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處全歸皇帝,過錯全歸臣下,王安石是如何成為靖康恥的背鍋俠?

2020-12-26 七觀歷史

在靖康元年,漫天風雪之中,北宋的末代君臣們,做了一個歷史上最搞笑的話劇:讓所謂的「天師」郭京率領他的「六甲天兵」大開城門去活捉金將。最後可想而知,真正的刀槍可比這些牛鬼蛇神厲害多了,不僅被金兵殺得橫屍遍野,還被他們順勢殺進了汴京這座堅城,就此,立國167年的北宋在這場歷史上都找不到的荒唐的鬧劇中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北宋滅亡後,持續了幾十年的有關變法的黨爭也隨之煙消雲散。而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北宋的滅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王安石的變法。

怎麼去評價熙豐變法?

變法是為了去聚斂收刮還是為了富國強兵?這個問題從宋代開始,就是成為了歷史上的一個超級「引戰貼」,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議與分歧連綿千年不絕。

在元修的《宋史》中,王安石的形象是有小聰明但是沒有大智慧,剛愎自用不近人情的偽君子。雖然宋朝一直大罵王安石,但是在實踐當中卻是「口嫌體正直」,最出名的就是宋高宗,只要一提到王安石和他的新法,那就是破口大罵,表示「免役法」是導致天下大亂的」刻「法,但是又說「行之已久,不可聚變爾」,這樣就很搞笑了,為什麼新法怎麼到了宋高宗趙構這裡就是「聚變」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王安石新法的「聚斂」對他好處很大,宋高宗不捨得罷了。

哪怕是到了後來的朱元璋,弘曆等,雖然對王安石都是各種貶低,可是其治下的保甲制度和養馬法,無一不是從王安石新法裡脫變而來的。這樣口是心非的做法,也恰恰證明了新法的意義非凡。其實新法的展開對於當權的掌控者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王安石又是怎麼成為「背鍋俠"的?

王安石可以說的上是被皇帝欽點的「背鍋俠」,為什麼這麼說。

對於當時趙構來說,可以說的上是虎口餘生,但是他又必須面臨一個重大的,無法去迴避的政治問題:北宋最後落到國破家亡的歷史責任,到底該由去承擔。

用我們現在的眼光去看,除了宋朝當時制度上多年的積弊之外,還有宋徽宗趙佶在位時的「豐亨豫大」的荒淫,對當時宋朝深入骨髓的腐朽和衰敗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還有宋徽宗趙佶在處理金遼的戰爭和伐燕雲,以及對國家大事上輕佻,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可是這樣的明顯的事實和真相,是宋朝政治上承受不了的,那麼,就只有儘可能的把所有的問題都按到大臣們的身上去,有道是:天子清白無罪,錯的都是奸佞誤國。

而新法和新黨就成了批判的對象,因為是王安石的新法改變了傳統的政治秩序,使得「六賊」之首的蔡京能夠上位,就此王安石被削去配享。因為經歷了靖康之恥,為了讓讓自己或者父輩減輕罪責,當時的君臣急需一個「背鍋俠」的出現,對王安石的批判論調也就越來越高,也從政治上總路線上徹徹底底的否定了王安石和他的新法。

範仲甚至當著趙構的面說:王安石自任己見,非毀前人,盡變神宗法度,上誤神宗皇帝,天下之亂實兆於安石,此皆非祖神之意。這種功勞全是皇帝,過錯全歸臣下的話語讓趙構很是歡喜。這也表示宋朝官方對王安石的新法做出總結:不僅僅新法是錯誤的,就連王安石本人也是一個大奸似忠的奸佞。

總結

王安石最後背上這口禍國殃民的鍋,富國強兵的好人被皇帝做了。可是這樣的論調是經不起嚴肅的推敲的,但是這卻成了當時宋朝君臣政治自救的稻草。宋高宗迫切的希望有人能為北宋的國破家亡,這個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承擔責任,而王安石和他的變法的黨派就成了最好的「背鍋俠」,也成功的洗白了皇帝和保守派,就此,王安石的歷史負面形象就被塑造和定型了。

而對於王安石的變法是好還是壞,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很徹底的定論,關於這個話題的爭論,還會一直持續下去,會繼續成為我們的歷史」大熱貼「吧!

相關焦點

  • 大宋的靖康之恥,歷經百年才得以雪洗,為何王安石被認作罪魁禍首
    大家應該都知道嶽飛想要迎回二帝,卻被趙構一直攔著不讓,而這兩位皇帝之所以被金軍俘虜,正是在被稱為靖康之恥的事件中。嶽飛還有一首《滿江紅》中這樣寫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在公元1126年到1127年之間的這段時間,金軍攻破宋朝的京城,俘虜了宋徽宗與宋欽宗兩位皇帝,以及大量的皇族、大臣、貴族等等,在此之前很少有哪一個朝代發生過如此屈辱的時間,因為正好在靖康年間,才被稱為靖康之恥。熟悉《水滸傳》的朋友們都知道,在宋徽宗在位期間,蔡京與童貫等奸臣當道,混亂朝政,民不聊生。
  • 靖康之恥有多屈辱,皇帝被俘嬪妃宮女全被凌辱,難怪嶽飛抱恨而死
    靖康之恥別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恥。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的惡性亡國事件,發生於宋朝宋欽宗靖康年間(1126~1127年)因此而出名。又因靖康年間為丙午年,亦稱此事件為丙午之恥。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克日本東京(今開封市),俘獲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倆及很多趙氏皇族、後宮嬪妃與貴卿、諸臣等三千餘人,押送南下,東京城中公與私存款為之一空。靖康之恥造成 了宋朝的亡國,深深地刺疼漢族人的心裡,宋代將軍戚繼光在《滿江紅》中提及:「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靖康之恥是誰之過?
    說到靖康之恥,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提到中國的宋朝,給人的印象就是積貧積弱,偏安東南。宋朝可謂是中國古代版圖最小的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結束了唐末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後,力圖收復北面的幽雲十六州,卻慘遭失敗。又因為自身是武將奪權做的皇帝,而在統治政策方面有意識的重文輕武,導致在和邊疆政權的交涉上處於被動。
  • 靖康之恥後,南宋是如何報復金國的?700萬金人幾乎全被滅
    很多人可能都認為宋朝非常的貧弱,這種想法都離不開一件事,那就是靖康之恥。面對金國的奇恥大辱,宋朝以後又是怎麼進行報復的呢?今天我們就去了解一下吧。靖康之恥在宋朝末年,朝廷內憂外患,除了國內的動亂,更危險的是有著金國這個最大的威脅,金宋兩國戰亂不斷,金國更是在靖康二年攻克了宋朝的首都東京。
  • 宋朝受害者有罪論:靖康恥女子被扒光受辱,程朱理學怪其不守貞潔
    人們常常不去追究色狼的過錯,反而怪受害女孩穿的太暴露或者深夜還出來等等。導致受害的女性反倒成為有罪的人,而實施侵犯的兇手卻被人們理解,是由於生理原因迫不得已才去犯罪的。【一】受害者有罪論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 中國歷史上八大恥辱之一,靖康恥,恥到了何種程度?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嶽飛滿江紅當中的這句話,很好地反映出了歷史上的靖康之恥,靖康恥被稱為中國史上八大之一,靖康之變,可以說是宋朝的奇恥大辱,屈辱到了何種程度呢?
  • 靖康之恥,被俘虜的皇帝宋徽宗命運如何了?
    靖康之恥發生,說白了就是大宋的皇帝被綁票了! 被金國人綁票了。 關鍵是被綁票,不僅僅是兩個皇帝,除了兩個皇帝之外,還有整個皇室裡的所有皇親國戚。 當然了除了唯一逃走的康王趙構之外,皇室裡的人都被金國人給一網打盡了。
  • 致使北宋滅亡的靖康之恥發起者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靖康之變讓北宋滅亡了,不僅如此,徽、欽二帝還被擄走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回到中原。致使北宋滅亡的靖康之恥發起者是誰,他結局如何?靖康之恥是由金人策劃的,其中這幾個人我們不能忘記,他們是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因為他們就是始作俑者。
  • 靖康之恥北宋徽、欽二帝被捋
    儘管如此,這些錢還遠遠不夠,北宋統治者為了苟且偷安,於是弄出了靖康第二恥。 北宋開封府圖 二賣妻女還債 金人作為北方漁獵民族,南下目的主要為了三樣東西,即要錢、要糧、要女人。
  • 靖康恥,我國歷史上八大恥辱之一,到底有多「恥」?
    嶽飛的故事我們都清楚,尤其記得他的那首《滿江紅》,慷慨激昂血氣方剛,像嶽飛這樣的愛國將領,又是血性方剛英雄兒女,怎會受得了靖康之變這樣的奇恥大辱?所以才有他的那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可見嶽飛心中對靖康之恥是銘記於心的。
  • 歷史上的「靖康恥」到底有多恥?
    翻開一部三千年的中國古代史,在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歷史事件中,如果要數最富戲劇性的,靖康之難至少可以排進前十。北方遊牧文明與中原文明的南北衝突幾乎貫穿整個古代史,從漢朝徵匈奴到五胡亂華,從蒙古南下到清軍入關等等。而靖康之難的特殊性和戲劇性在於,這是中原王朝的皇帝被北方蠻夷部落俘虜,造成國破家亡的慘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靖康之恥後,趙構的母親韋太后生活有多悽慘?
    靖康之恥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永遠無法洗刷的恥辱,皇帝被羞辱,公主妃嬪被姦淫,整個國家賠人又賠款,民族尊嚴被無情踐踏。靖康二年春,金軍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北宋就此滅亡。此後金開始以勝利者的姿態多漢人朝廷進行瘋狂洗劫,他們不但將北宋國庫裡的金銀財寶全部搬空,還順便帶走了無數的妃嬪公主。
  • 「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慘?北宋後宮慘遭金人蹂躪
    金軍還攜帶了大量了籍輿圖、寶器法物,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最終加上宋朝的部分百姓,有男女不下10萬人被遣送金國。「靖康之恥」中宋朝被金國擄走的人數都趕上一支大軍隊的人數了。不僅北宋皇帝受辱,皇室宗親、貧民百姓也都跟著遭殃,大多在金國為奴為婢,皇室女性被金人當成「發洩的工具」,無論是皇帝嬪妃,還是皇家的公主都難脫被凌辱的下場。
  • 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數據告訴你
    翻開一部三千年的中國古代史,在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歷史事件中,如果要數最富戲劇性的, 靖康之難至少可以排進前十。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嶽飛《滿江紅》中的這句話很好的反映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究竟有多麼的恥辱。
  • 靖康之恥後,徽欽二帝被俘虜,他們命運如何?
    靖康之變,是宋朝一個分水嶺,此前大宋雖然羸弱,但至少在東亞這塊地盤上,還可以稱作是一個大國,但是靖康之後,宋朝徹底淪落為一個偏居一隅的地方政權,並再也沒有收復故土的機會了。與國運比,更讓宋人難堪的是,在靖康之恥中,徽宗,欽宗兩位皇帝被俘虜,正為中國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罕見一個奇恥大辱,並讓民族英雄嶽飛耿耿於懷了一輩子「靖康恥,猶未雪。」那麼被俘虜的徽欽二帝,在北方的命運如何呢?
  • 靖康恥
    《中國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財》金人兵臨城下,宋徽宗只得把兒子拉出來頂缸,強行禪位給太子趙桓,這位藝術家皇帝真是個孬種!趙桓,即宋欽宗,這位北宋末代皇帝的登基大典堪稱中國歷史上的奇蹟:面對萬人垂涎的帝位,宋徽宗以殺頭威脅趙桓,趙桓躺在地上打滾,就是不肯當皇帝;無奈之下,宋徽宗只得派宦官將其打暈,才給趙桓披上黃袍,完成登基大典。
  • 原創|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辱」?必須不輕易言戰,言戰必死戰!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千古名篇的嶽飛的《滿江紅》,在這首詞裡很好的反映了當時的那個歷史事件。靖康之變,是指北宋靖康二年,金國攻下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開封),擄走當時的兩個皇帝及大量臣民,並索取了大量的金銀賠款的歷史事件。因為過於恥辱,我們一般稱之為「靖康之恥」。
  • 「靖康之恥」有多意外?看過這些北宋囧事就明白
    可金軍最拿手的好戲,就是打腫臉充胖子,明明自己打不下去,還硬撐著朝北宋獅子大開口,要北宋割中山太原河間三鎮,外加尊金朝皇帝做伯父,捎帶五百萬黃金五千萬白銀賠款。就在討價還價時,北宋的援軍到了。可大好形勢下,原先慫包的宋欽宗,竟又頭腦發熱,不顧种師道的反對,直接命令另一位將領姚平仲組織奇襲金軍。按說奇襲這種事,講的是兵貴神速,可在宋欽宗的坑爹保密措施下,奇襲發動三天前,消息就傳遍了汴京城,鬧的地球人都知道。宋欽宗還趁熱打鐵,在開寶寺樹起「御前報捷」大旗,高調等勝利消息,也就是給金人通了消息。
  • 靖康之恥時的韋太后究竟有多慘
    隨後,金國滿載北歸,一路由完顏宗望押送,除劫掠來的財物外,包括徽宗皇帝及大部分宮廷女眷,分乘860多輛牛車,拖成綿延不絕的隊伍,迤邐而行。另一路由完顏宗翰押解,包括欽宗皇帝及諸位王公大臣騎著馬,惶惶北上。值得一提的是,在欽宗皇帝的隊伍中就藏著那位臭名昭著而又長袖善舞的秦檜。此等場面,壯哉!悲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
  • 靖康之恥這種彌天大禍是如何釀成的?
    「靖康之恥」,又稱「靖康之變」,是指靖康二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