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引】湘潭,因盛產湘蓮而別稱「蓮城」,它轄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嶽塘區、雨湖區等五縣(市、區),人口近300百萬。它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山川秀美,景色宜居、宜遊。尤其,在2018年12月初,歷時3個月的「第十三屆中國湘菜美食文化節」在湘潭圓滿閉幕,挖掘、整理並推出了「毛氏、曾氏、齊氏、黎氏」四大名人菜,讓喜歡湘菜的朋友們更有口福了!
在中國湘菜美食文化節閉幕式上,湘潭市民間廚神及十大名店、十大名廚、十大名菜、十大名優食材等一一揭曉,湘潭市獲「中國湘菜美食文化名城」、湘潭縣獲「中國湘蓮美食之鄉」授牌。其中,湘鄉曾氏名人菜系亮點紛呈。筆者在《華聲論壇》意外獲得湘鄉「曾氏名人菜」系及做法,並整理、編錄。以《「湘菜」名城授湘潭,「曾氏」名菜亮蓮城 》為題,豐富《湘潭味道》中的《湘音湘韻》之"湘潭韻味"專欄,與您一起共鑑。
同時,湘鄉是湘軍故裡,楚南重鎮,古稱「龍城」,其曾氏名人菜共12種,羅列如下:
一、湘鄉蛋糕。是湘鄉代表菜之一,也是曾國藩最愛的菜品之一,做法簡單,營養豐富。將五花肉剁成泥放鋼盆加3兩坨粉、兩個雞蛋、姜米、胡椒粉、鹽、味精適量攪拌上勁,用燙好的蛋皮把入味的肉泥卷好;上蒸籠蒸30分鐘,切段裝盤即可。
湘鄉蛋糕
二、漣水煮活魚。選用水府廟三到四斤的有機雄魚一條熱鍋慢煎,下入老薑煸香,小紅椒增加辣味,小火慢燉至魚湯變奶白,起鍋前放紫蘇、香蔥即可。湯濃魚鮮,越煮越嫩。
漣水煮活魚
三、曾府一品肉。精選三斤左右的帶皮五花肉切成方塊,紅曲米上色,紅油豆瓣醬、八角桂皮爆香,農家自製米酒去腥,廣合豆乳搗碎一同烹煮、白糖提鮮,成菜色澤紅亮,極為誘發食慾。
曾府一品肉
四、水府刁子魚。湘軍水師的雛形形成於湘鄉的水府廟。閒時,操練的湘勇們都喜歡去釣刁子魚。釣上來後,放些辣椒,或煎或蒸,味道鮮美。湘軍吃了它,驍勇善戰,很快便攻克安慶、天京,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水府刁子魚
五、將軍口味鵝。湘軍水師在水府廟演練時,湘勇們都喜歡捉鵝吃,據說很補身體。一定要挑老鵝,先燉熟,再佐以青椒、秘制鵝醬一同製作,大火爆炒後轉小火慢煨,馨香四溢,韻味十足。
將軍口味鵝
六、慄子燒菜心。慄子燒菜心製作簡單,選取油板慄250g、菜心350g,放豬油翻炒,放入秘制原湯加少許鹽調味,澱粉勾薄芡即可出鍋。成菜清澈爽口,慄子粉糯香甜。雖為素菜,卻有葷菜之感。
慄子燒菜心
七、砣粉野菜卷。鹹豐五至六年,曾國藩率湘軍在江西戰場陷入僵局,在此困局時,家鄉沒有忘記曾國藩。湘鄉出現了籌糧籌餉的動人一幕,曾國藩十分感動也很高興。廚師便用湘鄉的紅薯粉和紅米椒混合揉製成卷,給曾國藩做了一道家鄉的坨粉野菜卷。
砣粉野菜卷
八、湘軍瓜砣公。曾國藩在吃早餐上頗有講究,他命廚師採用湘鄉傳統的黑米粉、粘米加當歸和芝麻搓成砣砣,用水煮熟吃,簡單又營養,並取名為「聚湘圓」,有「聚圓同心」之意,後演變成「湘軍瓜砣公」。
湘軍瓜砣公
九、農家殺豬菜。曾國藩中了舉人在家擺筵席,曾府廚房師傅從欄裡拖出肥豬,現場宰殺。而後立馬將新鮮的帶皮豬肉、豬肝切片,豬小腸切段,放入沸水中煮熟,快速出鍋上桌。眾人食之,鮮嫩可口,味美無比。
農家殺豬菜
十、荷葉塘罈子菜。「菜好半年糧」,曾國藩把「種菜」引作家訓。曾國藩多次要求家人曬小菜,做醃菜,「醞菜亦好」,以「款待人客」。因而,曾家的罈子菜做得很好,遠近聞名。吃時,只要將罈子菜拿出來洗洗,加些辣椒、蒜料炒熟即可。
荷葉塘罈子菜
十一、湘鄉叫堂雞。湘軍嗜辣如命,每餐若是沒有辣椒自然是吃不下飯,而湘鄉叫堂雞則是經典代表菜。將雞肉剁碎,用當地的紅辣椒、生薑煮之。雄雞骨粗、皮厚、肉緊,嚼味十足,風味獨特;無辣不歡,漸成湘鄉當地家宴必上菜。
湘鄉叫堂雞
十二、鱔魚煮粉絲。田家鎮大捷,朝廷賞黃馬褂予曾國藩。曾公為犒勞將士,便讓廚房做黃鱔煮粉絲給將士們吃。黃鱔半斤去骨切段,蔥薑末、韭菜鍋中爆香,下鱔魚段快速煸炒,加入剛沒過鱔魚的湯燒至沸騰,再下入本地紅薯粉,自製菜心,薄荷葉,起鍋前放胡椒、醋、鹽調味即成。
鱔魚煮粉絲
據了解,本屆美食文化節活動有聲有色,熱度持續高漲。不僅增強了湘潭美食的關注度和吸引力,進一步擦亮了湘菜美食文化節的節會品牌,而且共同助推湘潭湘菜產業發展,實現「一道名人菜,愛上一座城」的美好預期。並通過品嘗「四大名人」菜,感受湘菜的獨特魅力,品味湘潭的文化味道,讓湘潭韻味更濃、更純。
【編 者 按】
1、《「湘菜」名城數湘潭,「曾氏」名菜亮蓮城 》是《湘潭味道》中的《潭音潭韻》之"湘潭韻味"專欄美食介紹第一篇,以後將陸續介紹「毛氏、齊氏、黎氏」等其餘三大名人菜。敬請關注「雪陽印記」微信公眾號。
2、在博文中,所有插圖除標註「新湖南·湘菜」及「雪陽印記」等Loge外,其餘來自網絡。如有不妥,還請留言。謝謝!
來 源 : 雪 陽 印 記
作 者 : 周 雪 陽
圖 片 : 周 雪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