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開始,日本各地的櫻花,開始陸續盛放。
今年清明時節,第一次去日本,從大阪到京都,一路向北,小津、福井、加賀、大野、金澤,途中所見,正好是櫻花滿放之時。
去時櫻花燦若雲霞,兩三天之後的歸途,一場風雨,花落如雪,頃刻間便滿樹凋零,確實能讓人頓感生命之無常,韶華之易逝,頓生悽寂之感。
這一路,雖然匆匆忙忙,卻也對日本社會得以有粗淺的觀察。
我們對日本這個國家,情緒複雜,一面是激烈的仇日情緒,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國人湧到日本爆買,此中種種曲折迂迴,讓人難以理解。
若要了解和分析一個地方,須得先去到那裡,這是我一貫的觀點。下來幾篇文章,將會通過鏡頭裡的日本,說一下對日本的初步感受。
第一集,先和大家一起看看日本的櫻花文化。
福井足羽川,河邊數公裡的櫻花道。
在日本,無論城市鄉村、寺廟街巷、河谷深山,櫻花是被最廣泛種植的花卉。
經過日本園藝師數百年的漫長培植,日本共有超過340種不同種類的櫻花,從每年1月中旬偏於深紅的「寒緋櫻」一直到5月下旬開放的「Chishima」,櫻花在春天的綻放,最長只有兩周時間就飄落,每年都給人們強烈印象,形成了日本人對春天的季節感的重要風景。
京都銀閣寺的哲學小道,是京都著名的賞櫻地點。
在日本,如果提到花,默認說的就是櫻花。
每當三月至四月櫻花盛開時,日本各地都會舉行大大小小的「櫻花祭」,觀賞櫻花在日本又叫「花見」。這個稱謂,聽起來很像是佛教禪宗裡「花開見佛」的縮寫。
京都銀閣寺,夜櫻。
每當「花見」時期,日本人便會約好親朋好友,到公園,到河邊,圍坐在櫻花樹下,取出便當,飲著清酒,享受著聚會時光,這是他們一年中最放鬆的時刻。
福井,足羽川。
河邊,櫻花樹下的午餐,日本的壽司料理、刺身,價格並不貴,比中國的要便宜,大概就是盒飯價,而且新鮮和美味程度不可同日而語。賞櫻所飲清酒,一般為生釀酒,需要冷藏保存,當月喝完,價格也很公道,三升的一大瓶,一百多塊錢人民幣。
京都,河邊夕陽裡的染井吉野櫻。
東京櫻花,又名染井吉野,培育於江戶時代末期,是日本最普遍和最受日本人喜歡的單瓣櫻花品種。
歷史上的第一次賞櫻大會由9世紀嵯峨天皇主持舉行。當初,賞櫻只在權貴間盛行,到江戶時代(1603―1867年)才普及到平民百姓中,成為傳統的民間風俗。明治時代以後,櫻花遍植四島。這時,對所有的階層來說,「花」都是指櫻花了。
京都的夜櫻。
櫻花生命十分短暫,素有「七日之櫻」之稱。滿開只有一日,開時相偎,簇擁而來,謝時同去,一時紛紛,齊開齊落,似雲水流逝。
京都,哲學小道,夕照裡的櫻花小鳥。
櫻花的氣質,多愁善感、毫不留情、哀婉、悽美、殘酷,組合起來就是我們有點難以理解的日本人的「物哀」。
日本人觀花,是在落花一瞬中感悟人生無常,正是這種無常感,打開了「物哀」之眼,也是日本民族精神之根源。
京都,櫻花林間的和服女孩。
日本人賞櫻時,憑弔、嘆息、悲泣、激動、欣喜等等,便如日本的西行法師所吟:我願春之際,死於花之下,於釋迦涅槃望月日。
落櫻之美,誘人祈望向死,這種「物哀」之嘆,從此綁定了日本人的一生。
日本本土文化,也因櫻花而開始自立。
京都,哲學小道,夜櫻。
在日本人看來,瞬間是一種時間的殘缺美,在這瞬間的殘美中截取人生的意義,以獲得對終極死亡的自由,才是一場永恆的「物哀」。
金澤淺野川,櫻花雪。
在風中,櫻花花瓣一齊飄落,被稱為「花吹雪」,作為花見的絕美環節,而受到最多的讚賞。
京都高臺寺,日本茶道聖地。
櫻花花期之短,正如人生的短暫,追求在短暫的生命中達到像櫻花一樣的燦爛,就死也無怨,這是日本人最認同的精神境界。
京都銀閣寺,黃昏的櫻花。
櫻花常常在葉子萌發前開放,「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開花了」,在日本自古以來就被認為象徵了頑強的生命力。
福井,佐桂枝乃神社,花吹雪。
櫻花綻放時,用盡所有力量,也讓人感覺到生命力的頑強,而從綻放到飄散的推移,又讓人感受到了人生、美好事物的短暫和不可復得。綻放後義無反顧果斷飄散的姿態,被認為是櫻花最美的地方。
福井,足羽川櫻花道,騎車下課的中學生。
日本的賞櫻季節,東京、大阪、京都等地的賞櫻勝地,總是人山人海。
其實,日本的櫻花種得漫山遍野,每個地方都很多,到稍偏僻的中小城市去,更有清淨的賞櫻意味。
福井,足羽神社,370年樹齡的垂枝櫻。
福井,足羽神社,飄落水中的花瓣。
櫻花的花瓣,飄落水中會慢慢變成半透明,如同昆蟲的羽翼。最後則完全融化於水,了無蹤跡。
福井,足羽川,雨中凋零的櫻花。
「花吹雪」通常是櫻花盛放期間,一夜的風雨之後,天氣放晴曬乾花瓣,大風吹起鬆脫的花瓣,而形成紛落如雪的壯觀景象。
大津,琵琶湖邊的步道,被雨水衝刷的花瓣。
金澤,東茶屋町,宇多須神社的風吹落英。
日本的神社和寺院通常遍植櫻花,櫻花與佛教諸行無常的思想最為契合。墓地通常也會種植櫻花,日本的民謠裡,「死也要死在櫻花樹下,死後屍身落滿櫻花」的歌詞十分著名。
京都,雨中的高臺寺。
福井,雨中的夜櫻,已經接近殘落。
京都高臺寺,被暴雨衝刷下臺階的落英。
雨中的櫻花,更有一種無常的悽美之感。
福井,去神社祭祀的一家人。
福井,足羽川,臺階上的落花。
越前大野城,夕陽裡的天空之城。
從大阪京都一路往北,到了福井、大野一帶,已經完全沒有了中國遊客,連日本本地遊客也稀少起來,大野古城漫山遍野的櫻花海,空寂得沒有任何聲音。
相對於河邊的著名賞櫻聖地,熱鬧非凡的賞櫻人群,這裡山野中的櫻花林,更感高潔寧靜。
越前大野城,夕陽即將隱沒,是一個完美滿放的黃昏。
越前大野城,夕陽裡的櫻花,靜謐得能聽到花瓣飄落的聲音。
越前大野城的夕陽滿山。
越前大野城,山下就是安靜的大野街市。
越前大野城,夜櫻。
在日本,晚間賞櫻被稱為夜櫻,也是看櫻花才有的獨特習慣。花開時節,當地人會在櫻花下點燃燈籠,很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的意味。
在燈光下,櫻花看起來更為潔白寧靜,隨風微微晃動,如同飄蕩的飛雪。
櫻花樹下,繁燈點點的大野城。
大野,小巷深處的滿放櫻花。
櫻花縱然美麗,也不過是花之一種。
如今,中國也有很多地方遍植櫻花,增進旅遊。
然而,在日本賞櫻,終究感受是很不同的。數百年的老樹婆娑,開出漫天的花海,張揚在每條大街小巷、河邊院落,時時可見,而且是獨此一品,別無雜花。
日本人對櫻花,已經不再是單純是一種美麗的植物,而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文化認同。
生當盛放,死當璀璨,這是日本之美,也是日本之冷。
不管怎樣,找一年春天,去日本看一趟櫻花,還是很值得的。
日本賞櫻攻略
每年三月起,櫻花由溫暖的日本列島南向北依次開放,形成一條由南(衝繩)向北(北海道)推進的開花路線。日本人會預計櫻花的開花時間,然後在地圖上用等值線連接起來,被稱為「櫻花前線」。
日本的櫻花節從3月15日到4月15日,但在衝繩,2月中旬便漸次開放,北海道則在5月初才盛放,不妨避開3月中旬到4月的旺季,在早春或晚春時私享花季~
今年的櫻花開放時間:
(未來的半個月,會是北海道櫻花盛放的時節)
交通住宿:每年櫻花季,是日本的旅遊旺季,最好能提前半個月以上預訂機票和酒店。
著裝:櫻花的賞花季節雖然白天比較暖和,但早晚依然比較寒冷,要注意防寒。
美食:到日本賞櫻,不妨找處櫻花樹下,鋪好墊子,買盒櫻花便當或櫻花壽司,或準備些櫻花甜點,如微酸櫻葉包著豆沙麻的「櫻餅」、揉入櫻花瓣的「櫻花羊羹」、喝個櫻花泡的「櫻湯」。
日本的食物,以料理為主,一頓飯精緻而品種繁多,感覺吃了好多品種,其實沒吃多少東西,是減肥者的福音。
日本有強大的便利店文化,而且物價並不貴,消費水平感覺也只是略高於北上廣而已。很多日本本土產品比國內購買便宜,而且商品的質量幾乎都很好,難怪會有這麼中國人要去日本買買買。
這次日本之旅,得老朋友「再發現訂製旅行」組織邀請,特此感謝。
他們每年都會組織數次日本賞櫻、義大利等地訂製旅行,行程悠閒舒適,私密優雅,價格適中,這也是個性旅行的一種新趨勢。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再發現訂製旅行的公眾號:gh_ca2a601bbc94)
您印象中的日本是什麼樣的?
更多原創 | 關注小林公眾號:inkcn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