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券業聯姻刷屏周末!國聯和國金剛剛官宣,千億券商正式起航,更多...

2020-12-16 券商中國

果然是真的!

吃瓜股民還沒等到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合併的實錘消息,卻等來國聯證券和國金證券官宣「聯姻」的重磅公告。

9月20日下午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發布停牌公告,前者將通過換股的方式吸收合併國金證券;與此同時國聯證券收購長沙湧金持有國金證券約7.82%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周五(18日)兩家券商均雙雙漲停;19日相關合併公告在各大社交媒體上流傳,被網友質疑可能存在內幕交易的情況。

若兩家上市券商合併,市值將達到930億,有望衝入第一梯隊券商。未來兩家券商業務將如何整合,我們拭目以待。

官宣「牽手」,細節待定

又一出「券業併購」好戲即將上演。

9月20日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雙雙發布停牌公告,計劃「聯姻」。根據公告,此次主要分兩步推進:

第一,收購國金證券控股股東的部分股權。國聯證券在18日與長沙湧金(集團)有限公司籤訂了《股份轉讓意向協議》,擬受讓長沙湧金持有的國金證券約7.82%的股份。

第二,換股吸收合併。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正在籌劃由前者向後者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雙方於同日籤署《吸收合併意向協議》,本次合併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因本次收購與本次合併尚處於籌劃階段,為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兩家券商計劃21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事實上,該重組公告在19日起已在各大社交媒體上流傳。當天券商中國記者在向市場各方求證時,一名券商人士已透露合併消息並非無中生有,透露近期會有相關公告。

從目前來看,無論是「收購股權」還是「吸收合併」事項,更多細節還在協商中。

公告稱,國聯證券本次收購的長沙湧金標的股份的具體數量、轉讓價格、交割、轉讓價款支付等具體細節有待進一步協商,並在雙方正式籤署的股份轉讓協議中予以約定。雙方表態,儘早達成一致意見並取得內部權機構授權,積極促成正式股份轉讓協議的籤署。

吸收合併事項中,雙方將對吸收合併的換股價格、換股比例、換股發行股份數量、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及現金選擇權等具體細節進一步協商,並在雙方正式籤署的吸收合併協議中予以約定。

流程方面,本次合併及正式籤署的吸收合併協議需提交雙方各自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並需經有權監管機構批准後方可正式實施。

有市場人士認為,若「湧金系」有意放手國金證券,或與當下金控監管的時代背景相關,也與當前國有資本發展良好勢頭有關。

據了解,國金證券屬「湧金系」旗下,控股股東為長沙湧金(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是陳金霞,即湧金系教父魏東之妻,屬於典型的民營券商。「湧金系」的核心金融資產中,除了國金證券外,還有雲南國際信託。另外「湧金系」還持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權。(詳見《重磅!國聯證券"蛇吞象",或將合併國金證券,有最新回應!金控管理新規倒逼,金融機構加速整合》)

合併市值近千億,如何整合?

目前來看,兩家券商市值規模相當。國聯證券18日股價為19.64元,市值467.1億。國金證券股價15.29元,市值462.4億。若兩家券商合併,根據粗略測算,總市值約為930億,在上市券商市值中排第13位,與光大證券現市值(1063億)接近,拉近與第一梯隊距離。

華南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兩家券商文化氛圍不一樣。一家為地方國企;一家為民企,無論是機制還是氛圍,都很不一樣。」

公開資料顯示,國聯證券的實際控制人為無錫市國資委,是一家典型的區域型券商。在IPO招股書中,國聯證券明確提及「無錫市及江蘇省良好的經濟基礎及活躍的金融環境有力地促進了公司的業務發展」。

從財務數據對比來看,這會是一場「蛇吞象」合併。今年半年報顯示,國金證券總資產達到653.58億元,幾乎是國聯證券369.32億元的2倍。同時,國金證券上半年營業收入及淨利潤規模均在兩位數以上,分別為28.96億元、10.02億元;而國聯證券為個位數,依此為8.22億、3.21億。

經紀與投行是國金證券的兩大優勢。今年上半年經紀業務收入8.12億,佔比28%;投行業務收入7.48億,佔比26%。而國聯證券的優勢則在經紀業務上,「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貢獻佔比最大,主要因為立足無錫及江蘇市場,深耕華東市場。

網點布局方面,根據證券業協會信息顯示,國聯證券共有87個營業部;國金證券相對較少,有70個營業部。一名券商人士分析,「第一,國聯證券網點主要深耕無錫,如果能合併國金證券,那麼可以通過併購方式將網點進一步擴大到全國;第二,國聯證券經紀業務發展比較快,尤其是拿到基金投顧資格以後,公司士氣很高。」

新一輪證券業併購潮來了

資本市場在國家經濟增速換擋期的作用日益重要,以投行為主的證券公司在資本流動中的作用日益彰顯,打造一流投行迫在眉睫。據了解,監管部門提出打造「航母級券商」,坊間更是傳出要給大型商業銀行發放證券牌照,市場期待券商做大做強。在此背景下,新一輪證券業併購潮掀起。

2016年中金公司斥百億資金收購中投證券,後者如今成為中金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金公司表示,結合公司的品牌、經驗、系統性和個性化的產品及服務能力,嫁接中投證券廣泛覆蓋的營業網絡和龐大的客戶群,通過深度整合實現財富管理業務的轉型升級,建立具有長期競爭力和增長空間的業務模式,共同打造中國領先的財富管理平臺。

2018年末中信證券啟動對廣州證券100%股權的收購。這場收購直到近年今年1月才完成標的資產過戶及相關工商變更登記,廣州證券註冊名稱隨後改為中信證券華南股份有限公司。

據了解,此次收購有助於中信證券改善華南地區業務布局,通過利用廣州證券已有經營網點布局及客戶資源實現中信證券在廣東省乃至整個華南地區業務的跨越式發展,抓住 「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2019年新增兩單「券業併購」,天風證券6月計劃收購恆泰證券部分股權。天風證券稱,本次交易有助於公司優化資源配置,對公司資產進行補充調整,進而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該收購事項在今年已經獲得監管層核准。

同年年底,華創證券預計與太平洋「牽手」。彼時,華創證券預計從原第一大股東嘉裕投資手中收購太平洋證券5.87%股權,並獲取嘉裕投資5.05%的表決權,從而實現對太平洋證券的有效控制權。然而該交易在近年以失敗告終,稱「鑑於交易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經雙方友好協商一致,擬終止本次交易。

就在今年,多個券商併購消息再度出現。其中以「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證券合併,5500億航母要來」的傳言令市場印象深刻,儘管兩家券商已經發布闢謠公告,但股價一路飆漲。

另一大傳聞則是「首創證券與第一創業合併」,兩家均快速澄清。8月下旬首創證券公告IPO輔導,打破合併傳聞。

相關焦點

  • 上市券商果然合併!國聯、國金官宣,千億券商正式起航,更多...
    吃瓜股民還沒等到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合併的實錘消息,卻等來國聯證券和國金證券官宣「聯姻」的重磅公告。9月20日下午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發布停牌公告,前者將通過換股的方式吸收合併國金證券;與此同時國聯證券收購長沙湧金持有國金證券約7.82%的股權。
  • 國聯國金宣布分手,千億券商夢想破滅
    一場千億市值的聯姻還沒開始就已結束。10月12日晚間,國金證券、國聯證券齊發公告,宣布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 被疑內幕交易的千億國金、國聯併購案官宣終止
    (601456.SH)官宣了2020年業內首例併購案——國聯證券預吸收合併國金證券,合併完成後,國內券業或將又多一家千億級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官宣併購之時,市場上出現一些「聰明的資金和消息」,一時間,內幕交易質疑聲四起,還引起了證監會的關注。
  • 剛剛官宣!國聯證券要合併國金了,無錫「千億券商」曙光在前
    今天下午,國聯證券終於發布官方公告確認: 擬受讓長沙湧金持有的國金證券約7.82%股份,同時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本次合併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擬於9月21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 國聯證券聯姻國金證券,高盛對手在無錫?
    >編輯| 陸玲一家千億市值的券商或即將誕生。9月19日,業內傳聞,國聯證券要併購國金證券。就在外界質疑消息真實性之際,9月20日,國聯證券正式官宣。僅耗時6個半月,2020年7月31日,國聯證券正式登陸上交所。從重啟A股IPO到獲得發審委通過,國聯證券成為2020年繼中銀證券、中泰證券之後A股上市的第三家券商。
  • 國聯國金合併告吹,內幕信息洩露讓國聯證券痛失好局
    今年市場曾傳聞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合併,但很快就被闢謠。而國慶長假前,國聯證券和國金證券卻公告有意合併。就當人們期待A股首例上市券商聯姻成功的大新聞時,節後,兩家公司卻又宣告合併告吹。國聯證券和國金證券到底玩的是哪一出呢?
  • 國聯國金合併前先漲停怪象 券商整合未啟葛小波搶跑
    日前,證監會新聞發布會宣布,已啟動對國聯證券和國金證券的核查,要求兩家公司自查、提交內幕信息知情人名單。  此前,9月18日,國聯證券、國金證券兩家公司股票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國聯證券此次合併國金證券,背後或存在中信老班底助推。
  • 虛晃一槍後,券商股又活了?聯姻告吹,股價卻逼近前高,國金證券還有...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周辰)訊,今日券商板塊盤中再次走強,國金證券點板後下滑,國聯證券漲2.46%位居板塊漲幅第三位,東方財富、華安證券、浙商證券等紛紛跟漲。截至中午發稿,板塊內個股只有中金公司微幅下跌,其餘均以紅盤報收。
  • 國聯「蛇吞象」國金,躍居江蘇第二大券商
    剛剛過去的周末,券商圈炸鍋了。沒有多少人能料到,開啟券業整合大幕的,既不是風傳已久的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也不是同一大股東旗下的第一創業和首創證券,而是遠離鎂光燈的國聯證券和國金證券。A股首起券商合併案例儘管國聯證券和國金證券的合併一事來得突然,但天下似乎沒有不透風的牆。9月18日午後,國金證券率先拉升漲停,國聯證券緊隨其後封板,繼而引發金融股暴動。
  • 併購核心條款未達成一致 國聯證券國金證券閃電分手
    距離官宣「聯姻」才過去了10個交易日,原因是部分核心條款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  但更多的券商人士向記者推測,可能因為涉嫌內幕交易問題而被叫停。9月20日(周日)國聯證券、國金證券正式發出「聯姻」意向公告,但就在前一天(19日)相關併購消息已在多個社交媒體上流傳,而停牌前一交易日(18日)兩家公司的股票雙雙漲停。隨後9月25日證監會要求兩家券商自查、提交內幕信息知情人名單,並啟動核查。  如今兩家券商終止重組。
  • 千億券商大合併!國聯證券擬...
    法官正式下達初步裁決限制微信禁令的在全美國範圍的實施,用戶仍可以繼續使用微信。對美商務部禁令,騰訊回應稱,WeChat有可能無法在美國獲得新用戶,將繼續與美國政府進行磋商。 3. 千億券商大合併!
  • 國聯國金「聯姻」終止衝擊波:國聯副總請辭 內幕交易調查或影響兩...
    原標題:國聯國金「聯姻」終止衝擊波:國聯副總請辭 內幕交易調查或影響兩券商評級
  • 國聯併購國金能起的什麼效果
    上周五國聯證券和國金證券突然之間源源不斷的流入資金,股價拉到漲停,周末兩家公司發布公告,揭開了股價漲跌的謎團,國聯證券9月20日公告稱,擬受讓國金證券控股股東長沙湧金(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國金證券部分股份,同時籌劃以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是典型的蛇吞象併購重組,第二天,港股國聯證券一度大漲70%左右。
  • 官宣「分手」……怎麼說?
    昨天盤後,國聯證券國金證券官宣「分手」,還沒開始就結束了,27.5萬股民被放了鴿子,真是一個超級大反轉,今年真是一個一切皆有可能的一年。中信證券能有今天的行業龍頭地位,正是通過不斷合併重組走捷徑才做到的,金融領域要想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需要更多像中信證券這樣的大券商,甚至規模更大的券商,而中小券商之間的合併重組就是一條很好的捷徑。所以,券商行業合併重組是大勢所趨,國聯證券國金證券合併成功與否只是一朵浪花而已。
  • 國聯「鯨吞」國金背後:中信老班底的「野心勃勃」
    未來一到三年很可能是券商合併的一個高峰期。  在打造航母級券商的希冀下,國聯國金兩家中小證券官宣「牽手」,邁向千億市值。不過令人咂舌的是,此次合併是上市不到兩個月的國聯「鯨吞」體量為其兩倍的國金。  這背後「湧金系」因涉入資本操作違規漩渦和國資系新人上任國金後慢慢失去國金話語權繼而有轉股之意是一方面,另不可忽略的是國聯背後中信班底高層們的「野心勃勃」。  9月20日下午,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600109,股吧)發布停牌公告,前者將通過換股的方式吸收合併國金證券;與此同時國聯證券收購長沙湧金持有國金證券約7.82%的股權。
  • 千億券商合併「涼了」網友:有內鬼終止交易!
    停牌前都漲停了在兩家券商停牌前,一則「國聯證券正謀劃合併國金證券」的消息,就早已在市場上流傳開來。當時市場分析,兩家上市券商合併後,市值將達到近千億。合併後預計將躋身行業前20。在經營方面,2020H1國聯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8.2億元和3.2億元,國金則為29.0億元和10.0億元;在資產規模方面,2020H1國聯總資產和淨資產分別369億元和84億元,而國金則達到了654億元和215億元,國聯對國金的收購是典型的以小博大。根據證券業協會2019年經營數據排名,國聯自身的各項主要財務數據排名大約在50名左右,國金在20-30名,而國聯和國金的合計值有望進入行業前20。
  • 國聯證券合併國金證券,「蛇吞象」 背後或是中信老班底助推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蘭爍(來源:圖蟲創意)國聯證券擬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傳聞落定,這是A股市場首例上市券商合併。2019年底,國聯證券重啟了回A股上市的計劃,不到半年就獲得了證監會批文。而在國聯證券今年7月正式登陸A股以後,短短2個月時間,又傳出吸收合併國金證券的傳聞。另一種說法則與當前的金控監管新規相關。
  • 江蘇第4家A股上市券商要來了!國聯證券IPO過會
    不過登陸A股市場,才是國聯證券更為長遠的理想。H股上市剛滿一年,國聯證券就在2016年6月公告中披露了A股上市意圖,「公司迫切需要提高淨資本實力,擴大公司業務規模,優化公司業務結構,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當年12月,遞交了A股IPO申請。此後,國聯證券一直在眾多IPO排隊券商行列中苦苦等候批文。
  • 「券商之家」榮大官宣IPO!擬上創業板 由國金證券輔導
    原標題:「券商之家」榮大官宣IPO!擬上創業板,由國金證券輔導   榮大上市的消息11月20日在投行圈刷屏。
  • 國聯「生吞」國金,中信老班底被招安,一艘券商大航母浮...
    但真正讓券商漲停的,必須是券商航母有實質性進展。因此整個市場將有望進入第二波「激素牛」行情。如今券商、保險、地產、汽車,不時動一把,對新的拉升起到助推作用。 周末,傳來國聯證券「生吞」國金證券的確切消息,發公告停牌進行重組,進入一系列「生吞」動作。兩家券商也提前雙雙漲停,只可惜停牌了,否則下周初整個券商都得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