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僅僅只有陸地力量?沿海岸線建立的國家怎麼可能沒有海軍?

2020-12-16 風荷文史

提起斯巴達,第一反應這是一個農業國家,強悍的陸軍力量是國家的軍事基礎。斯巴達憑藉這支一往無前的軍隊,徵服了美塞尼亞,打敗了周邊眾多小國,甚至涉及到希臘。但是關於,斯巴達海軍的力量卻很少被人提起。但是,同樣作為海洋上的國家,斯巴達怎麼可能沒有自己強大的海軍力量。從希羅多德、色諾芬這些人的著作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斯巴達海軍的情況。

海軍力量真實存在,成功助力斯巴達佔領希臘半島

斯巴達在公元前六世紀,建立了伯羅奔尼撒同盟,是希臘世界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城邦。這一個過程中,陸軍力量的確十分關鍵,但是海軍在這一過程中同樣力量不小,對於建立斯巴達霸業貢獻很大。

在斯巴達霸業建立之前,斯巴達本身已經有了一支海軍。不過其實嚴格意義上來算,其實不算正規。因為達不到專業化、職業化的水平。最初的作用,就是跨海輸送軍隊,用的甚至都是商船。

其實斯巴達不是純的農業國家。在古風時期,斯巴達的海上活動和海上商業貿易也是比較活躍的。斯巴達黑陶最遠外銷到了弗所、羅德斯島,更遠的甚至到了迦太基、西西里和法國的馬賽利亞。

海上貿易除了陶器之外,還包括了礦石、糧食、木材等等。海外貿易自然離不開大型的船隻,這時期內斯巴達的造船業也十分發達。

當時的船隻一般按照槳手的數量來區分。斯巴達殖民提拉的時候,所用的就是三十槳額船隻。波斯國曾經威脅到小亞希臘城邦的時候,斯巴達也派出了五十槳的船隻,去警告對方不要輕舉妄動。

早期希臘海上世界的武裝力量一般是武裝商船或者海盜船,一般的作用就是殖民和海上掠奪。史書記載過一段歷史事實。

斯巴達第一任國王的舅舅。在國王長大之後,自己不願空閒下來。指揮駕乘了三艘三十槳的船隻,殖民到提拉。

在斯巴達霸業建立的過程中,多利烏斯因為搶奪王位失敗,氣憤離去。橫渡地中海,在利比亞建立了庫涅立殖民地,不過僅僅過了三年被當地趕走了。最終在西西里島定居下來。

赫羅斯城暴動的時候,斯巴達要斷絕克裡特對起義者的支持。渡海行軍,對其進行幹涉。在斯巴達稱霸之後,也有出海行軍的事實。

斯巴達和科林斯一起,發動遠徵薩默斯的戰爭。克利奧莫尼斯曾經對外的戰爭中,發動過四次海外戰爭。這些例子,在斯巴達稱霸之後就變多了。

這些活動的中,需要格外注意就是專業的、職業的、系統的海軍力量還沒建立起來。雖然是渡海遠徵,但是並沒有直接在海上發生碰撞,最終仍然是在陸地作戰。

屬於斯巴達真正的海軍,出現了公元前五世紀。這時候斯巴達國王意識到海軍的重要性,斯巴達需要一支職業、專業的海軍力量。開始組建海軍。

海軍第一次投入戰爭,都是在遠徵厄基納的時候。是因為雅典藉口該城投降波斯,命令斯巴達去討伐懲罰這座城市。

這一次遠徵的軍事力量終於是一種正規的海軍,畢竟厄基納是當時的海上強國。厄基納準備了七十艘戰船來迎接斯巴達和雅典的聯合進攻。

即使準備充分,最終仍舊兩者的聯合進攻擊敗。這裡就不難理解,斯巴達已經有了自己正規的海軍力量。不過這場戰爭中,主要的力量還是來自雅典。

其實這時候,斯巴達的軍事力量已經發展非常壯大了。可惜,斯巴達對於海洋的管理以及海軍力量,卻並不上心。所以很少看到斯巴達大規模的海軍作戰。

古風時代向古典時代轉變的時間節點,也是斯巴達霸權的初期,三層槳戰船是這個是時代的代表。被稱為希臘海軍的標誌。

三層船槳出現這個時間段,凡是有能力進行海上戰爭的國家,都打造裝配了戰船。這已經是國家海軍實力的象徵。

對於斯巴達而言,這個時期內,海軍力量仍然不夠強悍。希臘半島的海軍發展依舊非常落後。這時期斯巴達的徵戰結果不盡如人意,海上遠徵經常失敗,即使贏了也是快速撤離。

海洋國家卻不關心海上力量,歷經挫折之後斯巴達才意識到海軍對自己國家的重要性

斯巴達海上力量不足,海洋武裝地位不在擁有。新興雅典的競爭,加速了斯巴達霸業的衰落。雅典這時期更加注重工商業的發展,又經過僭主政治和民主改革,工商業持續發展。

海上貿易的商船隊伍越來越龐大,海軍也在進一步發展。雅典已經有了五十艘戰艦。之後雅典又發現了勞裡昂銀礦,雅典政府聽取了當時政治家的意見,和貴族平分。

貴族隨後打造出了一百艘戰艦,到了和厄基納戰爭前夕,雅典的海軍戰艦超過了兩百多艘。這已經遠遠是斯巴達戰艦的數倍,斯巴達海軍地位越來越低。

波斯入侵的時候,希臘世界聯合起來抵禦外敵。但是涉及到海軍統帥問題的時候,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不贊同斯巴達領導海軍作戰。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本身海軍實力薄弱。

米卡列海戰勝利之後,斯巴達交出了同盟的領導權,退出戰爭。當然了,這時候和其內部的政治體系有一定的關係, 但是和海軍力量不足也有之間聯繫。

斯巴達關於海洋控制權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些人認為,斯巴達因為大力發展海軍,奪回同盟海軍控制權。因為海洋可以給斯巴達帶來更多的財富。

但是當時掌權者覺得斯巴達不缺這些財富,又為了防止國內出現政變,最終還是放棄了海洋和海軍的發展。

斯巴達海軍力不發展,相當於在原地倒退。雅典海軍力量的不斷壯大,已經開始侵吞斯巴達在陸地上的領土。斯巴達陸地上的政治地位都開始動搖。

海軍的軟弱是斯巴達國防力量最為薄弱的地方了,伯羅尼撒戰爭爆發之前,斯巴達終於知道了海軍的重要。但是,實際做的依舊是不撞南牆不回頭。

斯巴達要求同盟國打造五百艘戰船,依舊不是自己的直屬海軍。最終的結果不言而喻,短時間內就算有戰船沒有海軍,結果沒差。不過短短幾個月,就可以訓練出作戰有素的海軍戰士。

伯羅尼撒戰爭爆發,斯巴達完全處於被動面。陸地作戰,沒有辦法形成有效的打擊。海上作戰,不僅沒有抵抗的能力,還有防止被雅典直接擊敗。

最後斯巴達不得不和雅典籤署和約,首先這是斯巴達沒有海軍力量的必然結果,其次這又是對斯巴達海軍一個巨大打擊。

戰爭停止之後,斯巴達沒有第一時間去打造海軍力量。斯巴達和雅典海軍力量出現了首次均衡,是在雅典遠徵西西里失敗之後。低水平上,兩者平衡。

這時候斯巴達加快自己的建設,另一方面由於敘拉古的加盟,海軍力量迅速提升。斯巴達的造船工業明星提升,並且非常認真的執行了這一次造船計劃。

斯巴達海軍興起的關鍵點是波斯的支持,波斯派出代表和其商談。波斯展現出的誠意十足,直接帶著十足的資金支持斯巴達。

有了同盟國和波斯的共同支持,斯巴達海軍迅速壯大起來。公元前405年,斯巴達開始全面圍攻雅典城。陸軍和海軍雙管齊下,徹底擊垮了雅典。取代他的位置,成為希臘世界最強大的海軍。

這之後斯巴達又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之後,斯巴達和波斯的外交關係又變得惡劣。波斯停止了對斯巴達的支持,並且聯合周邊小國共同對抗斯巴達。

無疑,斯巴達慘敗。海軍實力再次沉入海底。好在這時,斯巴達外交及時改變了態度,重新和波斯交好,停止了戰爭並且重新資助。

斯巴達的政治體制正是因為海軍力量的壯大而改變,海軍統帥地位也是越來越高。在國王阿吉斯去世之後,海軍統帥直接決定了阿吉西勞斯上位。足以可以這是海軍在斯巴達的地位舉足輕重。

強大的海軍給斯巴達帶來了數不盡的財富,依靠這些源源不斷的財富,斯巴達加強海軍力量的建設,重新建立了斯巴達霸業。

斯巴達的國境線沿著地中海海岸線建立的,最終斯巴達人終於知道了海軍力量的重要性。海洋國家海軍力量決定了成王敗寇

沒有同盟國和波斯的支持,斯巴達的海軍力量不一定可以重新崛起。好在這一次斯巴達嚴格的執行海軍力量的建設,造船技術提升,海軍力量增大。

斯巴達霸業重整旗鼓也是依靠海軍力量為主導,在波斯的支持下,重新稱霸地中海區域。沿著海岸線建設國家,一定要明白一個事實,成也海軍,敗也海軍。

參考文獻:

《探尋古希臘文明》

《古典世界的戰爭》

《斯巴達軍隊》

相關焦點

  • 沒有海岸線的內陸國寮國,為何非要建立一支兩千人的海軍力量?
    眾所周知,寮國作為一個內陸國,按理來說根本沒有擁有海軍的必要,但是實際上,寮國在東南亞還擁有著一支實力不錯的海軍。據統計,寮國整個國家的軍隊總人數僅六萬人,但其中有近兩千人是海軍,這對於一個內陸國來說是不常見的,那為什麼連海岸線都沒有的寮國,卻偏偏要培養這樣一支實力不俗的海軍部隊呢?其實這是為了應對寮國周邊複雜的局勢需要。首先寮國的地理位置特殊,處於「間於齊楚」的惡劣環境之下,同時寮國是一個湄公河國家,四面被泰國、柬埔寨、緬甸、越南等實力相對較強的國家的包圍。
  • 面對雅典的挑釁,斯巴達如何通過海上力量重回希臘霸主位置?
    提起希臘半島的斯巴達,一般都是默認其是農業國家,而且陸軍的實力不容小覷。當然陸軍是斯巴達軍事力量中重要的基礎部分,但是海軍同樣是斯巴達霸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希臘半島海軍力量發展的前期,斯巴達的海軍力量屬於一般水平,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建立獨立海軍軍隊。
  • 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認為是自己的勝利,卻被波斯帝國打臉
    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這場爭霸戰爭在希臘世界飽受詬病,其他城邦都不希望有一個絕對強大的力量控制整個地區。科林斯等其他城邦迅速與雅典建立同盟,共同對抗斯巴達。而斯巴達內部的奴隸問題,以及通過這場戰爭聚斂的大量財富,也使得斯巴達的社會出現了一系列的變化。十分善戰的民族開始了自己的腐化。
  • 蒙古海軍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內陸國家為何建造海軍部隊?
    蒙古海軍可是和梵蒂岡空軍、馬爾地夫陸軍並稱為世界三大神奇力量,蒙古海軍自成立以來未嘗一敗。因為蒙古沒有海岸線所以也不太可能參與到現代海洋戰爭,蒙古海軍就成了網絡上的一個梗,指沒必要建立的軍隊。蒙古海軍有3條船、2門炮、1臺發動機,但是只有蘇赫巴託爾號能開。雖然沒有海岸線,但是蒙古有個湖啊!庫蘇古爾湖是蒙古最大的淡水湖,面積2,620平方公裡。蒙古直到1930年才擁有第一艘船,這個船主要是在庫蘇古爾湖運石油。
  • 1968年蘇聯——海軍力量的擴張
    我將在世界上所有的海洋行駛地球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我們當蘇聯總參謀長扎哈羅夫元帥於1968年發表他的趾高氣揚的挑戰時,他不僅想到了在地中海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相對峙的新組成的蘇聯艦隊,而且也想到了開始在美國海岸巡邏的核潛艇。
  • 蒙古沒有海軍:內陸國的「海軍」與「水軍」有什麼區別?
    當今世界上有一種國家叫內陸國,即領土完全不臨海、沒有海岸線的國家。雖然沒有海岸線,但不少內陸國卻擁有水上軍事力量,被不少人稱之為「內陸國海軍」,中國網上最有名的當屬「蒙古海軍」。然而要是嚴格較真的話,網上流傳的很多「內陸國海軍」不是正式的海軍而是水軍,有些甚至連軍隊都算不上,比如「蒙古海軍」的「七武海」就不是真正的海軍。那麼內陸國的「海軍」與「水軍」有什麼區別?眾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的人類聚居點都必須接近水源。很多內陸國雖然沒有海岸線,但國內往往都有面積很大的水體(如湖泊、河流)。
  • 【古希臘列國志】斯巴達(一):建立城邦
    1.建立城邦當今為世人所熟知的斯巴達指的是特洛伊戰爭80多年後多利亞人建立起來的斯巴達城邦,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邁錫尼的斯巴達王墨涅拉俄斯是更早時期的希臘人,他同後邁錫尼時期之斯巴達的唯一關聯只有相同的名字和地域。
  • 統帥、兵種、戰船談,伯羅奔尼撒之戰中斯巴達海軍為何能勝雅典?
    這場戰爭的勝負原因有很多,通常我們認為雅典失敗的原因就是斯巴達獲勝的原因。斯巴達在陸軍方面一直無所匹敵,海軍力量卻並不強悍。斯巴達雖然有著自己的弱點,但是雅典,卻更處在多事之秋,雅典在當時已經被稱為一個帝國。但是這樣一個民主而發達的城邦成為一個帝國以後卻陷入了自己的困境。在提洛同盟內部實施霸權主義,很多城邦不堪其擾,也出現了反雅典的同盟。
  • 這個國家千辛萬苦建立自己的海軍部隊卻面臨著海慢慢的消失
    對於海軍,很多國家都是因海而建,而對於內陸國家,因為湖而成立海軍,這個就有之前我們說過的蒙古海軍,不過今天要說的海軍可比蒙古海軍規模大,這個國家有兩艘戰艦、四艘掃雷艦以及其他各型艦艇總計40餘艘,作戰人員超過2500人的強大陣容,涵蓋了水面艦艇,岸基炮兵和陸戰隊可以說是一定戰鬥力的海軍
  • 世界上「海岸線很長」的國家,擁有20萬英裏海岸線,放火燒過白宮
    從古代到現在,基本上每個國家都渴望擴大自己的領土,尤其是在現代,土地更加重要,除了領土,最重要的還是海岸線,如果一個國家有很長的海岸線,那麼這個國家一定很發達,畢竟海岸線長,天然貿易港口多,也加速了全國的經濟發展,帶動了全國的經濟,你知道上海哪個國家的海岸線最長嗎?
  • 真實的斯巴達:男性從小培養成戰士,靠女性種地養活他們嗎?
    大約在公元前11世紀(也有資料稱公元前1200年左右),一支希臘部落「多利亞人」,南下入侵了伯羅奔尼撒半島中部的內陸地區,在這裡建立了斯巴達。多利亞人成為了斯巴達人,而原先的土著居民則成了希洛人。古希臘大多數的城邦國家,雖然也有階級差別,但大多數逐漸走入了民主政體。斯巴達完全不一樣,統治者斯巴達人建立了一個以民族劃分階級的國家。
  • 斯巴達:強盛必然「失衡」?為何軍事強盛,卻沒有燦爛的文明?
    前言斯巴達在城邦國家建立之初經過了來庫古的一系列改革之後,在社會制度以及社會風氣方面基本上煥然一新,這不僅僅使得斯巴達已經擺脫了原來氏族部落制的局限性,而且使得斯巴達能夠在氏族部落時期有利的政治制度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革新,徹底步入強大的城邦國家發展道路。
  • 至少在現階段:沒有任何國家的海軍,能打贏強大的美國海軍
    這個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能戰勝美國,即便意淫一下,在所謂同等武器裝備下,世界上也沒有國家能打敗美軍,一戰其實就是歐戰,就發生在巴掌大點的歐洲大陸上,並未發生在儘管參戰的俄羅斯國土上,卻被冠名為一戰。此外,赫魯雪夫在其原版《赫魯雪夫回憶錄》中寫道:「沒有美國大量的軍備援助,蘇軍不可能組織任何一次大會戰。單單卡車就接受了140萬輛,沒有這些,很難想像在俄羅斯廣袤的大地調動大量的軍隊。」
  • 古代雅典的海軍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古代雅典海軍的建立與發展是與希波戰爭的爆發分不開的。而且,古代雅典人是以奇蹟般的速度建立了這支龐大的艦隊,在一些重要的戰爭中都發揮了重大作用。因為修昔底德曾經說過:「在薛西斯遠徵之前,希臘沒有其他重要的海軍。雅典、厄斯納和少數其他國家已有了一種所謂的海軍。
  • 戰鬥民族斯巴達的墮落之路
    在政治方面,呂古古改革建立了獨特的制度。改革後,斯巴達還舉行了希臘文明的「標準」普通公民大會。它由30至60歲的斯巴達公民組成。除了對重要的國家政策進行投票外,他們還可以決定檢查長官和長者理事會候選人。什麼是申訴專員?監察員主要負責監督斯巴達國王,並糾正國王的決策問題。任期一年。必要時,所有5名檢查員也可以移走國王。斯巴達通常有兩位國王。據說他們是國王。
  • 沿海岸線激情奔跑 青島西海岸10公裡精英賽鳴槍開跑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11月22日,「公用事業杯」2020青島西海岸10KM精英賽鳴槍開跑,跑步愛好者們齊聚青島西海岸新區海軍公園,沿海岸線激情奔跑,感受新區城市魅力的同時,享受體育競技與休閒娛樂帶來的快樂。
  • 從大陸走向大洋:末代海洋霸主美國,海權與海軍的崛起
    我們在歷史中可以找到很多的這樣的例子,在第一代海洋文明崛起的國家便是從地中海發源的希臘,與它打了三次戰爭的波斯便是陸地文明的強國,而希臘的內部矛盾,斯巴達、馬其頓都屬於陸地國,而雅典擁有著強大海軍,屬於海洋國。
  • 還有臉嘲笑蒙古海軍?帶你看看當年幾十年都不會下水的八旗水軍
    因此,其實科技發展的如何,最先往往是體現在軍事力量的發展上面。而如今,世界各國的軍事力量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即海陸空,並演化出三個兵種—海軍、陸軍、空軍。這比最開始只有陸軍的作戰方式更加多樣化,也更複雜。當然,也並非世界各國都有這三大兵種的,因為這些兵種的存在還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 電影斯巴達勇士300人對戰50萬波斯軍隊之古典時代背景
    480BC,電影《斯巴達300勇士》就是此時的故事,波斯國王率領50萬大軍進攻希臘,斯巴達和雅典團結其他城邦國一致對外。波斯大軍兵臨沿海,馬上就要兩軍相接。此時在溫泉關,斯巴達300勇士和7000希臘聯軍斷後,為了大軍轉移部署,為了海軍的集結贏得時間。
  • 世界歷史古代史:提洛同盟的建立和伯裡克利改革
    在希波戰爭中,希臘反波斯同盟的領導權開始時由斯巴達掌握。當波斯被趕出希臘後,戰爭主要在海上進行。雅典海軍強大,再加上同盟國對原希臘聯軍海軍總司令斯巴達人波桑尼阿斯的厭惡,對波斯戰爭的領導權落到雅典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