骨,將豬肉、雞肉、墨魚、金鉤、火腿、冬筍、雞蛋、豬肉丸等放入壇內,加精鹽、醬油、醒糟汁、冰糖汁和紗布袋裝好的姜(拍破)、蔥(挽結))胡椒(拍碎)、口蘑(漲發),並摻入鮮湯,然後用紙(潤溼)封嚴壇口,將壇置谷糠殼火上煨約五六小時後揭去封紙,取出裝姜、蔥、口蘑的紗布袋,裝入盤中即成。
六:荷葉粥
荷葉粥米粒晶瑩剔透,荷香與米香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一鍋清淡碧綠的荷葉粥就呈現在你面前了。煩躁的夏日,不妨喝上一碗荷葉粥,你會感到心靈清涼:初看,塵緣雜念頓消;再品,心境神明。荷之品、荷之性,荷之韻,盡在這荷葉粥中。近代研究證實,荷葉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膽固醇和減肥的作用,其食療範圍進一步擴大。
原料:新鮮荷葉1張,梗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①取梗米煮粥,待粥熟後加適量冰糖攪勻。
②趁熱將荷葉撕碎覆蓋粥面上,待粥呈淡綠色取出荷葉即可。
七: 油炸螺絲糕(盤絲餅)
油炸螺絲糕是濟南的一種傳統精美的漢族糕類小吃,皮脆內嫩,蔥香濃鬱。傳說這種螺絲糕是一百多年前由三位徐氏兄弟從南京傳來。
為了滿足濟南當地人民口味,糕的原材料進行了改良,鹹香的口味立刻受到了中國北方人民的喜愛。從此生意興隆,人們甚至將此糕叫為「徐氏螺絲糕」。之後很多餐館仿效此糕,從此油炸螺絲糕就成了濟南的傳統特色小吃。
材料:低筋麵粉20公克,水120公克,豬油160公克,
做法:1.)將中筋麵粉加入水、豬油,用手出力揉至麵團出筋備用。
2.)將低筋麵粉與豬油混合,用手揉成油心備用。
3.)將作法(1)的麵團揉成長條狀,用刀切成每粒約20公克,用手壓平,中間包入20公克油心,再用桿面棍桿平(注意兩邊寬度要平均),再折三層再桿平,重覆做三次,最後一次桿平後,從前端用手慢慢往後捲起來,再用桿面棍桿成圓形,即為酥皮。依序完成12份備用。
4.)將每一片酥皮中間包入30公克蓮蓉,用手搓圓,做好12個備用。
5.)起油鍋,油溫至180℃後轉小火,再將螺絲卷放入,慢慢炸到浮起,外皮呈金黃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