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破釜沉舟

2020-12-15 小辮髮鏽

成語「破釜沉舟」的意思是砸碎做飯的鍋沉掉渡河的船,用來比喻為了成功不惜斷絕一切後路,堅定信念去取得勝利。

破釜沉舟的典故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

秦二世登基不久就發生了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雖然短短不到半年就被鎮壓下去,但是大澤鄉起義敲響了秦朝滅亡的喪鐘。曾經的六國紛紛死灰復燃舉兵反秦,項梁、項羽叔侄就率領一路起義大軍,為了服眾他們擁立楚懷王的孫在熊心為楚王。

公元前208年項梁在定陶與秦朝大將章邯作戰,戰敗被殺。秦軍乘勝渡過黃河,大軍殺奔趙國。

趙國趙歇率領軍隊抵抗秦軍進攻,怎奈秦軍乘勝殺來士氣正高,趙軍不敵,趙歇領兵敗退到巨鹿堅守。他趕忙派使者去向楚懷王求救兵解困。

項羽聽到趙國求救的消息後主動請戰,他要為叔叔報仇。這時的項羽在楚軍中地位不高,在各路義軍中的名氣還不大。

楚懷王決定派兵前去解趙軍的巨鹿之危,他讓宋義做大將軍,項羽做副將,發二十萬大軍前去解圍。

宋義枉為大將軍,他懼怕秦軍膽小怯戰,讓幾十萬大軍駐紮安陽觀望不前。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轉眼四十多天。項羽見宋義安兵不動心急如焚,恨不得馬上就殺向秦軍為叔叔報仇。

這天項羽來找宋義請求發兵退秦,宋義見項羽後找出各種理由拒絕出戰,還發布命令禁止手下私自領兵出戰,否則軍法論處。誰都能看出來這個命令是針對項羽的。

項羽礙於軍令只得繼續等待。然而宋義卻在軍營當中整天的吃喝玩樂,就是不提出兵的事情。眼看趙軍就要被徹底消滅了,此次楚軍出徵就要變成無意義的行動了。

項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實在壓不住心中的怒火了,於是他又來找宋義商量出兵的事情。宋義依舊是推脫不戰,還侮辱了項羽。

項羽本來脾氣就暴躁,怎麼能受得了宋義現在的所作所為呢?於是他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拔劍斬殺了宋義。

這下好了,項羽可以統帥全軍了。他馬上派黥布率兩萬人馬為先鋒,渡過漳水。隨後項羽親率大軍渡過漳水。

一過河項羽就發布了一道命令,他吩咐士兵鑿沉渡船,砸掉做飯的鍋,燒掉軍營,只帶三天的乾糧。

楚軍現在沒了退路,不管情況好壞他們只能向前,只有奮勇殺敵才有生的希望。

隨著項羽的一生令下,楚軍以銳不可擋之勢向秦軍發起了進攻,他們打敗秦軍,俘虜了秦將王離,殺死秦將蘇角,迫使秦將涉間自殺。

這就是成語「破釜沉舟」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 |破釜沉舟:下定決心死磕
    節目:成語故事演繹者:平哥破釜沉舟:項羽誅殺了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揚諸侯。他首先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二萬人渡過漳河,援救鉅鹿。戰爭只有一些小的勝利,陳餘又來請求增援。成語故事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成語故事 |才高八鬥:到底是誇誰成語故事 |背水一戰:放手一搏反而能贏成語故事 |東施效顰:不是什麼都能學的成語故事 |多多益善:韓信到底怎麼想的成語故事 |口蜜腹劍:大壞蛋李林甫成語故事 |毛遂自薦:學會推銷自己
  • 今日成語-破釜沉舟
    【成語】破釜沉舟【拼音】pò fǔ chén zhōu【近義詞】義無反顧、背水一戰、決一死戰、背城借一、孤注一擲、濟河焚舟【反義詞】優柔寡斷、瞻前顧後、舉棋不定,抱頭鼠竄 ,望風而逃【解釋】意思是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表示下定決心,為取得勝利準備犧牲一切。
  • 成語故事——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戰。項羽為報叔父項梁之仇,親率二萬精兵進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鑊,渡江後鑿沉舟只,只帶三天乾糧。最後於巨鹿大敗秦軍。後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決心,義無返顧。
  • 破釜沉舟、大器晚成、天下為公……邢臺成語故事知多少?主題廣場為...
    細心的市民發現,在市圖書館前,多了幾處有關成語故事的景觀。走近一看,嘿,這些成語還和咱邢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呢。天下為公、大器晚成、以一當十……提起發源於邢臺的成語,你知道多少呢?這些成語背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您不妨到邢臺成語故事主題廣場瞧一瞧,看一看,增長知識的同時,還能領略新穎的城市景觀。
  • 破釜沉舟的成語故事
    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麼大,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拚死地向秦軍衝殺過去,經過連續九次衝鋒,把秦軍打得大敗。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
  • 成語故事 | 破釜沉舟
    下面,講一個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有一年,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那不是原來的那個趙國)的巨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趙王連夜向楚懷王(不是原來那個楚國的國王)求救。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不再前進。軍中沒有糧食,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飯吃,他也不管,只顧自己舉行宴會,大吃大喝的。這一下可把項羽的肺氣炸啦。
  • 一天一個成語——破釜沉舟.項羽,史書上很多成語的產生都跟項羽有關,砸鍋沉舟也要打勝仗
    【成語拼音】pò fǔ chén zhōu【成語釋義】破釜沉舟是一個漢語成語,釜:煮飯用的一種鍋;舟:船。【成語示例】1.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2.戰士們毫不畏懼,懷著破釜沉舟的決心,英勇地衝向敵人。3.部隊迅速接受的外線作戰的方針,決心以破釜沉舟的精神,多打勝仗,搞好群眾工作,開發根據地。
  • 【成語專欄】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釜:鍋。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
  • 【成語典故】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釜:鍋。
  • 破釜沉舟的故事
    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就這樣,沒有退路的楚軍戰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經過九次的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  楚軍的驍勇善戰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
  • 與項羽有關的成語故事(上)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做個博古通今的美男(女)子↑↑↑與項羽有關的成語故事(上)
  • [西楚霸王]創造了破釜沉舟成語的項王因何自刎飲恨烏江
    我們許多耳熟能詳的故事比如「霸王別姬",以及諸多的成語比如「破釜沉舟」均因他而生。妥妥的一個成語創造大王和故事貢獻大家,是大眾娛樂消費的香饃饃。但這樣的英雄,以與生俱來的貴族之風範,把自己的人生最終演成了悲劇。項王敗走東城,仍上演著其經典的以小博多的神話。
  • 《聖鬥士星矢》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出自哪次戰役 4月2日每日一題
    「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出自哪次戰役?答題格式為da答案,不知道的鬥士們,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答案,各位小夥伴們一起去看看吧。 聖鬥士星矢4月2日每日一題:... 4月2日聖鬥士星矢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出自哪次戰役?
  • 成語故事:孤注一擲
    近義詞:破釜沉舟、鋌而走險、垂死掙扎 反義詞:瞻前顧後、舉棋不定 出處 《元史·伯顏傳》:「今日我宋天下;猶賭博孤注;輸贏在此一擲耳。」
  • 一年級(下)成語故事——春華秋實(文字+音頻 )
    猜你喜歡成語故事——胸有成竹成語故事——破釜沉舟成語故事——聞雞起舞成語故事——一曝十寒成語故事——對症下藥成語故事——程門立雪成語故事——囫圇吞棗成語故事——臥冰求鯉成語故事——名落孫山成語故事——日積月累成語故事——楊犬吠主成語故事——一葉障目成語故事——三人成虎成語故事——瓜田李下成語故事——不學無術成語故事——東山再起
  • 每日成語故事之作壁上觀
    【成語】:作壁上觀 【拼音】:zuò bì shàng guān【解釋】:壁:壁壘。
  • 【成語故事 ·秦】馬首是瞻
    成語出處: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春秋時,晉、魯、鄭等多國聯軍攻打秦國,晉國中軍統帥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餘馬首是瞻。」成語釋義:馬首:馬頭;瞻:往前或向上看。
  • 「貝貝國學 宅家課堂」成語故事系列 專心致志
    成語積累中華文化中有千千萬萬的成語故事,與「專心致志」意思相同的成語也有很多,我們一起積累起來吧!聚精會神:原指君臣協力,集思廣益。後用來形容集中精神,專心一意。全神貫註:全副精神高度集中。跟著貝貝一起來傾聽成語故事「專心致志」吧!知識小拓展:歷史相關的成語故事成語:紙上談兵故事: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
  • 西楚霸王破釜沉舟,所向披靡,四面楚歌,項羽製造了多少成語?
    有意思的是,和項羽有關的成語非常多。在楚漢相爭的風雲際會中,敢和項羽比成語數量的,估計就是置項羽於死地的韓信了。「取而代之」。秦始皇巡遊會稽郡,渡過浙江(上遊是新安江,中遊是富春江,下遊是錢塘江),來到了會稽郡治所吳縣(今江蘇蘇州)。天子出行,這輩子可能就只能見這一回,吳中的百姓紛紛圍觀。
  • 關於韓信和項羽的兩個成語,背後的歷史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
    關於韓信和項羽的兩個成語,背後的歷史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相信大家都知道成語吧,這可是從古代源遠流傳下來的,博大精深,而且還有一個對應著一些歷史故事,四面楚歌,主要意思就是,自己身邊都是敵人,沒有任何的辦法可以,逃離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