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原著學英語_13《萬物簡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最終確定

2020-12-23 謙謙說雅思

很多小夥伴都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為了幫助大家從閱讀中找到樂趣,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分析長難句。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這本書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現代科學史,穿插了很多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妙趣橫生。本書作者Bill Bryson喜歡用口語化的語言敘述,因而裡面的英語要比一般的原著通俗易懂。今天讀第4章關於觀察金星凌日的片段,與劍橋雅思9 Test 2 閱讀第2篇文章講同樣的事。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最終確定

In comparison, the disappointments experienced by Britain's eighteen scattered observers were mild. Mason found himself paired with a young surveyor named Jeremiah Dixon and apparently they got along well, for they formed a lasting partnership. Their instructions were to travel to Sumatra and chart the transit there, but after just one night at sea their ship was attacked by a French frigate. (Although scientists were in an internationally co-operative mood, nations weren't.)

相比而言,18位分散在各處的英國觀測員所經歷的失望就不算一回事。梅森與一位名叫裡邁亞·迪克森年輕測量員搭夥,相處得顯然不錯,因為他們結成了持久的夥伴關係。他們奉命去蘇門答臘島測繪金星凌日,但在海上只過了一夜,他們的船就受到了法國護衛艦的攻擊。(雖然科學家們有國際合作精神,各個國家並沒有。)

Mason and Dixon sent a note to the Royal Society observing that it seemed awfully dangerous on the high seas and wondering if perhaps the whole thing oughtn't to be called off. In reply, they received a swift and chilly rebuke, noting that they had already been paid, that the nation and scientific community were counting onthem, and that their failure to proceed would result in the irretrievable loss of their reputations.

梅森和迪克森給皇家學會發了封信,說看來公海上似乎非常危險,不知道整個計劃是不是應該取消。他們很快收到答覆,在冷漠的斥責中,回信指出他們已經拿了錢,國家和科學界對他們寄予厚望,如果不繼續向前,他們就會顏面掃地。

Chastened, they sailed on, but en route word reached them that Sumatra had fallen to the French and so they observed the transit inconclusively from the Cape of Good Hope. On the way home they stopped on the lonely Atlantic outcrop of St Helena, where they met Maskelyne, whose observations had been thwarted by cloud cover. Mason and Maskelyne formed a solid friendship and spent several happy, and possibly even mildly useful, weeks charting tidal flows.

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後,他們繼續前進,但是在路上他們聽說蘇門答臘島落入了法國手中,所以他們從好望角觀測金星凌日,效果不是很好。回家路上,他們在孤零零的大西洋聖赫倫那島停留,在那裡他們遇到了被雲彩破壞了觀測的馬斯基林。梅森和馬斯基林建立了牢固的友誼,一起繪製潮流圖,度過了愉快、甚至有點意義的幾周。

Back in Europe, Maskelyne and his counterparts in Germany and French were force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ransit measurements of 1761 were essentially a failure. One of the problems, ironically, was that there were too many observations, which when brought together often proved a contradictory and impossible to resolve.

在歐洲,馬斯基林和他在德國、法國的同行們被迫得出結論,1761年的金星凌日觀測基本上以失敗告終。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問題之一是觀察數據太多,這些數據放到一起後得出的結論互相矛盾,無法統一。

The successful charting of a Venusian transit fell instead to a little-known Yorkshire-born sea captain named James Cook, who watched the 1769 transit from a sunny hilltop in Tahiti, and then went on to chart and claim Australia for the British crown.

結果,成功繪製金星凌日的人成了默默無聞的約克郡人詹姆斯·庫克船長。在一個晴天,庫克船長從大溪地島的小山頂觀測了1769年的金星凌日,接著又繪製了澳大利亞的地圖,宣布它為英國殖民地。

Upon his return there was now enough information for the French astronomer Joseph Lalande to calculate that the mean distance from the Earth to the Sun was a little over 150 million kilometers. (Two further transi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llowed astronomers to put the figure at 149.59 million kilometers, where it has remained ever since. The precise distance, we now know is, 149.597870691 million kilometers.) The Earth at last had a position in space.

他回到英國後,法國天文學家約瑟夫·拉朗德就有足夠的信息計算出,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50億公裡多一點。(19世紀的另外兩次金星凌日讓天文學家們把這個數字更正到了149.59億公裡,並一直保持不變。我們現在知道準確的距離是149.597870691億公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最終得以確定。

詞彙與短語

1. in comparison (with/to something),(與……)相比而言

In comparison toother recent video games, this one isn't very exciting. 與最近的其他電子遊戲相比,這款遊戲並不是那麼令人興奮。

He was a loud friendly man. In comparison, his brother was rather shy. 他是一個大聲友好的人。相比之下,他的哥哥就害羞多了。

2. get along,相處愉快

We've alwaysgot along quite well. 我們一直相處得很好。

They seem toget along with each other. 他們似乎相處得很好。

3. call off,取消

The trip to Italy might be called off. 去義大利的旅行可能會取消。

4. count on/upon somebody/something,指望某人/某事

With luck, you might cover your costs, but don't count on it. 如果運氣好的話,你可以負擔你的費用,但不要指望它。

5. contradictory,[kntrdktri],adj. 矛盾的

The public is being fed contradictorymessages about the economy. 公眾得到的有關經濟的信息相互矛盾。

長難句分析

The successful charting of a Venusian transit fell instead to a little-known Yorkshire-born sea captain named James Cook, who [定語從句,修飾James, Cook] watched the 1769 transit from a sunny hilltop in Tahiti, and then went [與watched並列] on to chart and claim [與chart並列] Australia for the British crown.

結果,成功繪製金星凌日的成就落到了默默無聞的約克郡人詹姆斯·庫克船長肩上。在一個晴天,庫克船長從大溪地島的小山頂觀測了1769年的金星凌日,接著又繪製了澳大利亞的地圖,宣布它為英國殖民地。

相關焦點

  • 讀原著學英語_2《萬物簡史》之埃文斯的故事「中」
    很多小夥伴都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從2020年起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分析長難句。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
  • 讀原著學英語_1《萬物簡史》之埃文斯的故事「上」
    很多小夥伴都說想讀英文原著學英語,可每次看兩頁就放棄,從2020年起曉梅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讀英文原著,看看有意思的故事,學學地道表達,解析長難句。今天先從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開始。這本書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現代科學史,穿插了很多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妙趣橫生。
  • 想真正讀懂宇宙萬物,《圖解時間簡史》《圖解萬物簡史》2本就夠了
    這些超級抽象的話題,在霍金的原著中因為複雜的邏輯關係和極難理解的繁雜概念,成為讀者在讀懂《時間簡史》前,必須要翻過的「大山」,哦,如果問這座大山有過高,估計從物理角度說的話,珠峰在其面前可能都像俄羅斯套娃中最裡面的一個……正因此,在讀者讀《時間簡史》之前,首推《圖解時間簡史》:一部對《時間簡史》進行了通俗的闡釋、圖解,一本每個人都可以讀得懂的具象化的
  • 宇宙直徑長達930億光年,人類如何定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在地球我們給地球規定了經緯度和行政區,在茫茫大海裡我們可以根據經緯度確定自己的位置,在陸地上我們可以根據國家行政劃分街道小區房間號確定自己的位置,那在茫茫宇宙中我們如何確定自己的位置呢?在宇宙中確定位置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和地球不一樣,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宇宙中既沒有上下左右可以讓人類來表示方向,沒有東南西北可以讓人類表示方向,那麼在宇宙中我們究竟該使用怎樣的方法來定位呢?或者簡單一點,我們如何確定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間位置。根據現有的技術和理論,從太陽系來說,我們認為地球是太陽系內側第三軌道上的一顆行星。
  • 【薦讀】我和宇宙有個約會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
    最近,咱地球上最接近宇宙終極奧秘的男子在新浪微博上開了帳號,對,就是被譽為 「當代最偉大物理學家,輪椅上的愛因斯坦」的霍金
  • 地球在宇宙中特殊的位置
    宇宙有多大?宇宙用的長度單位是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離,我們知道光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滴答一秒鐘,光就可以繞地球7圈半,那麼光走一年要走多遠啊,我們看到的星星, 很多離我們是幾億光年,甚至幾十億光年, 宇宙的可視直徑是920億光年。如果把太陽比作一個硬幣,那麼銀河系的直徑將是大約1200萬公裡,這相當於地球到月亮距離的30倍。宇宙的浩瀚是驚人的!
  • 今日好書推薦《人類簡史》
    他的《人類簡史》一書讓他一舉成名,成為以色列超級暢銷書,目前這本書已授20多個國家版權,在歷史學之外,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領域的知識信手拈來,根據圖書改變的課程上傳YOUTUBE後風靡全球,擁有大批青年粉絲。寫書,視頻課程之外,他還開設有專欄。大約在135億年前,經過所謂的「大爆炸」(Big Bang)之後,宇宙的物質、能量、時間和空間才成了現在的樣子。
  • 科學簡史:古希臘的天文「公理化」體系
    在畢達哥拉斯的描述中,幾何中最完美的是球體,所以大地、天體乃至整個宇宙都應該是個球,否則就不完美了。亞里斯多德從運動學理論出發,論證了大地確實是個球體。他說:你看遠處駛來的帆船,我們都是先看到桅杆,後看到船體。在看月食,投影在月球表面上的陰影總是圓弧狀的。畢達哥拉斯用「迷信」的方法告訴人們地球是圓的,壓力是多德用「經驗」的方法告訴人們地球是圓的。
  • 3 宇宙中的地球
    > ①「安全」——安全的宇宙環境:太陽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幹擾。 C.恆星世界    D.河外星系 【答案】3.D 4.D 【解析】   3.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是恆星和星雲,太陽系中的重要成員是木星等行星及太陽,而月球是衛星,屬於地月系,其中心天體是地球。
  • 2020年請讀完現象級暢銷書《人類簡史》,全新視野看歷史滄桑巨變
    也許正是現在這樣一種特殊時期,特殊階段,這本書揭開了了對歷史的全新理解,我們世間萬物都在一個尺度,將我們對自身的既有認識全部歸零,將人類徹底還原成動物的一種,然後在「太空間諜衛星的高度」上還原人類一路走來的真實狀況,看到與之前截然不同的地球變遷和人類歷史發展新圖景
  • 《道德經》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道德經》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揭示了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你知道是什麼嗎?這個數字就是——三!為什麼這麼說呢?「 二生三 」,是正確認識宇宙萬物的整體觀和處理事物平衡的方法論。「三」是研究萬物的基數在我們這個世界中,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國家的治理,都重視「 三 」的應用。
  • 萬物理論,比宇宙還難懂的愛情
    而關於他的作品,不吹牛逼,我早年真心認認真真讀過《時間簡史》(儘管是挑著讀的),以至於念大學的時候,看《三體》看得津津有味,想想還真要歸功於霍金的理論物理學科普,別不信,書裡畫的那個像沙漏一樣的蟲洞模型我還真看懂了。
  • 13.用萬有引力算地球的重量
    然後再給大家看一張圖,在這個蘋果旁邊有一座高山,因為萬有引力是所有物體都有的,所以除了地球,這個高山也會吸引蘋果。這個偏轉的角度非常重要,因為根據這個偏移的角度其實可以換算成一個數據,就是這座山和地球重量之間相差多少倍, 如果知道了這座山的重量那麼就能知道地球有多重了。 在《萬物簡史》這本書上有個叫查爾斯·赫頓的人,就是用這個方法來測量地球的重量的。
  • 我們常說可觀測宇宙這個概念,那麼地球是可觀測宇宙的中心嗎?
    從古代藉助肉眼觀察星空,到近代發明望遠鏡看到更遠處的天體,再到通過光譜紅移知道了宇宙膨脹的事實,最終我們得出了可觀測宇宙的概念,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可觀測」這個詞是以人類的視角出發的,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或者接收不到信息的地方,則不在可觀測的範圍之內。而我們人類的觀點,基本上都是以地球為承載中心展開的,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可觀測宇宙的中心自然而然的是地球無疑。
  • 愛的萬物理論中,陪伴是最美的過程
    文 / 蒔顏    圖 / 源自網絡有的電影讀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讀來都不同,今天你可以像個學生一樣瞻仰歷史人物的一生,明天你又可以像是當事人一樣親歷那平凡人生中的愛和情。於是我想到《萬有理論》,是的,這部是要用讀的,有時讀到的是霍金的物理學說,有時讀到的簡眼中霍金的一生,有時又像是同時讀霍金的理論學和簡的故事書,感覺很神奇。
  • 萬物一體愛地球
    人類應控制人口,為其他生物讓出大片的土地,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耗盡資源,只要取己所用就好,千萬避免浪費。不要因為自己有錢,想怎樣就怎樣,否則你就欠下地球債務了。萬物皆是一體,人類在加速破壞地球,就等於在傷害自己。只要人類一天不能體會到這個道理、不終止惡行,總有一天會自食惡果,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人類的自我意識認為,只有人類自己的族群昌盛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所有的萬物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在上帝的眼中,萬物是同樣的珍貴。
  • 霍金曾稱人們不讀《時間簡史》只好奇我如何克服殘疾成科學家
    霍金已逝,或許是時候從書架裡找到那本蒙塵的《時間簡史》,再次翻開,並在翻看幾頁之後再一次合上了。經出版社授權,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從《霍金講演錄》中節選了《之簡史》一文,與霍金告別。
  • 2000年前的眼光看宇宙:亞里斯多德—託勒密宇宙論
    根據託勒密天文體系,宇宙被一種有秩序的、和諧的循環運動所支配,整個宇宙是完美的、有限的空間。地球處於宇宙的中心,固定不動,外圍有數重透明的天,分別包含圍著地球繞行的七顆行星和恆星,每一重天都有其自身的特殊運動。這就是有形宇宙。然而,古希臘哲學家們在這有形宇宙之外,還想像有神的存在,這又構成了概念宇宙。
  • 地球在宇宙哪個位置?科學家:非常偏僻,極可能處於宇宙邊緣
    在科學技術水平還十分落後的從前,人類連地球都沒有走出去過,甚至天真地以為所處的地球就是最大的世界了,頭腦中根本就沒有「宇宙」的意識。後來,天文望遠鏡被人類發明出來了,人類通過它觀望到了地球之外更加廣闊的空間--太陽系,而地球只是太陽系當中的一顆行星,在裡面顯得十分渺小。
  • 【我的時間揀屎】亞里斯多德:地球是圓的,我計算了地球的圓周
    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是一步步發展的,時間簡史這本書最開始就是從宇宙圖像的發展引入,今天這個故事就是關於我們對地球的認識。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是發展的,人類很早就認識到地球不是平的。這裡的表述特意沒有說地球是圓的,因為地球即使不是平的也未必是圓的,不是嗎?古代西方就傳說地球是馱在烏龜背上,烏龜的背也並不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