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2日,農曆二月十九,恭逢觀世音菩薩聖誕,觀世音是大乘佛教中大眾最熟知的菩薩之一,我國幾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觀音像。
農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這三個日子分別是:觀世音菩薩出生、成道及出家的日子,無比殊勝,都是觀音誕日。「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是傳統中國人對觀世音菩薩的普遍印象。每個時代的苦難眾生,都會期待這樣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薩現身、解救人們於煩惱的苦海。
觀音菩薩,梵文 Avalokiteśvara,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
觀世音菩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大慈大悲的化身,早已成就佛果,為了度化眾生,倒駕慈航,聞聲救苦,隨緣應世,以三十二應身隨處救度受苦眾生,而所求皆應。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在中國略稱為觀音。觀世音菩薩是我國佛教信徒普遍崇奉的菩薩,擁有的信徒最多,影響最大。
觀世音的名字蘊含了菩薩大慈大悲、濟世的功德和思想。據《妙法蓮華經普門品》記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又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
觀世音菩薩流傳下來的陀羅尼無數,包括持誦「六字大明咒」、「觀音靈感真言」、「十一面觀音咒」、「大悲咒」、「觀世音菩薩滅業障真言」等真言陀羅尼。尤其在中國流傳最廣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簡稱大悲咒,為唐三藏法師不空所譯。
念大悲咒的時候,觀想自身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咒從清淨心中流出,化為千手千眼救度一切眾生。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災難以及諸惡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遠離一切怖畏,所以我們應以十分虔敬的信心與清靜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薩的大悲心,獲得無上的利益。沉淪在三界五趣眾生,果能經常持誦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與身病,且能由此超脫生死輪迴,願眾生齊誦本咒,同證佛果。
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語意為「皈依蓮花上之摩尼珠」,此六字被贊稱為智慧、救濟、快樂之本源,咒文出自《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又稱萬咒之王、觀音心咒、觀音菩薩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陀羅尼,為阿彌陀佛見觀世音而讚嘆之語,是觀世音菩薩願力與加持的結晶,又為一切咒之心,所以又叫大悲心咒,為大乘之精純。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之前提出一種極有可能的原因,是由於某一些人圖口舌之樂,捕食野生動物引起,面對疫情,身為佛子,除了做好防控之外,更要引發我們的反思。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觀音菩薩以慈悲的慧眼觀照世間,以智慧的善巧向每一位受苦眾生施以援手。普賢菩薩依菩提心所發起的深宏誓願具足一切功德,遍盡一切世界,每一粒微塵。我們每個人都在菩薩的深切願海之中。 而我們若能心懷慈悲與智慧,力所能及地做好每一件事,進而發起大慈大悲菩提心,以種種善巧方便、利益,協助有情,自然也可以成為菩薩的一隻眼、一隻手。
讓我們溫習佛菩薩的教導,珍愛一切生靈,善待大自然,戒殺從善,慈悲護生。讓我們心懷良善之願,祈願美滿安康。
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周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
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
苦海常作渡人舟。
至誠恭敬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祈願我佛慈悲
護佑中華
護佑佛教
護佑眾生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