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哪一個城市的街頭巷尾都沒有麻辣燙,麻辣燙真是神奇的存在?或許是小巷子裡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或許只是站在路邊的一個小攤子,卻總是那麼熱鬧,一個個吃得津津有味,汗流浹背。似乎麻辣燙有一種神奇的魔力,總是讓人念念不忘,今天吃明天想。
麻辣燙屬於傳統的川菜,是一種簡單版的火鍋,最初的做法是從船工和縴夫那裡來的。閒暇時,他們會在江邊壘起石頭,支起罐子,拾起乾柴生火,就地舀幾勺江水用來煮菜,只需撒上一些辣椒、花椒等調料,便可涮吃。過了一會兒,有幾個小販看到了商機,開始挑著爐具和配料在街上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現在的麻辣燙。
最初那些年,麻辣燙大多是在街頭巷尾,快餐車就在那裡一停,幾張簡陋的桌子和馬扎兒就在原地一擺,馬上就會有人圍攏過來。預先用竹籤串好各種肉菜,放在小推車上煮熟,客人來選自己喜歡的菜,便可開吃。有的人挑選出來後就會走到餐桌前慢慢地吃,有的人則喜歡站在點心車上,邊吃邊拿。車內各色點心在濃濃的湯汁中點火咕嘟作響,飄出的香味總能吸引路人的腳步。
近些年來,幾乎看不到路邊的麻辣燙攤點,曾經用竹籤做成的麻辣燙鍋,如今全部搬到了大、小店裡。菜餚的配料比街邊的要豐富,各種肉類、豆製品、火腿、蔬菜、粉條等應有盡有,它們不再串在竹籤上,而是一盆盆地擺在儲藏室裡,供人們隨意挑選。挑出來交給店家煮熟。吃麻辣燙的店,似乎比路邊的露天攤子少了些樂趣,但衛生狀況卻好了許多。
但最乾淨的廚房卻總是屬於自己。從吃到不洗手甚至連菜都有異味,近兩年我從來沒有出去吃麻辣燙。今日教大家在家自製麻辣燙,自己喜歡的配料都可加,乾淨不加料,吃起來美味又健康。製作方法很簡單,湯中只需加入一種很普通的東西,湯底就會變濃、變白,做出來的麻辣燙味道濃烈鮮美,絲毫不比外面的店差。
家用麻辣燙的操作
[燙底材料]
姜、蔥段(或洋蔥塊)、香葉、八角、紅辣椒、花椒、麻椒、郫縣醬、火鍋底料、牛奶、鹽
「配料」
豆角、油豆腐、幹豆皮、火腿、香菇、土豆、茼蒿、金針菇、小油菜
[調味]
辣椒香油
(實踐)
先把所有的配料洗淨,切好,泡泡好,全部準備就緒,待用。配料隨意,選自己喜歡的配料就可以了。現在我用的豆腐皮、油豆腐、豆乾、火腿、香菇、土豆、萵苣、金針菇和小油菜,沒有肉,但有豆製品、火腿、青菜,營養搭配還可以,吃起來很解饞。
起鍋倒入比平常多一點的油,放入薑片,蔥段,紅辣椒段,花椒,辣椒,八角和香葉,用小火炒香,然後撈出料渣,只留下料油即可。將紅椒切段炒香,味道會更足,不能吃太辣的可以不放紅辣椒,或將整塊紅椒放進去炒。
加入兩勺豆瓣醬,一大勺火鍋底料,小火不停翻炒,炒出紅油。醬料必須炒出紅油才會有香味。
按照配料量倒入適量水,再加入一包純牛奶。純淨奶是自製麻辣燙的「秘訣」,外店做麻辣燙,湯底裡一般都要加奶粉,在家裡可以用牛奶,方便又實惠,而且更健康。乳汁可以使湯底濃白,而乳汁本身的奶香和鮮甜可以為湯底提鮮,使味道變得十分醇厚。
將湯煮開後酌情加適量鹽調味,然後下入各種配料,如油豆腐、豆腐皮、火腿、香菇等,難熟、難入味的配料下鍋前要放入鮮嫩的土豆片、幹豆皮、茼蒿等。
全料煮熟即可出鍋,裝碗,澆上一勺自己熬製的椒油麻醬,拌勻即可開吃。如愛吃麻醬,也可提前將芝麻醬調味,放進去。
幹嘛做麻辣燙要純牛奶?
在麻辣湯底裡加純牛奶,可以讓你吃出外麵店裡出售的麻辣味來。純淨的牛奶本身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無機鹽等營養成分,濃滑香甜,在湯中加入牛奶可使湯底變得濃白,味道也醇厚,湯底的味道也能更好地粘附在食材上,所以在麻辣燙中加入牛奶做湯底,味道更鮮香醇厚,香辣十足,吃起來又美味又解饞。
假如你曾經試著去做麻辣燙,但總覺得味道差了那麼一點點,那你也許就是這個袋子裡的牛奶。假如你和我一樣喜歡吃麻辣燙,那就一定要按照這篇文章的方法來試一試,結果會讓你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